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感应录二▪P10

  ..续本文上一页闻声都来看我,七嘴八舌地炸开了锅,那些无明者都说何不去找飞仙姑治治。这位仙姑乃精灵附体,讲得很准还治好了不少人,但是愚妇没听那些邪言,这可能是以前念佛的缘故,或是住在正信念佛人家的缘故,理智不昏暗,选择了正法。

  中午过后,就急忙去找大姑袁珍秀。刚到大姑门口,正好大姑听人说我被怪物缠住,准备到我家,两姑嫂撞个满怀。说明来意,大姑忙把愚妇带到楼上佛堂中。愚妇哭诉著把今天所发生的情况详细地对大姑说了一遍,好心的大姑用慈悲的口吻对愚妇说:“嫂子如果你不是住在正法家庭,恐怕早就下地狱去了,这里佛菩萨慈悲不让你下地狱,重罪轻报。佛言:“念佛 众生摄取不舍”。因为你是阿弥陀佛的亲生儿子,父亲不会丢下你不管。不管儿女对父母怎样忤逆,但父母总是原谅儿女,咽苦含笑,从不会因此责备其孩子,所以不叫你下地狱,你赶快到慈父面前认错吧!”

  愚妇听完大姑一番开示,就在慈父面前发愿道:“从今日起至生命最后一刻,一心依靠慈父无条件的救度,紧跟慈父走遍十方世界永不退转,请十方诸佛为愚妇作证,如有半句谎言,请天地鬼神或惩或纠。”说完黑影立即消失,真是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业障立即消除。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柳霞林口述 怀帅法师记录)

  【陆】念佛往生

  一、已经往生 回来度母

  南朝刘宋,魏世子之女,梁郡(安徽省合肥东北一带)人。

  其父兄皆修净业,女亦笃志往生。无何化去,七日复苏,即升高座,诵《无量寿经》。既毕,下启父言:“儿去,便往无量寿国,七宝池中。儿及父兄,各有一大莲花,当生其内;唯母独无,不胜此悲,故来相报。”语讫而瞑,母自是亦奉法焉。(冥祥记、净土圣贤录)

  

  

  二、病重无力 终舍杂行

  陈翠兰,女,六十八岁,安徽宣城市人。幼为童养媳,不识字;三十二岁守寡,独自拉拔四个孩子,备尝艰辛;亦可知其性格刚强,坚忍不拔。

  一九九○年皈依三宝,自用节俭,施供尤勤,虔诚精进,少有能比,亲自制作精美拜垫施送四大名山,尤喜劝人信佛念佛,经她所劝入佛门者近百人。

  八年前便预将往生时所用衣被做好。三年前植一枇杷树时,其长子(有些弱智)问:几年结果?答:三年。长子即说:到时不知您还在不在?此语更加激起陈居士无常之感。当年朝九华山时,遂许下大愿:愿三年之内,阿弥陀佛一定来接我。又于去年九月十三日立下遗嘱,对往生后事按佛教要求一一详细交待。

  陈居士虽不识字,竟将整部《无量寿经》学会,每天跪诵三卷《无量寿经》,礼佛数百拜,称佛号数万声,外加诸善万行回向求生。可见其深厌娑婆,欣求极乐,随时准备往生净土。但由于不知决定往生之行业,故虽精勤,未得安心。且由于功课定得太重,每日难得完成,往往是昨天欠下的功课今天补,今天又欠下明天补,心理负担非常沉重。

  一九九六年底初闻弥陀本愿,甚觉欢喜,说:“这下可好了,靠上老爸了。”后受别解别行之影响,又转怀疑,以为单靠本愿念佛往生恐无把握;半年后遂放弃,回复追求一心不乱之功夫,加诸善回向求生之观念与行持。

  其好友沈金兰居士,本由陈引导进入佛门,深信本愿,专修念佛,为感念陈引入佛门之深恩,经常去劝陈应专称佛名、专仗佛力往生。陈不爱听,反而说一定要达到一心不乱。沉心直口快地说:“叫你专信佛力、专称名号,不杂行杂修,就是一心不乱。你想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夫,你坐在那里念佛就不起妄念吗?我就不相信!想念到一心不乱,我看你是越念越乱。我敢说我往生有把握,你呢?你有把握吗?”面对沈居士这样直接的发问,陈只能低声说:“不清楚。”

   因宗旨不同,言语不投,二人渐渐疏远,偶而相见,亦避开佛法不谈。如是过四年,直到今年四月沈在街上碰到陈的女儿,问:“你妈妈最近可好?”陈女说:“我妈得病治不好了。”沈听到后,心里猛地一沉。深知陈居士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往生净土, 为达此目的可谓不惜牺牲一切;念及彼此之法情,正当她来日可数之际,无论如何要去看她,再度告以弥陀本愿,使令决定往生。这样打定了主意,来到陈家。想不到一见面,陈即说:“小沈,我现在和你们一样,也是第十八愿了。早起就磕三个头,其余一天到晚专念一句佛号。”沈闻此言喜出望外,立即合掌说:“南无阿弥陀佛!你终于开悟了!佛看你太可怜了,佛要拉你了。你看你这 么多年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绕了多少弯。师父讲法,你听著好好的,怎么又被人家拉去搞杂行杂修?你不搞到今天这个样子、还不会信本愿的。”陈说:“是的!是的!不能怪人家,只怪我那时机缘还没有成熟。”并忏悔说:“我也罪过。那时师父讲法,我也说了坏话。”沈说:“既觉悟忏悔,更信本愿,一向念佛,一切罪过都由阿弥陀佛承担。”

  陈居士因肺癌晚期,持续高烧,二个多月卧床不起。以前日诵经卷数万言,现在一句不能诵;以前日礼弥陀数百拜,现在一拜不能拜;以前遍朝名山、历访大寺,现在一山不能朝、一寺不能至。十几年精勤猛修,早已筋疲力尽;数千日翘盼往生,仍然心中无底。老病交摧,无常伺候,垂终之命如风中残烛,随时将熄。真心希求往生的她不得不深深反思自己所经过的修行之路。几年来,原先听闻到的本愿教理在其心中渐渐发酵,这时已飘出浓郁的救度之香;阿弥陀佛大悲不舍的慈光,伴随著念佛之声垂照她的心田,此时已绽开清净的信心之莲。她对沈居士说:“我常常想起你说的话:想达一心不乱,只能越念越乱。确实是这样。”沈问:“那时我问你往生可有把握,你说搞不清,现在怎么样呢?”陈答说:“现在跟以前那就不一样,现在念佛心里坦然了。”

  病重期间,陈不说不听杂言碎语,一心念佛;最喜欢本愿的师父及莲友来为其开示和念佛,每逢此时心花怒放,笑逐颜开;遇到解行不同之人说与念佛无关的话,她即侧脸不视,闭目不言。一次,有人来劝她念《金刚经》、《地藏经》消业,走后陈说:“这些人真是不识时务,我现在都这个样子了,念一声佛号尚且吃力,还说诵这经那经,啰哩啰嗦一大堆,我听到就烦。”陈居士至此已完全体会弥陀本愿唯选择称名易行 为往生正定业的至极慈悲。

  往生前一个月,我和隆道法师去看陈。她已高烧卧床一个多月了,人很削瘦,但面目清秀,精神爽朗,说:“我现在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前与人说话时,心里佛号就失去了,现在和人说话,心里还在念佛。现在念佛的心情和以前就是不一样,欢喜心安。”我问:“病苦觉得很难受吗?”她说:“不难受。”并用手从颈口直抚到胸下说:“我这里很舒坦。”其轻松、喜悦、微笑的神情如晴朗明彻的天空,不见一丝丝焦虑担心的阴云。隆道法师当即断言:“陈老居士决定往生无疑!”

  往生前十几天,还有人来妨难说:“陈师兄,你一生学佛,修得这么好,不要让一阵大风把你刮倒了。”意思是说:你曾那么精进用功,现在专靠本愿念佛往生,这是放弃了自力修行的立场,往生不了。陈默言,心中说:“刮倒不刮倒,我心里有数,不用你们操心。”完全符顺善导大师《观经疏》所言:“纵使汝等百千万亿道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往生前三日,有莲友去看她,说:“我们都在家念佛,功德回向给你往生净土。”陈居士用手指指这位莲友,又指指阿弥陀佛圣像,说:“谢谢,不必了!有阿弥陀佛!”

  往生前二日,我又去看陈居士,她已极度衰弱,不能说话,我问:“陈老居士,愿往生吗?”她点点头。又问:“对往生还有什么担心吗?”她摇摇头。我又说了一些弥陀本愿不虚,念佛决定往生的话,安慰其心。临别时,她竟全身坐起,双手合掌,向我们灿烂地微笑。一直守候的家人见此情景,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二○○一年八月十三日下午四点,在大众整齐嘹亮的念佛声中,陈居士悄无声息往生净土。其最后落气之平缓安详,犹如汽车熄火后随顺惯性缓缓前行而终止,以至念佛莲友毫无察觉。我们坐在前边见其一、二分钟不再呼吸,方确信已断气。

  一息不来,即神归净土;闭眼之顷,已面觐弥陀。亲见陈老居士殊胜往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弥陀净土离我们是这样的近!

  念佛二个小时后,揭开往生被,张开的口已合上,脸上笑盈盈的,红润生动,胜于生前;八小时后,以手隔开一、二寸探其头顶,热气冲手,犹胜活人。(二○○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释净宗笔)

  按: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稀得五三。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有人说:“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牛角;万人修行,一二往生。”当知其所说乃杂行也;若专修念佛,则万修万去。本篇所收“念佛往生”事例,皆可足为证明。古今一道,更无异辙;佛祖定规,敢不遵行。其有愿生者,当舍千中无一之杂行杂修,坚执万修万去之六字名号。

  

  

  三、舍杂归专 念佛尤勇

  尚莲贞老人,七十三岁,天津市人。归依佛门,受菩萨戒,律己甚严。早晚定课,一丝不苟;以自家为念佛…

《念佛感应录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e世纪往生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