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教徒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13]清楚的表明了国际佛光会的“人间佛教使命”。从国际佛光会的组织章程中可知,国际佛光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质:一是在生活中修行。本着星云大师佛教即生活的理念,国际佛光会举办国际僧伽研习会、佛学研讨班,将佛法带入生活,让信徒在生活实践中感受佛法;二是以信奉三宝为中心的佛教团体;三是以文化教育福利社会、利益大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云大师创立的“檀讲师制度”,即让有佛学基础的在家信众共同担负起弘扬佛法的责任。“为此,特编撰十册《佛教》丛书,透过檀讲师、檀教师和檀导师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檀讲师对佛法知见的正确度,并借此鼓励信众,深入经藏,共同挑起推行生活佛法化德任务。”[14]“檀讲师制度”的创立扩大了佛法的弘传与影响。
(二)在全球创建寺院
“星云在全球传播佛教的方式,仍然是古老的禅宗边缘化扩张方式,即在五大洲创建寺院,从佛光山分灯,往世界各地扎根本土,就地蔓延。”[15]星云大师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道场遍布五大洲,其中特别值得提的有四所。一是位于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寺,由星云大师派慈庄前往美国筹建,成为美国最大的佛寺,也是具有多元功能的国际性道场,取名“西来寺”,含义为“佛法西来”。1988年11月当期的美国《生活》(Life)杂志形容西来寺为“美国的紫禁城”,赞誉为“西半球第一大寺”。二是位于南非布朗贺斯特市的南华寺,它是非洲最大的佛寺,最重要的是它成立了“非洲佛学院”。三是位于澳洲卧龙岗的南天寺,这个寺被称为“南半球天堂”,是南半球第一大佛教寺院,是澳洲重要的宗教据点。四是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如来寺,是佛光山在南美洲所设立的第一座道场,也是佛教在南美洲最大的寺院。除这四所寺院外,据统计截止2007年星云大师在全球五大洲共开创94个寺院社区[16]这94个寺院社区把人间佛教传播到五大洲,掀起了佛教史上空前的巨浪狂潮。
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无疑已成为当今佛教的主流,唐德刚教授说得好:“积数年之深入观察与普遍访问,余知肩荷此项天降之大任,为今世佛教开五百年之新运者,“佛光宗”开山之祖星云大师外,不作第二人想。”[17]今后人间佛教必定能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内容上进一步融合诸宗,在定慧法门上能不断推进,在弘传上更多新的方式,相信其人间佛教将会与时俱进,日益成熟,佛光普照全球。
注释:
[1]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高雄:普门学报,2001.第1期
[2]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66页到67页
[3]林明昌.建设人间佛教的宗教家——从太虚大师到星云大师.高雄:普门学报,2001.第2期
[4]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68页
[5]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110页
[6]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26页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26页
[7]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65页到66页
[8]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66页
[9]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第7页
[10]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第126页到129页
[11]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第15页
[12]星云.写给会员大众的二十封信.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1.第2页
[13] http:∥www.Ipbs.org/chinese
[14] 妙延.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实践智慧.觉继、学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1页
[15]李尚全.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第250页
[16]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第170页到242页
[17]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高雄:普门学报,2001.第1期
参考文献:
[1]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高雄:普门学报,2001.第1期
[2]林明昌.建设人间佛教的宗教家——从太虚大师到星云大师.高雄:普门学报,2001.第2期
[3]李尚全.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4]妙延.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实践智慧.觉继、学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星云.写给会员大众的二十封信.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1.
[6]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7]星云.星云大师讲演集(四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8]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9]http:∥www.Ipbs.org/Chinese
《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实践(崔文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