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处生起(八九九) │二六「生相应」 │
六处味着(九00) │二七「烦恼相应」 │
善法依处(九0一) │ │
佛法僧最第一(九0二──九0四) │ │四‧34
上来卷三一 │ │
持斋(一一二一) │ │一0‧46
三不坏净(一一二二) │五五‧54 │
[P778]
四不坏净(一一二三──一一二四) │五五‧48 36 │
四预流支(一一二五) │五五‧50 │
四预流分(一一二六──一一二七) │五五‧46 │
四沙门果(一一二八──一一三0) │五五‧55 56 57 58 │
四种福德润泽(一一三一─一一三四) │五五‧31 32 33 │
四不坏净(一一三五) │ │
迦叶(一一三六── 一一四四)[略] │ │
上来卷四一 │ │
迦叶(九0五──九0六)[略] │ │
聚落主(九0七──九一六)[略](4) │ │
三种调马(九一七──九一八) │ │三‧137 138
上来卷三二 │ │
三种调马(九一九) │ │三‧139(5)
三种良马(九二0) │ │三‧94
良马四种具足(九二一) │  , ; │四‧256 257
[P779]
四种良马(九二二) │ │四‧113
三种调伏(九二三) │ │四‧111
马有八态(九二四) │ │八‧14
良马八德(九二五) │ │八‧13
真生(?)马(九二六) │ │一一‧11
优婆塞五具足(九二七) │五五‧37 │
优婆塞三果(九二八) │ │
优婆塞自利他利(九二九) │ │八‧25
三念(九三0) │五五‧21 │
六念(九三一) │ │六‧10
五具足六念(九三二) │ │一一‧12
六具足六念(九三三) │ │一一‧13
戒定慧解脱(九三四) │ │三‧73
四不坏净(九三五) │五五‧23 │
信进念定慧(九三六) │五五‧24 │
[P780]
生死长远(九三七──九三九) │一五「无始相应」 │
上来卷三三 │ │
生死长远(九四0──九五六) │一五「无始相应」 │
婆蹉(九五七──九六四) │三三「婆蹉相应」 │
郁低迦(九六五) │ │一0‧95
富邻尼(九六六) │ │
俱迦那(九六七) │ │一0‧96
诸外道(九六八) │ │一0‧93
长爪(九六九) │ │
上来卷三四 │ │
舍罗步(九七0) │ │三‧64
上座(九七一) │ │
婆罗门出家(九七二) │ │四‧185
栴陀(九七三) │ │三‧71
补缕低迦(九七四──九七五) │ │
[P781]
尸婆(九七六) │ │
尸婆(九七七) │ │
商主(九七八) │ │四‧3
须跋陀罗(九七九) │三六‧21 │
三念(九八0──九八一) │ │
记说(九八二──九八三) │ │三‧32
爱喻(九八四) │一一‧1 2 3 │四‧199
四人(九八五) │ │四‧200
二事断难持(九八六)(6) │ │
二法依止多住(九八七) │ │
爱尽(九八八──九八九) │ │
二人同记一来(九九0) │ │一0‧75
二人同记一来(九九一) │四0‧10 │六‧44
二种福田(九九二) │ │二&…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