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P3

  ..续本文上一页们的脑袋从孔夫子那儿下载了许许多多原则,很多原则是我们需要摆脱的,否则我们会不自由。你也许认为这两分钟的方法太简单,但别瞧不起它,因为它是很重要的方法。

  这个建议不是源自于我,功劳应该归于佛陀本人以及一些伟大的大师,他们都这麽做。需要仪式和铃杵吗?也许各位接著会问:「为什麽有这些黄帽、红帽、仪式、铃杵以及法袍等等的东西?」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我们自找麻烦。〈笑声〉其实一切都很简单,不过人类不信任简单。简单不具任何形体,而我们喜欢各种颜色、形状、坛城…。我们喜欢混乱,混乱很重要,但同时我们又要秩序。所以佛很慈悲,他在混乱当中创造秩序。坛城的整个概念就是有秩序的混乱,佛教裡像是燃香、供花等等的方法,真的就是有秩序的混乱。为什麽供养食物给佛?希望各位不会认为佛会肚子饿。这只是一种有秩序的混乱,这是一种方法。如果你以为佛需要适时的进餐,比如早餐、午餐,那就大错特错,那就小看了佛。佛自己在《金刚经》裡说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基本上,那些视佛为某种具体的颜色、身形、名字、或历史等等的人,《金刚经》继续说:「是人行邪道…」。我们必须记住,这些複杂状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自找麻烦。我们人类喜欢複杂,当然我们也抱怨複杂,但我们需要複杂,而且某种程度上它也有效。这有点像是我们需要这愚蠢的、所谓的「成就感」,当然,它来自骄傲。

  自我多麽奇怪,门就在那儿,如果你需要出去,只要直接走出去就可以了,但对我们许多人来说,这麽做没有成就感。所以当我们绕个圈儿,穿过那些柱子,也许再爬上天花板,最后到了那裡,然后说:「我完成了某些事情。」所以做一百万遍大礼拜,念一百万遍这个咒或那个咒,这会发生效用。如果我们走在沙漠裡,口很渴,看见远处有水。其实那是海市蜃楼,可是它像水一样地流动。我们心裡想:「那裡有水,过去吧!」有人知道那不是水,而只是海市蜃楼,他应该说:「喂,那不是水,不要被骗了。别往那裡走,那只会消耗我们的力气。」但这话行不通,也许一百次裡有一二次行得通。你这麽渴,所以不会听那个人所说的话──「那不是水」。有时候,就算知道它不是水,确定一下总是好的。走老远的路到那裡发现没有水,这也给你成就感。很愚蠢,不是吗?我们应该要觉得沮丧,却得到某种满足感──「至少,是我自己发现那裡没有水。」所以,情况就是如此。

  如果可以,每天请修二分钟禅定,份量不多。待会儿各位可以发问,但也许我们现在先禅定几分钟。身体坐直,把它当作戒律、规范。如果需要,现在就先清清喉咙或做任何事。不用关掉手机,但如果在禅定当中手机铃响了,别把它关掉。正常呼吸,不要打呵欠,不要咳嗽,不要动。可以眨眼睛,嚥口水,除此之外,不要做任何事,不要做白日梦。不管心裡想到什麽,就只是看著。如果你想到吉隆坡,就只是看著;如果下一分钟想到巴黎,就只是看著;再下一分钟想到罗马,也只是看著。不要评断,只是觉知,没有别的。不要压抑念头,也不要鼓励它,因为你一压抑或鼓励,你的注意就落在念头上。不要关注念头,只要看著,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我们现在来做做看。

  

  问:禅坐当中,如果心裡想到某件事,举例来说,突然想到我没有关瓦斯或正在烧水,怎麽办?

  答:很好的问题。「也许我忘了关掉…」,这是焦虑,你只需要看著那个焦虑,那就很好。不单如此,如果你坐久一点,两分钟之内是不会发生什麽事,但如果你禅定十分钟,突然觉得脚踝酸痛,或有隻蝴蝶停在你头上,你所要做的也只是看著那个焦虑或疼痛。其实我不该告诉各位那时会发生什麽事,如果我说了,那就成为一个概念,而且你会想要它发生。不同的人会发生不同的情况,会发生一些奇妙的状况,基本上,焦虑会慢慢瓦解,变成喜乐。过一会儿之后,瓦斯有没有关掉,谁在乎?那种放鬆和喜乐出现了,你那时逐渐趋近正常状态。如果你心裡想著:「我有没有关掉瓦斯?」然后停止禅定,走到厨房,再回来禅定。「我有没有做其他什麽事?」这些焦虑永无止尽。我们一生中关了多少次瓦斯?又开了多少次?同样的焦虑会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出现。

  问:仁波切,如果禅定时突然感觉自己变得很僵硬,怎麽办?

  答:僵硬?那只是另一种经验,不要紧。有时候觉得僵硬、昏沉、迟钝,这些都不要紧。不管发生什麽事,就只是看著。僵硬不算是大问题,比较大的问题是,禅定时,你突然觉得很清楚和喜乐。有三种觉受:清晰、喜乐、无概念,当这三者发生时,会令人相当陶醉。你心裡会想:「啊,我到了天堂的境界。」即便你觉得佛就坐在面前,非常接近,你必须当心。这有可能发生,它真的很不可思议。当你坐著,你让心充分发挥它的能力。此刻,我们的心大概只发挥千分之一的力量,就已经产生这麽多的灾祸。因为我们只用了心一点点的力量,所以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各种不同的事件。当你让你的心充分发挥其能力时,就会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向度。关键是不要向禅定中的觉受让步,不管是喜乐还是痛苦,就只是看著,那就是你要做的。这基本上被称为「忽视」。如果你不知道你忽视了某人,那不是忽视,你只是不知道罢了。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忽视某人,那才是忽视。同样的,当念头出现,喜乐的感觉出现,或像是僵硬等的各种痛苦、各种好或不好的觉受出现,不理它们。这就是你必须要学习的艺术──忽视,完全忽视。忽视不好的觉受比较容易,忽视好的觉受就难了。佛教徒会收集好的觉受,把它写在日记本上,向上师报告,以便获得奖章,一些糟糕的上师,甚至真的给奖章。如果遇到好的上师,他会斥责你。

  问:如您所说的,我们让心保持不动,不做任何事。当我们达到心的不动和沉静时,您说,我们应该在禅定当中把心和对象连结在一起。所以,我们只要保持心的不动和不做就好?还是要专注地思惟对象?

  答:这由你自己决定。我们今天所做的方式受毗婆舍那〈译:「观」〉的影响很大。如果你要很严谨地遵从毗婆舍那,我会强调不要注意其他事物,基本上就是忽视。不过有些人喜欢观想、持咒等等的事,这麽做很好,可是这也有许多漏洞。基本上,我们在这裡试图要开展的是没什麽漏洞的修道。

  问:有时因为我们在佛教裡很久,就连每天二分钟的禅定都有些倦怠,我们以为我们会做,结果却没做。有时我们心裡想,证悟是不可能的,它遥不可及;可是金刚乘总是说,此生证得佛果是可能的。即使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如此说,也总认为那对我们而言是不可能的。您对于像我这样倦怠的佛教弟子有什麽建议?

  答:在西藏我们说「投三贡桑(thos bsam sgom gsum)」,也就是闻、思、修。听闻正确的讯息很重要,这就是为什麽有时候如果你不是出生在佛教文化裡,从未受到佛教影响,闻思修反而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因为你还很清新,而我们很多人几乎必须减低文化带给我们的障碍;这是我的感觉。「证悟」这个概念极受人为的操控。你说的没错,我们心裡想:「像我这样在新加坡、在香港、在纽约工作的人,不断面对所有这些世间的挑战,怎麽可能证悟?」我们会这麽想的原因是,我们把证悟描绘成某种东西,描绘成某个地方比如淨土,描绘成天堂般的境界,或某个非常非常「神圣」的东西。它们色彩艳丽,如此複杂。然而不需要像这样,真的不需要。就如我们早先提到的,把证悟视为没有执著。即或只是短时间、暂时性的证悟都很好,它是可以达成的。如果你现在做,也许接下来一小时,你就拥有证悟。

  我们很多人都是倦怠的佛教徒,我们跟佛法概念缠搅得如此紧,没有很多时间去修持。即使你不是伟大的修行者,如果你有一点基础的资讯,比如「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或者「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没有一个是偶然发生或由神所创造」,或者「我具有人的本善」,这些讯息都对你有帮助。到最后的时候,即使你不是伟大的修行者,脑裡存有这些讯息就能帮助你免于经历所有的内疚过程──譬如走进寺庙请求原谅、忏悔、获得原谅,然后回去又做同样的事。我想这些讯息会有帮助。拥有正确的讯息对于现代人很重要。部分原因是佛法老师没能够完全地、适当的阐释教义,我们许多人把证悟描绘成像是天堂的东西,那不是事实。证悟真的就只是从执迷、偏执妄想当中解放出来。我们需要听闻更多讯息,我们需要思惟。就如我前面提到的拖鞋的例子,执迷于某种摆放拖鞋的方式二十年以后,突然间,也许一个礼拜的禅定之后,你从这个执迷解放出来,这就是成就,真的,这就是证悟。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修更多禅定,然后你会获得解放,就像佛放出殊胜金光,拥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所有这些象徵性的教授,可以帮助一些人了解到一些道理,但它们也可能矇骗我们。举例来说,就在许多佛教寺庙的外牆上,可以看到生命之轮〈译:六道轮迴〉的图像。假如你是头脑简单的人,你会想:「佛教徒相信地狱,也相信天堂,所有宗教也都相信天堂和地狱,因此基本上,所有宗教都一样。」这就是大部分头脑简单的人的想法,可是真的仔细去看生命之轮的图像,佛教徒对于天堂地狱的看法就不同于一般看法。生命之轮图像的中央有一头猪、一隻鸟和一条蛇,它们代表愚痴、欲望、和嗔恨。当你拥有这三者,也就拥有恶鬼道、地狱道、畜生道、天道(天道并没有排除在外)、阿修罗道和人道。就有这六道。这说明了什麽?这说明六道并不存在于你的心之外,它们就是你的心理状态。生命之轮的外面有一个很大的怪兽抓住这个轮,表示不管你去哪裡,不管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或是在人道,你都受制于时间、改变及无常,这就是怪兽所代表的意义。

  那麽现在要做什麽?…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皈依与保护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