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晚上我们再谈谈怎样在生活中修学佛法。其实,生活和佛法是不能分开的,我们要把佛法和生活结合起来。把佛法、佛讲的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佛法来活着,用佛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佛法来面对生活中的事情,这就是修行,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解脱。
我们要为众生,要饶益众生。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我们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这就是为众生,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得到解脱,但是一定要从家人做起。没有要求、不要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伺候他们,为他们付出,这就是修行。家人和周围的人,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最需要你的众生,一定要从他们做起,然后慢慢扩大范围。从父母、儿女,慢慢扩大到亲朋好友,慢慢扩大到邻里同事,然后再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所有的众生,不是一下子要做到。
先把家里内部的关系搞好。连这个都没有搞好,连最有缘分、离你最近、最了解你的众生都没有度化,还想去度其他的众生,还想去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事情没有做好,第二个事情能做好吗?
对家人,我们也关心,也照顾,也为他们付出,但都是有要求的、求回报的。没有要求、不求回报,那就是菩萨了。完全为众生、饶益众生的是菩萨啊!我们有要求、求回报,都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过患我在前面讲过。如果这样自私自利地去对待众生,我们永远得不到解脱。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里主要讲菩提心、菩萨行,其中也讲了,发心的时候要慢慢扩大范围,尤其是实际行动的时候更要按次第,从自己身边的有缘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度也度不了,想帮也帮不了。“我对外人挺好,但是我对家人不行。对其他人我有慈悲心,但是我对家人始终发不出来慈悲心。”这就说明了你就是不行!那些外人你不经常接触,他也不太了解你,也不怎么需要你,所以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家人不一样,天天接触,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那么自私地,互相很难相处。其实你跟家人在一起的心态,才是你真正的心态,真正的面目!对外人都是装的。对外人乐乐呵呵的,挺祥和的,这都是假的、装的么,时间长了也不行。
所以从家人做起,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修行啊!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这些都是众生啊,你一边伤害他们,让他们起烦恼,一边供佛拜佛念佛,佛菩萨能高兴吗?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从家人做起。没有条件地、不求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一定会对你五体投地,一定会跟随你,跟你学,跟你修,这不就度化了么!你表法没有表好,他知道你学佛学成这样,连人都做不好,还能被你感化吗?还能跟随你吗?不可能的!
你要自己转变。你自己一转变,所有的都会转变。有些人学佛修行以后真转变了,所以周围的人也转变了,身体也健康了,家庭也和睦了,工作也顺利了,一切吉祥了。你完全是为他好,完全是饶益他的,不自私,不自利,发清净心,他自然而然就会随你,清净心有这个力量!你一转他也转,家庭就好了么!
我们为了众生怎么都行,自私自利地可不行啊!昨天讲过,你为了自己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住的好一点,去做任何事情都不行,都有罪过!我们修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讲,为自己就是恶,为众生就是善。为众生怎么都行,不是为了自己吃、穿、住的好一点,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而是为了有缘的众生,为了需要你的众生,你去做任何事情都有功德。
我们是大乘修行者,尤其我们是修大乘密法的,方便法门很多。先把“我”忘掉,不能自私自利,然后我们为了有缘众生,怎么都行!你不念佛也行,不诵经也行,好好地照顾他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家里这些活都抢着干,干好。消业积福啊!让他们干,这是消福、造业,欠人家的啊!欠人家的你得还。
有的人虽然不愿意干家务,但是不干不行,不乐意也得干,自己觉得受了委屈,挺难过。这是前世欠的,现在你正在还。还有的人在那边挺得意似的,“我不用干”!这是在消耗福报,在欠债啊!欠债的时候好欠,还债的时候不好还,你要增倍的还啊!
我们是相信因果的,因果不会有浪费,不会有差错的。他今天对你笑了一下,你没有对他笑,欠了!你以后得对着他笑,他不会对着你笑的,你现在欠的是一次,你还的时候是500次啊!一样,你在家里不干活,让他干,自己在那边舒舒服服的坐着,欠了!互相欠互相还。如果他有修行,就不是欠的。他干活的时候心里不舒服,但是不干不行,这是他前世欠你的,正在还你;他还的同时,你也正在欠他。轮回就是这么轮吗!今天你欠他,明天他还你,后天又欠他了,又还他………这么轮。轮回有很多种,大轮回,小轮回,这也是一种轮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我们积累的这些债啊,业障啊,如果是个物质,有个形状的话,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互相欠的,互相造的业,都是成倍的增加。因果不可思议啊!那怎么办?我们要付出,但是别求回报。多干点!你一转,他也能转,相互都是真心的,互相都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这不是欠,这是修。互相都不欠,缘就了了,慢慢就不受因果了。你从心里不转这个念的话,他也转不了,这样的话互相欠啊还啊欠啊还啊……业障又增倍了。我们通过修法也可以消除这些业障。
我们应该用真心去感化他。有的人问,“我也发心了,也发愿了,但是没有用,感化不了他!”因为你发心不清净,不是真心。如果你是真心,你心里没有丝毫的要求,不求回报,没有丝毫自私自利念,你就成为菩萨了。菩萨不可能感化不了他,你一定能把他感动,这样他也会从心里服你,自然而然就会随你,这些逆缘都变成顺缘了。然后你们互相帮助,母子也好,夫妻也好,这样的关系就都是清净的关系,只有帮助没有伤害,互相都能让对方解脱,而不是轮回,这都特别重要啊!修就这么修。
什么也不懂,整天念,也不顾家、不管孩子,工作也不要了,那么马马虎虎的活着。这就修偏了!越修越糊涂,越修越有压力。学了修了很多年了,满脑子都是矛盾和冲突,烦恼、痛苦的不得了。学佛修行不可能是这样的。佛法是解决烦恼的方法,佛法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佛法一定会让你轻松自在,不可能让你那么痛苦。都修偏了,不用说了!说明你没有佛法了,没有修行了,都是盲修瞎炼。
我们就是要修身体,修家庭,修工作。学佛的人、真有修行的人,心情能不好吗?能有想不开、想不通的事吗?能有那么多烦恼吗?心情一好,身体一定能好。学佛的人不自私,那么关心照顾对方,家庭能不和睦吗?他的思想、见解那么正,那么聪明,那么有智慧,工作能不顺利吗?
有些人,从佛法的角度说,有业障,没有福报。按世间法来说,该想的想不到,脑子里想的都是不该想的,做事情也做不好,这样就不能成功。你想的都是该想的,而且想得特别到位;能付出,能吃苦,做得特别完美。其实也不是苦,他不觉得苦。现在我们做事情也是,自己觉得好,自己愿意了,不觉得累,也不可能不成功。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解脱了,没有那么多矛盾冲突,没有任何的压力,这叫解脱。
我讲过,佛法就是活法,有佛法就有办法。有办法了,遇到问题就能解决了!没有佛法就没有办法,没有佛法就没有活法,一定会活得累,活得痛苦。不懂佛理,什么也不明白,还信佛学修,这叫迷信,这叫盲修瞎炼,没有任何的意义啊!
学佛首先要明理。我们是要学佛的,不是要学魔的。如果你是迷,那就是魔。你迷着做事情,这就是学魔。佛是什么意思?佛就是觉,你觉了,这叫学佛。明理特别重要,我们讲“闻思修”,没有闻,怎么思惟啊?没有思惟,什么也不明白,怎么修啊?你先多听闻,多看,多学,多了解。你也听明白了,想明白了,然后照样去做,这叫修行,这样才能解脱。
都要觉!什么也不懂就信,这叫迷信。我们现在都信观音菩萨,都念观音菩萨,你不明理的话也可能是一种迷信。都好好地观察自己,你对观音菩萨怎么信的?现在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是观音,别人一说“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就动心了,知道自己苦、自己活得累,“哎呦,是救苦救难的,正好是我需要的”,就开始喜欢了,赶紧去请观音到家里供上,拜,在观音面前求,求平安求健康,还求世间其他的事,打麻将赢钱这些。求求求了半天,然后打麻将去了,没有赢,输了。完了,开始怀疑了,不灵啊?是不是不慈悲啊?就开始不供了,开始扔了,就这样信。这都不是信心啊!这样信观音、供观音、念观音,都是一种迷信,不是真正的信心,你无法得到观音菩萨的加持和保佑。
什么是信心?信心有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什么叫清净信心?你知道观音到底是怎么回事,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有无漏的功德,不可思议的功德。你知道观音菩萨的功德,就生起信心了,特别喜欢观音。你为什么喜欢他?不是因为他有钱、有权,也不是因为他相貌庄严,而是因为他有很多无漏的功德,所以你才喜欢他,愿意请观音,愿意念观音。这里没有我执我爱,没有自私自利,完全是清净,这叫清净信心。
第二是欲乐信心。观音菩萨有那么多无漏的、凡夫人所没有的不可思议的功德,你想自己也能像观音菩萨那样,想得到这些功德,这叫欲乐信心。
第三是胜解信心。观音菩萨大彻大悟、大慈大悲,他有很多无漏的功德,他能救度我们这些众生。他有这个愿,他有这个能力。你对观音菩萨的这些无漏的、不可思议的…
《观音法会开示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