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P12

  ..续本文上一页 │五品4

   6业 │ │ │

   7不善意为前导 │ │ │六品6

   8净善意为前导 │ │ │六品7

   9破 僧 │18 │ │

  [P767]

  

   10和合僧 │19 │ │

   11我 慢 │ │ │

   12不放逸 │23 │护心品l │九品l

   13断贪保得不还 │ 1 │不还品l │

   14断 瞋 │ 2 │不还品2 │

   15断 痴 │ 3 │不还品3 │

   16断 覆 │ 5 │ │

   17断 恼 │ │ │

   18断 忿 │ 4 │ │

   19断 恨 │ │ │

   20断 嫉 │ │ │

   21断 悭 │ │ 不还品4 │

   22断 耽 │ │ │

   23断 慢 │ 6 │ │

   24断害保得不还 │ │ │

   25念 佛 │ │ 十念品1 │十六品1

  [P768]

  

   26念 法 │ │ 十念品2 │十六品2

   27念 僧 │ │ 十念品3 │十六品3

   28念 戒 │ │ 十念品4 │十六品4

   29念 施 │ │ 十念品5 │十六品5

   30念 天 │ │ 十念品6 │十六品6

   31念休息 │ │ 十念品7 │十六品7

   32念安般 │ │ 十念品8 │十六品8

   33念 身 │ │ 十 念品9 │十六品9 二一品

   34念 死 │ │ 十念品10 │十六品10

   35于贪遍知永断 │ 9 │ │

   36于瞋遍知 │10 │ │

   37于 痴 │11 │ │

   38于 覆 │13 │ │

   39于 恼 │ │ │

  [P769]

  

   40于 忿 │12 │ │

   41于 恨 │ │ │

   42于 嫉 │ │ │

   43于 悭 │ │ │

   44于 耽 │ │ │

   45于 慢 │ │ │

   46于 害 │ 8 │ │

   47于一切永断遍知│ 7 │ │

   48慈心功德 │27 │ │

   49善知识 │17 │ │

   50正作意 │16 │ │

   51惠 施 │26 │ 护心品6 │

   52犯 戒──┐ │ │ │

   53持 戒──┴─ │ │ 五戒品 │

   54知而妄语 │25 │ │

  [P770]

  

   55妄语而悔 │ │ │

   56一人不出世间 │ │阿须伦品7 │十三品4

   ┌┤ │阿须伦品2 3 4 5│

   ││ │ 6 8 9 10 │

   57一人出现世间┤│ │一入道品3 │十三品1 2 3 5 6

   └┤ │护心品10 │

   58邪 见 │ │ │十七品l 3 7

   59正 见 │ │ │十七品2 4 8

   60疾转无如心者 │ │一子品3 4 │五品8

   │22莫畏福 │护心品7 │

  

  

  

  上表所列,是文义相当的。单只这些,「增壹阿含」依『本事经』及『如是语』扩编而成,已大致可见。进一步来看推演与扩充:『本事经』(五六、五七)明一补特伽罗,不出世的过失,出现世间的功德。『增支部』「一人品」,分别为一──六经;『增壹阿含经』先后共一一经。『本事经』(六0)说:「疾速回转无如心者」,『增壹阿含经』「一子品」,分为(三、四)二经。『增支部』除文义相当的「向与隐覆品」第八经外,更出「心极光净」四经(「向与隐 [P771] 覆品」九‧一0;「弹指品」一‧二)。『本事经』有(四)心污堕恶趣,(五)心净生善处,(七)不善以意为前导,(八)净善以意为前导──四经(『如是语』仅前二经)。『增壹阿含经』相同的,是「一子品」的五、六──二经。『增支部』相同的,是「向与隐覆品」的三、四经;「弹指品」的六、七经。此外,『增支部』更说修心与不修心(「无堪忍品」一0经);调守护防心与不调守护防心(「无调品」一0经);心污、心净与修心(「向与隐覆品」五‧六‧ 七经):共二三经,都是心污、心净与修不修问题。这在『增壹阿含经』中,仅为「不还品」的五、六──二经。又如『本事经』有(一二)不放逸,(四九)善知识,(五0)正作意──三经;『如是语』也是一样。『增壹阿含经』,仅「护心品」(一、二)不放逸二经。而在『增支部』中,从「弹指品」第八经起,「发精进品」、「善友等品」、「放逸等品」、「非法等品」第三二经止,共七二经,实就是这三经的推演分别(『增支部』以「不放逸」放逸,懈怠精进,大欲少欲,不喜足喜足,非理作意「如理作意」,不正知正知,恶友「善友」,不善法善法,而作分别)。『本事经』(五二)犯戒,(五三)持戒,『增壹阿含经』约五戒的持犯,成「五戒品」一0经。『增支部』约法非法,律非律,是佛说非佛说,是佛制非佛制,有犯无犯……有悔犯与无悔犯,广为分别;从「非法等品」的三三经起,到「无犯等品」止,共有四0经。这样的广为分别,很难以相信为「增壹阿含」的初形。『本事经』(五四)知而妄语,(五五)妄语而 [P772] 悔,『如是语』仅(二五)妄语一经。『增壹阿含经』「不还品」,七‧八──二经,都约妄语说。『本事经』(四八)慈心功德,『增支部』的「弹指品」,立为三‧四‧五…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