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语录▪P3

  ..续本文上一页─《星云大师讲演集.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 修行,你要老实修行;念佛,你要老实念佛;行佛,你要老实行佛;参禅,你也要老实参禅。人间佛教在生活上,只是表现一个禅性而已。──〈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 学「禅」,先要学惭愧,自知惭愧才有禅心;

  修「净」,首须修恭敬,对人恭敬才有净土。

  人间佛教不离禅净,惭愧自己,恭敬他人,自他才能交集,佛道才堪成就。──《佛光菜根谭》

  ‧ 学佛,主要是学自己,所以要向自己本心寻问;

  学禅,主要是参自心,所以要向本来面目探究。──《佛光菜根谭》

  ‧ 修行不是要离开社会,跑到深山找个寺院闭关,才有修行,也非衣着破旧,或不要家庭和财富的苦行才算修行。一个人在人世上,那一样东西不跟国家、社会、家庭、朋友有关系,故人间佛教行者,在众生身上修,从心地上去学,与佛接心,与佛共愿,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要将自我的修行落实,扩大心胸,与宇宙同在。好比虚空,不舍弃一物,才是人间佛教行者的胸襟。──《星云说偈》

  ‧ 一个禅者的生活,是尽量将生活简单化、艺术化及单纯化。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注),这是多么洒脱自如的人生哦!──《星云说偈》

  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明州布袋和尚〉。

  ‧ 禅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里,是离不开作务的,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都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之间开悟的。要工作、要务实、要体验、要磨心志、要刮骨髓,人生不经过千生万死,不能体会万死千生,怎么能入道呢?──《星云说偈》

  

  禅的智慧风光

  

      禅是一种教育,最能改变人的气质;禅是找到我们自己、证悟到我们自己本来面目最好的方法。人间的禅者,悟道不冀望别人,能找到自己,当下即是。──《星云禅话》

      ‧ 知识与悟道不同。知识是从分别识上去认知,悟道是从无分别智体证。禅,也不是从枯坐默守中可以悟得;禅,仍然要经过分别意识到无分别智,才能见性。──《星云禅话》

      ‧ 禅的里面,没有大小、长短、好坏,当然禅的里面也没有输赢。是不争论的世界,是一个有规律、有次序的世界。──《星云禅话》

      ‧ 听明白后,要融会于心,那是理解;见到什么,要体会实践,那是修行。修行的深浅,不可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星云禅话》

      ‧ 人间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反求诸己,人间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注),故人人应随地除去自己心上的妄想执着,否则一个黑漆皮灯笼,怎么能是一个人间佛教的禅者呢?──《星云禅话》

      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 禅者的语默动静,另有一番深意;禅者的生活作息别有一番境界。他们的机锋险峻,言行虽然朴素单调,但妙味无穷;他们的警策虽然严厉,但风度亲切,达观超凡。像惠能大师藏身于猎人堆中,像临济栽松作务,不离修道,这都是人间佛教的禅者。──〈开示〉

      ‧ 禅是活泼的,只要能在参禅中,体悟万法皆空的法性,生活里,就会感受到「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实性」(注)。因此,行住坐卧是禅,扬眉瞬目是禅,只要心神领会,人间那里没有禅?──《星云禅话》

      注:《景德传灯录》卷六:「越州大珠慧海禅师者,建州人也,姓朱氏。……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 有情说法,我们都听得懂他的声音;无情说法,其实更是美妙好听。天空的白云飘飘,江河的流水滔滔;春去秋来,岁月如梭,花开花谢,时光荏苒。我们的周遭,我们的每日生活里,哪一样不是无情的世界在对我们现身说法呢?禅师竖起了拂尘说:「你懂吗?」如果你懂得拂尘竖起来的意义,那就是开悟了!禅师指着庭外的柏树子说:「你会么?」如果你会的话,当下就是一位禅者了!可惜,空谷回声、天籁和鸣,不容易懂得呀!假如吾人除了「听」懂有情的说法之外,还能「会」得无情的说法,那就大事都解决了!聪明的人间行者,你还能不「去迷开悟」吗?──《迷悟之间》

      ‧ 参禅打坐的人,久而久之,不但身心平衡,理念明净,也可以悟入人生的真谛。悟的境界,是心中呈现另一个无量无边、光明解脱的世界,久远过去的事情,会重新浮现在眼前;遥远以前的人和事,也都会慢慢的向我们集中靠近;所谓「认识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懂得了人生究竟「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就能安顿身心,远离颠倒恐惧。──《星云法语.静坐的功效》

      ‧ 一个解脱者的身心,就好像山涧的流水一样,非常清净、非常清晰、非常透明,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泱泱乎,浩浩乎。解脱者的心境就像清泉,让人觉得沁凉明净,体会出人间禅者的安乐。──《星云法语.生活的解脱》

      ‧ 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注),解脱的人,如潺潺的流水,再茂密的竹林,也不妨流水的经过;如同山顶上那片白云,再高的峻岭,也挡不住它的飘行,因为它来去自如,好像一个禅者的心境,那么潇洒自在。──《星云法语.禅的譬喻》

      注:《圆悟佛果禅语录》卷六。

      ‧ 一个解脱者,有自受用的生活,也有他受用的生活。因为他解脱了,自有他的道德与修养,如同桂花的幽香,能够影响到周遭的每一个人。解脱的人,赞美超越的生活,显露芬芳的气质,自知而不骄慢,自信而不傲人。──《星云法语.生活的解脱》

      

《禅门语录》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五乘佛法的思想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