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P2

  ..续本文上一页的圣者萨惹哈所说:「此刻,我们就如同泥泞的池塘,满是淤泥。」那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不断地产生焦虑、希望、恐惧、沮丧、愤怒、昏沉,如同泥泞的池塘。我们渴望乾淨的、清新的、澄澈的水,即使我们渴望清明澄澈的心灵状态,我们的所作所为到头来却是把泥水搅拌得越来越厉害。我们用遥控器搅拌,用教育搅拌,用各种东西搅拌。有时,就连佛法也变成搅拌泥水的汤匙,甚至佛法也变成了阻碍。实际上很多时候,佛法可能是佛教徒最顽固的障碍之一。

  作为佛教徒,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要在日后抛弃佛法,这点非常重要。佛在《金刚经》裡说到:「法或道有如一艘船,如果你要到对岸,就得乘船。当你到达了对岸,然后做什麽?你不会仍坐在船上,你会离开船,登上对岸。」佛法或修道就像船,它们是方法,它们是必要的迷惑,是必要的诡计。就像是一根刺,如果有刺刺进你的手掌,你需要另一根刺把它挑出来。就是这样。佛法有时也变成搅动这滩泥水的棒子,尤其是如果你的发心不正确。为何禅定?我们为什麽要禅定?清楚我们的动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很多人禅定的动机并不是要使水变得清澈澄淨。大部分时候,我们禅定,以为会有人把清澈澄淨的水带给我们。禅定被当作汤匙,拿来搅拌泥水。

  大家念咒、祈祷,把佛视为神,我们祈求及时雨、事业成功或任何事,当祈愿没有实现,我们就向佛抱怨:「怎麽了?佛龛上的桃子放得不够吗〈笑声〉?香烧得不够吗?」为什麽事情会发展至此?因为你的动机不是要让你如同泥水般的心变得澄淨冷静。我们的动机是要使心灵变得澄淨,这点很重要。就如萨惹哈所说:「要如何处理这滩泥水?不要搅拌,不要动它。」你就只要不动它。

  怎麽做呢?身体坐直,至少暂时坐直。一段时间之后,你甚至不用坐直。保持这样的禅修几年之后,你甚至可以在夜总会裡禅定。在最重的电子合成音乐裡跳舞,都可以禅定,因为外在的障碍不再对你产生影响。现在,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一些规范是需要的,像是坐直、禁语、不接听电话,禅定的两分钟内电话铃响也不要去关掉。如果想抓头或抓背,不要抓;如果想清喉咙,不要清。一些规范是需要的。假如你问我:「所以,佛教跟不要咳嗽有关系萝?〈笑声〉」咳不咳嗽真的一点都不重要,但是作为初学者的一个工具,营造某种氛围会有所帮助。除了坐直,其他一概不做,会让心定下来。就让泥水是它的样子,不要去影响它,不要去搅拌它。你就只是看著,然后发生什麽事?所有的泥都沉淀下来,澄淨清澈的水出现了。你看到你自己,你看到水的真正颜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常。我们现在看不见我们的水,因为它跟各种灰尘泥土完全混在一起。

  禅定基本上是不做任何事的艺术。如果有人问你有关佛教的禅定,你应该回答:「禅定是什麽事都不做。」什麽事都不做是重要的行为,各位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不做任何事情,因为我们做太多事了。做太多事,这是我们的问题。一星期有七天,其中有个所谓的週末。为什麽我们喜欢週末?因为我们在週末应该是什麽事情都不做,不必早早起床。不过我们还是做了许多事。就像今天,正因为是週末,所以你们在这裡〈笑声〉,然后去逛街等等。週末都被安排计划好。我未来一年的週末就都已经排定好了。我们如同安排週末假期一样计划我们的生活。这样很痛苦,非常痛苦!不只痛苦,还很愚昧。

  举圣诞节为例,我相信你们有些人已经计划去峇里岛、普吉岛或希腊。这不仅是愚昧,而且很痛苦,为什麽?首先,愚昧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凭什麽认为可以到得了那个地方,你可能死亡,或可能接受建议去其他度假胜地,也许不是峇里岛而是其他地方。但是你那麽认真地要去峇里岛,峇里岛就是峇里岛,你已经把它写在记事本上,结果如何?假设你要去峇里岛六天,你生命中的这六天就已经被控制了,没有弹性。生命中的这六天几乎可以把它当作已经结束了,甚至在它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因为你已经都计划安排好。多麽痛苦啊!可是人类很愚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乐趣,我们的假期就都像是这样。大部分的假期被计划成假期,我们计划又计划,这就是乐趣。一旦真正的假期来到,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如果你有个伴侣,结果就是争吵。各位知道为什麽会在峇里岛或普吉岛争吵比较多吗?因为你们有时间〈笑声〉。否则,当先生早上出门去上班,太太单独留在家裡,所以没有时间吵架,对吧〈笑声〉?先生下班回来很累,就去睡觉,当然也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像是看电视。先生看某个频道的节目,太太在别的房间看不同的节目。有这麽多事情可以选择去做。只要有时间,就有痛苦。所有这些情况都是如此痛苦,但我并不是说你们不应该度假,你们应该去度假,拜託拜託,去度假吧〈笑声〉!实际上,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安排假期,然后明白这些假期不仅是愚昧和痛苦,而且还荒谬可笑。有了这样的了解,你应该去度个假,这就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假期,因为你的期望降低了。我们生命中的痛苦主要来自期望──这事情必须得这样,它将会是这样──这就是痛苦的来源。如果你没有希望或期待,而事情发生了,那就是惊喜,那就是乐趣。

  如何知道禅定发生作用?

  让我们回到禅定。禅定真的就是度假,如果你每天坐二分钟,这二分钟对你而言就是度假,因为在这二分钟裡你什麽事也没做。你没作计划,没有盼望,没有恐惧,没有期待,这二分钟会给你从来没有过的放鬆。让我举个很好的例子,试试从明天开始,当你打坐的时候,在禅定当中,你会突然想起这一星期来你一直在找的汽车钥匙掉在哪裡。这就是禅定发生作用的很好证明。因为当你的心平静时,你就会想起来:「噢,我把汽车钥匙放在抽屉裡。」假如你持续花更多的时间,并以更大程度做下去,全知、洞察或智慧就非常接近了。就是这样。智慧基本上是「知道」,它的层次比知道汽车钥匙掉在哪裡更高,这是智慧。现在你找不到钥匙是因为心中被许多事物缠绕著,你自己会体验到这点。二分钟的禅定是我要向各位大力推荐的,它是非常经济的度假,不需要花半毛钱,不需要计划。

  如果你正好有间佛堂,绝对不要养成下面这个坏习惯,尤其佛教徒会这样想:「我只在佛堂裡打坐。」这不是个好习惯,因为在一天当中,我们很少走进佛堂,所以你给自己太多限制。如果你想在厕所裡禅定,就在那裡做吧,因为那样做是在利用时间。如果你以为早上是「比较神圣」的时间,所以只在早上禅定,那也限制了你自己。你在塞车的时候可以禅定。如果真想要额外的好处,那你就应该在跟你太太、你先生、或跟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吵架最激烈的当头,修禅定。你应该说「现在暂停两分钟,我要禅定。」〈笑声〉刚开始,你的伴侣会有一点儿恼怒,因为通常一般人,即便他们嘴上说:「我不喜欢争吵」,但他们其实才喜欢的咧!我们都喜欢吵架,因为那样很酷,吵架、争执在整套的所谓的男女关系裡,佔了很大一部分〈笑声〉。如果不相信,你就试试看。当你的伴侣跟你吵架的时候,你就只是看著他嘴唇的移动,不做任何事,他就会更抓狂:「你为什麽都没有反应?〈笑声〉」当然,如果你有反应,他也不会停止,他还是会生气。在极端的状况下,举例来说,你听到自己中了大乐透,立即禅定二分钟〈笑声〉,那麽做真的会带给你很大的益处。你不只是获得百万元,二分钟的禅定也会带给你极大的喜悦,甚至日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非常快乐。所以在极端的时刻,试著禅定。这很简单。我并不是要你观想从你自己身上放出光芒、光照在你身上,或那类的事;那些都不需要。我们的目标是什麽?我们的目标是要达到正常,记得吗?那麽不正常是什麽?只要你还在做事情、还在忙碌,只要你还在追求一个目标,你就不正常。所以,身体坐直二分钟,不做任何事;就算还是不正常,你至少比较接近正常状态了,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确实是很大的成就。

  我感觉到,你们有些人心裡在想:「仁波切今天给的是像幼稚园一样简单的教授,他应该给我们一些大圆满的教授。」这个想法不对,今天的教授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持续每天做二分钟,你的执迷、困扰、顾忌会越来越少。

  我最近在新加坡刻意举了个例子,我有点不怀好意,但这个例子并未发生作用,我想在这裡再试试看。身为一个局外人,我听说新加坡很刻板,比如说不淮嚼口香糖,不淮这不淮那,非常有条理。我们有些人有这种执迷,上床睡觉的时候,拖鞋必须对著牆整齐地摆放著,以便隔天早上摇摇晃晃起身时,能够立刻把脚放进拖鞋裡。人们有许多执意要做的事,像摆放拖鞋这种小事,我相信有些离婚的个案,就是起因于鞋子没有好好地放在一起。我们睡不好觉,因为心裡一直怀疑:「我也许没把鞋子摆好。」所以你起床检查。「噢,摆好了。」然后躺下去,心裡又想:「鞋子摆好了吗?检查过了吗?刚才有想到这件事情吗?」你忘记了,因为你太执迷。如果每天禅定二分钟,大概六个月的时间,你会用脚一踢,拖鞋可能被踢进厕所裡,或者更糟糕,被踢到佛龛上,而你一点都不在意就睡觉去了。这是小小的证悟,因为你对鞋子摆放的方式不再执迷。

  何谓「证悟」?

  在佛教裡,证悟就是免于执迷、免于偏执妄想。证悟不是一个你可以移民过去的地方,然后在那裡你会多生出一些手臂,另外拿著一些武器,而且拥有某种超能力可以读别人的日记;那不是证悟。假如你有能力去读别人的日记,会有很多痛苦。我们不要这种能力,我们要的是免于执迷,免于把拖鞋放整齐的执迷,以及其他有关食物、购物、原则等等的执著。

  身为人类,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原则,证悟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当你不再有任何原则。当你最后能够摆脱所有原则,你就成为一个圣人。尤其是像我们这些亚洲人,原则特别多。我…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皈依与保护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