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 「第十八願」略解▪P2

  ..續本文上一頁力,畢竟跟我沒有關系,我領受不來,也不能得到祂的利益,這等于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只是一種稱揚贊歎,而不具有真實。因爲阿彌陀佛都不能救度我了,還是不夠大呀!必須是阿彌陀佛能夠救度我,才稱得上是大慈、大悲。那十方衆生是指哪一類的衆生呢?我們必須要依經文來解釋經文,現在我引用其他的經文來解釋。有一部經叫做《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部經的〈如來會〉內容,也是《無量壽經》的另一種內容。〈如來會〉說:

   余佛剎中,諸有情類。

   也就是說,這個大宇宙當中,國土可說無量無邊,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世界的國土,這十方衆生就是指「余佛剎中」,也就是極樂世界以外所有佛土中的諸有情類。「諸有情類」就是所有衆生;所有衆生就是上至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衆生;也就是十法界當中,除了佛法界以外,所有的法界;上至等覺菩薩,中間包含緣覺、聲聞這些阿羅漢聖者,下至六種凡夫,就是天界的天人,阿修羅道的阿修羅,人道的人,以及叁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也就是說,十方衆生包含很廣,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衆生。這是《無量壽如來會》的經文所解釋的。

   另一部經叫做《大阿彌陀經》,裏面就說「十方衆生」是:

   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

   「諸天」有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蜎飛」就是在空中飛的小小細蟲;「蠕動」就是在地面爬的,很小很小的蟲類,這表示十方衆生是指六道衆生。所以說:「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這是《大阿彌陀經》所解釋的。

   另一部《無量壽莊嚴經》也說:

   叁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果以這部《無量壽莊嚴經》所解釋的來講,這十方衆生所指的對象,就更下劣了。最初講的是指十法界中,除了佛法界以外的九法界有情,包括菩薩跟六種凡夫;接下來《大阿彌陀經》只說六道的衆生;現在《無量壽莊嚴經》就只說叁惡道的衆生。從它解釋的這段經文就顯明,所謂的「十方衆生」,就是具足貪瞋癡叁毒,同時將來可能會墮落叁惡道的人。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可說都是跟叁惡道有份的。爲什麼?因爲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貪瞋癡,除非他是乘願再來,不然都是受業投胎轉世。因此釋迦牟尼佛才在《阿彌陀經》裏面說: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五濁惡世」,世是惡世,人就是五濁惡人。之所以是五濁惡人,因爲我們都有見濁、煩惱濁,根本上就是有貪瞋癡慢疑。從《無量壽莊嚴經》這一段經文所解釋的十方衆生,正是我們娑婆世界具足叁毒的衆生。

   同時《無量壽莊嚴經》又有一段經文說:

  輪回諸趣衆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衆生。

   這四句其中前兩句,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阿彌陀佛呼喚六道輪回的衆生類,要快快讓祂救到極樂世界去受安樂的生活,成就佛的果位,不要繼續在六道裏面造罪造業、受苦受難了!後兩句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衆生。」阿彌陀佛時常不間斷的,以祂大慈大悲的心要救度衆生,同時要度盡阿鼻苦衆生,阿鼻就是阿鼻地獄、無間地獄的衆生。阿鼻衆生有兩種:一種是已經造了五逆謗法的罪,目前正在阿鼻地獄受大苦的衆生;另一種是現在造了五逆謗法的罪,可是壽命未盡,還沒有墮落,等到一口氣不來,無常一到,就當下墮落阿鼻地獄。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就是要盡快的度盡這些衆生,因爲佛的慈悲,都是以最苦的衆生爲最急迫救度的對象。好像救生人員,一旦跳下水中,他所要急迫救度的對象,就是那種不會遊泳,在那裏喝水,即將滅頂,非常痛苦,呼天喊地求救無門的人。阿彌陀佛的救度也是一樣,我們就是在六道苦海當中頭出頭沒的衆生,不能在六道苦海裏面從此岸遊到彼岸,所以我們六道衆生、五濁衆生,都是在貪瞋癡五欲的苦海中掙紮,必須要有阿彌陀佛的救度。現在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要我們趕快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將來墮落阿鼻地獄受苦。從這段經文來講,表示「十方衆生」的定義,就更爲低下了,最先是包含菩薩在內,最後就專指受苦的衆生。從以上這些經文可以知道,阿彌陀佛主要救度的對象,是爲了會墮叁惡道的衆生。

   主持人:法師講到這裏,我們大家有問題可以打電話進來請教法師。

   問:小孩不聽話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教呢?

   答:其實很多聰明的孩子往往比較調皮,只要他心地不壞,不做壞事,調皮倒是沒有關系的。不知道你這個孩子現在多大?最好你本身可以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教孩子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方便,可以在家裏裝一臺「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機,常常播放佛號,讓孩子多聽聞熏習。因爲善、惡跟每個人過去的業有百分之百的關系,如果這個孩子過去種的善根福德因緣比較多,當然不用你操心;萬一孩子過去世的業比較重,如果能夠念佛號給他聽 ── 最好讓他自己念佛,預先消除自己的業障,那麼將來孩子就比較不會變壞,也比較具足福德因緣。所以最好讓孩子多念佛,你本身也要多念佛。如果孩子已經識字,可以請佛教童話故事書給他看,因爲孩子通常比較喜歡看漫畫,可塑性也比較高,看了這些書之後,頑劣的根性會漸漸導正過來,心也會因佛法的熏習而純厚善良。

   問:我想請問法師一個問題,我現在每天晚上念經,但是我並沒有皈依,聽了法師的開示,感到心裏很平靜;還有我跟我的孩子關系很差,他年紀也不小了,不曉得是不是前生業障,一見他,我就心裏很不開心?

   答:你還沒有皈依,在奧克蘭有好幾個道場,都有叁寶住持,皈依很簡單、很容易,也沒有什麼條件,所以你可以先去皈依。

   誦經有誦經的功德,但是「經」是告訴我們一條路走,所以我們誦經、閱經之後,就要去實踐,因爲佛教是實踐的宗教,而不是講哲學理論而已。誦經最好是誦《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其他的經典有時間再誦、再去研究。誦經之後最好有幾十分鍾的時間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時間不夠,甯願少誦經,多念佛。

   兒子跟我們的關系不好,有句話說:「父母跟兒女之間,都是一種因緣的關系而來,不是來報恩就是報怨,不是來討債就是還債的。」不過既然生而爲母子,表示緣份不淺,所以應盡量維持這份關系,盡量示以愛心,真誠的愛護他,爲他設想。所謂「真誠能感動人」,一旦他感受到你的愛心、關懷跟包容,就會回心轉意。當然,兒子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我們也有責任,畢竟兒子是我們帶大的,是看著我們的模樣長成的,因此我們也必須檢討自己,改進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們既然學佛了,就要想想自己的言行舉止像個學佛的樣子嗎?爲什麼自己最親近的孩子居然不能認同我們學佛,還對學佛的父母不恭敬呢?這就是我們要檢討的了!最好當我們要發脾氣或要計較的時候,就想想:「我是佛教徒,我是學佛想成佛的人,我這樣說、這樣做可以嗎?」這麼一想的話,言行舉止就會不一樣,就會感動自己的兒子,你這樣做看看。

   問:還有我想繼續請教,我讀了佛經,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我想進一步知道,怎樣讓自己更皈依到淨土宗。

   答:這個我等一下會繼續說下去,這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爲我們所講的。

   問:謝謝。

   (以下爲上人的繼續開示)

   所謂「十方衆生」,就是有可能會墮入叁惡道的衆生,也就是具足貪瞋癡慢疑,追求五欲生活,就像我們這種娑婆世界的衆生。這麼一解釋,我們就曉得十方衆生不是指其他的人,而是指我們在座每一位,不管是在家、出家,男衆、女衆,有修行、沒修行,甚至是善人、惡人,通通是十方衆生,通通是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因此,我們既然了解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願心,就不應該自卑說:「唉!我修行不好,恐怕不夠格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應該有這種自卑下劣的心。每位衆生都是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如果能夠了解這一點,那麼阿彌陀佛這第十八願,就是我們最後的希望、光明、安慰了。

   (中途又有電話進來請教問題)

   問:如果一個人平常沒有念佛,他往生的時候,是不是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呢?是不是念《阿彌陀經》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都可以的。剛剛講十方衆生,包括現在還活著的人,包括即將臨終的人,包括已經斷氣在中陰身的人,包括已經墮落到叁惡道的人,九法界的衆生通通包括在內。臨終的衆生在生時,不管有沒有遇到佛緣,如果能夠把握臨終時爲他開示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要他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不要執著這個世間,不要執著家人,甚至看到祖先或各種境界來,也不要接近,唯有阿彌陀佛出現,才坐上阿彌陀佛的蓮花。告訴他這一點,然後在旁邊念佛,也讓他念佛,只要他有願生極樂的心,當下念佛,那個時候必定往生。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就是那麼的容易,所以印光大師說:「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困難。」雖然平生之時沒有佛緣來學佛法,倘若臨終時告訴他阿彌陀佛的救度,只要他肯往生,就能夠往生,非常的容易。而下輩子要當人,如果沒有五戒的功德,根本當不成,所以往生反而比下輩子當人還要容易。

   問:謝謝!

   (以下爲上人的繼續開示)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剛剛解釋「設我得佛,十方衆生」這兩句,現在要來解釋「至心信…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 「第十八願」略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