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三节 生死轮回图图说▪P2

  ..续本文上一页是西藏无著喇嘛撰,释如石译《入菩萨行译注》附录收之,见书之第二三○页。):

  五欲品质如盐卤,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诸能生贪着物,顿时舍是佛子行!

  又次一画面,是一男一女,男坐女立,女的向男的殷勤奉酒示好,即以此象征爱支。酒色总表境界——五欲境界之任一,夺人慧命,都是如此。然人们于彼,往往渴求无餍。渴求即是贪爱,也是无餍之意。此之贪爱,乃为后身因缘而立。如经说:“爱因缘取,乃至大苦蕴聚集”。又说:“比丘应深思惟,所有诸苦,何由而有?当知皆以身为因缘,而身因于爱。”

  又次一画面,是象征取的。取者四取,取四取时,造身、语、意业,因之而起后生罪、福。画中有一株果实累累的树,和一位忙着采集果实的人。这人尽情地把果子采进他的篓子,准备回家慢慢地受用。这意味着造作诸业,取为后生受用异熟、境界二果之因。

  再次一画面,是描写有的。现生所积集的业,能牵引有情死后再于六道中受生及能与罪、福果报的,说名为有,也好比前一画面的人,把果子采收回家,享受丰收的有。不过,这幅画面,则是一对夫妇交会,象征它是生支之缘。经说:胎生有情,为引业所引,于其当生之处,因见父母交会,生起贪爱,即便入胎,结生相续。虽然,应知中阴所见父母交会境相,是其父母精、卵子结合时的幻见,不是实事。由是精、卵子结合时的幻见,故不违现代胎生学的知识和试管婴儿的实验成功。

  再次一画面,是描写生的。画中有一位母亲临盆生产。这幅画面,是具体的写真,不必多所解说。

   最后一个画面,是描写老死的。画中,由一位伛偻的老人,背着一具尸体,向准备火葬的火堆送去。而死尸由老人背送火化,象征老死相连,显示老死为什么合为一支之意。

  经说,死能与无明作生起因,这是以死苦为因,令已灭的无明烦恼生起;烦恼为因,令业生起;业又生苦,成就后相续的苦果。于此苦果中,又起新的烦恼,造新的业,再生后苦。如是,在烦恼、业、苦递次为因之下,有情众生随生死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流转不已。不于佛法中得三乘道果,永不得脱;世间外学是没有解脱道的!

  附录:佛陀教作生死轮回图因缘

  ——钞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①(注释:见《大正》二三·八一○下至八一一中。)

  尔时,薄伽梵在正舍城羯兰铎迦池竹林园中。

   时具寿大目干连于时时中,常往捺落迦、傍生、饿鬼、人、天诸趣,慈愍观察。于捺落迦中,见诸有情备受刀剑斩斫其身,尸粪煻煨,猛焰炉炭烧煮等苦。于傍生中,见其互相食啖等苦。于饿鬼处,见为种种饥渴所逼等苦。于诸天处,见将坠堕爱别离苦。于人趣中,见有种种艰辛求觅资生衣食(及)杀罚等苦。既见是已,于四众中普皆宣告:诸人当知!如我所见五趣差别,苦乐之报,皆悉不虚,汝应信,勿致疑惑。受苦报者,恶业所招,谓杀、盗、邪淫乃至邪见,不敬三宝,欺慢尊亲,无慈愍心,不持禁戒,由斯恶行得苦异熟。受乐报者,善业所感,谓不杀、盗乃至不邪见,崇信三宝,敬重尊亲,具慈愍心,奉持禁戒,由斯善行得乐异熟。

  诸人闻已,叹未曾有!悉皆举手,高声唱言:“善哉圣者!能为我等盲冥之辈,但见现在,不睹未来,亲于五趣,观善恶事,还来相告。我等始知报应影响,必不唐捐。从今已去,改恶修福,希生善道,不堕恶趣。”

  是时,四众既自闻已,皆作是念:“我之男女或弟子等,常为恶业,不勤修习清净梵行。欲令弃舍诸恶业故,悉皆将至圣者大目干连处,令其听法,既闻法已,冀修善行,免堕恶趣,证殊胜果。”当尔之时,四众云集,来听法要,人众喧嚣。

  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干连处四众云集?”

  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干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于四众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为听法故,皆来集会。”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非一切时处,常有大目干连,如是之辈,颇亦难得。是故,我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 时诸苾刍不知画法,世尊告鞭辟入里曰:“应随大小圆作轮形,处中安毂;次安五辐,表五趣之相。当毂之下,画捺洛迦,于其二边,画傍生、饿鬼;次于其上,可画人天。于人趣中,应作四洲:东毗提诃,南赡部洲,西瞿陀尼,北拘卢洲。

  “于其毂处,作圆白色,中画佛像;于佛像前应画三种形:初作鸽形,表多贪染;次作蛇形,表多瞋恚;后作猪形,表多愚痴。

  “于其辋处,应作灌溉轮像,多安水罐,画作有情生死之像,生者于罐中出头,死者于罐中出足,于五趣处,各像其形。

  “周圆复画十二缘生生灭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无明支应作罗刹像,行支应作瓦轮像,识支应作猕猴像,名色支应作乘船人像,六处支应作六根像,触支应作男女相摩触像,受支应作男女受苦乐像,爱支应作女人抱男像,取支应作丈夫持瓶取水像,有支应作大梵天像,生支应作女人诞孕像,老支应作男女衰老像,病支应作男女带病像,死支应作舆死人像,忧应作男女忧戚像,悲应作男女啼哭像,苦应作男女受苦之像,恼应作男子挽鸡调骆驼像。于其轮上,应作无常大鬼,蓬发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于鬼头两畔书二伽他曰:

  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

   如象摧草舍。

   于此法律中,常修不放逸,能竭烦恼海,

   当尽苦边际。

  “次于无常鬼上应作白圆坛,以表涅槃圆净之像。”

  如佛所教,于门屋下,应作生死轮者,时诸苾刍奉教而作。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三节 生死轮回图图说》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