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做任何事的藝術▪P3

  ..續本文上一頁們的腦袋從孔夫子那兒下載了許許多多原則,很多原則是我們需要擺脫的,否則我們會不自由。你也許認爲這兩分鍾的方法太簡單,但別瞧不起它,因爲它是很重要的方法。

  這個建議不是源自于我,功勞應該歸于佛陀本人以及一些偉大的大師,他們都這麽做。需要儀式和鈴杵嗎?也許各位接著會問:「爲什麽有這些黃帽、紅帽、儀式、鈴杵以及法袍等等的東西?」答案很簡單,因爲這是我們自找麻煩。〈笑聲〉其實一切都很簡單,不過人類不信任簡單。簡單不具任何形體,而我們喜歡各種顔色、形狀、壇城…。我們喜歡混亂,混亂很重要,但同時我們又要秩序。所以佛很慈悲,他在混亂當中創造秩序。壇城的整個概念就是有秩序的混亂,佛教裡像是燃香、供花等等的方法,真的就是有秩序的混亂。爲什麽供養食物給佛?希望各位不會認爲佛會肚子餓。這只是一種有秩序的混亂,這是一種方法。如果你以爲佛需要適時的進餐,比如早餐、午餐,那就大錯特錯,那就小看了佛。佛自己在《金剛經》裡說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基本上,那些視佛爲某種具體的顔色、身形、名字、或曆史等等的人,《金剛經》繼續說:「是人行邪道…」。我們必須記住,這些複雜狀況之所以存在是因爲我們自找麻煩。我們人類喜歡複雜,當然我們也抱怨複雜,但我們需要複雜,而且某種程度上它也有效。這有點像是我們需要這愚蠢的、所謂的「成就感」,當然,它來自驕傲。

  自我多麽奇怪,門就在那兒,如果你需要出去,只要直接走出去就可以了,但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這麽做沒有成就感。所以當我們繞個圈兒,穿過那些柱子,也許再爬上天花板,最後到了那裡,然後說:「我完成了某些事情。」所以做一百萬遍大禮拜,念一百萬遍這個咒或那個咒,這會發生效用。如果我們走在沙漠裡,口很渴,看見遠處有水。其實那是海市蜃樓,可是它像水一樣地流動。我們心裡想:「那裡有水,過去吧!」有人知道那不是水,而只是海市蜃樓,他應該說:「喂,那不是水,不要被騙了。別往那裡走,那只會消耗我們的力氣。」但這話行不通,也許一百次裡有一二次行得通。你這麽渴,所以不會聽那個人所說的話──「那不是水」。有時候,就算知道它不是水,確定一下總是好的。走老遠的路到那裡發現沒有水,這也給你成就感。很愚蠢,不是嗎?我們應該要覺得沮喪,卻得到某種滿足感──「至少,是我自己發現那裡沒有水。」所以,情況就是如此。

  如果可以,每天請修二分鍾禅定,份量不多。待會兒各位可以發問,但也許我們現在先禅定幾分鍾。身體坐直,把它當作戒律、規範。如果需要,現在就先清清喉嚨或做任何事。不用關掉手機,但如果在禅定當中手機鈴響了,別把它關掉。正常呼吸,不要打呵欠,不要咳嗽,不要動。可以眨眼睛,嚥口水,除此之外,不要做任何事,不要做白日夢。不管心裡想到什麽,就只是看著。如果你想到吉隆坡,就只是看著;如果下一分鍾想到巴黎,就只是看著;再下一分鍾想到羅馬,也只是看著。不要評斷,只是覺知,沒有別的。不要壓抑念頭,也不要鼓勵它,因爲你一壓抑或鼓勵,你的注意就落在念頭上。不要關注念頭,只要看著,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我們現在來做做看。

  

  問:禅坐當中,如果心裡想到某件事,舉例來說,突然想到我沒有關瓦斯或正在燒水,怎麽辦?

  答:很好的問題。「也許我忘了關掉…」,這是焦慮,你只需要看著那個焦慮,那就很好。不單如此,如果你坐久一點,兩分鍾之內是不會發生什麽事,但如果你禅定十分鍾,突然覺得腳踝酸痛,或有隻蝴蝶停在你頭上,你所要做的也只是看著那個焦慮或疼痛。其實我不該告訴各位那時會發生什麽事,如果我說了,那就成爲一個概念,而且你會想要它發生。不同的人會發生不同的情況,會發生一些奇妙的狀況,基本上,焦慮會慢慢瓦解,變成喜樂。過一會兒之後,瓦斯有沒有關掉,誰在乎?那種放鬆和喜樂出現了,你那時逐漸趨近正常狀態。如果你心裡想著:「我有沒有關掉瓦斯?」然後停止禅定,走到廚房,再回來禅定。「我有沒有做其他什麽事?」這些焦慮永無止盡。我們一生中關了多少次瓦斯?又開了多少次?同樣的焦慮會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出現。

  問:仁波切,如果禅定時突然感覺自己變得很僵硬,怎麽辦?

  答:僵硬?那只是另一種經驗,不要緊。有時候覺得僵硬、昏沈、遲鈍,這些都不要緊。不管發生什麽事,就只是看著。僵硬不算是大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禅定時,你突然覺得很清楚和喜樂。有叁種覺受:清晰、喜樂、無概念,當這叁者發生時,會令人相當陶醉。你心裡會想:「啊,我到了天堂的境界。」即便你覺得佛就坐在面前,非常接近,你必須當心。這有可能發生,它真的很不可思議。當你坐著,你讓心充分發揮它的能力。此刻,我們的心大概只發揮千分之一的力量,就已經産生這麽多的災禍。因爲我們只用了心一點點的力量,所以有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各種不同的事件。當你讓你的心充分發揮其能力時,就會産生許許多多不同的向度。關鍵是不要向禅定中的覺受讓步,不管是喜樂還是痛苦,就只是看著,那就是你要做的。這基本上被稱爲「忽視」。如果你不知道你忽視了某人,那不是忽視,你只是不知道罷了。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忽視某人,那才是忽視。同樣的,當念頭出現,喜樂的感覺出現,或像是僵硬等的各種痛苦、各種好或不好的覺受出現,不理它們。這就是你必須要學習的藝術──忽視,完全忽視。忽視不好的覺受比較容易,忽視好的覺受就難了。佛教徒會收集好的覺受,把它寫在日記本上,向上師報告,以便獲得獎章,一些糟糕的上師,甚至真的給獎章。如果遇到好的上師,他會斥責你。

  問:如您所說的,我們讓心保持不動,不做任何事。當我們達到心的不動和沈靜時,您說,我們應該在禅定當中把心和對象連結在一起。所以,我們只要保持心的不動和不做就好?還是要專注地思惟對象?

  答:這由你自己決定。我們今天所做的方式受毗婆舍那〈譯:「觀」〉的影響很大。如果你要很嚴謹地遵從毗婆舍那,我會強調不要注意其他事物,基本上就是忽視。不過有些人喜歡觀想、持咒等等的事,這麽做很好,可是這也有許多漏洞。基本上,我們在這裡試圖要開展的是沒什麽漏洞的修道。

  問:有時因爲我們在佛教裡很久,就連每天二分鍾的禅定都有些倦怠,我們以爲我們會做,結果卻沒做。有時我們心裡想,證悟是不可能的,它遙不可及;可是金剛乘總是說,此生證得佛果是可能的。即使我們常常聽到老師們如此說,也總認爲那對我們而言是不可能的。您對于像我這樣倦怠的佛教弟子有什麽建議?

  答:在西藏我們說「投叁貢桑(thos bsam sgom gsum)」,也就是聞、思、修。聽聞正確的訊息很重要,這就是爲什麽有時候如果你不是出生在佛教文化裡,從未受到佛教影響,聞思修反而會産生比較好的效果,因爲你還很清新,而我們很多人幾乎必須減低文化帶給我們的障礙;這是我的感覺。「證悟」這個概念極受人爲的操控。你說的沒錯,我們心裡想:「像我這樣在新加坡、在香港、在紐約工作的人,不斷面對所有這些世間的挑戰,怎麽可能證悟?」我們會這麽想的原因是,我們把證悟描繪成某種東西,描繪成某個地方比如淨土,描繪成天堂般的境界,或某個非常非常「神聖」的東西。它們色彩豔麗,如此複雜。然而不需要像這樣,真的不需要。就如我們早先提到的,把證悟視爲沒有執著。即或只是短時間、暫時性的證悟都很好,它是可以達成的。如果你現在做,也許接下來一小時,你就擁有證悟。

  我們很多人都是倦怠的佛教徒,我們跟佛法概念纏攪得如此緊,沒有很多時間去修持。即使你不是偉大的修行者,如果你有一點基礎的資訊,比如「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或者「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沒有一個是偶然發生或由神所創造」,或者「我具有人的本善」,這些訊息都對你有幫助。到最後的時候,即使你不是偉大的修行者,腦裡存有這些訊息就能幫助你免于經曆所有的內疚過程──譬如走進寺廟請求原諒、忏悔、獲得原諒,然後回去又做同樣的事。我想這些訊息會有幫助。擁有正確的訊息對于現代人很重要。部分原因是佛法老師沒能夠完全地、適當的闡釋教義,我們許多人把證悟描繪成像是天堂的東西,那不是事實。證悟真的就只是從執迷、偏執妄想當中解放出來。我們需要聽聞更多訊息,我們需要思惟。就如我前面提到的拖鞋的例子,執迷于某種擺放拖鞋的方式二十年以後,突然間,也許一個禮拜的禅定之後,你從這個執迷解放出來,這就是成就,真的,這就是證悟。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修更多禅定,然後你會獲得解放,就像佛放出殊勝金光,擁有叁十二相八十隨行好。所有這些象徵性的教授,可以幫助一些人了解到一些道理,但它們也可能矇騙我們。舉例來說,就在許多佛教寺廟的外牆上,可以看到生命之輪〈譯:六道輪迴〉的圖像。假如你是頭腦簡單的人,你會想:「佛教徒相信地獄,也相信天堂,所有宗教也都相信天堂和地獄,因此基本上,所有宗教都一樣。」這就是大部分頭腦簡單的人的想法,可是真的仔細去看生命之輪的圖像,佛教徒對于天堂地獄的看法就不同于一般看法。生命之輪圖像的中央有一頭豬、一隻鳥和一條蛇,它們代表愚癡、欲望、和嗔恨。當你擁有這叁者,也就擁有惡鬼道、地獄道、畜生道、天道(天道並沒有排除在外)、阿修羅道和人道。就有這六道。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六道並不存在于你的心之外,它們就是你的心理狀態。生命之輪的外面有一個很大的怪獸抓住這個輪,表示不管你去哪裡,不管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或是在人道,你都受製于時間、改變及無常,這就是怪獸所代表的意義。

  那麽現在要做什麽?…

《不做任何事的藝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皈依與保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