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我們講的不倒單,睡覺不躺下來,坐在那兒。這是十二頭陀行。大迦葉尊者出身富貴之家,但是他行持的就是頭陀行,非常了不得。佛陀看他年紀很大了,就勸他住到精舍裏面來。當初那些精舍都是一些大富長者供養佛陀的,金碧輝煌,這部彌陀經所講之處祇樹給孤獨園,非常精致。摩诃迦葉來到精舍睡也睡不好,修道也修不好,就跟佛陀講還是讓我住到墳墓間去,我在這裏道心發不起來,只能在那種環境下才能發起殊勝的道心。佛陀後來很贊歎,說末法時期,只要我們都行持苦行,佛法就能夠持續下去。我想這十二苦行我們就是行持一樣都做不了,所以非常慚愧了。
文飾尊者,就是摩诃迦旃延。在古印度包括現在有四種種姓:一、婆羅門。掌管宗教祭祀,最爲尊貴。二、刹帝利。王種,像皇帝、當官的。叁、吠舍。做生意的,像手工藝者。四、首陀羅。最低下的農奴階層。摩诃迦旃延尊者屬于婆羅門種,出身很高貴。他是論議第一,辯才無礙,他利用出衆的辯才度化了無量衆生。
大膝尊者,就是摩诃俱絺羅,舍利弗的舅舅。剛剛講到,摩诃俱絺羅尊者知道外甥非常有智慧,于是出去學習,就來到了南印度學習外道的十八經以及四圍陀典。他夜以繼日地看書,連指甲都沒有時間去修剪,所以他的指甲長得很長,別人就稱他爲長爪梵志。經過了十六年時間,他覺得自己學得差不多了,胸有成竹地回來找舍利弗辯論,姐姐告訴他說,你的外甥已經跟佛陀出家了。摩诃俱絺羅勃然大怒,心想是什麼樣的人能夠做我外甥的師父啊。他就去找佛陀,正巧佛陀在跟大衆說法,他氣勢洶洶地跑過來,指著佛陀說,你快把我外甥叫出來,我要帶他回家。佛陀一看來者不善,就說只要你來回答我的問題,答對了,就把舍利弗給你帶回去。摩诃俱絺羅也非常傲慢,說如果我答錯了,你就把我的頭砍掉。佛陀就問:你以何爲宗?摩诃俱絺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以不受一切法爲宗。佛陀又問:既然不受一切法,那你自己剛說的這一條受不受?摩诃俱絺羅腦子一動,今天遇到高人了,如果回答受,那和自己的宗旨矛盾了;如果答不受,連自己的話都不受,怎麼讓別人受用呢。摩诃俱絺羅知道自己輸掉了,就叫佛陀拿刀來,他要砍頭。佛陀講我不砍你的頭,我要給你剃頭,摩诃俱絺羅以後就跟著佛陀出家修行。他出家後非常精進,很短的時間就把佛典學通了。他的答問第一了。
星宿尊者,就是離婆多尊者。他是無倒亂第一,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都不會因爲境界轉他的心。他是心能轉境,保持一心。離婆多又譯爲假和合。這位尊者在跟佛陀出家前喜歡遊山玩水,有一天到外面遊玩天色已晚,他在路邊涼亭住下來,看到一個小鬼背著一個屍體跑來,後面一個大鬼追著搶這個屍體,跑到涼亭,請離婆多尊者評理。小鬼說這個屍體是我背過來的,他要跟我搶,請你給評評理,到底這個屍體是誰的(因爲鬼要吃屍體)?離婆多尊者一想,這下糟了,如果他說真話,大鬼不高興要把他吃掉,說假話的話,小鬼生氣也要把他吃掉,他想著反正是死,就豁出去了,說一句真話吧。于是說這個屍體是小鬼的,大鬼無理。大鬼一聽,就把離婆多尊者的胳膊給卸下來了,小鬼也特別講義氣,看到大鬼把他胳膊卸下來,馬上從屍體卸下一只胳膊幫離婆多尊者裝上去,大鬼把他腿卸下來,小鬼又從屍體卸一只腿給他裝上,折騰一番,等兩個鬼走了以後,離婆多尊者想著,我這個身體已經裝滿了別人的部件,到底這個身體還是不是我的啊?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第二天,他來到大街上,碰到人就問:你們看我還像我嗎,我還是我嗎?別人都覺得這個人是不是有毛病,問出這樣奇怪的問題。他滿街的人都問下來了,別人就當他是神經病,這時正好有兩位阿羅漢經過,一聽他問的問題,就知道這個人的得度因緣成熟了,就跟他講四大五蘊和合的我是一個假我,離婆多尊者從這裏就悟道了,心無倒亂,所以是無倒亂第一。
繼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古印度有一個風俗,女人生子一定要回娘家去生。周利槃陀伽有一個哥哥,名叫“周利”,譯爲大路邊。“槃陀伽”,翻作繼道,相繼于道路而生。因爲這兄弟二人是其母先後兩次在歸家途中所生。哥哥隨佛陀出家修行,非常聰明,很快就證果了。周利槃陀伽也從佛出家修行,但是非常愚笨,哥哥教他念首偈子,他學了一年都背不下來。後來他哥哥就勸他說,你還是還俗吧,這麼笨的人學什麼佛法呢。周利槃陀伽不想還俗,就在那邊哭哭啼啼的。佛陀知道了,就跟他哥哥講,你怎麼教他這麼複雜的偈子啊(其實這個偈子很簡單),還是教他簡單一點的吧,就教他念四個字——掃塵除垢。就這簡單的四個字,周利槃陀伽還是背不下來,他念到“掃塵”,就忘記了後面的“除垢”,記住了除垢,又忘記了掃塵。所以佛陀就叫他去幫助僧衆打掃房間,讓僧衆提醒他,當他念到“掃塵”的時候,僧衆就說“除垢”,他忘記掃塵的時候,大家再提醒他掃塵。因爲他太笨了,僧衆也不要他在這邊打掃衛生,佛陀就講你們要行持六和幫助他。周利槃陀伽反反複複地念,忘記了別人就提醒他,念到後來他終于明白這個道理:不但要掃外面的塵,而且要把內心的塵掃盡。最後他的見思惑斷就證果了,成了羅漢。所以他是義持第一。所以我們大家要有信心,你決定會比周利槃陀伽要聰明多了,這麼笨的人都能成就,一定要老老實實念佛,必定得解脫。
喜尊者,就是難陀尊者。他是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佛出生之後母親就去世了,是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他帶大的,後來摩诃波阇波提也出家了,叫大愛道。喜尊者是儀容第一,他是一位美男子。有一次佛陀回家鄉迦毗羅衛國弘揚佛法,正巧碰到難陀尊者准備結婚,他的妻子是迦毗羅衛國最漂亮的女子。佛陀回來後,也不祝賀難陀,就把他的缽交給難陀轉身走掉了,難陀要把缽還給哥哥,就一路跟在佛陀後面跑,直到回到釋迦佛的住地。佛陀勸難陀出家,難陀不好拒絕他的要求就跟著佛陀出家了。過了一段出家人的生活,難陀尊者感到非常枯燥無味,太孤單、太寂寞了,沒有意思,就跟佛陀講,我太想念老婆了,我還是還俗去吧。雖然出家人的生活很高尚,但是我受不了這種生活,我要回家去過世俗生活。佛陀沒有講話,帶他走出精舍,來到一塊空地,看到一只猴子。佛陀就問難陀,是你老婆漂亮還是這只猴子漂亮?難陀說,佛陀你不要開玩笑了,我老婆這麼漂亮怎麼能跟猴子比呢,當然我老婆漂亮啊。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帶到叁十叁天,天宮裏面很多天女每一位都長得很漂亮,難陀的眼睛看直了。佛陀又問難陀,難陀啊,是你老婆漂亮還是這些天女漂亮啊,難陀回答說,佛陀您又開玩笑了,跟這些天女比起來,我老婆簡直就像那只猴子一樣(你看這些男人啊,喜新厭舊)。佛陀告訴他,只要你好好地修行,你就會得到這些天女。難陀真的有了動力,回去以後認真地修行,精進不懈,終于有一天證果了,他明白了再漂亮的人,都會很無常,都要衰老、死亡。明白了一切法的生滅相,難陀也不再要得到天女了。從這裏可以看出,佛陀爲了度衆生,真正是方便善巧,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慶喜尊者,就是阿難陀尊者。爲什麼叫慶喜呢?因爲他出生那一天,正好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淨飯王先聽說佛成道了,他的弟弟白梵王又來報告說他生下了一個兒子,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慶喜。阿難尊者非常聰明,多聞第一,記憶力非常好,佛的這些典籍都是由他最後誦出來的。他是提婆達多的弟弟,提婆達多是要害佛的一位汙行比丘。
覆障尊者,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當初釋迦牟尼佛看到了四門的生老病死,發心要出家修行,他的父親淨飯王不允許,後跟佛陀講,你要出家可以,但要給我留一個兒子。那時釋迦佛已經結婚了,他的妻子是耶輸陀羅。父親有這個要求後,佛陀就用手指著耶輸陀羅的腹部,指腹就懷孕了,懷孕了六年才生下羅睺羅。其他人就開始誹謗說耶輸陀羅的作風不檢點,請淨飯王治她的罪。耶輸陀羅非常冤屈,她就請淨飯王建一個火坑,裏面是焚燒的烈火,她發誓說,如果我的作風不檢點,我跳到火坑裏面就化爲灰燼,如果我的作風正派,我們母子二人跳入火坑火焰化紅蓮。說完她就跳進火坑,火焰頓時化爲紅蓮托住他們母子二人。從此再無人誹謗。羅睺羅尊者爲什麼會住胎六年呢?這裏也有一個因果,他宿世用東西堵老鼠洞堵了六天,所以今世就感召到要住胎六年的果報。
牛呞尊者,有一種怪毛病,他的嘴巴始終像牛在嚼草一樣嚼個不停,是什麼原因呢?他宿世也是一位出家人,看到一位老比丘在誦經,老比丘大概年紀大了,牙齒掉了,誦得屋裏吧唧的,他就嘲諷老比丘,“你誦得太難聽了,就像牛一樣的。”老比丘連忙跟他講,“我已經是證果的聖人,你快抓緊時間忏悔”——誹謗阿羅漢果位的人罪過大的不得了啊。他馬上就去忏悔,但還是感召了五百世墮入畜生道做牛的果報。所以他今世雖然成爲阿羅漢,但是還有牛的習氣,嘴巴不停地嚼動。所以佛陀考慮到他出去應供時,別人看到他這個樣子又要誹謗他,爲了防止別人再造業,就叫他不要在人間了,住到天上去接受天人的供養(因爲天人知道他是羅漢,不會去譏諷)。所以他是天供養第一。
不動尊者,就是賓頭盧尊者。又叫伏虎羅漢,他能降伏老虎,是福田第一。賓頭盧尊者每次都把受供的食物分給後山的老虎,長期下去老虎跟他相處得很好,他把老虎降服住了,所以叫伏虎羅漢。佛滅度叁千年,不允許他入涅槃,叫他接受大衆的供養,現在只要哪個地方供養千僧齋,他就會去應供,一千個僧衆當中就有賓頭盧尊者。
黑光尊者,迦留陀夷,教化第一。迦留陀夷的學問很深,是佛陀未出家時的老師,妻子善歲也跟他一起皈依佛陀出家修行。迦留陀夷有個特色,人長得非常黑(大概是非洲人)。有一天他傍晚出去托缽,來到一戶人家,男主人外出了,女主人懷孕在家,昏暗之中她看到外面有個黑黑的人影,女主人以爲是鬼來了,就嚇了一跳,導致流産了。後來得知黑光尊者是佛陀的弟子,人家就開始誹謗佛教了。佛陀此後就製定了一條戒律——比丘過午不得乞食。
房宿尊者,就是劫賓那尊者。這位尊者是父母祈禱星宿而生,房宿是二十八宿之第四星,所以他是知星宿第一,用現代話來講,他就是一名天文學家。
善容尊者,就是薄拘羅尊者。薄拘羅尊者在過去世九十一劫前,毗婆屍佛時,嚴持不殺生戒,並施藥給重病比丘,他因爲這些因緣,感召到九十一劫在人道中沒有毛病。所以我們要想自己身體好啊,就要持好不殺生戒,供養僧人醫藥。薄拘羅尊者出身于婆羅門種,出生以後就打坐念佛,母親就覺得會不會生了一個怪物,就用火去燒他,燒不死,扔到水裏也淹不死,被一條魚吞進去了,在魚腹之中還是不死,後來這條魚被一位漁民網捕上來,用刀把魚腹剖開,他毫發無損地出來了,生命力相當頑強,五害不死,這就是前世不殺生、布施醫藥給出家人感得的果報。他的壽命是第一。
阿{少/兔}樓陀,天眼第一。這位尊者每次聽經的時候就打瞌睡、昏沈,佛就呵斥他,說他像螺蛳跟蚌蛤一樣,一睡一萬年,不聞佛法,所以凡是聽經睡覺的這些人啊,螺蛳投胎的,一睡一萬年,不聞佛名,佛這樣呵斥他以後,他就發憤精進,七晝夜不合眼,把眼睛搞壞掉了,佛就教他修一種定,感得了天眼。
我們發現,十六位尊者每個人都是“第一”,這就教導我們不要看別人的短處,任何人都有缺點,我們只能看別人的長處,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要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聲聞衆,常隨衆,不是一般的二乘果位的人,都是法身大士示現過來的,法身大士是什麼人?都是像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樣,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大菩薩。一佛出世千佛扶持,他示作聲聞,爲影響衆。佛在講法的時候底下沒有人聽那是不行的,底下一千二百五十人聽佛講法,那個場面多大啊,能攝受很多人,影響別人來聽法,叫影響衆。第一義悉檀,是四悉檀之一,第一義悉檀就是中道實相之理。聞到了淨土能夠攝受上、中、下叁根,我們看到前面的十六尊者作爲當機衆,有上乘根機的人,也有下機的人,能夠攝受叁種根器的人,聞到了以後,就能夠契入中道實相的理性。增道損生,就是能夠斷無明煩惱證法身。自淨佛土,悟出當下即是極樂世界,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複名當機衆,所以選這些聲聞衆列爲上首弟子,作爲聽聞這部經典的當機衆,讓我們大衆生起無比的信心。今天就講到這裏。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