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净的。如布施功德,固然是善的,如心目中觉得我能行善;或我比其他人布施更多;或者为了使人服从,故施小惠。有自我的成份,有为未来得到善果报的意念,这便不清净──不纯洁。所以,学佛的要相信有清净因果──就是离烦恼,离自我见的无漏因果。纯洁的因行,能得到清净的成果。必须以佛为理想,对清净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
四、能得菩提──信解了以上三点,还不一定能学佛成佛。有人说我太愚笨了,或太忙碌了,自己不信任自己,那里能发心修学?所以要加强信心,一切人有佛性,我也决定能得大菩提。有一分力量,就尽一分力量。今天不成,还有明天;今生不成,还有来世。坚定信仰,一定能得菩提,只要肯发心修学下去。
五、得道方便──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可是佛是从修学得来的 [P137] ,依方法去学,人人都能得到;这修学方法,叫得道方便。如相信地下有水还不够,必须知道怎样去开掘,用怎样方法取水上来。如不这样,即使地下有水,我们还是没有水喝。要以方法去得到,所以说:没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六、如来圣教──我们都不是佛,怎能知道成佛的道路呢?释尊成佛后,大慈大悲地把成佛的方法说了出来,记载在经典里面。相信经律论所说的,依之求了解,有了信心,才会增加学佛的力量。会看的看,不会看的听,里面开示我们种种成佛的方法。
四 从十善菩萨学起
对佛有了充分的信解,就得从十善菩萨学起。很多人对菩萨的名义不了解,多有误会。菩萨是印度话,菩是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是萨埵,就是众生的意思。所以,菩萨是求大菩提的众生。菩萨的程度不一,高的高,低的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听见菩萨,就想到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顶高的大菩萨,其实凡 [P138] 发心成佛的,就是菩萨。佛与菩萨的分别是:佛是至高至上究竟圆满,如读书毕业了;菩萨是向上修学的学生。开始学的,如幼稚园生是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以至研究院,也还是学生,差别只在学问的高低,而在修学的过程中是一样的。菩萨也是一样,有初发心菩萨,初学的与我们凡夫相同,只是能发菩提心,立成佛的大志愿。慢慢修学,到顶高的地位,如文殊、观音等。不要只记着大菩萨,觉到我们不能学。在学校里,由幼稚园一直学到研究院;菩萨也是由初发心菩萨学到大菩萨。现在讲最初修学的初心菩萨,与我们凡夫心境相近,切实易学。
一、大悲为菩萨发心──菩萨发心,当然包含了信愿、智慧,而重心在大悲心。有大悲心而后想成佛度众生的,就是菩萨。上面讲过,成佛,如没有慈悲心是不能达到的。就是能参究绝对真理,如没有大悲心,也还是落于小乘。所以菩萨的最要处,便是大悲心,见众生苦,好像是自己的苦痛,想方法去救度他们,才是菩萨心、佛种子。发心,是立志,时时起慈悲心,立下大志愿,不会忘失。 [P139] 此心发起,坚决不退,便登菩萨位。修发大悲心,方法很多,佛法里有「自他相易」法,把自己想作别人,把别人想作自己,这么一下,大悲心自然会发生起来。试问大家:心里顶爱的是什么?你们一定回答是父母、夫妻、朋友、国家、民族。其实,佛说「爱莫过于己」。父母等,凡是没有损到自己利益的,当然能爱,否则就什么都不爱了。大家都以私心为爱自己而爱一切,假使能想到别人的苦痛,等于自己的苦;不但爱人如己,而且以自己为他人,不专从自己着想,那才是真爱、真慈悲。自身有苦,谁也巴不得马上去掉他。别人的苦等于自己,怎能不动悲心,设法解除众生苦痛呢!能有这种观念,大悲心自然生起来。大悲心发生,立愿成佛度众生,就是菩萨了。所以初学菩萨,并不一定有神通,或者身相庄严。但是单单立志发心,还不够,必须以正行去充实他。
二、十善为菩萨正行:菩萨与凡人的分别,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菩提心去行十善行,是初学的菩萨,叫十善菩萨。十善,就是对治十恶的十种善行。不杀生就是爱护生命。不偷盗是不要非法得财,进而能施舍。不邪淫是不要非礼 [P140] 。不妄语是不说谎。不两舌是不挑拨是非,破坏他人的和合。不恶口是不说粗话骂人讥讽人,说不对也得好好说,不可说尖酸刻薄话。绮语是说得好听,而能引起杀、盗、淫、妄种种罪恶,就是诲盗、诲杀、诲淫的邪说,或者毫无意义,浪费时间。不绮语,是要说那些对世道人心有好处的话。不贪是应得多少就得多少,知足、少欲,不是自己的,不要妄想据为己有。不瞋恨是有慈心,不斗争。不邪见是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 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十善菩萨,是初心菩萨,发大悲为主的大菩提心,要成佛度众生,依这十种善行去修学,可说人人能学。如说不会做,那一定是自己看轻自己。佛法说: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就得从五戒、十善做起,十善便是人生的正行。如有崇高道德,能行十善,缺少大悲心,还只是世间的圣人,人中的君子。佛法就不同了,十善正行,是以发大悲心为主的菩提心为引导的,所以即成为从人到成佛的第一步。
大家以佛为理想,发菩提心,修十善行。此外,如忏悔、发愿、礼佛、念佛 [P141] 以外,还要热心注重护法,把佛法当作自己的生命,不要以为我学佛就好了。如佛法受到损害,受到摧残,应为了自己的信仰,众生的慧命来护持。菩萨应行的甚多,现在不能广说。最后我希望大家,开始学这大乘的第一步,作一菩萨幼稚生,从发大悲心,修十善行学起。(明道记) [P143]
《佛在人间 六、从人到成佛之路》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