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下册) 六 精进品

  目 录

  六 精进品

  70. 劝人学佛求道

  71.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72. 流水拯救万条鱼

  73. 清净发心

  74. 具乞要回如意宝

  75. 猴王不忘下属

  76. 宝喜以身满众生愿

  77. 妙喜苦行寻宝

  78. 金铠逐步统领四大洲

  79. 世尊教化法政

  80. 云驰代龙被啄

  81. 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82. 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83. 诸多精进行迹

  七 寻法品

  84. 为半偈舍身

  85. 为得妙法能舍一切

  86. 身做千灯

  87. 寻法志坚 不惧万难

  88. 舍物舍身而求法

  八 禅定品

  89. 具蹼救弟

  90. 不当国王装哑跛

  91. 永不希求世间利乐

  92. 远离散乱 方成禅定

  93.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

  94. 喜求禅定 成办二利

  95. 苦行得禅定 方便度众生

  九 智慧品

  96.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

  97. 大药妙智解疑难

  98.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

  99. 不随波逐流

  100.革夏巴救度沉迷情欲者

  101.以善说遣除恶行

  102.旁生说妙法

  103.以种种身相根除众生痴暗

  104.智光处处显

  105.方便度众不可数

  106.心善则一切皆善

  十 净心品

  107.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

  108.供养无量佛

  109.未得授记不丧气

  110.最终得菩提授记

  十一 修行品

  111.佛法功德不可思议

  112.佛刹广大清净 佛陀寿量无边

  113.究竟观想佛陀之法

  114.以观佛而修止观瑜伽

  115.日常观修佛陀法要

  六精进品

  劝人学佛求道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之前,有一世界名为寂灭世界,正处喜爱劫中,净现如来应世说法。人民生活快乐幸福、财富圆满,寿量可达八万四千年。当时有一王子名为吉祥宝,相貌端严、财富广积、为人傲慢,他从未拜见过净现如来,也从不供养、承侍世尊。净现如来早已了知王子根基,觉其应有成佛之善根,只是因贪著财物故而不来礼敬佛陀。若有人愿持之以恒对其进行劝请,王子想必应能亲近、拜访佛陀。

  净现如来于是对众人说道:“在我们八万四千菩萨中,有哪位心地善良、能以无有厌倦心态、于八万四千年中在吉祥宝王子门前甘愿承受痛苦,忍受诋毁劝其发心?如此漫长过程中,他不会听闻悦耳言词,亦无有坐垫,整日饱受恶语中伤、粗言讥毁。如此境遇面前,有谁自愿前往?”如来言毕即用筹码开始点将,但八万四千人中竟无一人愿意接受。如来三次以筹码唤人,但均无人愿意领取。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当时名为精进力菩萨,闻听如来多次恳切召唤后,即从诸眷属中离于坐垫、趋于佛前。他将法衣披于肩上,右膝着地,恭敬合掌顶礼净现如来正等觉后说:“世尊,我愿于八万四千年中远离一切快乐享受、不生厌烦心、承担一切痛苦与不悦意言词,前往吉祥宝处劝其学佛。”精进力言毕,大地即六次震动,虚空中成千上万天子也啧啧赞叹:“奇哉!大菩萨精进力誓披精进铠甲真乃善妙。”

  精进力于是就前往王子宫殿,当他坐于门外后,众人见之马上即开始用种种污言恶语对其加以伤害。有人还扬起灰尘向他抛洒,兼以拳脚、木棒、粪便痛击。精进力尽管饱受如是令人耳目不悦之对待,身体亦遭受各种痛苦,但他内心从未被其扰乱,也从未生起嗔恨心与仇恨之意。他既不退转心志,也不落荒而逃,反而因之更加精进不懈。精进力即如此以大悲心在其门外静等一千年。

  当精进力随后进入大门时,又开始遭受众人诋毁、谴责、辱骂、殴打,但他依然未生嗔恨,一呆就是一万年。精进力又开始进入王子宫殿二门,至其离开时,已于其中度过两万年难捱岁月。精进力又依次进入第三门,至此,七万年时光已悄悄流逝。接下来,精进力再继续往里深入,过得第六门,又入第七门,此时已过八万四千年时间。吉祥宝王子终于开口对他说道:“比丘尊者,你欲何求尽管提出,我尽量满足。”

  王子此刻对精进力菩萨生起强烈好奇心,他心想:此人居留于此长达八万余年,竟然还未生厌离心真是稀有。精进力看到王子情绪尚好就回答道:“我根本不为饮食、衣物等财物而来,我以清净心欲劝你学道,故而才奔赴此地。世间大怙主净现如来现正为众生宣说断除烦恼痛苦法门,若错失听法良机则太过可惜。无数百千万亿劫中,如来出世稀有难得,而如今正因有具圆满功德之佛陀应世说法,此黑暗世界才被光明充满。但你却一直贪著世间妙欲,沉湎于财色酒气之中,如一直这样陶醉于王位及王宫幸福生活,你始终也不会拜见如来,这才真正令人痛惜。因你所为实在了无实义,如来说过财富无常,王位生命亦都如草上露珠一样无常消逝。你虽已听闻并且了知如来出世,但仍一直沉迷于世间享乐,这太不应理。你应趋入菩提道,并劝化你能调伏之众生亦趋入佛法。如你自己尚且为欲望奴仆,那又如何调化其他众生?真希望你能断除我慢烦恼,立即前往净现如来座前,以精进心对世间众生生起悲心。若不如此行事,你未来定会生后悔心。”

  王子听到精进力发自肺腑之劝告后,自然灭尽傲慢心。他以恭敬心顶礼精进力双足道:“我现在诚心诚意忏悔以前对你所作之伤害,我愿把自己王位及一切妙欲、受用统统舍弃以断除傲慢心,并立即前往拜见如来。”说完就携带八千万众生眷属手捧鲜花、妙香、甘美饮食前去拜见如来。

  吉祥宝见到如来后即恭敬顶礼,并献上供养,又坐于如来法座下说道:“多亏精进力菩萨劝请,我方才来至如来面前。我本该早行供养,但却从未如此行持,现在我于世间怙主前至诚忏悔,忏悔以前对精进力菩萨种种非理、不恭敬言行。我真是愚痴众生,请如来垂怜救护,对我等众生以大悲心慈悲摄受。我愿趋入殊胜菩提道,及至取得殊胜佛果之前,永不行持放逸行为。”王子随后就舍弃王位,与八千万众生一道开始希求无上菩提道,并最终于如来脚下出家。

  如来了知众人不同意乐,就为他们宣说殊胜菩提道法门,众人最后均获得与各自根基相应之安忍境界。

  当时之吉祥宝王子即为后来之弥勒菩萨。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又久远之前有一王宫名为雄狮王宫,国王名为狮髻,财富丰饶,且如理如法治理国家。他手下有一狮子商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一般。商主娶有与他同一种姓之妻子,释迦牟尼佛当时即转生为二人之子,名为桑嘎拉。桑嘎拉外相俊美、可爱,长大后开始学习文字,不久即精通八种观察法等一切学问。父亲为他能安享四季美妙生活,就给他建造了多处不同房舍以供春夏秋冬之用。桑嘎拉妻子所居屋室亦分上、中、下三等,桑嘎拉与妻子在上等屋室中尽度美好时光,两人还经常以美妙乐音愉悦身心。

  桑嘎拉后来在父亲面前请求能去海中取宝,父亲劝解道:“儿啊,我财富如此圆满,大米、芝麻等物永远不会被你耗尽,你尽可随意享用。我只希望能在自己健在时与你共度快乐时日,等我死后你再去求财也不为迟。”但桑嘎拉不为父亲劝说所动,他仍再三祈求能得父亲开许。父亲深觉儿子可能正被业力催动,最后只好说道:“既如此,你就出发吧。”同时又对儿子提出希望:“你必须承受种种痛苦、危险。”

  桑嘎拉便集中起五百人欲赴海中取宝,并且带有施资者、善游水者、张帆者等五种特殊人才,准备妥当后就欲开拔启程。因桑嘎拉想到此次航行能否顺利归来尚难料定,他便备齐大量海上救生设备,诸如木板等各种应急物件一应俱全,桑嘎拉全部收拾妥当后便率船出发。

  结果众人不幸碰到一条大鲸鱼,船只被它彻底摧毁。幸亏众人备有木板等救生物,便争先恐后游向岸边。借助业风吹动,大家最终被刮向南方海岸。那里有一铜洲,聚集有众多罗刹女守护,整个地区被划分为胜幢欢喜地与贫乏痛苦地两块区域。

  当他们即将接近岸边时,胜幢欢喜地之吉祥幢开始震动,众罗刹女立刻明白赡部洲有一商船已被损坏,船上众人均已漂流至此。罗刹女急忙赶往岸边,结果发现这些人正往此处游来。她们连忙把自己装扮成美丽漂亮之女人,梳洗打扮一番后,这些罗刹女说道:“诸位好哥哥,请上岸与我们一同生活,我们大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岂非再好不过?我们已带来饮食、衣物、卧具、各种珍珠、蓝宝石、右旋海螺,有生之年,这些物品能令我们尽享美满幸福生活。但你们无论是谁都不要前往南方,精神疯癫也不得前往。”

  男人原本就易受美女美色吸引,她们美丽诱惑能束缚住任何男人。听罢罗刹女所言,众商人开始一一与她们各自组建安乐窝,不唯快乐生活,还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桑嘎拉商主则一直在思索:为何她们不让我们前往南方?为何翻来覆去强调不已?有次等妻子睡着后,他就悄悄起床,腋下夹着一把宝剑就直奔南方而去。结果走到后来,桑嘎拉听到一片哭诉声,还有人言道:“悲哉!我等现已远离父母妻子及所有赡部洲众人与国土。”桑嘎拉听到后稍感恐慌,他屏住呼吸又静听片刻,然后鼓起胆子继续向前走。

  不久即来到一座铁城前,铁城四周有高大铁墙围绕。桑嘎拉想:这铁城想必应有城门吧。他于是开始四下打探,但仔细搜寻半天,竟连一老鼠洞都未发觉。此时他发现北方出现一株高大树木,随即他就直奔而去,且爬上高高树干,结果竟发现一铁屋。

  桑嘎拉问屋中人:“为何在这里痛苦哀嚎?”那些人一看来人急忙回答说:“我们本是赡部洲商人,前往大海取宝途中碰到鲸鱼,它毁坏我们所乘船只,我们依靠船上救生设施才游至岸边。铜洲罗刹女以美色诱惑我等,用甜言蜜语令我们与其共同生活,还育有子女。但她们一旦找到新上岸之赡部洲商人后,就欲将我们全部吞食干净。我们中已有多人被其吃光啃净,她们吞食时甚至连头发、指甲都不放过,…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下册) 六 精进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