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觉囊派寺庙组织及修学制度▪P5

  ..续本文上一页存心利他的菩提心,这是四加行法的关键一法,因为菩提心是学习一切佛法的根基,根基不固,难以求法。一般修法是,先诵四皈真言三遍和发菩提心真言三遍,再结手印观想空中出现金刚心菩萨端从于莲座,其心际有百字明咒轮围绕,放射白光,射入学法者顶门,灌入全身,学者全身随即现出大光明,将一切恶念、恶业化为黑气排出,遍体空明安乐。然后念诵《金刚心百字明咒》二十一遍。念毕,观想金刚心菩萨化为一白光明点,进入学者顶窍,入于心际,与学者融合为一,即学者自身变为金刚心菩萨。

  (三)修本尊法。

  本尊是修学密法者所根本依止的非共同的依怙主尊,指主要崇奉观想的一位至几位佛、菩萨或金刚,每一学法弟子虽可修持多法,但一般都选择一尊比较固定的佛或菩萨作为本尊。修本尊法就是修该本尊之法,这是修持者初级阶段修学的主要同容。本尊分静、猛两种形象,是以象征化的方式来表示密宗教理。本尊的选择完全依修法者的心性和机缘而定,觉囊派僧人的本尊常见的有时轮金刚(或时轮九神)、大威德金刚、大悲观音、勇猛上师(莲花生身相之一)、金刚橛、伏魔马头明王忿怒十金刚童子、信誓法王、黑色忿怒五天、忿怒金刚力明王、扎宗玛怙主、静猛合修明王、白度母、长寿天女、黄白文殊、累痣明王、不动佛、胜乐金刚、帐面护法、六臂怙主等等。修本尊法的核心是把自己观想成本尊,要求修持者之心化为莲花,本尊如拇指大,安住于莲花座上。继而本尊逐渐变大,如修持者之体量,刹那间本尊与修持者融合为一,二者不二不异,即修持者即为本尊,本尊就是修持者。经过长期观想,则一闭眼即成本尊之相。这种修法也称“入我法”,另有“我入法”,是通过观想将对面虚空的本尊移至自己头顶,使本尊的中脉和自己的中脉相通。然后观想自己和本尊之心如莲花开放,分别有一放射蓝光的(hong )字。再将自己心中的(hong)字顺中脉上提,进入本尊中脉至心际,与本尊的(hong )字合二为一,从使修持者与本尊融合为一,无二无别。

  (四)三密相应

  身、口、意“三密”是密法修炼的主旨和基本要素,一切密法均根据三密而修,离不开三密,特别它是瑜伽本尊法修习的宗要。手结密印为“身密”,口诵真言为“口密”,心意观想为“意密”。修炼时一定要三密相应,即身与口协,口与意意符,意与身会。

  手印,又称“印契”、“印相”,指用手指和手掌结成种种形状。各种佛、菩萨、本尊皆有各自的手印,因此手印结法可以说无尽无量。常见的手印结法多达几千种,均有具体规定,从手型上分主要有阳印、阴印、半阴阳印、阴阳接气印、金刚掌变印等,从印的类型分主要有加持印、护身印、祈福印、施愿印、长寿印、降伏印等。密宗认为,手印是诸佛、菩萨法德的标志,从小指次第数至姆指,各代表地、水、火、风、空五大,而左手代表“定”,右手代表“慧”,双手十指外通法界佛性(宇宙本体),内通自身脏六腑,结手印可与法界诸佛、菩萨和身密相应,合为一体,获得与诸佛菩萨等同的神通功能。身密除了结手印外,还有身印和气、脉、明点的修法,身印是要求有一定的入坐姿势,诸如头正平、身正直、全身放松、结跏跌坐、大椎与尾椎垂直、口齿微闭、舌抵上腭、双目垂帘等、气脉、明点是密宗认为构成人的身体的主要物质成分,气是人身中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生命能量,人的生命与气同时存在,有气存则活,无气则死,气若错乱阻滞,必生疾病。脉为气所循行的通道,无上瑜伽说人身共有七万二千脉,遍布周身,各有所司,最重要者为左中右三脉,尤以中脉为最,称之为“命脉”,以中脉为中轴,三脉于顶喉、心、脐、会阴五处缠结有脉结,如车轮,分别辐射出八至六十四支脉,这五轮是炼气的关键部位。明点是人身中生命能量的凝聚点及水液,是生命,精神之精华,亦译作“真精”、“真水”。明点又分离戏明点、不坏明点、物明点等。离戏明点,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风心之体,精神精华;不坏明点,是来自父母精血的生命本源,常住中脉,其中来自父精的白菩提心位于顶轮,来自母血的红菩提心位于心轮;物明点,是指饮食所化水液,净者为精血津液,浊者为汗、涕、小便等。人体是整个空观宇宙中的一个小宇宙,人体的明点称内明点,空观宇宙也有明点存在,称之为外明点。修炼到高级阶段,让宇宙“明点”随意进入自身,或让自身“明点”进入宇宙,实现内外“明点”相接,使人体与周围的宇宙彼此相通。修炼者通过气、脉、明点的修持,聚集修行资粮。

  修口密的真言,又译“咒”、“神咒”、“密咒”、“明咒”、“咒陀罗尼”等。密宗认为,真言为佛、菩萨、金刚或诸天在定中所说的密语,总摄佛、菩萨等的功德、誓愿及佛法之深奥哲理,故名“总持”。真言是修持者沟通诸佛、菩萨、本尊、诸天的信息码,虔诚持诵,可唤起佛,菩萨所成就的誓愿和功德,加被于修持者,使修持者自身本来具有的自性功德显现,从而起到息(息灾避锅)、增(增福添寿)、怀(怀柔神天人鬼,增广事业功绩)、诛(伏敌降魔)的作用。真言有长有短,长者数千字,短者仅一字,多为梵语,内容有对本尊的赞颂、祈祷,佛菩萨的梵语名号,表示本尊的誓愿及所成就的功德,或表示佛教的哲理等。对各种真言解释多不一致,许多无法解释,修持者并不注重真言本具的含义,至关重要的是对真言的坚信不二和熟练念诵。各种真言成千上万,无可数计,一般说,每一佛菩萨,乃致每一金刚上师皆有其咒。其中以(嗡)、(阿)、(hong)三字明为总持咒,有总概括、总指令、总密码之意。这三字代表诸佛的化身、报身和法身,是宇宙最高的信息码,念诵时通过观想分别从顶、喉、心轮发出声音,同时观想顶轮“嗡”字放射白光,喉轮“阿”字放射红光,心轮“hong”字放射蓝光,并与宇宙元气共振,使修持者入于定中。

  意密的要害是意观想,这三密中最主要的一环。因为身、口、意三密,都是通过观想来实现的。观想的总内容,一般有观想字、事、法、人四种。因字起观者,如观梵、藏文字;因事起观者,如观月轮、莲花等;因法起观者,如观慈悲、喜舍、三千等;因人起观者,如观上师和本尊形象等等。观想的总要求是,首先以念止念,将所有复杂的妄念收摄成一空;其次观空融合,将自己身心放空,一切皆空,将小我(自己)与大我(宇宙)融合为一;第三是三密清净。观想的具体内容;则随所修法门之不同而异不一而足。从深层次讲,意也指本身的“净菩提心”,本尊及众生的一切身、口、意活动均从同一个平等真实的“净菩提心”中流出,意观本尊亦即观自己的净菩提心。如此观修,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活动)即与本尊的身口意三密相应,与本尊无别,得到本尊的护念加持,引本尊所修成的功德入于自身中,从而达到“自身成佛”。

  (五)生圆次弟。

  生圆次第是修无上瑜伽密金刚大法的两个阶段,一是生起次第,一是圆满次第。生起次第藏语称“杰仁”,指观想本尊形象的阶段,这一阶段是观想成就的开始,于所修本尊的曼荼罗(坛场)前做生起次第的施食仪轨等后,先观想本尊的形象,观想得了了分明,如实现于前,并在脉轮上观想本尊真言即念诵,再把内外境界摄归于自心咒轮,咒字渐次收摄而终归于空,定心于空寂境。通过观想净治自身四处之习气,解脱凡庸见、闻、觉、知之束缚,以现见本尊智慧本性。圆满次第藏语称作“佐仁”,是在生起次第基础上进行的最后、最高的修习次第。通过修风脉、明点,由所谓空、大空、极空、一切空等四宝引出光明,由所谓喜、胜喜、殊喜和俱生喜等四喜引出俱生智,并将观想到的东西返还于“性空自在”,做到“止观双运”,“空有双融”,证悟“胜义有”和“毕竟空”的真理,从而成为中道观的法门。生圆次第一修习要在上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必须次第不乱,循序渐进。

  (六)六支加行。

  六支加行,亦称“六支瑜伽”,指修无上瑜伽时轮金刚圆满次第时,于所缘境上进行的收摄、禅定、运气、持风、随念和三摩地等六种修炼方法,是《时轮根本续》所说的主要密法之一为觉囊派最有代表性的密法修炼。它一般在金刚上师的指导下在禅院集体修炼,修炼期多为3年。修习者称之为“觉周哇”,觉囊派有所有高僧都经过六支加行的修炼,在他们的传记中有不少修证的体会。但此法均由金刚上师向弟子面传心授,心照不宣,故具体修法非亲身修炼者不能领悟。修炼者在修前必受时轮灌顶,于每日凌晨、上午、下午、黄昏四法座修持。修炼时不许外人窥视,修行者一律不准外出,饮食一般自备糌粑、酥油,由寺院供给茶水,3年内不剃发、不更换衣服,恪守密教戒规。若3年时间修不成,可增加时间。有关高僧传记介绍修六支加行的修炼方法时说,修六支加行奥道,首先身远离繁杂,心远离邪恶妄想,意远离凡庸执着,做到“三寂”。(编者:觉囊派称为“稳乘”与他派三远离不同)正式修炼时先以收摄法现起空色,空色生起无量门,以光明神通察知许多隐秘之义,遍生从未有过的八种现象;再以禅定法显见自心法性,空色与心性变得寥无分别;继以运气法运起风之精气,束风于中脉,风与空色融为一体,涤净色身,本尊则自天而降;复以持风法决断明点光明,空色变为大乐,一心专注于人法无我空性,自身无所触及,无碍颤动;后在随念法使自身变为清净光明,空色变为色身,明点成为幻轮,于根本上师之脉道或头顶出现印度大成就者或香拔拉国法王之身形,为弟子教授一切幻轮手印,纠正手印及修行谬误,并解释关辈幻轮修法导引文之句义;最后三摩地法任意现证不变大乐,不变大乐觉受更为明显,进一步如前辈大德一样修持六支办行法,通过六支加行修炼,更生殊胜觉受,获得风心自在、神通等无漏功德和法界胜乐大轮进入修炼者之身,成为清净庄严的无边大轮,最终达到现证生圆二第道的最高境界。

  修炼六支加行法,必须有上师指导。先由上师灌顶加持,讲授修炼法要,然后方可实际修持。修炼上师随时指导,纠正失误以防出偏,直至最后圆满结束。修炼过程中修持者因根器、基础、用功程度等之不同,个人的觉证感受亦不相同。壤塘藏哇寺第四任金刚上师阿旺群觉嘉措(1846-1910)早年依止藏哇比丘阿旺群佩(1788-1865)修炼六支加行法的情况比较典型,兹按其传记择译如下:

  阿旺群觉嘉措听完三远离教授后修持时,十种征相光明圆满,出现青黄二明,当上师加持时,原先之十种征相更加明显,依次历历升起,最后从微小明点现见三有色形,禅定时升起无量空色,其内诸天充满,作交合状,如此延续了18年昼夜。运气时,全身颤动,真气进入中脉,身体下部白光明亮上达喉部,体内中脉等脉道有红白明点运行,觉受光明。持风时,经常出现续部无量具足主便智慧的白黄红黑诸天。随念时,看见许多方便智慧天神,体态安适,使明点升降移动。三摩地时,原先之觉受更为明显,继尔适识往赴上师身边,一昼夜之内,身本如同僵死未得上师教敕不能苏醒。如此修持六支加行法4年。

  一般来说,六支加行是觉囊派僧人修炼的高层次密法,整个修炼过程是对修者意志的磨炼和考验,如甘德县隆什加等寺院的帐房僧于寒冬3个月内,每晚静坐从1至2个小时,修者脱光衣服,将所穿皮袄叠成方块,垫于座下,作为“蒲团”,用三方白布蘸水围裹在自己身上,直待白布水干时起座。因此,若无虔诚信仰和坚强毅力,则不能完成修炼,故达到这一级修炼的禅僧只占寺僧的极小数。据《觉囊教法史补遗》载,本世纪50年代壤塘藏哇寺全寺僧人多达千人,而正规的“觉周哇”1950年只有年尼活佛等15人,1951年有上师扎巴和衮噶俄赛等19人,1952年有克旺囊等14人,1953年有藏哇活佛晋美多杰、上师柔卓等20人,1954年有丹巴达吉、桑杰仁钦等22人,1955年有夏朱曲仁等20人,1956年有藏哇活佛索南巴丹·乔列南杰、晋美鄂色等20人,1957年有上师根丹、索南坚赞等28人,1958年仅有华桑、丹增扎巴等6人。但从许多觉囊派僧人的学法生涯看初出家的僧人,首先要坐经3年,主要学习时轮金刚六支加行法,亦称之为“觉周哇”。当经师讲经时集中听讲念经,平时则分别在自己的僧舍或禅院坐经。3年结束后,具有了初步的六支加行知识和修持体受,方能成为正式僧人。然后参师求学各种经典和密法,不少僧人往往学无定址,常游学于各寺,广参名师,或择地静修。待到一定时候,再次进行六支加行修炼。因此,僧人一生中多次修持六支加行,以求达到最高境界。六支加行的修期各地不尽相同,如甘德县隆什加寺的初修期限为3个月,修禅在帐房内进行,严禁其他人进入帐房。坐经3年后,告假3月,可以回家或从事其它活动。假满后返寺,规定一年之内不得离开寺院。修炼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各寺也不尽相同,隆什加寺原来分整个修炼过程为五个层闪:第一是“门康”,只限于地位较高的活佛,修期88天,在修期间,禁止与家人和其他僧人接触;第二是“冲科”,意为幻轮修法,共修3年半;第三是“恩卓”,意为先行修法,以头上能插入吉祥草为期,一般3至4周;第四是“杂龙”,意为风脉修法,最为艰苦,即使冬日,亦赤身用布蘸水围身;第五是“佐钦”,即大圆满修法。

  

《觉囊派寺庙组织及修学制度》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