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宗派祖庭略考(圆成)▪P2

  ..续本文上一页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

  扬州大名寺,唐时鉴真东渡前曾在此弘扬律学,故亦为该宗祖庭。此外,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因明末寂光法师在此中兴律宗,后读体、德基、真义等各大宗师相承,为清代律宗根本道场。此外,律宗有东塔宗,创始人为唐时名僧怀素。

  六、密宗

  密宗,亦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等。八世纪时期的印度密教, 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此宗依《大日经》、

  《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相对显教而言,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环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该宗以《大日经》、

  《金刚顶经》为依据,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特征,仪轨复杂,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皆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阁梨(导师)秘密传授,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密宗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祖庭为陕西西安大兴教寺,始建于西晋泰始至太康年间,名“遵善寺”,隋时改今名。隋开皇时有印度僧人那莲提黎耶舍、阁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在此传授密宗,称“开皇三大师”。该寺为唐长安城佛经翻译的三大译场之一,是密宗的发祥地。后一行和尚曾住持此寺,对天文学、数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陕西西安的青龙寺位于西安城东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不空三藏、弟子惠杲曾住持此院东塔院,世称密宗七祖。唐贞元年间,日本僧人空海入唐求法,从惠杲受灌顶,传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并受灌顶,回国后在高野山建立日本真言宗。故青龙寺也是日本真言宗的策源地,其建筑规模和法门声望仅次于大兴教寺。寺宇北宋时被毁,今于遗址建有惠杲、空海纪念堂。

  七、净土宗

  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创立,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得名。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宋。按近代印光所撰《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株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后印光也被其门下推为第十三祖。

  净土信仰源于古印度。古印度盛行有关人生是苦的基本观念,从而寄希望于脱离现实的娑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相传东晋名僧慧远在庐山邀集十八高僧结“白莲社”,同修净业,共期往生西方,被后代奉为初祖,故又号为莲宗。隋、唐之间,道绰在汾州玄中寺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并以数珠记数。唐初,善导从道绰学净土教义,后到长安光明寺传教,创立净土宗,成为二祖。

  净土宗以“三经一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三经是《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一论是《往生论》。至宋以后,凡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学者,几乎无不兼习净土,成为中国佛教中流行最广的一派。

  净土宗祖庭位于江西庐山的东林寺,为东晋刺史桓伊为慧远建。慧远于山中立般若台,安弥陀三圣像,聚集道俗发誓,期生西方极乐世界,号为“莲社”。寺东岗石室中有八角覆钵形慧远塔,塔右方有石造圆窦、藏骨室。

  山西交城的玄中寺,元魏昙鸾在此依据《十六观经》修净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唐初,道绰于玄中寺见昙鸾遗迹,因而专修净业,并教人念佛。日本净土宗也将此寺奉为祖庭。

  八、禅宗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宗由南朝入华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创立,主张“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又困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故又称“佛心宗”。

  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摩诃迦叶为西天禅宗初祖,二十八祖传至达摩。后达摩为东土禅宗初祖,后衣钵相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禅宗至六祖时有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神秀作偈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忍以为未见本性。惠能也作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故称“渐门”,此宗数传后即衰不振。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故称“顿门”。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的少林寺,北魏孝文帝为供奉佛陀而建。菩提达摩来此,于寺凝壁修观,建立禅宗,历代多次修葺。因禅宗的传承以达摩为初祖,故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于宋代,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像。

  河北成安县的匡救寺,曾为禅宗二祖慧可说法之处。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野寨区的山谷寺,又称乾元寺、三祖寺。禅宗三祖僧璨禅师曾云游于此,扩建寺院,讲经说法,声扬遐迩。

  湖北黄梅县西山上的四祖寺,为禅宗四祖道信道场。

  湖北黄梅东北冯茂山上的真觉寺,又称东山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于此。禅宗至五祖兴旺,门徒常超过千人,世誉之为东山法门。

  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六祖真身犹存,供于六祖殿内。

  另外,慧能门下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南阳慧忠、荷泽神会,形成禅宗的主流。后青原系下形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南岳系下形成沩仰、临济两宗,世称“五家”。其中以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较长,影响较大。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二派,与上述“五家”合称“五家七派”,分述如下:

  沩仰宗一一创始人灵佑、慧寂,祖庭湖南沩山密印寺、江西宜春大仰山太平兴国寺;

  曹洞宗一一创始人良价、本寂,祖庭江西宜丰洞山普利院、临川曹山荷玉寺;

  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祖庭河北正定临济寺:

  云门宗一一创始人文益,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寺:

  法眼宗——创始人法眼禅师,祖庭江苏南京清凉寺:

  黄龙派——创始人慧南,祖庭江西南昌黄龙山黄龙寺;

  杨歧派——也称杨歧宗,创始人方会,祖庭江西萍乡杨歧山普通寺。

  总之,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其宗派之分是祖师依经分宗立派形成的结果。佛法修持还是万法归一,一归于心,正念念佛,以了生脱死为最终皈依。

  摘自《寒山寺》2009年第4期

  

《佛教宗派祖庭略考(圆成)》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