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三藏法师菩提流志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国施鹿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皆为众所知识,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阿难、罗罗等,而为上首。复有菩萨摩诃萨一万人俱,其名曰:善意菩萨、增上意菩萨、坚固意菩萨、师子意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辩积菩萨、美音菩萨、胜幢菩萨、信慧菩萨、水天菩萨、帝胜菩萨、帝天菩萨、无攀缘菩萨、具辩才菩萨、神通妙华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无量百千大众围繞,供养恭敬,而为说法。是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众会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今欲谘问。唯愿如来,见垂听许。」

  佛告弥勒菩萨言:「若有所疑,今恣汝问,当为解说,令得欢喜。」

  尔时弥勒菩萨,闻佛许已,欢喜踊跃,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汝今为欲哀愍一切,利益安乐天人世间,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弥勒菩萨,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弥勒言:「菩萨成就一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一?所谓发胜意乐菩提之心,是名为一。

  弥勒,复有二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二?一者于奢摩他,常勤修习;二者于毗舍那,而得善巧。是名为二。

  弥勒,复有三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三?一者成就大悲;二者修习空法;三者于一切法不生分别。是名为三。

  弥勒,复有四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四?一者安住净戒;二者离诸疑网;三者乐阿兰若;四者起正见心。是名为四。

  弥勒,复有五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五?一者住于空法;一者不求他过;三者常自观察;四者爱乐正法;五者摄护于他。是名为五。

  弥勒,复有六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六?一者无有贪欲;二者不生瞋恚;三者不起愚痴;四者常离粗语;五者住于空性;六者心如虚空。是名为六。

  弥勒,复有七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七?一者住于正念;二者成就择法;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常生欢喜,五者身得轻安;六者住诸禅定;七者具足行舍。是名为七。

  弥勒,复有八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八?一者正见;二者正思惟;三者正语;四者正业;五者正命;六者正勤;七者正念;八者正定。是名为八。

  弥勒,复有九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九?一者远离诸欲,恶不善法,安住初禅,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者远离寻伺,安住二禅,内净喜乐,心一境性;三者远离于喜,安住三禅,舍念慧乐,心一境性;四者远离忧苦,及以喜乐,安住四禅,舍念清净,无苦无乐,心一境性;五者超过色想,无异攀缘,安住无边虚空处定;六者超过无边空处定已,而能安住无边识定;七者超过无边识处定已,而能安住无所有定;八者超过无所有处定已,安住非想非非想定;九者超过非想非非想处定已,而能安住灭受想定。是名为九。

  弥勒,复有十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十?一者善能成就金刚三昧;二者成就处非处相应三昧;三者成就方便行三昧;四者成就遍照明三昧;五者成就普光明三昧;六者成就普遍照明三昧;七者成就宝月三昧;八者成就月灯三昧;九者成就出离三昧;十者成就胜幢臂印三昧。是名为十。

  弥勒,菩萨成就如是法已,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弥勒菩萨得闻是法,心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佛于过去劫 舍所爱妻子 头目及骨髓 到于施彼岸

  佛常护禁戒 如牦牛爱尾 最胜无伦匹 到于戒彼岸

  佛以忍辱力 舍离于违诤 不求人过恶 到于忍彼岸

  佛以精进力 得无上寂静 究竟常安乐 到于勤彼岸

  佛以禅定力 能灭诸罪垢 为天人导师 到于定彼岸

  佛以智慧力 善了知诸法 自性无所有 到于慧彼岸

  佛于菩提树 降伏诸魔军 具足最胜智 成就无上道

  导师无畏力 于波罗国 转清净*轮 摧破诸外道

  无上大智慧 出过于世间 能放净光明 善说诸法要

  如来清净色 智慧及功德 超过诸世间 能到于彼岸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弥勒菩萨甚为希有,而能成就无量辩才,随众生念,平等说法,而于文字无所系着。」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阿难,弥勒菩萨岂唯今日能于我前以偈赞佛。乃往过去十无数劫,尔时有佛,号焰光游戏妙音自在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尔时有一婆罗门子,名曰贤寿,诸相具足,见者欢喜。从园苑出,见彼如来端正殊妙,诸根寂静,得奢摩他,如清净池,无诸垢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庄严,如娑罗树,其花开敷,如须弥山,出过一切,面貌熙怡,如月盛满,威光赫奕,如日显曜,形量周圆,如尼俱陀树。

  是时贤寿佛如来殊胜之相,心生净信,作是思惟:「希有世尊,乃能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庄严,我亦愿于当来之世,成就如是功德之身。」发是愿已,投身于地,复自念言:「若当来世得佛身者,唯愿如来足蹈我上。」

  尔时彼佛知贤寿意,即以其足蹈贤寿身。当下足时,得无生法忍。世尊回顾告诸比丘:「汝等勿以足蹈贤寿,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今已证得无生法忍,复能成就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智通。」尔时贤寿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佛于十方界 最尊无有上 超过诸世间 我今稽首礼

  如来大光明 掩蔽于日月 超过诸世间 我今稽首礼

  譬如师子吼 诸兽咸怖畏 世尊大威德 摧伏诸外道

  眉间白毫相 犹如颇梨光 普照于世间 超过于一切

  世尊无与等 足蹈千辐轮 清净化世间 能动于大地

  成就出离道 超过烦恼海 以诸功德财 随意皆施与

  如来清净戒 犹如于大地 出生诸功德 无有爱憎想

  以智慧力故 了知诸法空 众生及寿者 分别不可得

  善了众生性 心行及所趣 为世作明灯 饶益于一切

  世间苦逼迫 漂溺于暴流 常为诸众生 起大精进力

  世尊离烦恼 生老及病死 处世如虚空 一切无所染

  智慧大威光 能破一切暗 永离贪瞋痴 我今稽首礼

  佛告阿难:「贤寿菩萨所获神通,从是已来,不复退失。于意云何?尔时贤寿岂异人乎?今此会中弥勒菩萨摩诃萨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弥勒菩萨,久已证得无生法忍,何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阿难:「菩萨有二种庄严、二种摄取。所谓摄取众生,庄严众生;摄取佛国,庄严佛国。弥勒菩萨于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我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然彼弥勒修菩萨行经四十劫,我时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我以十法得证菩提。云何为十?一者能施所爱之物;二者能施所爱之妻;三者能施所爱之子;四者能施所爱之头;五者能施所爱之眼;六者能施所爱王位;七者能施所爱珍宝;八者能施所爱血肉;九者能施所爱骨髓;十者能施所爱支分。是名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复有十法能证菩提。云何为十?一者获戒功德;二者成就忍力;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得诸禅定;五者有大智慧;六者于诸众生常不舍离;七者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八者于诸空法而常修习;九者善能成就真实空性;十者善能成就无相无愿。是名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不能舍施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弥勒往昔行菩萨道时,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而能积集无上菩提?」

  佛者阿难:﹁弥勒往昔行菩萨道,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于诸佛前,说是偈言:

  我今归命礼 十方一切佛 菩萨声闻众 大仙天眼者

  亦礼菩提心 远离诸恶道 能得生天上 乃至证涅槃

  若我作少罪 随心之所生 今对诸佛前 忏悔令除灭

  我今身口意 所集诸功德 愿作菩提因 当成无上道

  十方国土中 供养如来者 及佛无上智 我今尽随喜

  有罪悉忏悔 是福皆随喜 我今礼诸佛 愿成无上智

  十方大菩萨 证于十地者 我今稽首礼 愿速证菩提

  得证菩提已 摧伏于魔军 转清净*轮 饶益众生类

  常愿住世间 无量俱胝劫 击于大法鼓 度脱苦众生

  我没于欲泥 贪绳之所系 种种多缠缚 愿佛垂观察

  众生虽垢重 诸佛不厌舍 愿以大慈悲 度脱生死海

  现在诸世尊 过去未来佛 所行菩萨道 我今愿修学

  具足波罗蜜 成就六神通 度脱诸众生 证于无上道

  了知诸法空 无相无自性 无住无表示 不生亦不灭

  …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