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八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八)

  东台弥陀寺本源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书本第三十九页。

  戊二、表位叹德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即乞士果;二、杀贼,即破恶果;三、无生,即怖魔果。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

  上次我们学习了佛的常随弟子,千二百五十五人,经典中一般称千二百五十人。这些大比丘不是一般的僧人,都是大阿罗汉。比丘是因,罗汉是比丘的果地。比丘具三义,罗汉也有三义。因中比丘是乞士,在果地罗汉福德智慧具足,为世间福田,应该接受世人的供养,所以称为应供。在因地比丘叫破恶,破除一切烦恼恶知见,果地叫杀贼,这个“贼”是烦恼,要杀除一切障碍我们法身慧命之贼。因地比丘叫怖魔,果地见思烦恼断尽,出离三界,出离六道,不再受三界内的分段生死。

  罗汉果位根据修学的深浅分为三种:

  一、慧解脱。凡夫觉得这个世间恒常,非常快乐,有一个真实的我,觉得正报跟依报都非常干净。罗汉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用这四念处来对治凡夫常、乐、我、净的四颠倒想。这是别相修四念处,可以得慧解脱,能够破除一切智外道。

  二、俱解脱。除了修四念处,还修四禅八定,能够得到三明八解脱,破除五通外道。

  三、无疑解脱。就是总相修四念处。比如观身不净,总相修四念处,不但观身不净,观受也不净,观心也不净,观法也不净,其他三条也是这样修法。总相修四念处能够精通世出世间一切法,解决一切众生的疑惑,破除围陀外道。

  这里之所以称“大”阿罗汉,一者,这些罗汉就是修的总相四念处得无疑解脱。再者,就是底下:

  【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大也。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这些阿罗汉其实都是法身大士示现作声闻,法身大士都是开始断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他们倒驾慈航示现声闻众,协助释迦牟尼佛一起转*轮,度众生。我们称“说法”叫转*轮,把佛法比喻成车轮,有两层意思:一是佛法像车轮一样能够碾压众生的烦恼;二是运载义,佛法能够将众生从凡夫地运载到圣人位置。这些大阿罗汉都是法身大士示现,所以能够作如来使,代佛宣扬,利益一切众生,都熟识,故为众所知识。

  戊三、列上首名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德腊俱尊,故名长老。身子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目连尊者神通第一。饮光尊者身有金光,传佛心印为初祖,头陀行第一。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大膝尊者答问第一。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呞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寿命第一。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我们每天早晚功课都诵这段经文,但是对这十六位尊者不一定了解,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首先,为什么佛陀单独把这十六尊者列出来呢?这是表法,他们代表了十六种类型的人,作为修学信愿念佛法门的当机众,其中有智慧第一的,也有非常愚笨的、神通第一的、修苦行第一的等等。列举此十六尊者,目的是让我们大众对信愿念佛法门生起信心。有好多人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困难,但是看到周利槃陀伽,我们就会增加信心了,我们觉得自己很笨,再笨也会比周利槃陀伽强多了。

  “长老”,此地不单指舍利弗尊者,以下十六尊者都包括在内。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长老呢?要德腊俱尊,一要德高,有道德、德行;二戒腊很长,戒腊就是受戒的时间。长老有两种,戒腊久年纪长,又有一定德行,称为耆年长老。法性长老,是真正证得了圣果的圣人。如果一个人有德行但没什么戒腊,证果了但受戒时间不长,也可以称为长老。如果受戒时间很长但是没有德行,这样的人是不可以称为长老的。我以前有位朋友是公司的老总,他讲到他用人有一个标准,有德有才的他要重用,有德无才的人可用,有才无德的不能用,无德无才就不要想了。我觉得跟我们长老的解释非常相近。

  身子尊者,就是舍利弗。他的名字是从母亲那儿得来的,舍利弗的母亲身材非常苗条,长得也非常漂亮,所以叫“身”,舍利弗是她儿子,就叫“身子”。舍利弗尊者出生之前,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能够显现出他的大智慧。他的母亲经常跟他的舅舅在一起辩论,他的舅舅就是摩诃俱絺罗,一般都是舍利弗的母亲输掉。自从她怀上了舍利弗,情况发生了转变,姐弟俩再辩论,每次都是舍利弗的母亲胜出。摩诃俱絺罗感觉到奇怪,就意识到这是姐姐所怀的孩子有大智慧,他想现在没有出生就有这样的大智慧,将来我这个做舅舅的跟外甥辩论如果败下阵来,那多没有面子,摩诃俱絺罗就发心出去学习了。舍利弗是声闻乘当中智慧第一的,他出家后七天内就能够通达所有的法藏。释迦牟尼佛说文殊菩萨是菩萨中的智慧第一,是实智。舍利弗尊者是声闻乘当中智慧第一的,是权智第一。释迦牟尼佛每说一部经典都有人启法,像《法华经》都是舍利弗尊者代众请法。这部《弥陀经》呢,大家看发起序,没有人启法,是佛无问自说来宣讲这部弥陀经,宣讲信愿念佛法门。没有大智慧的人,是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法门的。所以佛选了声闻乘当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以及菩萨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作为当机众。

  目连尊者,就是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神通,就是神妙莫测,通达十方。其实神通是我们每个众生本来具有的,为什么我们的神通不能显现?正因为无明妄想执著覆盖于上。罗汉具有六神通,一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外道除了漏尽通,前五通都具足。在这些尊者当中,目犍连的神通是第一的,但是神通再大也抵挡不了业力,这里有一个典故。目犍连和舍利弗尊者一起去度化众生(可以看出二乘人不是完全的自利,也去利益众生),他们来到地狱,看到外道的首领护光圆者在地狱道受苦,他看到目犍连舍利弗来了,就请两位尊者带信给他的徒众,叫他们不要再修学外道法了,要跟佛陀修正法,因为修外道法堕落地狱道。而且他的徒孙把他的骨灰建成灵塔供奉,只要有人向灵塔顶礼膜拜的时候,外道首领就在地狱里面受热铁浇身之苦,非常难过。回到人间,舍利弗尊者就把这个情况转告外道首领的徒众,由于他跟外道这些人没什么缘分,他们就没听进去。后来目连尊者又去跟他们讲,你们的首领在地狱道里受苦,叫你们不要修外道法,叫你们来修学佛法。外道徒众一听,以为目犍连是在诽谤他们的教法,诽谤他们的首领,就起来用石头、木棍打他。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以他的神通道力任何人伤不了他,但是因为宿世的业力,他难免一死,最后被外道用乱棒跟石头打死了。其他尊者闻讯非常难过,目连尊者又用神通示现出来,跟他们讲,神通再大也抵挡不住业力,所以大家就一起示寂入涅槃,不肯再出来度化众生了,视三界如牢狱。现在很多同修喜欢搞一些神神叨叨的事情,而且现在学佛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从这里我们要明白,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都逃脱不了业力。所以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就得三不退。

  饮光尊者,就是摩诃迦叶。迦叶尊者宿世是一位冶金师,他与一位贫女一起为佛菩萨装金,就感得了九十一劫身有金光的果报。他的身光非常强烈,超过日月之光,所以叫饮光尊者。有一次,大梵天王供养释迦牟尼佛一朵金钵罗花,佛祖就拈起这朵金钵罗花,底下弟子都不明白佛陀的用意,只有大迦叶尊者,悟佛心旨,破颜微笑。佛陀就讲他有正法眼藏,这样一个殊胜的法门传给摩诃迦叶。就是我们现在的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将他的衣钵也传给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就成为禅宗西天的初祖。摩诃迦叶是以修头陀行第一。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法师行头陀行,佛法以苦为师,行苦行非常了不得。佛教里面讲头陀行有十二种:一、住阿兰若。修头陀行的人不住闹市区,要住非常清静的地方。二、常行乞食。不住在寺院里面接受常住供养,要出去托钵乞讨。三、次第乞。乞讨的时候不会专门挑选学佛的人家乞讨,也不可能挑选大富长者家,而是挨家挨户地去乞讨。连续七家没有乞讨到,就不能去第八家乞讨,就回去打坐了,这一天就饿肚子了。四、日中一食。中午只吃一顿。五、节量食。虽然只吃一顿,但是也会注意节量。我以前遇到一位比丘,非常发心,行持日中一食,但是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他就拼命地吃几大碗,最后把胃搞坏了,得癌症去世了。所以我觉得修行像调琴弦一样的,调的太紧,就绷掉了;调的太松,过于放逸自己,琴弦也就没有声音了。六、过中不饮浆。过了中午饮料也不喝。七、着粪扫衣。就是百衲衣,从垃圾堆里面捡别人不要的衣服缝缝补补穿在身上。八、但三衣。只有三件衣服,五衣、七衣、祖衣(大衣)。九、冢间坐。经常坐在坟墓当中,便于修无常观,修白骨观,知道生死无常,修行不敢懈怠。十、树下宿。随遇而安,走到哪儿睡到哪儿。十一、露天住。没有任何遮挡,露天而住。十二、但坐不卧。就…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