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弥勒下生经讲释(常照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九、有的以持戒、忍辱、修清净慈悲行之种种功德,回向来到我所。

  十、有的斋僧,自己永久持斋。开无遮大会,为众生说法,又设斋供养听众之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十一、有的持戒、多闻,修行禅定,无漏智慧,精修三学之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十二、有的造佛塔,供养三宝舍利之种种功德,回向发愿来到我所。

  弥勒佛,将来到佛所之众生因缘说完后,赞叹说:「善哉!释迦牟尼佛,这么能干,能够教化百千万亿众生,结好因缘,来到我的佛所。」

  再赞叹释迦佛

  【经文】

  弥勒佛如是三称赞释迦牟尼佛,然后说法,而作是言:「汝等众生,能为难事,于彼恶世,贪欲、瞋恚、愚痴、迷惑、短命人中,能修持戒,作诸功德,甚为希有,尔时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知道法,互相恼害,近刀兵劫,深着五欲,嫉妒谄曲,佞浊邪伪,无怜愍心,更相杀害,食肉饮血,汝等能于其中,修行善事,是为希有。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能于苦恼众生之中,说诚实语,示我当来,度脱汝等,如是之师,甚为难遇,深心怜愍,恶世众生,救拔苦恼,令得安稳。释迦牟尼佛为汝等故,以头布施割截耳鼻手足支体,受诸苦恼,以利汝等。」弥勒佛如是开导安慰无量众生,令其欢喜,然后说法,福德之人,充满其中,恭敬信受,渴仰大师,各欲闻法,皆作是念,五欲不净,众苦之本,又能除舍,忧戚愁恼,知苦乐法,皆是无常,弥勒佛观察时,会大众心净调柔,为说四谛,闻者同时得涅槃道。

  【白话】

  弥勒佛三次赞叹释迦牟尼佛,然后向诸众生说法说:「你们实在难能可贵。生在释迦佛的时代,是恶浊时代,当初人类多贪欲、瞋恚、愚痴、迷惑,人生又是短命时期,你们能够在这恶浊世界中,修持戒行以及种种功德,实在是世间希有。」

  弥勒佛又说:「当初众生,为人子女者多数不认养父母,不孝父母,也不承认沙门婆罗门,看不起修行人,视修行如畏途。甚至有心修行的人,又不知正道正法,众生互相残害,好象活在刀劫中。人人又深深贪着五欲,色声香味触,不是嫉妒、就是谄曲,邪伪无怜悯心。更是互相杀害,食众生肉,饮众生血。你们能够在这个时代,修行诸善实在太希有。」

  「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慈悲心能够在苦恼时代的众生之中,说明诚实的话,说我会来度化你们,这种师父实在很难遇到,祂的内心是深深怜悯恶世众生,所以说法救拔苦恼众生,令众生得到安稳快乐。」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度你们,在累劫中修尽苦行,曾经布施头●、耳朵、鼻子、手足、身体,祂所受的苦恼是为了利益你们。」

  弥勒佛这样开导众生,安慰无量众生,目的是要众生欢喜,然后才为众生说法。在翅头末城内,有福德的人非常多,对弥勒大师非常恭敬,又有信心。渴望祂说法的人都这样想,五欲不净,五欲是众苦根本,只要能够明白苦乐之事都是无常,自能除去忧愁、恼乱。弥勒当时观察,已体会到大众心净调和柔顺,才为众生说「四圣谛法」。当时听弥勒说法的人,实时证得涅槃之道。

  【释义】

  佛陀为弟子说:「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海,若能见四谛,则断生死。」

  杂阿含经:「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发动。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集圣谛,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故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

  龙华三会说法

  【经文】

  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白话】

  那时弥勒佛,到达纵广一百由旬的华林园,初会为大众说四谛十二因缘法,有九十六亿众生得阿罗汉道。第二会说法,有九十四亿众生得阿罗汉道。第三次大会说法,有九十二亿众生得阿罗汉道。

  诸天歌颂佛德

  【经文】

  弥勒佛既转*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无量净居天众恭敬,从佛入翅头末城,当入城时,现种种神力,无量变现,释提桓因与欲界诸天,梵天王与色界诸天,作百千伎乐,歌咏佛德,雨天诸华,栴檀末香,供养于佛。街巷道陌,竖诸幡盖,烧众名香,其烟如云。世尊入城时,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合掌恭敬以偈赞曰。

  正遍知者两足尊,天人世间无与等,十力世尊甚希有,无上最胜良福田,其供养者生天上,稽首无比大精进。

  尔时天人罗剎等,见大力魔,佛降伏之,千万亿无量众生,皆大欢喜,合掌唱言,甚为希有,甚为希有,如来神力,功德具足,不可思议。

  是时天人以种种杂色莲华,及曼陀罗华,散佛前地,积至于膝。诸天空中,作百千伎乐,歌叹佛德。尔时魔王,于初夜后夜,觉诸人民,作如是言:「汝等既得人身,值遇好时,不应竟夜,睡眠覆心。汝等若立若坐,常勤精进,正念谛观,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汝等勿为放逸,不行佛教,若起恶业,后必致悔。」时街巷男女,皆效此语言:「汝等勿为放逸,不行佛教,若起恶业,后必有悔,当勤方便,精进求道,莫失法利,而徒生徒死也,如是大师,拔苦恼者,甚为难遇,坚固精进,当得常乐涅槃。」

  尔时弥勒佛诸弟子,普皆端正,威仪具足,厌生老病死,多闻广学,守护法藏,行于禅定,得离诸欲,如鸟出壳。

  【白话】

  弥勒佛转*轮,度无量天人和人道众生后,就率领众弟子,入城乞食,这时有无量净居天的天人(色界四禅,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因为非常恭敬弥勒如来,所以跟随祂入翅头末城。

  当入城时,弥勒佛即现种种神通力量变化无穷。(大成佛经说:﹃身下出水,如摩尼宝珠。身上出火,如须弥山流紫金光﹄)这时释提桓因(忉利天主)和欲界诸天人,大梵天王和色界天人,作千伎歌乐,歌颂弥勒佛德,并洒落诸天妙花,及栴檀末香供养弥勒佛。翅头末城大街小巷,竖立各种幢旛,也点燃各种名香,香烟如云,充满云霄。

  当弥勒慈尊入城时,大梵天王和帝释天主,合掌恭敬作礼赞偈说:

  正遍知者两足尊,天人世间无与等,十力世尊甚希有,

  无上最胜良福田,其供养者生天上,稽首无比大精进。

  有一位神力无穷的魔王,常常扰乱修道众,后来受了弥勒慈尊降伏,这位魔王因为感佛恩德,也皈依弥勒如来。天龙八部众,看到大力魔王受佛降伏,欢喜无比,大家都合掌唱歌赞叹,如来的神力功德,实在不可思议。这时天人以种种杂色莲花,曼陀罗花,散在佛前,堆积到佛陀膝边,诸天天人又唱千伎歌乐赞叹佛陀伟大功德。

  这位皈依佛陀的大魔王,在初夜和后夜,时常警觉众人说:你们能够得到人身,又遇佛陀住世,最好不要夜夜贪睡。平常无论行住坐卧,应该常常勤勉精进,心存正念,审慎观察五阴(色受想行识)无我,世间是苦空无常,切勿放逸而不持行佛陀言教,如果再造恶业,将来必定后悔。

  是时街头巷尾的男女众,听了这些话后,皆互相传布警告:心不放荡,持行佛陀教示,不造恶业,精进求诸道法。大家恐怕失去法益,而徒劳生死苦海,如果此次机会失去,想要再遇到这种天人师,来救拔大家苦恼,恐怕难上难,大家应该坚固道心,好好精进,将来自然得到「常乐涅槃」。

  这时弥勒佛之众弟子,普具足端庄面貌,及威仪外相,个个觉悟厌烦生老病死轮回中之众苦,大家喜欢多闻、广学,发心守护法藏,常行禅定,远离一切诸欲,好象鸟仔孵化出壳,见到光明天日。

  迦叶出山奉衣

  【经文】

  尔时弥勒佛,欲往长老大迦叶所,即与四众俱就耆阇崛山,于山顶上,见大迦叶。时男女大众,心皆惊怪,弥勒佛赞言:「大迦叶比丘,是释迦牟尼佛大弟子,释迦牟尼佛,于大众中,常所赞叹头陀第一,通达禅定解脱三昧,是人虽有大神力,而无高心,能令众生,得大欢喜,常愍下贱贫恼众生,救拔苦恼,令得安稳。」弥勒佛赞大迦叶骨身言:「善哉大神德,释师子大弟子大迦叶,于彼恶世,能修其心。」尔时人众,见大迦叶,为弥勒佛所赞,百千亿人,因是事已,厌世得道,是诸人等,念释迦牟尼佛,于恶世中,教化无量众生,令得具六神通成阿罗汉。

  尔时,说法之处,广八十由旬,长百由旬,其中人众,若坐若立,若近若远,各各自见,佛在其前独为说法。

  弥勒佛住世六万岁,怜愍众生令得法眼。灭度之后法住于世亦六万岁,汝等宜应精进,发清净心,起诸善业,得见世间灯明,弥勒佛身,必无疑也。

  佛说是经已,舍利弗等欢喜受持

  【白话】

  那时弥勒佛,龙华三次法会办完后,想去长老大迦叶住处,即与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往耆阇崛山(鸡足山),于是在山顶上,弥勒佛举起大拇指压住山根,时大地十八振动,然后以手两向擘山,好象转轮圣王开大城门。(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鸡足山开后,大梵天王持天香油,灌在摩诃迦叶头顶上,这时迦叶尊者在禅定中觉醒,而后整齐服装,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合掌,持释迦牟尼佛僧伽梨,授与弥勒说:「大师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偏知,临涅槃时,以这法衣付嘱于我,令我奉上世尊。」

  这时大众觉得奇怪向弥勒佛说:「为什么今日这山顶上,有人头虫,身体短小又丑陋,身上又穿沙门服装,也懂得礼拜世尊。」(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弥勒佛呵责大众,莫轻视此人,便向大家说:「大迦叶比丘,是释迦牟尼佛大弟子,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大众中,常常赞叹他是头陀第一,他通达禅定解脱三昧,他的为人有大神通力,可是没有高傲心,在说法时,能使众生生大欢喜心,时常怜悯贫苦下贱众生,无时不想救拔这些苦恼者,得解脱安稳。」弥勒佛向大众介绍后,再向迦叶尊者说:「善哉!大神德释师子之大弟子大迦叶,你能在五浊恶世中精修其心,教化众生,实在太伟大。」

  此时弥勒世尊,从迦叶尊者手中接来僧伽梨(金褛衣),此衣只掩二指,众人看后感叹说:释佛时代众生那么卑小,都是众生贪着和骄慢所造成。

  事后弥勒世尊向摩诃迦叶说:「你可示现神足,也可向大众说先佛所有经法。」

  迦叶尊者,实时身入虚空作十八变,此身竟然满虚空,大又变小,小又变大。后承佛神力以梵音声,说出释迦牟尼佛十二部经。大众闻后赞叹未曾有,当迦叶尊者说法后,有百千亿众生闻法得道,并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在恶世中教化无量众生,使这些众生得六神通成阿罗汉道。

  那时弥勒佛说法道场广八十由旬,长百由旬,在这百八十由旬内的众生,无论是近是远,是坐是站着,个个都看见弥勒佛,单独在自己面前,为自己说法。

  因为怜悯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生死,所以弥勒佛住世说法六万年,使当世众生人人皆得法眼。将来弥勒佛灭度后,佛法再住世六万年,等于正法六万年,像法六万年。你们应该好好精进,发清净之心,从今起好好修诸善业,将来一定能够见到世间大明灯,这盏普照天下大明灯即是「弥勒佛」必无可疑之处。

  佛说本经后,舍利弗等欢喜受持。

  后记

  正法重点必要契理契机,契理之法不违前佛后佛之所证,契机者视时代众生因缘之机而说教,但不背正法。今为末法之期,众生福弱缘薄,有人视修行如畏途,有人因修行入歧途,有人虽受正法教育,可是精进心弱,懈怠心重,想一步登天者众,有人明知修行学佛好,可是不依如来正教立业,因我见迷执,认定自己法门殊胜,反而谤佛毁法,曲解经义。

  大觉佛陀知众生机,故说诸宗法门,以应众生因缘。若以各宗言教探讨,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二途。

  净土宗者,最适应众生机,是易行道也,因净土世界,乃是诸佛摄持众生之世界,只要众生相信,愿意往生,一切善行普皆回向,将来人间别世后,必受接引摄持,以至未来得不退转。

  今世上发扬西方净土者众,而阐述发扬兜率净土者少,常照几年来研读比较,觉得兜率净土比较易入,适合在家修道者,常照有生之年,必把兜率净土法门,好好阐述,以至发扬光大。

  余修学因缘,十七岁加入一贯道团体,三十几年来专心致力修学弘法。前十五年处在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盲目阶段。二十年前,在屏东铁炉寺,请回「中华大藏经」(善导寺出版),从那时起,专心佛法研读,研究中发现一贯道所尊拜之弥勒祖师,实实在在为未来佛,是贤劫第五尊,为释迦牟尼佛之补处。可是一贯道之信仰者,虽有朝拜弥勒尊佛,可是传法者大多数不求甚解,很多以我见胡乱造谣。尤其是领导者,不明修行方针、归处,大有人在,随随便便为他人设定坐标,虽然说法者讲得天花乱坠,但是听法者听完后,不知何去何从。

  其实一贯之道,是天人合一之道,是圣人之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人间净土,世界大同之道。这些法义精神,从施行到完成,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必要一番探讨和个人的生活历练,才能逐步完成,而后渐渐普化。

  在个人进修中必先了解,未来人间净土,大同世界,是那一位圣者来完成?当然是弥勒佛,到底在什么情形下完成人间净土?绝对不能自我猜测,必以大觉佛陀之言教来证实,才不至于讹传。

  佛法中弥勒上生经,是说明「天上净土」。弥勒下生经说明「人间净土」「大同世界」盛况。弥勒本愿经说明弥勒原始愿力。常照几年前研读这弥勒三经时,即发心阐扬。因机缘未熟,因此延至现在才讲述第一次,当然将来有机会者,会继续讲述。但愿有心道众,好好研读上述弥勒三经,后以同体大悲之心,发扬弥勒大慈法门,弥勒天上净土,人间净土之实质本义。但愿你心我心,同是弥勒大慈心。

  

  

《佛说弥勒下生经讲释(常照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