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师时轮金刚开示录之显教开示录
今天向诸位讲的、就是这回承各地佛教信徒、大德居士们、邀禅来杭、启建时轮金刚法会。我依照先代诸上师所传之仪轨、用宝石粉末、绘就坛城、指导诸位。诸大德居士、期望在内地阐扬密宗、以弘佛法教义、这是我非常欣慰的。就是有佛教地方的民众、一定也是特别欢喜的。但佛学意义、深博无限、欲研究密宗、须先明共法的道理、就是“悲悯”、“菩提心”、“正心”三者。应该为主而研究之、以作根基、由此勤奋精进。譬如建筑一所房屋、最重要的、是安置基石。如基石不稳固、则所建之屋宇、虽如何美丽堂皇、终无益处。显教上所讲的、去恶积善、调伏自心等、若不能遵照去做、则不能证密宗。因此显密两宗、是并行互通的。诸位想都应该早已了解这个意义。由是之故、释迦佛及过去诸上师、印度的班智达竹讨所说的、显宗各级程序、起初皈依上师、直到最后教学俱无的时候为止、各种修法、均挨次讲过。我们修法所最需要的、是要利益人我一切。应如何修积利益、在经上亦都已经说过。经云、我们痛苦的来因、是由有爱僧心。要想设法除去爱僧心、第一要遵照皈依上师的规律做去、并奉行所讲一切经律。至于上师的资格、均已见显密各经、大要已于前日摄授弟子时讲过。当上师的、应如是具备。最低限度、亦要择一过少功多的、俾传授时、不至谬误轻慢。并且要熟于讲经、及精进无懈的。更须淡于荣名利养、富于普救案生的菩提心的。所讲的经、不可自己杜撰、更不可依恃自己的口齿伶俐、任意增减。必须根据显密正法、证诸过去上师的教诲、观察众生智慧之深浅、而开示之。总以不违正义为主。但我自惭学问简陋、深感佛法无边、如要阐注正意、丝毫不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所知道的、必尽量的供献于诸位。但是总要修法的人、认真接受、众生对于人世、染欲太深、间或漠视佛法。所以我们要常常想到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临命终时、任何事物、都不能带去、惟有佛法、不能舍离。所以在生之时、务要认真修持。
如何想念人世无常。无常有财富无常、及寿命无常二种。第一、应觉知世间一切法、可以于刹那间、变迁增灭。譬如四季、以时变迁、而不常住。观诸一花一木、亦先放苞、中繁盛、末凋残、决不能常保其美。这就是无常的真义。诸人要调伏自心、必须时念无常之理。其法须详细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一切事物、能留存的、只有一种传说、或一种名号。未来之事、亦不过只能预说有某种事物将要到来。惟现在之事、均可目睹。试观众生、久远者且勿论、但观一日之间、我所相识者、或恩或仇、其中朝健康而午间死亡、昼存而夜殁的、比比皆是。纵有极大权势财产、而至临命终时、财产权势、亲朋弟兄等等、并不能有一人一物携带去、只有自己孤身独往。我辈现在、均在壮年时代、财富权势、亲朋弟兄、纵然齐备。当思自从离母胎出世以来、岁月消逝、已经不少。现在距死日近一日。假如令吾人能享寿百年、而岁月如流、来日苦短、片刻不停、驰往死路。且百岁之人、举世罕见。更有能致人死之疾病灾横、不时降临。刹那生灭、预防无由、谁能逃此。所以各位信士、应多方证悟过去之盛衰存亡。如是时时思惟、则必生一惧死之心。此心既起、乃能觉知非速求死时安乐之法不可。能时时思念人世无常、于无形中即可促我发愿学佛。因要求得死时安乐、非诚心皈依佛门、别无二路。希望大众、时时将此心忆念、至了解死的意义时为止。
诸位既愿学佛、必须要皈依一位名实相符备具上师资格的人、奉之为师。资格为何、是要诸罪忏尽、具诸善德、明了众生的根器、因人施教、善于感化、博通经典、而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人、才为合格。惟此事除佛而外、他人何能完全具备、诸佛菩萨的能力事业、虽无分别、但发愿普度此土众生的、惟有本尊释迦佛。释迦佛在诸劫中、积无量功德、救一切众生、尤其是对于斗诤繁兴的时代中之诸众生、为之解脱苦厄、其愿尤切、在诸佛菩萨座前、曾发去誓大愿、在诸劫中、行菩萨行、自布施以下之十波罗密、及四摄法等。且就十波罗密的大要言之。第一是布施、一切财施、法施、凡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以及公众、使人脱离痛苦烦恼的行为、皆属于此。第二持戒、是要人遵守去恶向善、调伏自心的律法。第三忍辱、凡他人以横逆相加、皆当忍受。第四精进、是要努力行修梵行、未得者得、得者不退。第五禅定、是调伏自心、使归于清净、而不放逸。第六智慧、是修习诸佛怯、而成就之圆明大智。第七方便、是调伏一切、济度一切、应知行化的方注。第八力、要有能行难行苦行、能胜过一切内外烦恼障的力量。第九愿、是度己度人、使生净土的大愿。第十智、是成就一切的智能。此不过说一个极简略的标题。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成就利他事业的根本。举凡这一切难知难行的事、本师释迦均澈底完全做到、方能功德圆满、现身成佛。为了要感化后人、使人人觉悟、离苦得乐、所以又宣讲无边妙法、我们应当如法奉行、这就是成佛的大道。佛菩萨所行之事业、均在对瓦弄、甲照若巴、恩龚、拔布照等、显教各部、与印度诸班智达所撰释迦佛各本生经传中、记载颇详。欲求精进的人、二参阅、自当明悉。然则释迦佛所讲为何、不外为解除众生烦恼、开示善恶取舍之法、条分缕晰、丝亳不素、如人能警觉,上述我死无常之理、即不应再贪人世之享受、如想求得死时之安乐、便当发至诚修佛之心、猛进学佛之力、方能解脱痛苦。有一种人、以为来世、仍得再转人身、彼时再来学佛、亦不为晚、此种心理、系大错谬。因来世投身何道、谁有把握、临死之时、伴我不离者、惟有业而已、所作之业、有黑有白、或善或恶两种、吾人因不知取拾、应做的不去做、不应做的偏去做、因此发生恶心、嫉妒心、和骄怒等心、而加害于他人生命、互相仇视、报复不休、由此恶因、便会酿成大战。既然如是、我们有何方法、可以制止他呢、就看能分别善恶与否、一切应照佛经上所说的去做、并要认识清楚。现在先拿十恶来讲、关于身业的有三、口业的有四、意业的有三、一共有十条。身业的三样、是“偷盗、邪淫、杀生。”偷盗就是不使物主知道、把他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所有、或愉或抢、以势取财、用计谋物、皆是也。邪淫就是淫人妻女、以及羡人娇美、而生邪念者、皆是也。杀生就是不惜大小物命、而加以杀伤、口业的四样、是“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叔就是将有说无、将无说有的。绮语就是爱谈无谓的话、专说淫欲、导人邪念等事。两舌便是在两人中间、说不同的话、挑唆是非等事。恶口就是说话粗鲁、发人隐恶、不避忌讳、惯爱咒骂等事。意的三业、是“悭贪、瞋怒、邪见。”悭贪就是自己的钱、不肯施于他人、他人的钱财、又欲取归我有。瞋怒就是别人对我稍有违犯、即要使这人不能安居、见人有得、忧愁愤怒、见人有失、庆幸欢乐。邪见就是不信因果、不信来世、不信福善祸淫、轻侮圣言、毁佛骂教等事。这条算是其中最恶的。我们必须要明白这十条是恶行、应该竭力弃舍如已经知道、而再不舍弃、则是罪大恶极。简而言之、凡犯有这十条恶行、罪大者、就要入地狱受苦、稍轻者、或转生畜牲、地狱有寒热之分、热狱则火焚铁烙、骨化肉悄、寒狱则雪山包围、寒气逼人、骨肉冻裂、为千万段。如是受无限冷热之苦。又有饿鬼地狱、不但饮食气味不得闻嗅、且至永劫不见饮食。口渴急时、胸火烧心、苦不堪言。如变畜牲、自己不能说话、还要受主人鞭打、又有受人骑驮、载重行远、或为皮毛、而遭杀害之苦、这是人人都看得见的。以上不过略举一二、如果详细解说、大凡每受一苦、必系前生所种之因。今天时间勿促、亦不能一一详说、请?阅佛经、即可明白。并可皈依上师、求其开示。大家想想、假如这些痛苦到了要我自身去受、能不能忍耐、再要随时如此替众生着想、例如夏天有暴日之苦、冬天有风雪之苦、不进饮食、虽能耐得起饥饿、无衣无被、谁能受得住风霜、如负重远行等等、都是难堪的痛苦、试问自己处此、是否可能忍受。如此苦尚不能忍受、则地狱之苦、还超过万倍、更是无可受了。既知道这样的苦不能受,便要快快的避免造罪恶因、舍离十恶行、力修十善行。自己明白了、更要努力劝化他人。十恶的大概、已经明白了、现在再略讲十善行的道理。须知不作十恶、便生十善。略而言之、即有信心、知惭愧、知报恩、无邪念、不嗔怒、不愚痴、精进、练熟、知顾忌、不害人等心。什麽叫信呢、信的种类甚多、而至诚为第一。最要紧的事、要常常到到地狱之苦、能够解救地狱之苦的力量、只有上师和三宝才有。因此要至诚皈依上师三宝、遵守舍取之道、然后力行众善。知惭愧、知报恩、不贪、不瞋、不痴、此五种此较易于明了。精进是一切学问之基础、无此心、则研究何种学业、均不能成功。释迦佛对于救世的宏愿、亦以精进不懈、得成正觉。我们研究学问、更应格外精进努力、方可成功。练熟是认真将事也。人能常作一切善行、久之即能练熟、不费思案、自然合道。知顾忌是凡心中所感、因有顾忌、而不敢二行诸于身、纵作一事、能详查其事结果如何、合理则作、不合则止、图久远之善念也。此在所他经上、(各人解脱经)不但认为成佛之要法、且视为审慎弃恶修善之主旨。不害人是弃害人之心、凡有害众生之事矢志不为者是也。以上十事、名之曰十善、或有将不骄傲心加上、共称十一善者。人如犯上述之十恶、其果报必入三恶苦趣、力行十善、其果报必得超生人天、常享安乐、终至成佛。人们既恶痛苦、喜安乐、亟应去恶存善、依法奉行。不但此也、并应决心不再作恶造业、在过去诸劫中、所作之恶果、应受诸报、为减免痛苦故、亟应设法忏悔过去诸罪、制止未来之恶业。要减免罪过、必须求一能消…
《金刚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师时轮金刚开示录之显教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