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戒定慧,用戒定慧的金刚钻把贪瞋痴的石头打磨,磨到后来只剩下一粒沙子那么大的烦恼。但是,即使到了这么一种程度,如果不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他要自己渡过生死海,放在生死业海里边,他不能了生脱死啊!各位想一想,多么困难!
仗自己修持之力,要了生死,要达到业尽情空的地位,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一毫,也不能了生死。「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入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
不要担心自己业障重
一粒沙子放水里边,自然而然地沉下去了。不会因为沙子轻,就一定漂出来;也不会因为石头重,就一定掉下去。
你看,沙子和石头能不能到彼岸,跟它们的重量没有关系!只跟它们是不是乘船有关系。一粒沙子不乘船也要沉水,万斤巨石乘船也可以不沉水。
好了!我们能不能往生西方,跟我们业障轻、业障重没有关系的。听懂没听懂?
(「听懂了。」)
「哎呀!某某人,他是出家师父,他出家多少年了,他业障轻,他能往生。」他如果不靠阿弥陀佛,他也不能往生。他能往生,就是我也能往生。
所以,不因为沙子轻,就能自己漂出水面;不因为石头重,就一定掉到水里边。同样道理,不因为我业障重,就一定要堕落在三界业海当中;也不因为你业力轻,你就一定能够解脱生死轮回。你业力轻,要轻到什么程度?业尽情空、净尽无余,完全没有,一粒沙子那么大的烦恼业障都没有了,你才可以了生脱死。这个多困难!
我们虽然有千万斤重的巨石,但是,我们也可以安然到达彼岸。
担心自己业障重,就等于担心阿弥陀佛这条船太小了。阿弥陀佛大愿船能够载多少人?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你看看,多大!十方众生的业障放上面,它一点都不沉的,照样成佛。
阿弥陀佛叫「无碍光如来」,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我们的业障像黑暗一样,你不要怕黑暗太深重了,把太阳光挡住了,说:「黑暗太深,把太阳光挡住了,太阳照不进来。」没那回事!太阳一出来,群暗皆消。我们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内心里边千劫、万劫、无量劫的业障、黑暗当下扫除。
6. 「专仗佛力」之文(佛力不论断证)
净土一法,专仗佛力。
不论断证,惟恃信愿。(增广下.净土释疑序)
净土这一个法门,专门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不论你有没有断证的功夫(「断」是断烦恼,「证」是证菩提),你有没有戒定慧,有没有断惑证真,都不论。有断证,也不增加;没有断证,也不减少。不因为你是造业凡夫,阿弥陀佛就驮不动;也不因为你能伏断烦恼,就能够增加阿弥陀佛救度的威神。不增不减,所以不论断证,佛不用跟你论。佛如果跟我们论,我们都完了!我们通通没有断证。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为那个没有断烦恼、没有证菩提的凡夫所开的法门。哪能再论断证?再论断证,他不就完了嘛!所以,不论断证,只论什么?只论信愿。
「惟恃信愿」:唯一的、能够依靠的,就是信愿——真信切愿。你是阿罗汉,能够断证,到了净土门里边,也要真信切愿,不然,这个门你进不来;你是菩萨,要入净土法门,也要真信切愿,念佛名号——「惟恃信愿」。
那么凡夫呢,说:「我是凡夫,我罪障重,我一点没有断烦恼,我一点没有证菩提。」这个也没有关系!阿弥陀佛也不论,不管你有没有断证,「惟恃信愿」,你也可以靠真信切愿,仰靠阿弥陀佛愿力。
「专仗佛力」怎么仗?不论我们的断证功德,也不靠我们的称名功夫,完全在于信愿。有信愿,就仗上;没信愿,就没仗上。所以说「惟恃信愿」。
7. 「带业往生」之文(佛力带业往生)
念佛法门,乃佛法之特别法门。
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
约在此界,尚未断惑业,名带业,
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得,
非将业带到西方去。(三编卷一.覆吴思谦居士书)
前面说不论断证,那还是业障凡夫,没有断烦恼,怎么能往生?这里就告诉你说:你可以带业往生。
那么,怎么带业往生呢?印光大师在这里又作了一个解释:
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来讲,我们是凡夫,烦恼惑业还没断,这样就可以往生,所以说带业。
你到西方去了,就没有业带了,不是说把业带到西方去。
如果我们把业带到西方去了,西方就不是净土了。我们都造了下三恶道的业,这些业都带到极乐世界,那不成三恶道了嘛!哪里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光明世界,业障是黑暗的,黑暗遇到光就消失了,就不可能带到光明里边去。
比如说这个房间里边有灯光,隔壁房间是一片黑暗。现在请你到隔壁房间去给我带一盆黑暗过来,你能带得来吗?你用盆子在里面装、使劲装,端过来,一端过来就没有了,消掉了。
一样的,我们虽然是罪恶凡夫,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明土,我们的业带不去啊!在这个世界说带业,到净土就没有业可带。
片雪洪炉喻:消业往生
下面第二段法语,叫「消业往生」。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
吾人多生罪业,
如空中片雪。
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
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
又况业力既消,
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
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临终三大要)
这个比喻非常好!印光大师讲的话是很圆融的,讲得很生动、很贴切、很好懂。
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万德洪名」,具足一切功德,好像炼钢厂的大洪炉一样。
我们多生多劫的罪业,就好像空中的一片雪花;阿弥陀佛名号像大炼钢炉,那个温度有多高,热力有多大!
一片雪花,你想把它放在洪炉里边,你一靠近就消灭了,当下消掉,了不可得,没有了。这个叫消业往生。
有的人就怀疑自己说:「我业障重,怕我不能往生,怕阿弥陀佛不来接。」说没那回事。阿弥陀佛名号像大洪炉,你业障再重,像一片雪花,只要念佛,当下了不可得,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佛自然来接引。
有人说「《华严经》里讲:若此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凡夫罪业很重,如果说每一个罪有形状、有体积的话,整个虚空装满了,都装不下了,这么多罪业!这里怎么说是一片雪呢?一片雪花很小、很轻啊!」
这是对机说法。如果就我们凡夫本身来讲,我们的罪业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都在罪业里面打滚。但是,你跟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比,你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的罪业,也像一片雪花,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有这么大的功德威力,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的业障,跟六字名号大冶洪炉来比,就像一片雪花一样,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讲:「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消业往生 带业往生
净土法门有两种说法:一个叫「消业往生」,一个叫「带业往生」。这种说法都存在,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就经论来讲,净土三经讲消业往生,像在《观无量寿佛经》里边,就说这个人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就是「消业往生」。
那么,为什么说「带业往生」呢?还是一句话,「我们还有业障,却又往生了」,这样说我们好懂,就说「带业往生」,其实是「消业往生」,因为如果业障不消掉,是不能往生的。因此,我们到极乐世界,大家放心!
坐船过海喻:带业即消业
这样矛盾的两句话,怎么可以讲?我想也可以打一个比喻,消业和带业都是阿弥陀佛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坐船过海,也可以讲船带着你的重量,也可以讲船消掉你的重量。你一百斤,船给你带掉了,不用自己驮;那么,这个船把你重量一带掉,等于你的重量就消掉了,你不会沉到水里去。所以讲消业往生,讲带业往生,都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放心大胆,你只管念佛,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不是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带业,也会「带」——带业下地狱,是不是?你不能带业往生的,靠你带业,肯定下地狱了;靠我们自己消业,也消不了的。
所以,带业也好,消业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的事。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8. 「舍此无别」之文(佛力能救业力)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
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
现生即得了生脱死,
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
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
我很喜欢读最后这一句,我觉得印光大师特别慈悲,我读了这一句特别欢喜,「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祂只能说这一个法门,「哎呀,我这个法门占上了,你看!我多自豪!我多幸运!」
以我们这样的通身业力凡夫,要今生了生死,除了这个法门之外,佛的大智能,也讲不出第二个法门。所以,大家要死了一条心,你不要说信愿念佛之外,还修密、修禅,你通通是搞第二、第三法门。今生今世要了生脱死,除了这个法门,佛都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你还能发明第二个法门吗?很多人就是不老实,「释迦牟尼佛说不出第二个法门,我可以修第二个法门」──没有那回事啊!所以,大家要老实,听到这个话,心里宝此一行,「好啊!」
《法华经》的法门、《华严经》的法门、《金刚经》的法门,都是佛讲的,但是以我们这样通身业力的凡夫,修这些法门,你生生世世都在里面打滚,出不来的。一定要是善根成熟、上根利智的人,他才可以仗这些法门了生脱死。我们仗这些法门,今生决定没有办法,以这么业力深重的凡夫,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一生就要了生脱死的话,那只有信愿念佛这一个法门。这句话是从古到今、从今到后都不能改变的,这个就是规律,是金口玉言,就是如此。
大家如果念佛,说:「念佛希望不大,把握性不大!我再修修别的法门吧!换一个法门吧!」你要换,佛说:「我没有第二个法门给你选择了,要选只有这一个法门。」
结果这唯一的法门,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证明、劝我们修的,你不修,再来学第二个法门,…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壹、安心篇 二、仗佛慈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