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问答(汇集三)▪P2

  ..续本文上一页切都是任运方便,不会有丝毫的压力和障碍。

  现在我们学法修行有压力是吧?因为没有成佛嘛,所以有压力。我们成佛以后就没有压力了。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向众生表法。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他也出家了,也修行了,也到处去弘扬佛法了。都是为了表法,为了救度这些众生。

  

  代替儿子皈依后,强迫他吃素,他很不满意,他也没受过五戒等,现在他可以不吃素了吗?

  这要看他自己的发心。若是他自己没有这个发心,你勉强他也没有用。吃素、受戒,必须要他自己有这个心愿。他自己愿意的前提下吃素、受戒才是真正的修行。他自己不愿意,却非常勉强地吃素、受戒,这也不如法。这些事情都要慢慢来,逐渐接引他、感化他。

  受八关斋戒的日子,下午去别人家,他请我吃东西,不吃东西又怕他起烦恼,就说“最近胃不好。”这样算犯戒吗?

  你也不是必须要说胃不好。若真的是胃不好,你就说胃不好。若不是胃不好,你就说不想吃,或者说几句善巧方便的话都可以,也不是必须要打妄语吧?过午吃东西是犯戒,但是说假话也是犯戒。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你就不能说。

  家里人要去杀小鸡来卖,我又不好阻止怎么办?

  能阻止就阻止,你有这个能力就劝劝。若是你没有这个能力,实在阻止不了,那也没办法,这也是一种因果,一种恶缘。自己不要亲自去做这些,不要参与,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些,心里也不要随喜这种做法。你就多发清净心,多给他们念念咒、念念经,回向给他们。这样的话,对他们也有好处。

  平时行住坐卧时,是念金刚萨垛心咒好还是念百字明好?

  如果环境允许的话,最好是念百字明。但百字明怕间断,如果随时需要与别人说话的情况下,就不太方便念了。金刚萨垛心咒只有六个字,比较方便,念心咒也行。

  我在工作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地默念百字明,或者金刚萨垛心咒,但是有时来不及回向,就去做别的事情了。这样做可以吗?

  可以的,但是尽量别忘,尽量记得做回向。不由自主的默念百字明或金刚萨垛心咒,这都是好事,这说明你已经念习惯了,不知不觉地就想起来了,不知不觉地就念出来了。现在很多人特意想,特意观也念不下去,也观不出来,很费劲。

  在修学的过程中,看别的经典好处很多,可以天天念诵吗?这样算不算夹杂,或是对本传承缺乏信心?

  也可以念诵其他的经典,但其他的这些可以作为参考或助缘,不能作为主要的修持内容。我们现在已经有修持的方法了,要以我们传承的这些仪轨为主。这些也要看时间。有时间的话,顺便看一看,研究研究,念一念也可以,但是不能为了念这些而耽误自己正常的修法。

  破瓦法是在临终出现死亡的征相时用,这是否意味处于昏迷状态的人或突然死亡的人不能用此法往生?

  运用三想破瓦法最适当的时间是出现隐没次第时。在昏迷的状态下,或者其它的状态下也可以用破瓦法,但是属于超度破瓦法,不是三想破瓦法。

  自性身与法报化三身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有些地方讲法身和自性身是一个意思,但是有的地方也不是这样讲。在内密里,尤其是在无上瑜伽里,讲我们的心,它的本质是空,这个做为法身。然后心的自然清净为报身。大悲遍满法界做为化身。这三种身,也就是法、报、化三身合一的身为自性身。

  念金刚萨垛心咒、大悲咒、六字大明咒等,需要灌顶吗?

  有灌顶更好,没有灌顶也可以念。如果接受灌顶,进入密乘,在五种圆满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次第修这些咒语是最如法的,最殊胜的。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念诵,也可以修持,特别是金刚萨垛心咒。上师法王如意宝曾经开许过,没有灌顶的人可以念诵金刚萨垛心咒。

  金刚萨垛除障法与供修曼茶罗这两个法,是先修金刚萨垛,后修曼茶罗,还是两者可以同时修呢?

  如果你的观想能力很强,同时修也可以。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先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学会了,熟悉了,再修曼茶罗。如果都不熟悉,也可以先修一段时间金刚萨垛,再修曼茶罗。也可以早上修曼茶罗,晚上修金刚萨垛。我们现在是先学会了,熟悉了,然后再去修持。

   这两个法,一个是消除业障的方法,一个是积累福慧资粮的方法。修曼茶罗也有消业的功德,修金刚萨垛也有积累福慧的功德。但是通过金刚萨垛除障法消业比较快,通过修曼茶罗积累资粮比较快。

  佛在经中说六道之中没有丝毫的安乐,又说断恶行善能得到人天的安乐,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人天的福报是相对于三恶道而说的,实际上六道之中没有丝毫的安乐。

  在佛的境界中还有没有轮回和众生?

  在佛的境界中没有轮回和众生,因为在佛的境界中万法都是平等的,没有分别,没有轮回和涅槃的分别,也没有佛和众生的分别。所以在佛的境界中没有轮回和众生。

  佛是怎么来到轮回里的?

  在十二因缘里,众生是因贪恋、贪爱之心而转生轮回的;而佛是以对众生的大悲心而来到轮回里的。

  佛在经中说“任何人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又在经中说“任何人通过修行都能了脱生死”。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任何人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但是通过修行,都能了脱生死的苦,了脱无常的苦。

  什么是三身佛的刹土?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所化的刹土,这是化身佛的刹土。五部佛的刹土都是报身佛的刹土。比如西方莲花部的主尊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刹土。还有很多报身佛,每一个报身佛都有自己的清净刹土。法身佛的刹土,没有这些凡夫的分别心所安立的这些事情,没有清净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分别,完全平等,完全清净。法身佛的刹土是一切法的本性,也是自心的本性。

  世人为什么要感受痛苦?

  世人都有欲望,都有我执、我爱、自私自利心,所以都要感受痛苦。

  释迦牟尼佛一共传了三次*轮,都是哪三次?

  初说四谛*轮: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中说无相*轮:轮回,涅槃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空的,属于自空。

  后说分别*轮:属于轮回、涅槃二边的法,属于戏论的法、轮回的法,都属于自空;本来具有的如来智慧德相是他空。把这两个分开讲是分别*轮。

  什么是法?

  法有两种,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证法,

  教法有经藏、律藏、论藏三藏;

  证法有戒学、定学、慧学三学;

  佛所证悟的真理就是我们说的“法”。

  什么是佛?

  法身佛是断证功德已达究竟的果位身;

  报身佛只在八地以上的大菩萨面前示现身形;

  化身佛是根据不同根基的众生而示现的不同身形。

  简单的说,佛是大觉大悟的人,是我们最慈爱的导师。

  

  三宝中的“佛宝”指的是什么?

  佛的法身、化身、报身都是佛宝。法身具足圆满、无量、无漏的功德,佛圆满的智慧是法身,也可以叫法界。报身是佛为了度化众生,从法身里显现出来的,十地以下的菩萨和凡夫都见不到。化身佛也是从法身里显现出来的,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而化现的,如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就是三宝中的佛宝。

  六道以外有没有其他的众生?

  六道里包括了一切有情和无情的众生,所以六道以外没有其他的众生。

  轮回有没有结束的时候?

  针对一个众生来说有结束的时候,针对一切众生来说没有结束的时候。

  

  大圆满龙钦宁提三大传承是什么?

  宁提是心地的意思,有三种心地。第一是莲师心地,第二是布玛心地,第三是空性心地。莲师心地就是莲师的传承,布玛心地就是布玛莫扎的传承,空性心地是益西措嘉空行母的传承。龙钦巴大师有这三个传承。藏传佛教红教宁玛派的三大传承:佛语远传、伏藏近传、净相深传。还有整个密宗的三大传承:即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迦罗耳传。

  怎样以三殊胜来摄持金刚萨垛除障法?

  1、前行发心殊胜:为了救度一切父母众生而成佛,为了早日成佛要精进认真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

  2、正行无缘殊胜:修习金刚萨垛除障法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修习者自己、修习的金刚萨垛除障法、修习的对境金刚萨垛佛,这三者都要观为空,没有任何实体与真相,全部是假相,要相信并了悟这些道理。

  3、后行回向殊胜:把修习金刚萨垛除障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父母众生,愿这些功德都成为众生早日证得菩提果的因。

  佛有业吗?

  在佛的境界中是没有业的,在示现上有,但不属于佛的境界。因为在佛的境界里是没有任何分别的,在佛的境界中是远离了一切戏论的。

  

  

《学修问答(汇集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