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宁玛派概要▪P8

  ..续本文上一页三有生死:三有指生有、死有、中有。有几种解释:众生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三界,即众生生死果报的三个阶段,生时有生有,死时有死有,在生死交替之间即为中有,或译中阴。

  【79】《六加行》有:收摄、禅定、命勤、持风、随念、三摩地等,是密乘《时轮金刚》圆满次第的六种修法。

  【80】《五次第》:金刚诵、心缘思、幻身、光明、双运等,是密乘《密集金刚》圆满次第的五种修法。

  【81】六脉轮:密乘指顶髻、顶心、喉间、心间、脐间和密处共六脉轮。

  【82】燃滴法:拙火上燃化菩提液,下滴引生四喜智,是风脉重要修法之一。

  【83】四喜智慧:喜、极喜、殊胜喜、俱生喜四喜。四喜所生之智慧则谓之四喜智慧。

  【84】《知识总汇》:工珠·永丹喜措着,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5】界觉无分别智:界指法界或境界,觉指本智或心识,无分别智就是界觉双融不二智,或境智冥合智。

  【86】有广行、无广行:修法繁杂的为有广行;简单扼要的则为无广行。

  【87】根、境、识: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境,即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客观外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心识。根、境、识三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则吾人所谓之心。此心是内根等三者的因缘和合所生,缘散即无,故属妄心。

  【88】《大圆胜慧》:根桑活佛讲授,成都少城佛学社出版。

  【89】《禅宗大意》:正果法师编述,1986年中国佛教协出版。

  【90】自性元成:指心性本具智相光明,不假修造,自然成就六义。

  【91】法身:法性之体名为法身。法性之体即是空性,虽名为身,然无色相可睹,故法身无相。

  【92】二种色身:即报化二身。有色相可睹,故名色身。

  【93】色尘:谓有形色物质。言尘,谓其能起垢污作用,色尘能垢污人的心灵。

  【94】空性妙色:妙色,非是一般色尘,其色相美妙,不可思议。空性妙色,空性本无色相,然空性有光明,又有色相可睹,故称空性妙色。

  【95】五光:黄、白、红、青、蓝等五光。其内显分即为地、水、火、风、空五大元。

  【96】《实相藏论释》:隆钦然降巴着(胶印本),郭元兴译。

  【97】三有: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98】情、器、轮、涅:情即有情众生;器即器世间;轮即轮回;涅即涅槃。

  【99】色物心合一论:或称色(物)心不二论。此非密乘所独创,而是原来佛教的思想。认为心和物二者是构成世界的因素,是并有的,称为五蕴世间。五蕴中色蕴即物质,其余四蕴为精神(心)。不过小乘则认定色心二元是各自完全独立的,大乘显教才把色心统于一心。密乘认为色心应当并重。如说生命最初因素为微细风(物)心,是一物的两面,不可分割,称作双融不二,即心物二者合一论。

  【100】染净世界:众生的境界为染世界,诸佛菩萨的境界为净世界。

  【101】十界:具言十法界,天台家语,即一佛、二菩萨、三缘觉、四声闻、五天、六人、七阿修罗、八鬼、九畜牲、十地狱。

  【102】随缘升沉:随着善恶业缘牵引,或上升天堂,或下堕地狱。

  【103】真如体:体离虚妄伪真,常住不变为如,真如即真性,即法身之体。

  【104】业风:众生造业是由身中有气鼓动心识而造的,气即风大。业有染净,故风亦有智风、业风之分。

  【105】能所:能指心,所指境,即心和境。

  【106】《土观宗派源流》:土观罗桑却桑季尼玛着(藏文本),1984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107】《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语录,法海集记,过去大丛林多有木刻版。

  【108】这些说法:指以上所分诸大禅师的话,均见《禅宗大意》。

  【109】离垢:离去烦恼的垢污,即成佛。

  【110】修止观人:指依显教修戒、定、慧、渐修渐悟的人。

  【111】中脉:密乘说人身中有三条主干脉,即左右中三脉。左右二脉为能所二执之风的通行处。修气脉人将左右脉的气息纳入中脉,便可现证光明境界。

  【112】蕴、处、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总为十二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再加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113】粗四大色尘:四大即地、水、火、风是构成色法粗分的四大元素,或称四大种、四大元。

  【114】以光明为道:即修光明法,藏传佛教各派有修光明之法,但各有各自教授的特点,不尽相同。

  【115】微细光明:此光明眼不能见,可能已是一种能量。

  【116】所缘:能缘为心,心识所攀援之境为所缘,即心识所缘之客观对象。

  【117】虹体金刚之身:身是心的载体,故密乘是身心并修。修心悟到法性尽地,永不动摇,修身亦要炼成坚如金刚,永不坏灭。然此身亦非有实质,犹如虹霓,乃光明之身。

  【118】自性环链身:自性环链指观光到第三阶段所出现之环链形状光。乃自然智慧之所显发,由此光所成之身,则名为自性环链身。

  【119】法性穷尽之地:或法性尽地,即一切心识所假立之法皆在法性境中完全归于自灭,入于无言说界之法尔。

  【120】粗重三业:三业即身、口、意三方面的造作或行为。粗重指凡俗行为和不如理的行为。

  【121】微身:身心是互相联系的,心离不开身,身是心的依托处。密乘认为绝没有抽象精神单独存在。吾人之粗心依托在四大五蕴上,细心依托在精微身上,此精微身,即是微细的风(气)心,气心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122】法性究竟边际:即法性尽地,详见注。

  【123】观察修:以智慧分别观察诸法,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观法。

  【124】安住修:心安住所缘而不散乱,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止法。

  参考书目

  《青史》 迅鲁白着

  《大圆胜慧》 根桑泽程讲授

  《智者喜筵》 保沃·祖拉逞瓦着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洛桑却季尼玛着

  《降阳钦则文集》 钦则旺布着

  《汉藏史集》 班久桑布着

  《西藏王臣记》 五世达赖着

  《禅宗大意》 正果编述

  《实相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着

  《法界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着

  《知识总汇》 公珠·云丹嘉措着

  《五部遗教》 邬坚林巴掘出

  

《宁玛派概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