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句,这十二个字可以从阿弥陀佛这边来解释,也可以从我们这边来解释。
从阿弥陀佛这边来解释,「至心信乐」是阿弥陀佛的至诚心、清净心、智慧心,祂真诚不变要救度我们,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定、不容怀疑、永远不变。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悲心愿力,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永恒如此。这是阿弥陀佛的「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阿弥陀佛要我们往生祂的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才说「欲生我国」。「我」就是指阿弥陀佛,「我国」是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所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阿弥陀佛真诚救度我们,要我们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的悲心,这是从阿弥陀佛那里来解释。
「至心」是阿弥陀佛的真诚心。真诚在哪里呢?在于救我们、呼唤我们到祂的国土去,这件事是金刚不变、客观存在的,所以是一种信。所谓「信」,是客观存在的,才能成为信,如果没有客观存在,就没有信可言了。所以祂的客观存在能够使众生获得安乐,有弥陀的救度就乐,没有弥陀的救度就苦了。
从我们这里来讲,「至心」是我们的愿生心,真实不变;真实的愿生心,就是我们的至心。「欲生我国」是我们愿生极乐的心,真的愿生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信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信有极乐世界还不够,还要信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同时要相信阿弥陀佛不是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不是高高在上让我们膜拜而已,阿弥陀佛是很亲切的来到这里呼唤我们,拜托、要求我们给祂救度,到祂的极乐世界去。祂说:我为你完成极乐世界,我为你完成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通通容纳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正觉的名号里面,白白的、通通的送给你,我要求你接受,到我的极乐世界吧!
我们合掌膜拜阿弥陀佛,其实是阿弥陀佛合掌在要求我们;就好像刚刚所讲的那个长者,在要求他的儿子回长者的家一样。所以我们的「信」,不只信有极乐、有弥陀,也要信极乐世界是我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所建设的。所以,「至心」,是我们的真实、真诚心;「欲生」,是我们真心愿生极乐世界;「信乐」,是信有弥陀,有极乐世界,信阿弥陀佛是为了救度我,念佛必定往生,因此有信心就有安慰、有快乐,因此叫做「信乐」。
(又有电话进来)
问:如果念阿弥陀佛就能够生极乐世界,那么其他像静坐的禅宗,能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呢?
答:能。谢谢你的提醒,我解释不完全。所谓「十方众生」是包含地球上不管是中国人、台湾人、香港人、纽西兰人、美洲、澳洲、欧洲等所有的人类;同时也包含佛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天主教徒;当然也包含佛教界学禅宗的、密宗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只要他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没有一个人不能被救度,没有一个人不往生的,所有任何众生都可以往生净土。
问:比如我就要离开世间了,如果是学禅宗的,也去念阿弥陀佛,这样混合起来,可不可以呢?
答:可以。等于是他虽然学禅,可是他目标在极乐净土,所谓「禅净双修」,所以他也能够往生。就如我刚刚讲的,愿生心真切,就能够往生。
问:我现在学静坐,有次静坐时,感到小腹下面有一些轻安的感觉,本来是坐完了要起来回向,但是感觉轻安的时候就不想起来,这样子是不是着相,是不是不太好?
答:这不算着相,觉得时间到了非起来回向不可,那反而是一种着相。纯粹以静坐而论的话,静坐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先要有轻安,好不容易静坐得到轻安,你就在轻安当中培养宁静安详的心境,然后以那份轻安、宁静去处事为人。所以,学禅也会改变我们的心境、我们的气质,展现一位学佛人的风范。
(主持人:时间还有一点,请师父继续。)
乃至十念
接下来我继续解释,「乃至十念」就是他愿生的心一生不变,而称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就能往生。如果说现在愿生,将来不愿生了;或者年纪大、临终的时候不愿生极乐世界了,那也不能够往生。所以「至心」从我们这里来讲,就是真的愿生,一辈子不改变,这是我们的至心,改变就不算了,就只是结个缘。
「乃至十念」,「乃至」意思是说:上包含一辈子,下包含十念、五念、一念,也就是刚刚所讲的,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就以临终的时间,能够念十声佛号就念十声,不然念五声、念一声,甚至只是心中念我要让弥陀救度,这个就是「乃至十念」。「乃至十念」不只是十念而已,也包含乃至九念、五念、一念;同时也包含了乃至十一念,乃至百念、千念,乃至一日、七日、七月、七年、七十年,也就是说这个人寿命如果延长了,就乃至十一念、二十念,乃至百念;乃至一日、七日念佛,乃至尽他的一辈子去称念这个名号,这就是「乃至」。
很遗憾,还没讲完,但时间已到;今天晚上在「九九○人间净土」继续请大家收听,谢谢!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讲于纽西兰之奥克兰FM104.6电台「佛法在世间」节目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第十八愿」略解》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