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五 宣教缘起▪P2

  ..续本文上一页深禅定之中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11)出兴于世 出现在世上。

  (12)光阐道教 “光”是光大,“阐”是阐扬,“道教”是指成佛之道的教法。

  (13)欲拯群萌 欲要拯济沉溺于茫茫苦海中的一群众生。

  (14)惠以真实之利 惠赐众生最真实的利益。

  (15)难值难见 很难遭逢见到的意思。

  (16)犹灵瑞华,时时乃出 这是比喻要看到灵瑞的优昙树开花,是很不容易的,据说三千年才开一次花,佛出现在世间比昙华一现更稀有难得。

  (17)多所饶益 非常丰饶的利益。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①,其智难量②,多所导御③。慧见无碍④,无能遏绝⑤。

   (这是赞叹佛的福智具足)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所证的正觉,内涵广大无边难以测量的智慧,佛即以之教导、调御一切众生,度之成佛。又佛五眼圆明,故其智慧和见地,都自在无碍,乃至无穷无尽,那是没有人能够遏制和抑止的。

  以一餐之力⑥,能住寿命亿百千劫⑦,无数无量复过于此⑧,诸根悦豫不以毁损⑨,姿色不变光颜无异⑩。

   (这是赞叹佛的色身自在)

   佛在九种食中,已得出世间之“解脱食”,就是以这一餐之力用,而得色身自在,要住世多久就多久,能住寿命亿百千劫,乃至无量劫,甚至比这个更长都不成问题。而且住世时,诸根喜悦,没有老病死之苦,所以其身不会毁坏或损伤,它的光彩和颜色不会改变,永远保持紫金的姿色。

  注释

  ①正觉 指佛所证之无上正等正觉。小乘阿罗汉只得正觉,菩萨更进一步,证得正等正觉,佛之所证,超越一切,乃是无上正等正觉,梵语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②其智难量 他的智慧深广无边,难以测量。

  ③多所导御 佛教导和调御一切众生,度之成佛,叫做“多所导御”。

  ④慧见无碍 指佛五眼圆明,故其智慧和见地,自在无碍。五眼者,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之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之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⑤无能遏绝 没有人能遏制它。遏绝即遏制、抑止。

  ⑥一餐之力 指九种食中“解脱食”的力量。九种食者,即:一、段食,分分段段嚼碎而食,这是指寻常之食物;二、触食,指六识接触可爱之外境时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三、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喜乐,以资益诸根;四、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有情,以识来维持其命根;五、禅悦食,修行的人得禅定之乐,以长养诸根;六、法喜食,修法的人闻法生欢喜,以资养慧命;七、愿食,修行的人发大誓愿,修万行以持其身;八、念食,修行的人常念出世之善根,以资益慧命;九、解脱食,修行的人小乘证四果,大乘证无生忍,最终证得涅槃之乐,而长养身心。上述九种食,前四种乃世间之食,后五种乃出世间之食,所以又称为“出世五食”。

  ⑦能住寿命亿百千劫 佛证得色身自在,故其寿命亦自在。亿百千劫是形容极长的时间。

  ⑧复过于此 是比这个更多的意思。

  ⑨诸根悦豫,不以毁损 “诸根”即六根,“悦豫”即喜悦,“不以毁损”即没有老病死,所以不会毁坏或损伤。

  ⑩姿色不变,光颜无异 指佛身的光彩和颜色,永远不会改变。

  所以者何如来定慧①,究畅无极②,于一切法而得自在③。

   (这是赞叹佛的定慧圆满)

   为什么如来以一餐之力,便能得如是殊胜之色身自在呢?因为如来的禅定和智慧,已经究竟通畅,无有局限,所以能在一切法中,得到最殊胜的大自在。

  附记:上面三段经文,从表面上看,佛似乎是在赞扬自己福智具足、色身自在、定慧圆满;其实,佛是以自己作为例子,要世人赞叹他现在所要介绍的阿弥陀佛,要世人一心皈命阿弥陀佛,将来也就能成就如上面所说的福智具足、色身自在,和定慧圆满!

  阿难谛听④!今为汝说对曰唯然愿乐欲闻⑤。

   (这是世尊应允答阿难之所问)

  “阿难!你要真诚仔细的听,我现在就为你及大众详细的说。”阿难很恭敬的答道:“是的,世尊!我们大家都很乐意听闻。”

  注释

  ①如来定慧 如来的禅定和智慧。“定”属于止,“慧”属于观,修大乘止观达到圆满的境界,就是“如来定慧”。因止成就,证大涅槃,名如来定;观成就,证大菩提,名如来慧。

  ②究畅无极 形容如来的定慧,究竟通畅,无有极限。

  ③自在 是自由自在无所障碍的意思。有二种:(1)佛有八大自在,又叫做“八大自在我”,此八大自在我,指涅槃所含常、乐、我、净四德中之“大我”。此大我即如来法身,具足八种的大自在,故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如来所证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充满十方无量世界,全此之体,起于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谓如来法身,体无不遍,故一尘之身,与法身之量同一广大,大千世界悉皆充满,自在无碍;三、大身轻举远到,谓如来广大之身,轻举飞空,无远弗届,自在无碍;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谓如来虽为众生而现众类之身,然所居常在一土,自在无碍;五、诸根互用,谓如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任何一根,都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互相为用,自在无碍;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谓如来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若言有法而可证得,则为虚妄,故虽有所证而无能证之想,于法融通,自在无碍;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谓如来智慧辩才,演说一偈之义,虽经多劫,无有穷尽,称性宣扬,自在无碍;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谓如来为诸众生处处现身说法,犹如虚空,了无形相可得,随缘应化,自在无碍。

   (2)《华严经》说佛与菩萨有十种自在,即: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慧命,已无生死寿夭之数,虽经历万劫而不增长,即短促的刹那亦不减退,但为度众生,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二、心自在,菩萨了达诸法空性,不受任何的挂碍,故能智慧方便,入无量三昧,游戏神通,超然独立;三、财自在。菩萨能以无量福德庄严无量佛土,亦以无量珍宝物资布施众生,更作无畏与法乐布施,救护与满足一切众生之所欲乐;四、业自在,菩萨梵行已立,所作皆办,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再不受业的拘束;五、生自在。菩萨住于无生法忍中,但为饶益众生,所以随类受生,藉以度脱无量众生,但却能去住无碍,生死无染;六、愿自在,菩萨能随愿乐成,无有障碍,在各种刹土中,皆能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七、解自在,菩萨能了达诸法,破一切所执,故能胜解成就,且能示现重重色身,为诸众生演说无量妙法;八、如意自在,菩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为度诸众生,能于各种世界中,示现变化,随意自如;九、智自在,菩萨悲智俱足,能于十方世界,演说圆音利乐一切众生;十、法自在,菩萨辩才无碍,为度众生,乐说诸法,于诸法中,圆融通达。

  ④谛听 要真诚仔细的听。

  ⑤愿乐欲闻 大家都乐意听闻。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五 宣教缘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