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皈依之后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你马上就跃升为大乘的三皈。受五戒也是这样,五戒本来是别解脱戒是小乘戒律,但是我们受完五戒后回向:以此五戒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一下子就把五戒小乘的戒律升华到大乘戒律了,受五戒若不发愿者,犹如泥坯不经火煅不堪为器。
我们听经闻法也是这样,如果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听,那你是小乘的行为,如果你同时在想:听经闻法是多么难得啊,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几个肯放下名利思维解脱追求真理的呢?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就替所有的一切众生发心而闻法,那你就是大乘的行为,就是一个菩萨在替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切众生听闻佛法了。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全在一个“心”字, 心量小就是小乘,心量大就是大乘。
宇宙间任何事物都有因果规律,佛教就是研究这个规律的,而且是提纲契领超越的。《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漂洋过海好不容易找到师父,跟了师父七年。师父就问它想学什么?孙悟空就一个个地问:这个可以不死吗?那个可以不死吗?师父都说不能。它就说:不能不死的,不学不学。你看这猴子厉害不厉害?我们以后也要问问:学了这个能不能不死?我们佛学院里学的都是不死法,学唯识、学中观,哪一部经典都是教这个不死法的。经是真谛是道路,是众生干涸生命中的活命泉。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就是不死,不知道的人离他有十万亿佛土之遥,知道的人呢咫尺天涯,阿弥陀佛真的和我们咫尺之间啊!在这五蕴炽盛的娑婆世界,佛陀讲出了生命最究竟的意义,千经万论都是讲解脱,让我们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受用,佛就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而来化现的。佛不是坐在那里的木雕泥塑,让我们去叩头求股票、求升官、病好,佛陀是遍知者了解一切众生的心,所以也会满众生愿的,但是佛陀的本怀,是要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出家人堪为人天师表,可做众生的福田,但僧人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证道的贤圣僧,我们应该皈依,并向他们学习。第二种虽然没有证道,但是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如法地修持,这叫近道僧已经靠近真理了,我们也可以亲近向他们学习。第三种是没有发心了生死的,依靠常住平庸地生活,对法不了解也没有意乐,问他什么也不知道,叫哑羊僧,我们可以恭敬他,但不必跟他学。第四种叫无惭无愧僧,不单没有解脱心,不持戒也不按圣教修持,甚至还破坏圣法,给三宝脸上抹黑而无惭无愧,对他们要敬而远之。因为我们众生没有智慧分不清凡圣,特别是末法时代为了能得到贤圣僧的加持,我们内心要对所有的僧人普遍地恭敬。看到出家人的形象要忆念佛陀,因为出家人的形象是解脱幢相,解脱幢相就是佛的相,俗语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对一切僧众都要恭敬。
我们生命的每一步提高都仰赖于佛的智慧,佛陀讲的每一个法智慧都是甚深的,在座的各位同学在我们法师的带领下要把佛学的基础打扎实了,不能得少为足,要深入经藏,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这个道场是一个圣地的道场,老一辈众多殊胜的因缘显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在这里读书生活是有加持的。佛教是讲传承的,法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没有传承就象没有电的灯泡是不会亮的。佛佛祖祖都有传承,弥勒佛还要得释迦佛的传承呢。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降生人间,这时候众生的业是很浊恶的,品德低下,人也长得很矮小,所以佛陀应化的身材也矮小,虽说是丈六金身,脚印那么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也不能跟当来下生弥勒佛比。弥勒佛出世的时候人寿八万岁,依报正报都很殊胜,弥勒佛千丈金身,其他菩萨也都是几百丈金身,到时候鸡足山的迦叶尊者出定,把释迦佛的袈裟当面传承给弥勒佛时,大家看到尊者就象人头虫那么小,那时候弥勒佛就合掌恭敬说:这是释迦佛的首座大弟子迦叶尊者,大家就向他问讯行礼。迦叶尊者遵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亲手把袈裟交给弥勒佛,弥勒佛双手接过来展开这件袈裟,释迦佛丈六金身的袈裟连弥勒佛的两个手指头都铺不满。所以地球上的大佛都是象征弥勒佛的,祈祷弥勒佛成佛以后,加持天下太平没有灾难,四川的乐山大佛塑的就是弥勒佛,我们师父住持的新昌大佛寺,那个大佛也是弥勒佛。
讲到弥勒佛,就是希望大家把心量放大,不要只看到眼前或者几年,我们要从世界的高度往下俯瞰,我坐飞机喜欢坐舷舱边上的座,飞机飞到十公里以上的高空,从舷窗往下看,慈云寺占地几十亩根本就看不到,更不要说我们人了,就像显微镜下看细菌一样。既然我们这么渺小,为什么我们的执着还这么重呢?我们的佛性这么伟大,为什么不为众生、为这个苦难的世界发起菩提心呢?到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我们龙华三会个个有份。龙华三会的第一会九十六亿证阿罗汉果的,都是释迦遗教中出过家的修行人。第二会九十三亿成道的,是释迦遗教下受三皈五戒具足戒律的,包括在家人。第三会九十一亿证道的,是在释迦遗教中听过一佛一菩萨名号,或看过一部经典名,看过经典里一四句偈的,佛度有缘人,那时候这些缘在弥勒佛的教法下就成熟了。到时候我们一证得罗汉果之后,五眼六神通都有了,可能我们就会生起大惭愧了,释迦佛时五百尊者在佛前听闻教法证得阿罗汉果后,都不想活了想自杀。为什么?有宿命通了嘛,看到自己八万劫来杀父杀母,想的到的坏事都做过了,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哦。文殊菩萨就示现刺佛启发他们,教他们忏悔法。我们现在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什么都不怕,甚至有人见了阎王爷还不服气:我这人蛮好的嘛,为什么就带我来了呢?閰王爷就让他看照业镜,自己照了照业镜就不吭声了,头缩进了,众生就是这样。
佛陀初转*轮第一个就说“苦谛”,众生生在苦中不知苦,法宝就如明镜一般,佛陀智慧的明镜一照耀,我们众生才知道,原来我们在苦中啊,佛陀告诉我们真相:此是苦,汝当离! 我们对诸佛菩萨难生信心,佛说了生死简单易行,就怕你不信,所以叫难信之门、易行之法。比如我们在佛学院学《百法明门论》,佛知道我们不懂都替我们总结好了,百千万亿无量诸法把它总结归纳成百法,心法、心所法都讲得很清楚,但是现在即便有法师教还是不懂,这是不肯用心学,用心的话是很容易明白的。如果让你自己去学去悟,你哪里悟得出?百千万劫你也悟不出啊。“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首偈的最后一句,我们师父还教给我们另外一种念法:“愿解如来得解脱”,你如果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你也就解脱了。 法无定法,明白了,在在处处都是佛法;不明白,碰到佛法也会造恶业。就像我们这里围墙没拉好,一不注意就被偷去一根钢筋,扛去一根木头,有人依三宝来种福田,有人依三宝反而堕落,所以说法无定法。
前两天香港回归十周年请我去,那边法会刚结束,广东这边也有请。到了广东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排的,吃饭的时候他们说:师父,时间到了我们去一个地方吧?我说:好。我以为到哪里游山逛水呢,结果到地方一看,嗬!这寺庙怎么这么大啊?从山脚一直到山顶。方丈、法师、教务长都来迎接,再到法堂一看,三四百个法师学僧们济济一堂。我坐下来心里面说:苦啊,苦啊!过去有个老太太喊:苦啊苦啊,还开悟了。我再喊:苦啊苦啊,也没有开悟。说什么呢?也没有准备,结果也是聊聊天,上午聊了不够下午继续聊,下午聊了还不够,晚上还要加场聊。
古时候学法是没有书的,全靠师父背给徒弟,徒弟再背给徒孙,那样口耳传承下来的。现在我们学佛的途径是很多了,除了寺庙、佛学院是我们传统的学佛平台,另外网站、电视、卫星、各种媒体都有学佛的平台,以后可以多运用现代科技传播佛法。我看下面的法堂那么大,法师、教务长都在筹划了,要用现代设备教学,电脑也都有了,所以我们在座的学僧除了好好地闻思修学,看到众生的苦难要发大心。修行要有真功夫,不要学我这样子光会说不会练,要学我们的前辈祖师。我的师父悟公上人一辈子讲经说法化导群迷,建寺安僧,教化弟子数百万影响到全世界,最后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坐卧自在。生能度众生,圆寂也能度众生,要学他那样子。
也要学我们老师太,你们这里喊师爷了,跟她老人家学,不单有文化有知识,还有修行的功底,这样,世界的希望就落在我们的身上了。我们今天诵《大藏经》,一诵就是两部:《洪武南藏》、《永乐北藏》,我们居士一发心就诵了八十多部,还发心要诵一百零八部,这还了得?一百零八部大藏经出去,比造一百零八部飞机、一百零八部火车要伟大得多,所以啊,就看我们的发心了。佛教里说:佛法之弘扬,要仗大德僧伽之力,宣化上人也讲过:人人皆可为圣贤。有志者事竟成,在座的每一位皆可为圣贤,佛法这么现成,还有祖师大德来引领我们,我们也要争取做法门龙象,做众生的福田,做世间的依怙!
南无阿弥陀佛!
《慈云垂护》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