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二游经略注▪P3

  ..续本文上一页子目连,

  五年,去未至舍卫时,

  舍卫,一作室罗伐,此云闻物,以胜物多出此境,嘉名远振诸国故。或云丰德,一具财物,二妙欲境,三饶多,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名焉。

  舍利弗作婆罗门,

  闻,舍利弗。者具云舍利弗多罗,舍利鸟名此云鹜;弗多罗,此云子。其母聪明才辩,故名舍利,是彼之子,故名舍利弗。于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有百二十五弟子坐一树下,时目连为弥夷罗国中作丞相,

  目连者,一作目犍连,姓也,此云采菽氏,于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也。弥夷罗者,一作弥提罗,即跋耆族昆提国之首都。

  将军出行,见舍利弗坐树下,便问舍利弗,何为在此坐

  舍利弗答言:吾欲学道。目连愿以君为伴,即遣百官群臣还去·,唯留百二十五人,合有二百五十人。

  《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中说:优波低沙童子与拘离多童子同于外道波离阇婆删暗耶所出家,知其法不究竟,后遇马星比丘,得人佛法,删暗耶波离婆暗迦愁恼吐血而取命终。优波低沙者世号舍利弗,拘离多者世号目犍连。

  舍利弗人城分卫,

  分卫者梵语,义云乞食,译云团堕,谓抟食作团,堕在钵中也。

  见佛弟子马师比丘,

  马师比丘,亦作马胜,或作马星,即五比丘中阿湿鞞也。《增一阿含经》云:威容端正,行步痒序,所谓马师比丘是。

  问之:为何道士衣服不与常同

  马师比丘答言:吾是佛弟子。舍利弗问言:佛云何说法

  马师言:诸法从因缘灭,诸苦尽灭。于是舍利弗便得须陀洹道。

  须陀洹,此云人流,初人圣道之义,小乘四果之初果,适断见惑,舍异生性,初获圣性,人圣行流,故名人流也。

  欢喜便还,报目连言:世间有神人。目连言:云何说法

  舍利弗具说本末,目连复得须陀洹道。二人便相将及弟子至佛所。未至,佛已预知,便告比丘言:今当有二贤士,一人名智慧比丘,一人名神足比丘,须臾来到。佛为说四谛,

  四谛者,苦集灭道四真理也。苦谛者,三界六趣之痛恼,是世间之果,集谛者贪嗔痴等烦恼,及善恶诸业之招聚,是世间之因,灭谛者,惑业生死之寂尽,是出世间果,道谛者,八正道能通涅槃,是出世间因。

  舍利弗七日得阿罗汉,

  阿罗汉者,小乘四果中之第四果,此有三义:一云杀贼,杀烦恼贼故;二云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故;三云不生,永人涅槃,后世中更不生故。

  目连以十五日得阿罗汉。

  六第六年。

  六年,须达

  须达一作须达多,此云善施长者,哀恤孤危,时人呼曰给孤独长者。

  与太子只。

  只者,具云只陀,为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此云胜生,时战胜邻国故。

  共为佛作精舍,

  佛在摩竭陀国时,须达多往闻法,三归为优婆塞,后乞佛来舍卫城度国人,以园林献佛,佛许之,命舍利弗从往选地。长者归国,就胜太子布金满地,抑买其园,为佛建立精舍。太子自留其树供养佛僧,因名祗树给孤独园。

  作十二佛图寺,

  佛图。一作宰堵波,此云供养处。

  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楼阁。

  七第七年。

  七年,在拘耶尼园。

  未详。

  为婆陀和菩萨等八人

  婆陀和。一作跋陀婆罗。此云贤护。是王舍城在众菩萨也。

  说般舟经。

  般舟三昧,此云佛立三昧,亦名思惟诸佛三昧,又译言常行道。谓行此三昧,期九十日,身常行不休息,口常称阿弥陀佛名,无休息;必念阿弥陀佛,无休息,能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也。是经有三译,初后汉支娄迦识译般舟三昧经三卷,二后汉失译《跋陂菩萨经》,三隋阉那崛多共笈多译《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因贤护菩萨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

  八第八年。

  八年。在柳山中。

  未详。

  为屯真陀罗王弟说法。

  屯真陀罗王者,贤愚因缘经卷二降六师缘品云:与比丘僧至越只国,王屯真陀罗将诸人民来迎世尊。文中越只国者,即跋耆国,亦作弗栗恃国,在中印度。

  九第九年。

  九年,在秽泽中为陀崛摩说法。

  未详。

  十第十年。

  十年,还摩竭国、

  摩竭,一作摩竭陀国,在中印度。此云持甘露,劫初时帝释与阿修罗战,以山为钻,钻乳海得甘露,致于此国,因以为名。

  为弗迦沙王说法。

  摩竭陀王名汫沙王,又作频婆娑罗王,此云影胜,有部《毗柰耶出家事》卷一云:大莲华王诞子遇光,便谓子瑞,作是念:我子威德如日出时,我子威光能照世界,以其光影殊胜,用表休祥,因遂名为影胜太子。《中阿含经》卷十一频鞞娑罗王迎佛经云:佛度三迦叶,寻来为王说四谛法,王为优婆塞弗迦沙王与汫沙王为亲友。汫沙王受佛教,遗以《十二因缘经》。弗迦沙王得经信解,付国太子,出家往至佛所,佛于中途为说法要,得阿那含果,翌日为悖牛抵杀,生阿那含天。见《法句譬喻经》卷一唯念品。

  十一第十一年。

  十一年,在恐惧树下。

  未详。

  为弥勒,

  弥勒姓也,此云慈,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出家受记为补处菩萨,先佛人灭,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彼四千岁,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详见《弥勒上生兜率天经》及《弥勒下生经》等。

  说本起。

  本起亦作本生,谓过去永劫受种种生,行菩萨道之故事也。《法苑珠林》卷十一云:即《修行本起经》,是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凡二卷,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尼拘陀树下,说释迦如来过去现在因果也。

  十二第十二年。有二,一度差摩竭,

  十二年,还父王国,为释氏精卢,去城八十里,

  未详。

  为差摩竭说法。

  即吴支谦译《菩萨生地经》,是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云何疾得佛

  佛答以二种四事,即解珠宝璎珞供佛。化成宝盖。

  二度诸释种。

  为父王及释迦种说法,度八万四千人,得须陀洹道。

  《中本起经》云:世尊在摩竭陀国六年,将还本国,王遣优陀延迎佛。《普曜经》云:有梵志名优陀,王命迎佛,别已十二年,佛七日后还本土。又《分别功德经》云:佛还本土,足升空与人头齐,使父王接足而已,不欲屈身。

  是十四国,

  未详。

  佛十二年于中游化说法。

  六明阎浮国土情事。有三,一天竺六国,

  波斯匿王,此云和悦;

  波斯匿者,此云和悦,情用和悦故。又云月光,与佛同日生。故又云胜军,斗战常胜故。又云胜光,生时光明珠胜故。为舍卫国王,父名梵授。

  迦维罗卫,此云妙德;

  见前。

  舍卫国者,此云无物不有;

  见前。维耶离国者,此云广大,一名度生死。维耶离者,一作昆舍离,此云广大,亦云广严。在恒河南中印度境,国内种族名曰离车。

  罗阅只者,此云王舍城;

  罗阅只者,摩竭陀国之都城,此云王舍,王先所住城,宫中失火,王迁于此,乃建城邑,故名。

  鸠留国者,此云智士国;

  鸠留,一作居楼,又作拘楼,在恒河上流西岸,国王名拘牟婆,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一。

  波罗奈者,此言鹿野,一名诸佛国。

  波罗奈国,此云江绕,在恒河流域中印度境。或云,波罗标为河名,去此不远建立王城,亦名波罗奈。此言鹿野者,以鹿野苑在此国中故。

  二阎浮四国。有二,一明天子,

  阎浮,于中有十六大国,

  十六大国,乃一鸯伽,二摩竭陀,三迦尸,四居萨罗,五拔只,六末罗,七支提,八拔沙,九居楼,十般阁楼,十一阿湿波,十二阿般提,十三婆蹉,十四苏罗娑,十五乾陀罗,十六剑汫沙。见《长阿舍经》卷五八,《中阿舍经》卷五十五,《出曜经》卷二十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一,《仁王般若经》卷下等,互有出人。

  八万四千城,有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

  天竺者,印度之古称,此云月。

  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

  大秦者,波斯也,临近西海,最饶珍宝,人性暴躁,多土伎,无学艺礼仪也。

  土地饶金银璧玉;西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

  月支者,西域国名,史记大宛列传:又月支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梵云薄怯罗国是也。

  二明文物。

  八万四千城,出六千四百种人,万种音响,五十六万亿近聚,鱼有六千四百种,鸟有四千五百种,兽有二千四百种,树有万种,草有八千种,杂药七百四十种,杂香四十三种,宝有百二十一种,正宝七种。

  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也。

  三海中五国。

  海中有二千五百国,百八十国啖五谷,三百三十国啖鱼鳖龟鼍。五国王,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国,

  斯黎者,尸利佛逝,今之新加坡也。

  土地尽事佛,不事众邪;第二王名迦罗,

  未详。

  土地出七宝;第三王名不罗,

  未详。

  土地出四十二种香及白琉璃;第四王名阁耶,

  未详。

  土地出荜茇胡椒;第五王名那额,

  未详。

  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琉璃;五大国城人多黑短小,相去六十五万里。从是但有海水,无有人民,去铁围山百四十万里。

  铁围山者,一小世界之外缘也。《俱舍论》卷十一云:街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

  十二游经略注终

  

《十二游经略注》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漫谈大藏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