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记(慈能居士)▪P2

  ..续本文上一页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加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蜜字义炳然。时诸人天寻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

  这一段,明阿逸多何时舍报,得生天上。

  『时兜率陀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师子床座忽然化生。于莲华上结加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顶上肉髻发绀琉璃色。释迦毗楞伽摩尼。百千万亿甄叔迦宝以严天冠。其天宝冠有百万亿色。一一色中有无量百千化佛。诸化菩萨以为侍者。复有他方诸大菩萨。作十八变随意自在住天冠中。弥勒眉间有白毫相光。流出众光作百宝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五百亿宝色。一一好亦有五百亿宝色。一一相好艳出八万四千光明云。与诸天子各坐花座。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轮之行。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法。度诸天子。』

  这一段明补处菩萨,处兜率净土,行度生事业。

  『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佛告优波离。是名弥勒菩萨于阎浮提没生兜率陀天因缘。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加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乐。持天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华。以散其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阎浮提广修福业来生此处。此处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弥勒。汝当归依。应声即礼礼已。谛观眉间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是时菩萨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

  这一段,是佛陀亲口宣说的,劝诸弟子,求生兜率净土。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

  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暗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佛告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这一段,证往生净土,乃真实不虚。在释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后,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易如反掌,即得往生。往生之后,未举头顷,便得闻法。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大家看,非常殊胜哦!

  『佛告优波离。汝今谛听。是弥勒菩萨于未来世当为众生。作大归依处。若有归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弥勒菩萨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时。如此行人见佛光明即得授记。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四部弟子天龙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当作是观系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见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花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

  说是语时。无量大众即从坐起。顶礼佛足礼弥勒足。绕佛及弥勒菩萨百千匝。未得道者各发誓愿。我等天人八部。今于佛前发诚实誓愿。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世尊记曰。汝等及未来世修福持戒。皆当往生弥勒菩萨前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佛告优波离。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一段,将《上生》、《下生》二经圆融,只要我们发愿,并且修诸善行,则于将来世,必然值遇弥勒佛陀。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说弥勒所有功德。亦记未来世修福众生所得果报。我今随喜。唯然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当何名此经。佛告阿难。汝持佛语慎勿忘失。为未来世开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断佛种。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如是受持。佛说是语时。他方来会十万菩萨。得首楞严三昧。八万亿诸天发菩提心。皆愿随从弥勒下生。佛说是语时。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此一段,是结经之序。

  综上所述,此兜率净土,与我辈众生,有甚深因缘;所以还希望广大信众,悉发大愿,求生弥勒净土,以此决定不退——于后来世,随弥勒佛陀一同下生,授菩提记,得大解脱。

  接下来得时间呢,我想和大家谈谈关于兜率净土的问题。

  我在近期,关注了几期普门学报,其中有关于补处菩萨所处之兜率天,是净土?还是天道?是否有内、外院?对于这些问题,看到了不少意见。在这里呢,我想给大家说一下。

  首先,补处菩萨所处之兜率天,必然是净土,这是无疑。因为我们刚刚学过的《上生经》中,有描写兜率天之情况,与他方净土无异。又诸天子,普皆发心;所谓心净则土净,则此土为净土无疑。

  其次,内院、外院之说,属历代大德之方便说法;菩萨所处之兜率天,并不分内外,都是弥勒内宫——兜率净土。如其它经典所说,在菩萨上生之前,则此兜率陀天,摄于天道,一切天人,父母所生;而如今,补处菩萨上生,感化此天为净土,故诸天子,莲花化生。是故,非是内外有别,而是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也。

  所以呢,考诸多经典之中,皆无内、外之说。又由诸经典所证,如今之兜率陀天,确乃净土无疑。以此拙见,前所未见有人提及,还请在座各位,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疑问来,我想,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工作做好,以利益更多有情。

  问: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师子觉生于外众,受种种五欲,退失道心。请问,这个外众,是否能认定为是外院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原文来看一下:「无着曰:“尔来何暮今名何谓。”对曰:“从此舍寿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莲华才开慈氏赞曰。善来广慧。善来广慧。旋绕才周即来报命。”无著菩萨曰:“师子觉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着欲乐。无暇相顾讵能来报。”」从这一段,我们就可以清楚得认定,此处所说的外众,非是兜率陀天净土,而是其它天道。而文中所谓的「慈氏内众」,就是菩萨上生之后,生于此天的一切天子。这一点,我们从《上生》一经中,可以找到证言。

  问:极乐净土和兜率净土,哪个好呢?是否可以先去极乐,再返兜率呢?

  这个问题,真是诸多争斗之源。我们弘扬某一个法门,为什么非要去对比其它呢?如果说净土,则一切净土,无二无别,同样殊胜。至于我们是求生哪一个净土呢,这就看我们自己的发愿和我们的因缘了。

  关于是否可以先去极乐,后返兜率;这一点,我表示怀疑。为什么呢,因为就经典所说的事相,我们可以粗略抉择一下,我们往生极乐净土,除非是上品上生,那么当时即得莲开闻法;其它的八等品位,都要很久很久,莲花才开,而此世界,龙华三会,早就错过,所以不可能再有「后返兜率」一说。

  问:弥勒净土和慈宗的关系?

  哦,慈宗是在1936年,由太虚大师所首度提出。属于「净土法门」之一支。和诸多净土法门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彼此求生的目的不同。慈宗弟子,求生兜率净土,以当来弥勒为大皈依处。

  问:你如此说法,是否会引起争斗呢?一方面,推翻了,历代大德内院外院的说法,另一方面,又似乎在针对极乐净土,如果引起斗争,或者如果有人挑起事端,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记得《坛经》中有一首偈子:「言下若相应,与共论法义,言下不相应,合掌另欢喜。」所以,如果有人对于这种说法,不能信受,那就不要多说,也不要强迫。免得其口舌斗争,这样颇有害处。

  首先我所说的任何话,都是依据经典,不会信口开河了。关于内院与外院的说法,始见于《西域记》,并由后世诸大德所引用。在经典中,却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这些都是诸大德的方便说法。我们大可不必执着于此,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求生净土,亲闻法教;却不是要比较个好坏优劣。

  记得有一个寓言,说一头骡子,看到左右两堆稻草,然后它就非常疑惑,到底哪一捆好哪?最终它始终无法抉择出一个结果来,所以只能饿在那里。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骡子很傻呢?同样,我们大可不必把这些东西作比较,因为没有意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因缘和心愿,取一种法门,深入下去,那么这才是正道。不然,徒然费力,又增加许多斗争,总是不该。

  所以,如果有人非要拿极乐净土来压倒兜率净土。那我们大可以采取默摈的方法,不予理睬,我们只要问心无愧,将法义平等无乖地讲出来,让更多的有缘人听到就可以了,不用去在乎别人说什么。正如我们的伟大导师——弟子们的楷模,本师释迦牟尼佛陀,在面对着许多非议的时候,他什么也不予争辩,因为事实将说明一切。

  所以,我们在弘扬佛法的时候,特别是在弘扬某一个宗派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一点。就是可以自赞,但不能毁他。正如一段经文所记载的,曾有一位婆罗门请教佛陀,应该怎么护持佛法?佛陀回答道:「如人有信仰,而他说这是我的信仰,这样可说是护法了。但这样说过之后,他却不可进一步的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法皆假。换言之,谁都可以相信他所喜爱的。也可以说“我相信这个”。到此为止,他仍是尊重真理的。但是由于他的信仰,他却不能说惟有他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它的一切都是假的。」

  希望大家能够本着和合的态度,如果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也要本着就事不对人的宗旨。所谓家和万事兴,若整天斗争坚固,则佛法必然会受到影响。

  2003年6月23日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记(慈能居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