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師時輪金剛開示錄之顯教開示錄
今天向諸位講的、就是這回承各地佛教信徒、大德居士們、邀禅來杭、啓建時輪金剛法會。我依照先代諸上師所傳之儀軌、用寶石粉末、繪就壇城、指導諸位。諸大德居士、期望在內地闡揚密宗、以弘佛法教義、這是我非常欣慰的。就是有佛教地方的民衆、一定也是特別歡喜的。但佛學意義、深博無限、欲研究密宗、須先明共法的道理、就是“悲憫”、“菩提心”、“正心”叁者。應該爲主而研究之、以作根基、由此勤奮精進。譬如建築一所房屋、最重要的、是安置基石。如基石不穩固、則所建之屋宇、雖如何美麗堂皇、終無益處。顯教上所講的、去惡積善、調伏自心等、若不能遵照去做、則不能證密宗。因此顯密兩宗、是並行互通的。諸位想都應該早已了解這個意義。由是之故、釋迦佛及過去諸上師、印度的班智達竹討所說的、顯宗各級程序、起初皈依上師、直到最後教學俱無的時候爲止、各種修法、均挨次講過。我們修法所最需要的、是要利益人我一切。應如何修積利益、在經上亦都已經說過。經雲、我們痛苦的來因、是由有愛僧心。要想設法除去愛僧心、第一要遵照皈依上師的規律做去、並奉行所講一切經律。至于上師的資格、均已見顯密各經、大要已于前日攝授弟子時講過。當上師的、應如是具備。最低限度、亦要擇一過少功多的、俾傳授時、不至謬誤輕慢。並且要熟于講經、及精進無懈的。更須淡于榮名利養、富于普救案生的菩提心的。所講的經、不可自己杜撰、更不可依恃自己的口齒伶俐、任意增減。必須根據顯密正法、證諸過去上師的教誨、觀察衆生智慧之深淺、而開示之。總以不違正義爲主。但我自慚學問簡陋、深感佛法無邊、如要闡注正意、絲毫不訛、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所知道的、必盡量的供獻于諸位。但是總要修法的人、認真接受、衆生對于人世、染欲太深、間或漠視佛法。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臨命終時、任何事物、都不能帶去、惟有佛法、不能舍離。所以在生之時、務要認真修持。
如何想念人世無常。無常有財富無常、及壽命無常二種。第一、應覺知世間一切法、可以于刹那間、變遷增滅。譬如四季、以時變遷、而不常住。觀諸一花一木、亦先放苞、中繁盛、末凋殘、決不能常保其美。這就是無常的真義。諸人要調伏自心、必須時念無常之理。其法須詳細觀察過去現在未來叁世。過去一切事物、能留存的、只有一種傳說、或一種名號。未來之事、亦不過只能預說有某種事物將要到來。惟現在之事、均可目睹。試觀衆生、久遠者且勿論、但觀一日之間、我所相識者、或恩或仇、其中朝健康而午間死亡、晝存而夜殁的、比比皆是。縱有極大權勢財産、而至臨命終時、財産權勢、親朋弟兄等等、並不能有一人一物攜帶去、只有自己孤身獨往。我輩現在、均在壯年時代、財富權勢、親朋弟兄、縱然齊備。當思自從離母胎出世以來、歲月消逝、已經不少。現在距死日近一日。假如令吾人能享壽百年、而歲月如流、來日苦短、片刻不停、馳往死路。且百歲之人、舉世罕見。更有能致人死之疾病災橫、不時降臨。刹那生滅、預防無由、誰能逃此。所以各位信士、應多方證悟過去之盛衰存亡。如是時時思惟、則必生一懼死之心。此心既起、乃能覺知非速求死時安樂之法不可。能時時思念人世無常、于無形中即可促我發願學佛。因要求得死時安樂、非誠心皈依佛門、別無二路。希望大衆、時時將此心憶念、至了解死的意義時爲止。
諸位既願學佛、必須要皈依一位名實相符備具上師資格的人、奉之爲師。資格爲何、是要諸罪忏盡、具諸善德、明了衆生的根器、因人施教、善于感化、博通經典、而能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人、才爲合格。惟此事除佛而外、他人何能完全具備、諸佛菩薩的能力事業、雖無分別、但發願普度此土衆生的、惟有本尊釋迦佛。釋迦佛在諸劫中、積無量功德、救一切衆生、尤其是對于鬥诤繁興的時代中之諸衆生、爲之解脫苦厄、其願尤切、在諸佛菩薩座前、曾發去誓大願、在諸劫中、行菩薩行、自布施以下之十波羅密、及四攝法等。且就十波羅密的大要言之。第一是布施、一切財施、法施、凡犧牲自己、利益他人、以及公衆、使人脫離痛苦煩惱的行爲、皆屬于此。第二持戒、是要人遵守去惡向善、調伏自心的律法。第叁忍辱、凡他人以橫逆相加、皆當忍受。第四精進、是要努力行修梵行、未得者得、得者不退。第五禅定、是調伏自心、使歸于清淨、而不放逸。第六智慧、是修習諸佛怯、而成就之圓明大智。第七方便、是調伏一切、濟度一切、應知行化的方注。第八力、要有能行難行苦行、能勝過一切內外煩惱障的力量。第九願、是度己度人、使生淨土的大願。第十智、是成就一切的智能。此不過說一個極簡略的標題。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成就利他事業的根本。舉凡這一切難知難行的事、本師釋迦均澈底完全做到、方能功德圓滿、現身成佛。爲了要感化後人、使人人覺悟、離苦得樂、所以又宣講無邊妙法、我們應當如法奉行、這就是成佛的大道。佛菩薩所行之事業、均在對瓦弄、甲照若巴、恩龔、拔布照等、顯教各部、與印度諸班智達所撰釋迦佛各本生經傳中、記載頗詳。欲求精進的人、二參閱、自當明悉。然則釋迦佛所講爲何、不外爲解除衆生煩惱、開示善惡取舍之法、條分縷晰、絲亳不素、如人能警覺,上述我死無常之理、即不應再貪人世之享受、如想求得死時之安樂、便當發至誠修佛之心、猛進學佛之力、方能解脫痛苦。有一種人、以爲來世、仍得再轉人身、彼時再來學佛、亦不爲晚、此種心理、系大錯謬。因來世投身何道、誰有把握、臨死之時、伴我不離者、惟有業而已、所作之業、有黑有白、或善或惡兩種、吾人因不知取拾、應做的不去做、不應做的偏去做、因此發生惡心、嫉妒心、和驕怒等心、而加害于他人生命、互相仇視、報複不休、由此惡因、便會釀成大戰。既然如是、我們有何方法、可以製止他呢、就看能分別善惡與否、一切應照佛經上所說的去做、並要認識清楚。現在先拿十惡來講、關于身業的有叁、口業的有四、意業的有叁、一共有十條。身業的叁樣、是“偷盜、邪淫、殺生。”偷盜就是不使物主知道、把他人的東西、拿來作爲自己所有、或愉或搶、以勢取財、用計謀物、皆是也。邪淫就是淫人妻女、以及羨人嬌美、而生邪念者、皆是也。殺生就是不惜大小物命、而加以殺傷、口業的四樣、是“妄語、绮語、兩舌、惡口。”妄叔就是將有說無、將無說有的。绮語就是愛談無謂的話、專說淫欲、導人邪念等事。兩舌便是在兩人中間、說不同的話、挑唆是非等事。惡口就是說話粗魯、發人隱惡、不避忌諱、慣愛咒罵等事。意的叁業、是“悭貪、瞋怒、邪見。”悭貪就是自己的錢、不肯施于他人、他人的錢財、又欲取歸我有。瞋怒就是別人對我稍有違犯、即要使這人不能安居、見人有得、憂愁憤怒、見人有失、慶幸歡樂。邪見就是不信因果、不信來世、不信福善禍淫、輕侮聖言、毀佛罵教等事。這條算是其中最惡的。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十條是惡行、應該竭力棄舍如已經知道、而再不舍棄、則是罪大惡極。簡而言之、凡犯有這十條惡行、罪大者、就要入地獄受苦、稍輕者、或轉生畜牲、地獄有寒熱之分、熱獄則火焚鐵烙、骨化肉悄、寒獄則雪山包圍、寒氣逼人、骨肉凍裂、爲千萬段。如是受無限冷熱之苦。又有餓鬼地獄、不但飲食氣味不得聞嗅、且至永劫不見飲食。口渴急時、胸火燒心、苦不堪言。如變畜牲、自己不能說話、還要受主人鞭打、又有受人騎馱、載重行遠、或爲皮毛、而遭殺害之苦、這是人人都看得見的。以上不過略舉一二、如果詳細解說、大凡每受一苦、必系前生所種之因。今天時間勿促、亦不能一一詳說、請?閱佛經、即可明白。並可皈依上師、求其開示。大家想想、假如這些痛苦到了要我自身去受、能不能忍耐、再要隨時如此替衆生著想、例如夏天有暴日之苦、冬天有風雪之苦、不進飲食、雖能耐得起饑餓、無衣無被、誰能受得住風霜、如負重遠行等等、都是難堪的痛苦、試問自己處此、是否可能忍受。如此苦尚不能忍受、則地獄之苦、還超過萬倍、更是無可受了。既知道這樣的苦不能受,便要快快的避免造罪惡因、舍離十惡行、力修十善行。自己明白了、更要努力勸化他人。十惡的大概、已經明白了、現在再略講十善行的道理。須知不作十惡、便生十善。略而言之、即有信心、知慚愧、知報恩、無邪念、不嗔怒、不愚癡、精進、練熟、知顧忌、不害人等心。什麽叫信呢、信的種類甚多、而至誠爲第一。最要緊的事、要常常到到地獄之苦、能夠解救地獄之苦的力量、只有上師和叁寶才有。因此要至誠皈依上師叁寶、遵守舍取之道、然後力行衆善。知慚愧、知報恩、不貪、不瞋、不癡、此五種此較易于明了。精進是一切學問之基礎、無此心、則研究何種學業、均不能成功。釋迦佛對于救世的宏願、亦以精進不懈、得成正覺。我們研究學問、更應格外精進努力、方可成功。練熟是認真將事也。人能常作一切善行、久之即能練熟、不費思案、自然合道。知顧忌是凡心中所感、因有顧忌、而不敢二行諸于身、縱作一事、能詳查其事結果如何、合理則作、不合則止、圖久遠之善念也。此在所他經上、(各人解脫經)不但認爲成佛之要法、且視爲審慎棄惡修善之主旨。不害人是棄害人之心、凡有害衆生之事矢志不爲者是也。以上十事、名之曰十善、或有將不驕傲心加上、共稱十一善者。人如犯上述之十惡、其果報必入叁惡苦趣、力行十善、其果報必得超生人天、常享安樂、終至成佛。人們既惡痛苦、喜安樂、亟應去惡存善、依法奉行。不但此也、並應決心不再作惡造業、在過去諸劫中、所作之惡果、應受諸報、爲減免痛苦故、亟應設法忏悔過去諸罪、製止未來之惡業。要減免罪過、必須求一能消…
《金剛阿阇黎九世班禅大師時輪金剛開示錄之顯教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