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经。『本事经』 (五一)「慈心惠施」:『增壹阿含经』,将慈心布施功德,与慈心的对待檀越,分为「护心品」的四经──三‧四‧五‧六,都附以事缘。「破僧」与「和合僧」,是『如是语』与『本事经』一致的。『增支部』一集,没有说到。破僧是提婆达兜,传说是为了利养。『增壹阿含经』说提婆达兜的罪恶,如「不还品」的九‧一0──二经。说「受人利养,甚为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处」,有「壹入道品」的七‧八‧九‧一0经,及「利养品」的第一经。最值得注意的,『如是语』(二二)「莫畏福」,在『增壹阿含经』中,除文义相当的「护心品」第七经外,「护心品」八经,「壹入道品」八经,都极力说福德的可贵。如上的分别叙述,『增壹阿含经』与『增支部』,都是根源于『如是语』及『本事经』的。都是有所推演扩编的,但『增壹阿含经』要简略得多。
如是语』与『本事经』所没有,而是『增壹阿含经』与『增支部』所共有的,是赞扬如来四众弟子的胜德,如『增支部』的「是第一品」;『增壹阿含经』的「弟子品」、「比丘尼品」,「清信士品」、「清信女品」。『增壹阿含经』「一子品」的七‧八──二经,是关于男女的互相系着;『增支部』约五欲别说,立为「色等品」一0经。又『增壹阿含经』「一子品」的九 [P773] ‧一0──二经,说明依净相而起盖,依不净相而离盖;『增支部』约五盖别说,立为「盖等品」一0经。依现存的『增支部』,『增壹阿含经』的「一法」而说,这是依『如是语』及『本事经』为蓝本,不取传说及重颂的形式,推演扩编为「阿含」型,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以「一法」而论,『增壹阿含经』如除去大乘思想,种种譬喻,显然的更近于『如是语』及『本事经』的法数(不是形式)。『增壹阿含经』的传持者,是重法的。在北方流行的学派,经师与譬喻的关系,是非常深切的。『增支部』的传持者,是律师与论师。加入更多的律部内容(20) ,富有阿毗达磨的风格,这是可以理解的。超越这种部派的特色,推论到部派未分以前,「增一阿含」的初形,那末『增壹阿含经』的主要部分,也许更接近些。
注【82-001】『增壹阿含经』卷二三(大正二‧六七0下──六七二上)。
注【82-002】『增壹阿含经』卷三九(大正二‧七六0中──七六一上)。
注【82-003】『增壹阿含经』卷一四‧一五(大正二‧六一八上──六二四中)。
注【82-004】『增壹阿含经』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五中──七二八上)。
注【82-005】『增壹阿含经』卷三六‧三七(大正二‧七四八下──七五二下)。
注【82-006】『增壹阿含经』卷四七(大正二‧八0二中───八0六上)。又卷九(大正二‧五九0上──五九一上)。
注【82-007】『增壹阿含经』卷一八‧一九(大正二‧六三九上──六四二中)。 [P774]
注【82-008】『增壹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六九0上──六九三下)。
注【82-009】『增壹阿含经』卷九(大正二‧五九一中──五九二下)。
注【82-010】『增壹阿含经』卷二八(大正二‧七0三中──七0八下)。
注【82-011】『增壹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二‧七0八下──七一0下)。
注【82-012】『增壹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七七三下──七七五中)。
注【82-013】『增壹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六四七上──六五0上)。
注【82-014】『增壹阿含经』卷一一(大正二‧五九七上──五九九下)。
注【82-015】『增壹阿含经』卷二二(大正二‧六六0上──六六五中)。
注【82-016】『本事经』卷一‧二(大正一七‧六六二中──六七三上)。
注【82-017】『小部』『如是语』「一集」(南传二三‧二四一──二六七)。
注【82-018】『增壹阿含经』卷一──七(大正二‧五五二下──五七七上)。
注【82-019】『增支部』「一集」(南传一七‧一──七0)。
注【82-020】『增支部』有关律部的极多,连篇的,如「二集」「众会品」(南传一七‧一0七──一一七);「愚者品」(南传一七‧一三二──一三八);「十七品」(南传一七‧一六0──一六三)等。
第三项 增一与相应部的关系
[P775]
「杂阿含」是一切「事契经」的根本。依据这一古老的启示,注意到『杂阿含经』与『相应部』。作为佛法与尼犍子Nirgrantha-jn~a^tiputra不同特色的:「一问一答一记论,乃至十问十答十记论』,这种增一法的应用,在『杂阿含经』「弟子所说」中,早已存在(1)。并被编入『增支部』与『增壹阿含经』,而加以分别解说(2)。依『僧祇律』,铜鍱部Ta^mras/a^t!i^ya ,这是沙弥初学的必要知识,代表了佛法的重要法数(3)。这「一问一答一记论,乃至十问十答十记论」,一法是「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二法是「名色」。依此去观察,『长阿含经』的(九)『众集经』,(一0)『十上经』,都是依这一类的增一法为根本而集成的。然在『增支部』与『增壹阿含经』,都没有「一切众生皆依食住」及「名色」,可见增一法的应用,不限于一类;「增壹阿含」的增一法,依『如是语』而编集,似乎别有渊源的了。
以『增支部』来比对『相应部』,虽也有重出的,但为数极少,不能发见其关系。如与『杂阿含经』相比对,情形就完全不同;这就是『杂阿含经』的部分内容,在铜鍱部是编入『增支部』的。编入『增支部』的部分,主要是「菩提分法」、「弟子所说」,尤其是「如来所说」部分。
一、「如来所说」部分,今依上来(第一节的)论定的次第,对列如下(与『相应部』相同的,也条列如下一): [P776]
图片
〔杂阿含经〕 │〔相应部〕 │〔增支部〕
天寿(八六一──八六三) │ │
修禅得果或生天(八六四──八七0) │ │
六天(八七一) │三二‧l │
伞盖随行(八七二) │ │
四种善好调伏(八七三) │ │四‧7
三种子(八七四) │ │
四正断(八七五──八七九) │ │四‧69
不放逸(八八0──八八二) │ │
四种禅(八八三) │五三「禅相应」 │
无学三明(八八四──八八六) │ │三‧58 59
信(八八七) │ │
增益(八八八) │ │
等起(八八九) │ │
无为法无为道迹(八九0) │四三「无为相应」 │
[P777]
正见具足(八九一) │一三「现观相应」 │
六入处(八九二) │二五「入相应」 │
五种子(八九三) │ │
世间世间集(八九四) │ │
三爱(八九五) │ │
三漏(八九六) │ │
知见六处(八九七) │一八「罗!7亩罗相应」 │
断六处(八九八) │ │
…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