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作大福田,故为“福田第一”。
(26)面王 即薄拘罗,因其面貌端正,世间第一,故名“面王”。他是佛弟子中,论法腊、学德、生年、法性都具足的长老,世寿达到160岁才入灭,故为“寿命第一”。又他出家后,少欲知足,故又是“知足第一”。
(27)异乘 即优婆离,为佛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佛入灭后,就由他与500大阿罗汉,结集毘尼藏(即律藏),后人尊为律宗之第一代祖师。
(28)仁性 即尸利罗,生性仁慈,乐善好施,救济贫苦,故名“仁性”,又因常行布施,故在佛弟子中,布施第一。
(29)嘉乐 即牧牛难陀,他在牧牛时遇佛,便以牧牛十一事问佛,佛详细解答,他这才知道佛的的确确是一位无所不知的人,随即跟佛出家,悟道证果。因他经常牧牛,横笛高歌,音声微妙,又常以歌声赞颂佛德,故以“妙声第一”著称。
(30)善来 即蔡揭,因他也是佛世时1千250善来比丘之一,故特别以此为名。善来者,来佛法中得大善利的意思。佛世时,佛只对人说一声“善来比丘”,那人立刻须发自落,袈娑著身,即得戒而成为比丘,这种事只有佛世才有。
(31)罗云 即罗睺罗,他是释尊在世的儿子,以“密行第一”著称。
(32)阿难 又名阿难陀,他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在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释尊涅槃后,即由他与500大阿罗汉负责结集佛一生所说之经藏。
(33)上首 座位在听众的前排(首席)。
又与大乘①众菩萨②俱,普贤菩萨③、妙德菩萨④、慈氏菩萨⑤等,此贤劫⑥中一切菩萨。又贤护⑦等十六正士⑧,善思议菩萨⑨、慧辩才菩萨⑩、信慧菩萨(11)、空无菩萨(12)、神通华菩萨(13)、光英菩萨(14)、慧上菩萨(15)、智幢菩萨(16)、寂根菩萨(17)、愿慧菩萨(18)、香象菩萨(19)、宝英菩萨(20)、中住菩萨(21)、制行菩萨(22)、解脱菩萨(23)。
(这是说还有许多的大菩萨出席法会)
又有许多修行大乘佛法的大菩萨,诸如普贤菩萨、妙德(即文殊)菩萨、慈氏(即弥勒)菩萨,以及在此贤劫中将要在此世间出世成佛的一切菩萨们,全都到来参加这一次的法会。还有贤护等十六位皆是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在家菩萨,也都前来参加法会,他们是:善思议菩萨、慧辩才菩萨、(中略)解脱菩萨等等。
附记1:此段经文,菩萨的排列,先是普贤,其后是文殊和弥勒。普贤代表大行,文殊代表大智,弥勒代表大慈。这是启示世人,修行佛法要特别注意实行、智慧和慈悲。本经宣扬净土法门,这也是提示念佛的人,若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大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是大智;最后将所修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就是大慈。再者,普贤菩萨是法界中净土宗之始祖,故以他为首。
附记2:经文明明说“贤护等十六正士”,并列出诸菩萨名号,但算来算去,只得十五,不是十六,于是遍查各译,发现少了“慧辩才菩萨”,特此补上。古人都是用手抄经,可能是抄漏了,才会如此。这里将之补上,决不是改经,而是拾遗,特此声明。我们忠于经典,是绝对不敢杜撰经文的。
附记3:再从贤护等十六位正士的名号看,我们不难发现,那是修行大乘菩萨道的纲要。此亦显示,念佛法门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
◎注释
①大乘 梵语摩诃衍(Mahyna),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之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②菩萨 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③普贤菩萨 是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于佛教四大菩萨中,以“大行”著称。于华严会上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又是法界净土宗之始祖。
④妙德菩萨 梵语文殊师利(Majuri),华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妙首表信愿为首,妙德表念佛功德,妙吉祥表念佛法门,行契中道,最为吉祥。如是三名,正可代表念佛人往生净土必备之信、愿、行三资粮。
⑤慈氏菩萨 梵语弥勒(Maitreya),华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华译为“无能胜”,他的姓和名合起来,是“慈悲无人能胜过他”,就是具足大慈大悲,没有人能超过他。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之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⑥贤劫 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为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
⑦贤护 即跋陀婆罗,因他能保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以自利,又能乐于护持他人以利他,故名“贤护”。他是释迦佛的在家弟子,地位与普贤、文殊相等。
⑧正士 正者正知正见,士者修行之士,依正知正见而修行之士,即是菩萨。
⑨善思议菩萨 表要时常思维佛法。
⑩慧辩才菩萨 表要有智慧和口才。
(11)信慧菩萨 表要用智慧来信仰佛法。
(12)空无菩萨 表内要证悟诸法空性。
(13)神通华菩萨 表外要以神通游化世间。
(14)光英菩萨 表学佛人要有好的形象,如要容光焕发及英明豪爽等等。
(15)慧上菩萨 表智慧最上,通达诸法。
(16)智幢菩萨 表要宣扬佛法以利他,如幢幡之高悬。
(17)寂根菩萨 表要六根清净以自利。
(18)愿慧菩萨 表要以智慧来发愿求生净土。
(19)香象菩萨 是比喻念佛的力量很大,能令人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一生成佛。
(20)宝英菩萨 表佛性含藏无量宝藏,一切都自然具足。
(21)中住菩萨 表要把心安住在非空非有的中道之理上。
(22)制行菩萨 表要时刻克制自己的妄念,以便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23)解脱菩萨 表一心念佛,便能解除烦恼,脱离轮回,往生极乐,得大自在。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一 法会圣众》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