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且于其中安置;中等的瑜伽士,也一定要知道一切诸法如梦如幻,而且,于了知如幻当中能够安住;下等的瑜伽士,也一定要把世俗当中的一些贪恋和顽执全部能够抛弃,具足虔诚和清净的信心;如果这些都不具足,真正是非常愚痴的人,至少他要能够有一些欢喜心和信心参加会供轮的话,也可以称之为凡所结缘皆具实义的与会者。所以不管怎么说,会供的参与者要真正俱足虔诚和清净的信心,这是修行会供当中不可或缺的支分。
修行会供是俱足了很多的支分的。就像吉祥那洛巴把会供分成九个支分,而帝瓦巴把会供分成七个支分;邬金莲花生上师则把会供分成五个支分,这五个支分也称为五圆满。
所谓五圆满,就是处圆满、大师圆满、眷属圆满、法圆满、时圆满这五种圆满。
首先讲处的圆满,我们在修行会供的时候,不应该把自己修行会供时候,不应该把自己修行会供的房间观想成世俗的房间,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法界密严宫殿一样的,就是莲花光明刹土。这样做观想,就是处的圆满。
大师圆满,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上师并非凡夫,他的外相是自己的上师,事实上本体是同邬金莲花生大士无差别的,这就是大师圆满。
然后就是眷属的圆满,指的是在我们修行会供的时候,一切的金刚道友和金刚兄妹不应该做世俗的观想,应该把他们观想成是一切勇士和空行的群体。
然后就是法圆满,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会供,而是要知道这是依邬金莲花生大士的自宗来修行生起和圆满的甚深瑜伽。
最后就是时圆满,要观想自己在修行会供的时候是一切的上师、本尊、空行和护法云集的时刻。
那么,具足了以上这样的五种清净圆满的观想,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来修行的话,就是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的五种圆满之支分
下面开始讲如何加持供品:在加持供品的时候,首先要在加持前有“嚷漾康、噢阿哄”这几个种子字。在平常修行的时候,大家如果不明白含义,就凭自己的信心念诵也是可以的。因为,莲花生大士这么说:“只要呈献会供,都能自然得到加持。”如果能知道观想所缘,而进行观想的话那将非常殊胜。在修会供之前,首先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是本尊的身相,然后于心间放射光明,其中有“嚷漾康”三个种子字,然后“嚷”字就化现出来火焰;“漾”就是风;“康”就是水,通过烧、吹、洗使一切的供器和供物都能够清净,用火烧使它清净,用风把不净物吹走,然后以水清洗使它变得清净。
供器也要非常广大,并不是只有我们所陈设的小盘儿、小碟儿那么大,而是要要观成遍满虚空法界一样的那么广大。
念“噢阿哄”的时候,是观想自己所供养的一切供具供品,都不断地清净增长广大而遍满法界,在这样观想的时候,供物化成无执的甘露光明,就像魔术师把它变化出来的一样,遍满虚空法界,这其中包含有一切的人、天受用,比如说七政宝、八吉祥、八瑞物、王舍、宫殿、花园、海洲等等所有一切最善妙的供物,全部持于供养,而且在供养的时候,在眼当中是一切的美色,在耳当中是一切的妙音,在鼻子当中是一切的美味,然后在舌当中是一切的妙味,在身体当中是一切非常稀有的触觉,然后在意当中是非常美好的感受等等,一切的五妙欲,无所不具,遍满虚空法界当中,以此无边的供养,来供养自己坛城当中的本尊,这个就是加持会供品的观想方法。
然后是迎请,要这样的观想:首先,我们已经加持过供品以后,从无边的密严刹土和无边的佛世界,尤其在莲花光明宫殿当中,迎请莲花生大士,以及一切的诸佛菩萨圣众,如同云海一般现量降临,这样的观想,就称为迎请。
修行的时候念诵会供当中的迎请颂词,迎请一切的续部本尊、持明上师、勇士空行、六道父母前来受用外的供养、内的供养、密的供养、还有真实性的供养。就是说,我们真正要呈献供养的时候,供养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的,在迎请的时候这样观想,在供养的时候也这样的观想,要生起一个广大清净的净相,来这样的迎请供养。
迎请之外,下一个就是供养的支分。
供养第一个部分叫首供。首供这种供养要把自己所陈设的供品,观想成无漏的、无边的供云海,然后在供云当中,幻化出色、声、香、味、触这五妙欲的天女也是无量无边的,持续供养上师、本尊、空行海会,这个称之为首供。
然后是忏悔的支分。就是忏悔自他一切众生从无始无量劫以来到今生之间所积造的一切罪业,使之无余得以清净,以此供物做为忏悔的缘起,这就是忏悔的支分。
接下来是超度的支分。超度本身有很多复杂的支分,因为时间的关系简说如下:超度就是遣除一切给佛法和修行人造违缘的魔障就。超度的时候,并不是把自己所执恨的人观想在所缘之内,以金刚橛来诛杀他,这样是不如法的。主要是把一切的外、内、密的魔障和违缘,做为超度的对象。
超度之后,就是呈献的支分。呈献是:了知于法界平等自性当中做呈献。把超度了的表示贪、嗔、痴的血、骨、肉呈献于一切的坛城本尊口中,这个就是超度后呈献的支分。
接下来是受用悉地的支分。受用悉地时,自己首先做观想来受用。当然,悉地物是不需要很多的。那么,观想的方法如果大家知道是最好,不知道的话仅仅具足清净的信心来受用,也一定能获得非常大的加持。受用的悉地物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饮食,而是俱足各种妙欲、加持,功德,我们把它称为悉地,这样就具足了清净的想法和受用悉地的观想。如果你有这样的净想,我们就可以按照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不同的规则来受用。
通常我们是按照阿底瑜伽的规矩,观想我们的身体顶轮、喉轮、心轮具足三根本的三座坛城;我们的八识是八大菩萨和佛母;身体中无量的毛孔,是无量的空行海会。那么,我们在受用的时候,可以说是在受用悉地,也可以说是在供养坛城,都可以的。或者以做内护摩的这种方式来受用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按照生起次第的观法也可以,按照四灌来讲,瓶灌可以把它观成五肉五甘露的自性;密灌可以说是红白菩提的自性;智慧灌可以想是方便和智慧的双运;对于本净句义灌,可以想空性和广遍了无差别的受用,如果能够知道这些的话,这样受用就是可以的;如果不了解的话,你自己只要俱足虔诚的信心,观想获得殊胜的悉地,遣除一切修行的违缘就可以了,一般受用悉地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些观想。
我们的供品也不应该陈设的太多。坛城当中设置很多的悉地物,在分悉地的时候,每个人分了很多,吃不了,剩下了就扔出去,这样非常的不好。虽然说在会供当中,在藏地有六种满足的说法,其中就有瑜伽男女饮食满足,也就是说,会供的时候像吃饭一样的,吃到吃不动为止,倒是有这种说法。可那是我们平常的时候,修行会供时不能这样子,让别人看起来好像是这些宁玛派的修行人,一说念经的时候,一大堆的供品供在佛堂里,结果待一会儿一看,供品都跑到自己跟前,然后没完没了地吃,这个样子是不行的。
还有受用“匝嘎”的时候,有的人本来是有酒瘾的,嘴里却说:“我对甚深密宗供物非常的有信心,再给我一点儿吧。”然后就咕咚、咕咚地灌下去,然后再给点儿吧,然后又灌下去,像这样是非常不如法的。在受用“匝嘎”的时候,有一点儿就可以了,用自己的无名指蘸一点,放自己舌头上这样加持就可以。因为这只是一种缘起物,只要有坚定信心、俱足了清净心的情况下,自己的身体为殊胜的佛身,身体当中的每个支分都是佛菩萨的坛城,在这样的清净心当中受用一些就足够了。所以,希望大家做会供时候,不管“芒萨”也好,还是“匝嘎”都是一点点儿,够自己受用一下或表示一下就可以。不管你受用的多或者是少,不管用哪种方式受用,总之在念余供之前,必须要受用完毕。这个是受用悉地的支分。
然后是余供,就是我们在受用完悉地之后,要把剩余的供品供向坛城之外的这些护法众。坛城之外的护法众主要是过去邬金莲花生大士摄授的,教令他们来护持瑜伽行者,遣除一切修法的违缘。当我们在修行余供的时候,要具足了清净的禅观,把供品观想成无量的甘露相状,具足各种妙欲,然后来布施,或者供养。这样观想供养之后,把供品送到自己修行会供的坛城西南方七十步之外的屋顶等清净的地方。白天的时候,在余供上面有香点燃供养;夜晚的时候,余供上面要点灯,余供堆在一起绝对不可以散开,散开有上师和弟子分离、金刚道友不团结的缘起,不能让狗碰到,余供是这样安置的。
余供修完之后就是做圆满的回向和发愿。
在回向和发愿的支分当中,最主要的是把自己修行的一切善根和福德乃至于会供当中一切有漏的资粮和无漏的资粮,摄集一处,为了一切的众生都能于此生之中成就金刚持佛果的缘故,做圆满的回向。
总而言之,修行会供也好,修行任何一个法的时候,要具足三种殊胜的摄持。所谓三殊胜也叫三正士道,这当中所说的就是最初的时候,加行要有广大的发心,也就是我们在修任何善法之前,首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他一切的众生都能成就无上菩提的缘故,生起广大的发心,这个是加行殊胜。
在正行当中以无缘来摄持,正行无缘指的是没有分别和造作之心,没有任何的妄想掺杂在内,我们在会供的时候也是如此,会供当中不可以说话,互相开玩笑,在会供当中弹一下手指的声响,罪业都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说在会供当中,这个一定要注意。会供的时候,不可以杂言,更不可以乱走乱动,要专心住于禅观之中。这是正行无缘殊胜;最后是圆满的回向,把一切修行的善根和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成就佛果,这样是了无贪执的回向,这是结行回向殊胜。
以上是会供的略说,我们会供当中还应当要知道的如:三不离、五种不蔑视、三种安住、三种断弃等等,非常多。总之,在我们修行会供的时候,不离开你自己的身体即是本尊的观想,不离开自己的语言即密咒的观想,不离开自心禅定,这个就是三种不离。还有在修行会供当中,不可以掺杂各种妄想,各种分别取舍之垢。比如没有摄持会供品之前,自己就已经想好了,我今天要摄持什么样的会供品,待一会儿受用它;或者摆在坛城上后,自己先趴在坛城前,看哪个东西最好吃,待会儿我就吃它;也不可以想,去年的供品比今年的差一些,或者这一次的不如上次的好,昨天的比今天的更好等等,这些分别取舍的想法都是不可以有的;还有是为了吃的缘故,把自己的食品摆在供桌上,待一会儿准备把它全部吃掉;不可以在修行会供的时候想这个东西不干净,我不吃,我先把好吃的东西吃掉;除了大家饿得要命的时候,可以多吃一点之外,平常的时候大部分供品应当供养坛城,只取少部分做为受用就可以了。总之,在会供的时候,不掺杂任何分别念的污染,才可以说是清净的会供。
会供的时候,要以一个清净的心来进行。如是在会供的时候彼此之间开玩笑,或者争吵,这是非常大的过失。就像经续当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会供当中有争吵,发出一些声音或者嬉戏的话,这是会供之堕罪,根本堕罪。这个罪业是非常重的!因此在会供的时候,大家应该具足威仪,然后安静庄严的来受用会供,并且不离开禅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会供方面,需要讲的还有很多,因为时间的关系,在短短的时间当中,给大家做了这样的介绍。因为大家经常要做会供,如果不知道会供基础知识的话,很可能在会供当中不仅没有积集资粮,反而使自己造下各种过失;为了避免这些过失,给大家做以上的略说。
在我们讲这些之前,有很多来这里求法的人们,在法王如意宝还有其他的正士善知识面前已求了许许多多的法。在没有详细的给大家讲这些内容之前,大家已经对会供有所了解。那么在未来的日子当中,通过大家不断地修行和了解,一定能够掌握更广大的、更细致的会供方法。所以,这次没有广说,主要是对大家有一个提示的作用;大家也应该在欢喜心当中认真地听闻并且受持。
会供有关的开示基本上就是这样,现在是因为有译师的缘故,有些人想这个时候方便学一学法。为了满足你们的这种愿望,所以给大家略讲。
(译者:现在,把我们讲授会供略说的功德和我们听法的功德还有三世所积一切的善根功德都集积一处,为了三界六道一切的父母众生都能于此生之中成就究竟佛果的缘故,做圆满的回向,吉祥圆满!)
本文根据年龙上师父母仁波切讲法录整理成文字。
《阿傍大伏藏师会供略说》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