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第十八愿」略解▪P2

  ..续本文上一页力,毕竟跟我没有关系,我领受不来,也不能得到祂的利益,这等于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只是一种称扬赞叹,而不具有真实。因为阿弥陀佛都不能救度我了,还是不够大呀!必须是阿弥陀佛能够救度我,才称得上是大慈、大悲。那十方众生是指哪一类的众生呢?我们必须要依经文来解释经文,现在我引用其他的经文来解释。有一部经叫做《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这部经的〈如来会〉内容,也是《无量寿经》的另一种内容。〈如来会〉说:

   余佛剎中,诸有情类。

   也就是说,这个大宇宙当中,国土可说无量无边,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世界的国土,这十方众生就是指「余佛剎中」,也就是极乐世界以外所有佛土中的诸有情类。「诸有情类」就是所有众生;所有众生就是上至菩萨,下至阿鼻地狱的众生;也就是十法界当中,除了佛法界以外,所有的法界;上至等觉菩萨,中间包含缘觉、声闻这些阿罗汉圣者,下至六种凡夫,就是天界的天人,阿修罗道的阿修罗,人道的人,以及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也就是说,十方众生包含很广,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的众生。这是《无量寿如来会》的经文所解释的。

   另一部经叫做《大阿弥陀经》,里面就说「十方众生」是: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诸天」有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蜎飞」就是在空中飞的小小细虫;「蠕动」就是在地面爬的,很小很小的虫类,这表示十方众生是指六道众生。所以说:「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这是《大阿弥陀经》所解释的。

   另一部《无量寿庄严经》也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果以这部《无量寿庄严经》所解释的来讲,这十方众生所指的对象,就更下劣了。最初讲的是指十法界中,除了佛法界以外的九法界有情,包括菩萨跟六种凡夫;接下来《大阿弥陀经》只说六道的众生;现在《无量寿庄严经》就只说三恶道的众生。从它解释的这段经文就显明,所谓的「十方众生」,就是具足贪瞋痴三毒,同时将来可能会堕落三恶道的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可说都是跟三恶道有份的。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贪瞋痴,除非他是乘愿再来,不然都是受业投胎转世。因此释迦牟尼佛才在《阿弥陀经》里面说: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五浊恶世」,世是恶世,人就是五浊恶人。之所以是五浊恶人,因为我们都有见浊、烦恼浊,根本上就是有贪瞋痴慢疑。从《无量寿庄严经》这一段经文所解释的十方众生,正是我们娑婆世界具足三毒的众生。

   同时《无量寿庄严经》又有一段经文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剎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这四句其中前两句,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阿弥陀佛呼唤六道轮回的众生类,要快快让祂救到极乐世界去受安乐的生活,成就佛的果位,不要继续在六道里面造罪造业、受苦受难了!后两句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阿弥陀佛时常不间断的,以祂大慈大悲的心要救度众生,同时要度尽阿鼻苦众生,阿鼻就是阿鼻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阿鼻众生有两种:一种是已经造了五逆谤法的罪,目前正在阿鼻地狱受大苦的众生;另一种是现在造了五逆谤法的罪,可是寿命未尽,还没有堕落,等到一口气不来,无常一到,就当下堕落阿鼻地狱。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就是要尽快的度尽这些众生,因为佛的慈悲,都是以最苦的众生为最急迫救度的对象。好像救生人员,一旦跳下水中,他所要急迫救度的对象,就是那种不会游泳,在那里喝水,即将灭顶,非常痛苦,呼天喊地求救无门的人。阿弥陀佛的救度也是一样,我们就是在六道苦海当中头出头没的众生,不能在六道苦海里面从此岸游到彼岸,所以我们六道众生、五浊众生,都是在贪瞋痴五欲的苦海中挣扎,必须要有阿弥陀佛的救度。现在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要我们赶快往生极乐世界,不要将来堕落阿鼻地狱受苦。从这段经文来讲,表示「十方众生」的定义,就更为低下了,最先是包含菩萨在内,最后就专指受苦的众生。从以上这些经文可以知道,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是为了会堕三恶道的众生。

   主持人:法师讲到这里,我们大家有问题可以打电话进来请教法师。

   问:小孩不听话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教呢?

   答:其实很多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调皮,只要他心地不坏,不做坏事,调皮倒是没有关系的。不知道你这个孩子现在多大?最好你本身可以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教孩子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方便,可以在家里装一台「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机,常常播放佛号,让孩子多听闻熏习。因为善、恶跟每个人过去的业有百分之百的关系,如果这个孩子过去种的善根福德因缘比较多,当然不用你操心;万一孩子过去世的业比较重,如果能够念佛号给他听 ── 最好让他自己念佛,预先消除自己的业障,那么将来孩子就比较不会变坏,也比较具足福德因缘。所以最好让孩子多念佛,你本身也要多念佛。如果孩子已经识字,可以请佛教童话故事书给他看,因为孩子通常比较喜欢看漫画,可塑性也比较高,看了这些书之后,顽劣的根性会渐渐导正过来,心也会因佛法的熏习而纯厚善良。

   问:我想请问法师一个问题,我现在每天晚上念经,但是我并没有皈依,听了法师的开示,感到心里很平静;还有我跟我的孩子关系很差,他年纪也不小了,不晓得是不是前生业障,一见他,我就心里很不开心?

   答:你还没有皈依,在奥克兰有好几个道场,都有三宝住持,皈依很简单、很容易,也没有什么条件,所以你可以先去皈依。

   诵经有诵经的功德,但是「经」是告诉我们一条路走,所以我们诵经、阅经之后,就要去实践,因为佛教是实践的宗教,而不是讲哲学理论而已。诵经最好是诵《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其他的经典有时间再诵、再去研究。诵经之后最好有几十分钟的时间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时间不够,宁愿少诵经,多念佛。

   儿子跟我们的关系不好,有句话说:「父母跟儿女之间,都是一种因缘的关系而来,不是来报恩就是报怨,不是来讨债就是还债的。」不过既然生而为母子,表示缘份不浅,所以应尽量维持这份关系,尽量示以爱心,真诚的爱护他,为他设想。所谓「真诚能感动人」,一旦他感受到你的爱心、关怀跟包容,就会回心转意。当然,儿子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也有责任,毕竟儿子是我们带大的,是看着我们的模样长成的,因此我们也必须检讨自己,改进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既然学佛了,就要想想自己的言行举止像个学佛的样子吗?为什么自己最亲近的孩子居然不能认同我们学佛,还对学佛的父母不恭敬呢?这就是我们要检讨的了!最好当我们要发脾气或要计较的时候,就想想:「我是佛教徒,我是学佛想成佛的人,我这样说、这样做可以吗?」这么一想的话,言行举止就会不一样,就会感动自己的儿子,你这样做看看。

   问:还有我想继续请教,我读了佛经,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想进一步知道,怎样让自己更皈依到净土宗。

   答:这个我等一下会继续说下去,这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为我们所讲的。

   问:谢谢。

   (以下为上人的继续开示)

   所谓「十方众生」,就是有可能会堕入三恶道的众生,也就是具足贪瞋痴慢疑,追求五欲生活,就像我们这种娑婆世界的众生。这么一解释,我们就晓得十方众生不是指其他的人,而是指我们在座每一位,不管是在家、出家,男众、女众,有修行、没修行,甚至是善人、恶人,通通是十方众生,通通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因此,我们既然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愿心,就不应该自卑说:「唉!我修行不好,恐怕不够格往生极乐世界。」就不应该有这种自卑下劣的心。每位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那么阿弥陀佛这第十八愿,就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光明、安慰了。

   (中途又有电话进来请教问题)

   问:如果一个人平常没有念佛,他往生的时候,是不是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是不是念《阿弥陀经》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

   答:都可以的。刚刚讲十方众生,包括现在还活着的人,包括即将临终的人,包括已经断气在中阴身的人,包括已经堕落到三恶道的人,九法界的众生通通包括在内。临终的众生在生时,不管有没有遇到佛缘,如果能够把握临终时为他开示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要他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不要执着这个世间,不要执着家人,甚至看到祖先或各种境界来,也不要接近,唯有阿弥陀佛出现,才坐上阿弥陀佛的莲花。告诉他这一点,然后在旁边念佛,也让他念佛,只要他有愿生极乐的心,当下念佛,那个时候必定往生。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就是那么的容易,所以印光大师说:「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困难。」虽然平生之时没有佛缘来学佛法,倘若临终时告诉他阿弥陀佛的救度,只要他肯往生,就能够往生,非常的容易。而下辈子要当人,如果没有五戒的功德,根本当不成,所以往生反而比下辈子当人还要容易。

   问:谢谢!

   (以下为上人的继续开示)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刚刚解释「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两句,现在要来解释「至心信…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第十八愿」略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