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雲垂護▪P2

  ..續本文上一頁叁皈依之後回向: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你馬上就躍升爲大乘的叁皈。受五戒也是這樣,五戒本來是別解脫戒是小乘戒律,但是我們受完五戒後回向:以此五戒功德回施法界一切衆生,一下子就把五戒小乘的戒律升華到大乘戒律了,受五戒若不發願者,猶如泥坯不經火煅不堪爲器。

  我們聽經聞法也是這樣,如果僅僅只是自己一個人在聽,那你是小乘的行爲,如果你同時在想:聽經聞法是多麼難得啊,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有幾個肯放下名利思維解脫追求真理的呢?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就替所有的一切衆生發心而聞法,那你就是大乘的行爲,就是一個菩薩在替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衆生聽聞佛法了。小乘和大乘的區別全在一個“心”字, 心量小就是小乘,心量大就是大乘。

  宇宙間任何事物都有因果規律,佛教就是研究這個規律的,而且是提綱契領超越的。《西遊記》裏的孫悟空漂洋過海好不容易找到師父,跟了師父七年。師父就問它想學什麼?孫悟空就一個個地問:這個可以不死嗎?那個可以不死嗎?師父都說不能。它就說:不能不死的,不學不學。你看這猴子厲害不厲害?我們以後也要問問:學了這個能不能不死?我們佛學院裏學的都是不死法,學唯識、學中觀,哪一部經典都是教這個不死法的。經是真谛是道路,是衆生幹涸生命中的活命泉。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就是不死,不知道的人離他有十萬億佛土之遙,知道的人呢咫尺天涯,阿彌陀佛真的和我們咫尺之間啊!在這五蘊熾盛的娑婆世界,佛陀講出了生命最究竟的意義,千經萬論都是講解脫,讓我們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受用,佛就是爲了這一大事因緣而來化現的。佛不是坐在那裏的木雕泥塑,讓我們去叩頭求股票、求升官、病好,佛陀是遍知者了解一切衆生的心,所以也會滿衆生願的,但是佛陀的本懷,是要一切衆生究竟離苦得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出家人堪爲人天師表,可做衆生的福田,但僧人又分爲四種:第一種是證道的賢聖僧,我們應該皈依,並向他們學習。第二種雖然沒有證道,但是在善知識的指導下如法地修持,這叫近道僧已經靠近真理了,我們也可以親近向他們學習。第叁種是沒有發心了生死的,依靠常住平庸地生活,對法不了解也沒有意樂,問他什麼也不知道,叫啞羊僧,我們可以恭敬他,但不必跟他學。第四種叫無慚無愧僧,不單沒有解脫心,不持戒也不按聖教修持,甚至還破壞聖法,給叁寶臉上抹黑而無慚無愧,對他們要敬而遠之。因爲我們衆生沒有智慧分不清凡聖,特別是末法時代爲了能得到賢聖僧的加持,我們內心要對所有的僧人普遍地恭敬。看到出家人的形象要憶念佛陀,因爲出家人的形象是解脫幢相,解脫幢相就是佛的相,俗語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對一切僧衆都要恭敬。

  我們生命的每一步提高都仰賴于佛的智慧,佛陀講的每一個法智慧都是甚深的,在座的各位同學在我們法師的帶領下要把佛學的基礎打紮實了,不能得少爲足,要深入經藏,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這個道場是一個聖地的道場,老一輩衆多殊勝的因緣顯現在我們這個地方,在這裏讀書生活是有加持的。佛教是講傳承的,法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沒有傳承就象沒有電的燈泡是不會亮的。佛佛祖祖都有傳承,彌勒佛還要得釋迦佛的傳承呢。釋迦牟尼佛在人壽百歲的時候降生人間,這時候衆生的業是很濁惡的,品德低下,人也長得很矮小,所以佛陀應化的身材也矮小,雖說是丈六金身,腳印那麼大,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但也不能跟當來下生彌勒佛比。彌勒佛出世的時候人壽八萬歲,依報正報都很殊勝,彌勒佛千丈金身,其他菩薩也都是幾百丈金身,到時候雞足山的迦葉尊者出定,把釋迦佛的袈裟當面傳承給彌勒佛時,大家看到尊者就象人頭蟲那麼小,那時候彌勒佛就合掌恭敬說:這是釋迦佛的首座大弟子迦葉尊者,大家就向他問訊行禮。迦葉尊者遵釋迦牟尼佛的囑托,親手把袈裟交給彌勒佛,彌勒佛雙手接過來展開這件袈裟,釋迦佛丈六金身的袈裟連彌勒佛的兩個手指頭都鋪不滿。所以地球上的大佛都是象征彌勒佛的,祈禱彌勒佛成佛以後,加持天下太平沒有災難,四川的樂山大佛塑的就是彌勒佛,我們師父住持的新昌大佛寺,那個大佛也是彌勒佛。

  講到彌勒佛,就是希望大家把心量放大,不要只看到眼前或者幾年,我們要從世界的高度往下俯瞰,我坐飛機喜歡坐舷艙邊上的座,飛機飛到十公裏以上的高空,從舷窗往下看,慈雲寺占地幾十畝根本就看不到,更不要說我們人了,就像顯微鏡下看細菌一樣。既然我們這麼渺小,爲什麼我們的執著還這麼重呢?我們的佛性這麼偉大,爲什麼不爲衆生、爲這個苦難的世界發起菩提心呢?到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我們龍華叁會個個有份。龍華叁會的第一會九十六億證阿羅漢果的,都是釋迦遺教中出過家的修行人。第二會九十叁億成道的,是釋迦遺教下受叁皈五戒具足戒律的,包括在家人。第叁會九十一億證道的,是在釋迦遺教中聽過一佛一菩薩名號,或看過一部經典名,看過經典裏一四句偈的,佛度有緣人,那時候這些緣在彌勒佛的教法下就成熟了。到時候我們一證得羅漢果之後,五眼六神通都有了,可能我們就會生起大慚愧了,釋迦佛時五百尊者在佛前聽聞教法證得阿羅漢果後,都不想活了想自殺。爲什麼?有宿命通了嘛,看到自己八萬劫來殺父殺母,想的到的壞事都做過了,真是無顔見江東父老哦。文殊菩薩就示現刺佛啓發他們,教他們忏悔法。我們現在什麼都看不到,所以什麼都不怕,甚至有人見了閻王爺還不服氣:我這人蠻好的嘛,爲什麼就帶我來了呢?閰王爺就讓他看照業鏡,自己照了照業鏡就不吭聲了,頭縮進了,衆生就是這樣。

  佛陀初轉*輪第一個就說“苦谛”,衆生生在苦中不知苦,法寶就如明鏡一般,佛陀智慧的明鏡一照耀,我們衆生才知道,原來我們在苦中啊,佛陀告訴我們真相:此是苦,汝當離! 我們對諸佛菩薩難生信心,佛說了生死簡單易行,就怕你不信,所以叫難信之門、易行之法。比如我們在佛學院學《百法明門論》,佛知道我們不懂都替我們總結好了,百千萬億無量諸法把它總結歸納成百法,心法、心所法都講得很清楚,但是現在即便有法師教還是不懂,這是不肯用心學,用心的話是很容易明白的。如果讓你自己去學去悟,你哪裏悟得出?百千萬劫你也悟不出啊。“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首偈的最後一句,我們師父還教給我們另外一種念法:“願解如來得解脫”,你如果明白了這裏面的道理,你也就解脫了。 法無定法,明白了,在在處處都是佛法;不明白,碰到佛法也會造惡業。就像我們這裏圍牆沒拉好,一不注意就被偷去一根鋼筋,扛去一根木頭,有人依叁寶來種福田,有人依叁寶反而墮落,所以說法無定法。

  前兩天香港回歸十周年請我去,那邊法會剛結束,廣東這邊也有請。到了廣東我也不知道怎麼安排的,吃飯的時候他們說:師父,時間到了我們去一個地方吧?我說:好。我以爲到哪裏遊山逛水呢,結果到地方一看,嗬!這寺廟怎麼這麼大啊?從山腳一直到山頂。方丈、法師、教務長都來迎接,再到法堂一看,叁四百個法師學僧們濟濟一堂。我坐下來心裏面說:苦啊,苦啊!過去有個老太太喊:苦啊苦啊,還開悟了。我再喊:苦啊苦啊,也沒有開悟。說什麼呢?也沒有准備,結果也是聊聊天,上午聊了不夠下午繼續聊,下午聊了還不夠,晚上還要加場聊。

  古時候學法是沒有書的,全靠師父背給徒弟,徒弟再背給徒孫,那樣口耳傳承下來的。現在我們學佛的途徑是很多了,除了寺廟、佛學院是我們傳統的學佛平臺,另外網站、電視、衛星、各種媒體都有學佛的平臺,以後可以多運用現代科技傳播佛法。我看下面的法堂那麼大,法師、教務長都在籌劃了,要用現代設備教學,電腦也都有了,所以我們在座的學僧除了好好地聞思修學,看到衆生的苦難要發大心。修行要有真功夫,不要學我這樣子光會說不會練,要學我們的前輩祖師。我的師父悟公上人一輩子講經說法化導群迷,建寺安僧,教化弟子數百萬影響到全世界,最後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坐臥自在。生能度衆生,圓寂也能度衆生,要學他那樣子。

  也要學我們老師太,你們這裏喊師爺了,跟她老人家學,不單有文化有知識,還有修行的功底,這樣,世界的希望就落在我們的身上了。我們今天誦《大藏經》,一誦就是兩部:《洪武南藏》、《永樂北藏》,我們居士一發心就誦了八十多部,還發心要誦一百零八部,這還了得?一百零八部大藏經出去,比造一百零八部飛機、一百零八部火車要偉大得多,所以啊,就看我們的發心了。佛教裏說:佛法之弘揚,要仗大德僧伽之力,宣化上人也講過:人人皆可爲聖賢。有志者事竟成,在座的每一位皆可爲聖賢,佛法這麼現成,還有祖師大德來引領我們,我們也要爭取做法門龍象,做衆生的福田,做世間的依怙!

  南無阿彌陀佛!

  

《慈雲垂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