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我们讲的不倒单,睡觉不躺下来,坐在那儿。这是十二头陀行。大迦叶尊者出身富贵之家,但是他行持的就是头陀行,非常了不得。佛陀看他年纪很大了,就劝他住到精舍里面来。当初那些精舍都是一些大富长者供养佛陀的,金碧辉煌,这部弥陀经所讲之处祇树给孤独园,非常精致。摩诃迦叶来到精舍睡也睡不好,修道也修不好,就跟佛陀讲还是让我住到坟墓间去,我在这里道心发不起来,只能在那种环境下才能发起殊胜的道心。佛陀后来很赞叹,说末法时期,只要我们都行持苦行,佛法就能够持续下去。我想这十二苦行我们就是行持一样都做不了,所以非常惭愧了。
文饰尊者,就是摩诃迦旃延。在古印度包括现在有四种种姓:一、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最为尊贵。二、刹帝利。王种,像皇帝、当官的。三、吠舍。做生意的,像手工艺者。四、首陀罗。最低下的农奴阶层。摩诃迦旃延尊者属于婆罗门种,出身很高贵。他是论议第一,辩才无碍,他利用出众的辩才度化了无量众生。
大膝尊者,就是摩诃俱絺罗,舍利弗的舅舅。刚刚讲到,摩诃俱絺罗尊者知道外甥非常有智慧,于是出去学习,就来到了南印度学习外道的十八经以及四围陀典。他夜以继日地看书,连指甲都没有时间去修剪,所以他的指甲长得很长,别人就称他为长爪梵志。经过了十六年时间,他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胸有成竹地回来找舍利弗辩论,姐姐告诉他说,你的外甥已经跟佛陀出家了。摩诃俱絺罗勃然大怒,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做我外甥的师父啊。他就去找佛陀,正巧佛陀在跟大众说法,他气势汹汹地跑过来,指着佛陀说,你快把我外甥叫出来,我要带他回家。佛陀一看来者不善,就说只要你来回答我的问题,答对了,就把舍利弗给你带回去。摩诃俱絺罗也非常傲慢,说如果我答错了,你就把我的头砍掉。佛陀就问:你以何为宗?摩诃俱絺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以不受一切法为宗。佛陀又问:既然不受一切法,那你自己刚说的这一条受不受?摩诃俱絺罗脑子一动,今天遇到高人了,如果回答受,那和自己的宗旨矛盾了;如果答不受,连自己的话都不受,怎么让别人受用呢。摩诃俱絺罗知道自己输掉了,就叫佛陀拿刀来,他要砍头。佛陀讲我不砍你的头,我要给你剃头,摩诃俱絺罗以后就跟着佛陀出家修行。他出家后非常精进,很短的时间就把佛典学通了。他的答问第一了。
星宿尊者,就是离婆多尊者。他是无倒乱第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界,都不会因为境界转他的心。他是心能转境,保持一心。离婆多又译为假和合。这位尊者在跟佛陀出家前喜欢游山玩水,有一天到外面游玩天色已晚,他在路边凉亭住下来,看到一个小鬼背着一个尸体跑来,后面一个大鬼追着抢这个尸体,跑到凉亭,请离婆多尊者评理。小鬼说这个尸体是我背过来的,他要跟我抢,请你给评评理,到底这个尸体是谁的(因为鬼要吃尸体)?离婆多尊者一想,这下糟了,如果他说真话,大鬼不高兴要把他吃掉,说假话的话,小鬼生气也要把他吃掉,他想着反正是死,就豁出去了,说一句真话吧。于是说这个尸体是小鬼的,大鬼无理。大鬼一听,就把离婆多尊者的胳膊给卸下来了,小鬼也特别讲义气,看到大鬼把他胳膊卸下来,马上从尸体卸下一只胳膊帮离婆多尊者装上去,大鬼把他腿卸下来,小鬼又从尸体卸一只腿给他装上,折腾一番,等两个鬼走了以后,离婆多尊者想着,我这个身体已经装满了别人的部件,到底这个身体还是不是我的啊?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第二天,他来到大街上,碰到人就问:你们看我还像我吗,我还是我吗?别人都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问出这样奇怪的问题。他满街的人都问下来了,别人就当他是神经病,这时正好有两位阿罗汉经过,一听他问的问题,就知道这个人的得度因缘成熟了,就跟他讲四大五蕴和合的我是一个假我,离婆多尊者从这里就悟道了,心无倒乱,所以是无倒乱第一。
继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古印度有一个风俗,女人生子一定要回娘家去生。周利槃陀伽有一个哥哥,名叫“周利”,译为大路边。“槃陀伽”,翻作继道,相继于道路而生。因为这兄弟二人是其母先后两次在归家途中所生。哥哥随佛陀出家修行,非常聪明,很快就证果了。周利槃陀伽也从佛出家修行,但是非常愚笨,哥哥教他念首偈子,他学了一年都背不下来。后来他哥哥就劝他说,你还是还俗吧,这么笨的人学什么佛法呢。周利槃陀伽不想还俗,就在那边哭哭啼啼的。佛陀知道了,就跟他哥哥讲,你怎么教他这么复杂的偈子啊(其实这个偈子很简单),还是教他简单一点的吧,就教他念四个字——扫尘除垢。就这简单的四个字,周利槃陀伽还是背不下来,他念到“扫尘”,就忘记了后面的“除垢”,记住了除垢,又忘记了扫尘。所以佛陀就叫他去帮助僧众打扫房间,让僧众提醒他,当他念到“扫尘”的时候,僧众就说“除垢”,他忘记扫尘的时候,大家再提醒他扫尘。因为他太笨了,僧众也不要他在这边打扫卫生,佛陀就讲你们要行持六和帮助他。周利槃陀伽反反复复地念,忘记了别人就提醒他,念到后来他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不但要扫外面的尘,而且要把内心的尘扫尽。最后他的见思惑断就证果了,成了罗汉。所以他是义持第一。所以我们大家要有信心,你决定会比周利槃陀伽要聪明多了,这么笨的人都能成就,一定要老老实实念佛,必定得解脱。
喜尊者,就是难陀尊者。他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佛出生之后母亲就去世了,是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他带大的,后来摩诃波阇波提也出家了,叫大爱道。喜尊者是仪容第一,他是一位美男子。有一次佛陀回家乡迦毗罗卫国弘扬佛法,正巧碰到难陀尊者准备结婚,他的妻子是迦毗罗卫国最漂亮的女子。佛陀回来后,也不祝贺难陀,就把他的钵交给难陀转身走掉了,难陀要把钵还给哥哥,就一路跟在佛陀后面跑,直到回到释迦佛的住地。佛陀劝难陀出家,难陀不好拒绝他的要求就跟着佛陀出家了。过了一段出家人的生活,难陀尊者感到非常枯燥无味,太孤单、太寂寞了,没有意思,就跟佛陀讲,我太想念老婆了,我还是还俗去吧。虽然出家人的生活很高尚,但是我受不了这种生活,我要回家去过世俗生活。佛陀没有讲话,带他走出精舍,来到一块空地,看到一只猴子。佛陀就问难陀,是你老婆漂亮还是这只猴子漂亮?难陀说,佛陀你不要开玩笑了,我老婆这么漂亮怎么能跟猴子比呢,当然我老婆漂亮啊。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三十三天,天宫里面很多天女每一位都长得很漂亮,难陀的眼睛看直了。佛陀又问难陀,难陀啊,是你老婆漂亮还是这些天女漂亮啊,难陀回答说,佛陀您又开玩笑了,跟这些天女比起来,我老婆简直就像那只猴子一样(你看这些男人啊,喜新厌旧)。佛陀告诉他,只要你好好地修行,你就会得到这些天女。难陀真的有了动力,回去以后认真地修行,精进不懈,终于有一天证果了,他明白了再漂亮的人,都会很无常,都要衰老、死亡。明白了一切法的生灭相,难陀也不再要得到天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陀为了度众生,真正是方便善巧,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庆喜尊者,就是阿难陀尊者。为什么叫庆喜呢?因为他出生那一天,正好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净饭王先听说佛成道了,他的弟弟白梵王又来报告说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庆喜。阿难尊者非常聪明,多闻第一,记忆力非常好,佛的这些典籍都是由他最后诵出来的。他是提婆达多的弟弟,提婆达多是要害佛的一位污行比丘。
覆障尊者,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当初释迦牟尼佛看到了四门的生老病死,发心要出家修行,他的父亲净饭王不允许,后跟佛陀讲,你要出家可以,但要给我留一个儿子。那时释迦佛已经结婚了,他的妻子是耶输陀罗。父亲有这个要求后,佛陀就用手指着耶输陀罗的腹部,指腹就怀孕了,怀孕了六年才生下罗睺罗。其他人就开始诽谤说耶输陀罗的作风不检点,请净饭王治她的罪。耶输陀罗非常冤屈,她就请净饭王建一个火坑,里面是焚烧的烈火,她发誓说,如果我的作风不检点,我跳到火坑里面就化为灰烬,如果我的作风正派,我们母子二人跳入火坑火焰化红莲。说完她就跳进火坑,火焰顿时化为红莲托住他们母子二人。从此再无人诽谤。罗睺罗尊者为什么会住胎六年呢?这里也有一个因果,他宿世用东西堵老鼠洞堵了六天,所以今世就感召到要住胎六年的果报。
牛呞尊者,有一种怪毛病,他的嘴巴始终像牛在嚼草一样嚼个不停,是什么原因呢?他宿世也是一位出家人,看到一位老比丘在诵经,老比丘大概年纪大了,牙齿掉了,诵得屋里吧唧的,他就嘲讽老比丘,“你诵得太难听了,就像牛一样的。”老比丘连忙跟他讲,“我已经是证果的圣人,你快抓紧时间忏悔”——诽谤阿罗汉果位的人罪过大的不得了啊。他马上就去忏悔,但还是感召了五百世堕入畜生道做牛的果报。所以他今世虽然成为阿罗汉,但是还有牛的习气,嘴巴不停地嚼动。所以佛陀考虑到他出去应供时,别人看到他这个样子又要诽谤他,为了防止别人再造业,就叫他不要在人间了,住到天上去接受天人的供养(因为天人知道他是罗汉,不会去讥讽)。所以他是天供养第一。
不动尊者,就是宾头卢尊者。又叫伏虎罗汉,他能降伏老虎,是福田第一。宾头卢尊者每次都把受供的食物分给后山的老虎,长期下去老虎跟他相处得很好,他把老虎降服住了,所以叫伏虎罗汉。佛灭度三千年,不允许他入涅槃,叫他接受大众的供养,现在只要哪个地方供养千僧斋,他就会去应供,一千个僧众当中就有宾头卢尊者。
黑光尊者,迦留陀夷,教化第一。迦留陀夷的学问很深,是佛陀未出家时的老师,妻子善岁也跟他一起皈依佛陀出家修行。迦留陀夷有个特色,人长得非常黑(大概是非洲人)。有一天他傍晚出去托钵,来到一户人家,男主人外出了,女主人怀孕在家,昏暗之中她看到外面有个黑黑的人影,女主人以为是鬼来了,就吓了一跳,导致流产了。后来得知黑光尊者是佛陀的弟子,人家就开始诽谤佛教了。佛陀此后就制定了一条戒律——比丘过午不得乞食。
房宿尊者,就是劫宾那尊者。这位尊者是父母祈祷星宿而生,房宿是二十八宿之第四星,所以他是知星宿第一,用现代话来讲,他就是一名天文学家。
善容尊者,就是薄拘罗尊者。薄拘罗尊者在过去世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时,严持不杀生戒,并施药给重病比丘,他因为这些因缘,感召到九十一劫在人道中没有毛病。所以我们要想自己身体好啊,就要持好不杀生戒,供养僧人医药。薄拘罗尊者出身于婆罗门种,出生以后就打坐念佛,母亲就觉得会不会生了一个怪物,就用火去烧他,烧不死,扔到水里也淹不死,被一条鱼吞进去了,在鱼腹之中还是不死,后来这条鱼被一位渔民网捕上来,用刀把鱼腹剖开,他毫发无损地出来了,生命力相当顽强,五害不死,这就是前世不杀生、布施医药给出家人感得的果报。他的寿命是第一。
阿{少/兔}楼陀,天眼第一。这位尊者每次听经的时候就打瞌睡、昏沉,佛就呵斥他,说他像螺蛳跟蚌蛤一样,一睡一万年,不闻佛法,所以凡是听经睡觉的这些人啊,螺蛳投胎的,一睡一万年,不闻佛名,佛这样呵斥他以后,他就发愤精进,七昼夜不合眼,把眼睛搞坏掉了,佛就教他修一种定,感得了天眼。
我们发现,十六位尊者每个人都是“第一”,这就教导我们不要看别人的短处,任何人都有缺点,我们只能看别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声闻众,常随众,不是一般的二乘果位的人,都是法身大士示现过来的,法身大士是什么人?都是像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样,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大菩萨。一佛出世千佛扶持,他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佛在讲法的时候底下没有人听那是不行的,底下一千二百五十人听佛讲法,那个场面多大啊,能摄受很多人,影响别人来听法,叫影响众。第一义悉檀,是四悉檀之一,第一义悉檀就是中道实相之理。闻到了净土能够摄受上、中、下三根,我们看到前面的十六尊者作为当机众,有上乘根机的人,也有下机的人,能够摄受三种根器的人,闻到了以后,就能够契入中道实相的理性。增道损生,就是能够断无明烦恼证法身。自净佛土,悟出当下即是极乐世界,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复名当机众,所以选这些声闻众列为上首弟子,作为听闻这部经典的当机众,让我们大众生起无比的信心。今天就讲到这里。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