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小经》三段文两重因果▪P6

  ..续本文上一页,念佛时不想打妄想但还是会打妄想,没有半点定力丁以自己的力量脱离生死轮回和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所以阿弥陀佛发愿把我们能够往生的功德通通完成起来,然后赐给我们,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并且叫我们专念这句名号,并且预先约定「临终之时」现前安慰、保护、迎接,使我们「命终之时」心不颠倒、正念分明。所以这几段经文是有其次第性的,亦即:

   一、平生 ── 专持佛名。即「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二、临终 ── 佛圣来迎。因专持佛名,故佛圣来迎。

   三、命终 ── 心不颠倒。因佛圣来迎,故心不颠倒。

   平生念佛是我们的责任,临终往生是阿弥陀佛负责,当我们临终佛自然会现前,我们不须去担忧、顾虑临终的状态,都不必!因为天性自然,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现前来接引我们,这完全都是靠阿弥陀佛。我们现在靠阿弥陀佛,临终时也是靠阿弥陀佛,不管我们临终是无病,还是病苦,阿弥陀佛都会现前来接引我们;不管我们临终时是坐飞机爆炸空难,还是逢遇车祸、水淹、火灾、地震等灾难,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知道我们造的是什么业,临终会遭遇什么情形,祂都知道,所以到时候,祂就会负责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因此我们平生只管念佛,临终自有阿弥陀佛迎接。所以念佛是我们的事,往生是阿弥陀佛的事,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已经成了正觉、成为佛,所以我们只要愿生彼国,专念名号,自然就会往生。

   所以到底我们信什么?「信」的内容在哪里?我们所追求的「信」就在这里,没有别的信、没有别的内容。所以闻说阿弥陀佛,如果没有信受弥陀本愿,执持名号,闻等于不闻,如果能够知道专念弥陀佛名则必生极乐世界,这样「信」就在里面。因为念佛有困难吗?念佛没有困难啊!也没有要求我们功夫上的一心不乱,只要求依我们十方众生的根机去念佛。你如果出家就出家念佛,在家就在家念佛;是男,是女;有智慧,没有智慧;有学问,没有学问;心清净,心不清净,都依你的根性、你的心境去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此外没有半点要求,这样岂不是很容易?因为我们都有嘴会说话,只不过现在起开始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凡夫都会起心动念,现在开始起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动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只不过把它转过来而已。

   当然起初在转没有那么顺,但是不要紧,只要有这个心,随你的能力去念佛,有时间就尽量念佛,如果你是年少遇到此法,此后就不用到处赶道场,你已得救了,你就专门念佛;如果是年纪大才遇到,也没关系,你现在回心转意,知道有生死轮回,想求解脱,而念佛就能解脱!以前时常到处跑,这个道场也参、那个道场也参、这个法会也去、那个法会也去,结果都茫茫渺渺,不知道这么多的法门当中,只有念佛往生极乐,是我们解脱的唯一方法,了解这个道理,而回心转意,这个时候就会专一不二不杂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一法救万机」,以一个法来救度所有根性的众生,就是我们这个法。有几句话很贴切的形容我们这个法门的容易、殊胜,就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上等根器上至菩萨,要去极乐世界,要快速成佛,不离这个法门;下等根器譬如五逆十恶、追求脱离五逆十恶,甚至三界六道轮回,也是以这个法门得到解脱,得到往生成佛,所以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然菩萨所修的行,下等根器修不来;而下等根器的修行,菩萨看来不够份量;唯有这个是法菩萨看重,且下等根器做得到,所以「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我们这个讲题就讲到这里,其他的时间让大家发问,听了之后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问:请问法师,有人认为「阿弥陀佛法门」是后来的祖师发明的,古代并没有阿弥陀佛,是不是?

   答:这个法门正依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是佛所说,而旁依的经典很多,有两百多部,所以有佛说的根据,有祖师的传承,也有现在的事证。现在的事证就是我所编的《念佛感应录》,书中每一则故事都在述说念佛的感应,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你再怎么念也没有感应。念佛有治病的感应;有驱邪避鬼的感应;有自己念佛,家人消灾免难的感应;也有平时念佛,临终佛来迎接的事迹;有的人一生没念佛,到临终断气之时,他只跟着我们念佛几句而已,就说阿弥陀佛已经来到面前要迎接他。所以有文证、有理证、有事证,铁的事实摆在眼前,不要被人骗了。

   在此先来介绍我们净土宗文教基金会所制作结缘,可以挂在车上的「南无阿弥陀佛」金牌,这个金牌有两面,一面是阿弥陀佛的像,一面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名,两面都是金箔,很庄严。挂在车上,一方面看到金牌就边开车边念佛,时时跟阿弥陀佛在一起,阿弥陀佛会放光保护我们,一路上欢欢喜喜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出门平安就是家人最大的希望。金牌放在蔡师兄那里,等会儿要离开时可跟他请,拿愈多愈好,不要客气;不够再做。我们请回去之后,自己挂还可送人挂。还有其他问题吗?

   问: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一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是什么意思?

   答:它的意思是,如果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阿弥陀佛不能使他住于不退转菩萨的阶位,并证入涅槃而成佛,阿弥陀佛就不能成正觉;也就是说,极乐世界就是佛的境界,众生不论是谁,只要往生都能成佛。所以往生成佛是阿弥陀佛使我们往生成佛的,根据在哪?就是祂所发的第十一愿。第十一愿叫作「成佛愿」,第十八愿叫作「念佛往生愿」,第二十二愿就是「倒驾慈航普度众生愿」。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完全他力,我们要往生是靠阿弥陀佛才能往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成佛是靠阿弥陀佛才能成佛,我们倒驾慈航普度众生也是靠阿弥陀佛才能成就,不是靠我们自己。如果靠我们自己,则我们要发四十八大愿了,但是我们并没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去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建设的,因为在四十八大愿中,阿弥陀佛首先发这个愿。譬如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不再有三界六道轮回,这是第一愿及第二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有种种神通,这是第五愿至第十愿。种种神通具足并不究竟,究竟是要成佛,这在第十一愿。但是成佛到跟成为阿弥陀佛一样的佛,仍差一大截,然而因为第十二愿和第十三愿,我们可以跟阿弥陀佛一样,成就无量光和无量寿。所以愿愿都成就极乐世界,愿愿都成就众生往生,愿愿都成就众生成佛。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的结论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完全依靠阿弥陀佛,是独一不二的法门。今天我们礼拜,只礼拜阿弥陀佛,不另外拜其他的佛菩萨;称颂赞叹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专念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而不另外称念、礼拜、赞叹、不供养其他诸佛菩萨,这是完全符合、完全随顺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的愿望,且更让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欢喜,因为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最希望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于念「十方诸佛」,往生「极乐世界」等于往生「十方净土」,因此我们这个法门才会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问: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和九品往生有什么不一样?

   答:我们念佛往生是依据第十八愿来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样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众生依第十八愿的因,获得往生极乐世界报土的果报,我们念佛往生的极乐世界是报土。什么是报土呢?享受果报的地方就叫报土。也就是说,我们十方众生念佛往生后所享受的与阿弥陀佛所享受的相同,我们一去之后,佛所享受的果报,完完全全的给我们众生享受,这种叫作报土。既然是这样,阿弥陀佛所享受的是无量光、无量寿,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也同样是无量光、无量寿。

   所以凡是以第十八愿修行的人,平等往生,没有九品的差别,不在位阶之中;如果有九品、有位阶,表示他不是专修第十八愿,他是靠其他的途径往生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第十八愿,要强调完全依靠阿弥陀佛,就是希望我们往生是去报土,跟阿弥陀佛一样。所以一样说净土法门,一样在念佛,有专门依据第十八愿的念佛和没有专门依据第十八愿的念佛这两种,没有专门依据第十八愿就是杂修杂行,要靠回向才能往生。如果是依第十八愿往生的,在《无量寿经》里说是「化生」,当下化生成为跟阿弥陀佛一样;若不是化生就叫「胎生」,就是先在莲花之中,含苞未放。胎生就在化土,化生就在报土。所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享受阿弥陀佛的报土,就像父母所拥有的东西就是要给子孙享用的,如果这个人是外人而不是子孙,他就不能享受父母家里的东西,他只能坐在客厅让人奉茶而已,因此我们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享受阿弥陀佛的果报。所以善导大师说:「极乐世界是报土,要进入这个报土,就要乘托弥陀愿力为强缘。」也就是说,必须要专念佛才能往生报土,往生报土之后,如同《大经》所说: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所以念佛往生成佛,不经过九品的阶段。

  

  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以台语讲于台北成德国小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小经》三段文两重因果》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