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略述净土信愿行 三、弥陀大愿慈力 至诚感通即摄▪P2

  ..续本文上一页语)阿弥陀佛的光明即是般若智慧,能除凡夫众生的愚痴暗冥,执持名号即是与佛光沟通,能消业障、开智慧。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十方一切众生心想中。弥陀名号称念之处,即是弥陀光明赫奕之处。阿弥陀佛以光明开悟众生,加持众生信愿持名,成办往生,可谓善作佛事。

  阿弥陀佛从因至果,复本心源,彻证自性无量寿之心体,称体起用,光明无量。所以,光明无量愿亦含摄着寿命无量愿。无量光寿即是清净智慧无为法身,乃阿弥陀佛内证之德。阿弥陀佛由无量光寿二愿衍生一切愿。无量光寿即是众生的寂照心体(佛性),是故阿弥陀佛的大愿,以及弥陀名号,与吾人的心性同体相契,吾人应如是领悟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愿的本质内蕴。

  3、诸佛称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36]。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悉皆称扬赞叹我的名号功德,如果此愿不兑现,我终不成佛。

  此愿亦是阿弥陀佛摄法身愿之一,是实施普度众生操作过程的重要一环。阿弥陀佛以大愿大行,成就了超胜诸佛的净土。西方净土就像优质产品,如果缺乏宣传营销善巧,十方众生未闻不知,那么,西方净土再庄严胜妙,念佛法门再方便究竟,也等同虚设。阿弥陀佛深知广而告之的重要性,在因地便预启此愿,发动十方诸佛来弘传净宗法门,使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名播法界,普令十方众生信愿持名,往生彼刹,究竟成佛。阿弥陀佛因地之愿,在果地充分显彰。诸多净宗经典记载十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劝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土。由于十方诸佛过去已称叹,现在正称叹,尽未来际还继续称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弥陀净土在法界中的知名度最高,阿弥陀佛名号在十方众生内心的积淀也最深厚。社会生活中的男女老幼各色人等,无论信佛与否,于欢喜时、忧悲时、恐惧时、赞美时,常会冲口而出阿弥陀佛名号;而对娑婆本土教主释迦牟尼佛,所知者反而不多;他方刹土的佛名,更鲜为人知。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正是阿弥陀佛诸佛称叹愿的不可思议的愿力所致。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名称由大悲愿心所缘起,故能开悟众生的心性,觉动滋培众生的信根。十方众生有缘听闻安乐净土弥陀名号,便种下了永不磨灭的菩提善根,直至时节因缘成熟,信愿称名,往生成佛。天亲菩萨赞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37]吾辈净业行人得闻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之名号,既有多生多劫善根福德之因,亦端赖释迦本师多次慈悲宣说为增上缘,究实全仗阿弥陀佛此愿之恩德。吾人应珍惜这一闻名生信之殊胜机缘,深体佛心,自尊自肯,撩衣便行,成办净业。

  4、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38]。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闻到安乐净土弥陀名号功德,便生起至诚至信之心,欢喜踊跃,愿生我国,所念佛号乃至只有十声,即得往生。若信愿持名十声者不得往生的话,我终不成佛。唯有犯五逆重罪而又诽谤正法的众生,不为此愿所摄。

  此愿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的核心,被尊为本愿之王。阿弥陀佛大愿肇立西方妙净刹土,欲令九界众生悉得往生,获致成佛之真实大利。然十方众生种类繁多,根机各别,如何能令所有众生悉皆成就往生净土呢?这实在是一件煞费周章的大难题。阿弥陀佛因地五劫的思维酝酿,终于从悲智愿心中流现出这胜异方便的十念必生愿。十方众生若圣若凡,若利根若钝根,只要信愿持念弥陀名号十声,阿弥陀佛即以威神愿力予以摄受,接引往生净土。此愿是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九界众生的至极悲智的结晶,是阿弥陀佛无条件拯救凡夫众生的一大创举,体现出净宗不共之胜妙。吾辈净业行人如能突破小我情见,站在阿弥陀佛的同体大慈悲心与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的层面,如实领解接纳认同此愿的真实义,将会当下获得大安心、大安乐,即得往生。念佛法门自古以来便称为安乐法门,如果吾人修持净业若干年,尚未获得安心之乐,种种忧虑自卑憧憧于胸,实则是信心未立、慧根浅陋所致。须知往生西方净土,全仗弥陀愿力,无须计较自己修行的功夫、烦恼业障的厚薄。当知阿弥陀佛为接引我等众生,令离生死苦海,于无量劫中已立大愿,预垂救度。为度我故,种种善巧方便。垂臂待我,已历十劫,念念不舍,过于慈亲。我若回心向佛,如子恋母,则不逾当念,便得往生。善导大师勖勉吾人常作得生想,昙鸾大师自肯业事成办,可谓深契弥陀愿心。

  此愿摄受的对象将造作五逆重罪同时又诽谤正法的复罪众生排除在外。《观经》下品下生章中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地狱相现前,遇善知识开示阿弥陀佛光明名号威神功德,生起信心,忏悔念佛十声,仗佛威神慈力,变地狱火为净土莲华,成就往生。证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然既造五逆重罪又诽谤正法的众生,却不能往生。何以故?若诽谤正法,否认佛菩萨的存在与佛法的真理性,具有如此邪见的众生,对超情离见的念佛法门决难生信,由是阿弥陀佛十念必生的慈悲愿力,这类复罪众生无缘纳受。证知造作五逆加谤法二罪,是一切罪业中最深重的罪业,直入阿鼻地狱,长劫苦报,无由得出。释尊但恐众生造斯二罪,乃从抑止预防处建言,不得往生;并不是说阿弥陀佛厌舍此类众生。如果此等复罪众生能忏悔念佛求生,阿弥陀佛亦平等摄受往生。(如阿阇世王子)

  由此可见,十念必生愿凝聚着阿弥陀佛普度九界众生的无尽悲心,尤其对常没罪苦众生,心偏愍念;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是吾辈罪恶生死凡夫唯一横渡生死急流的舟筏,伏冀净业行人深体佛愿,死尽偷心,绝诸戏论,紧系佛号,如溺水之人紧紧抓牢救生圈,如是方不负弥陀古佛为我等末法下劣凡夫所施设的究竟方便。

  5、临终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39]。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种种功德,以此功德至诚回向发愿欲生我国,此人临寿终时,我即与净土菩萨圣众,环绕此念佛人前,接引往生。如果此愿不兑现,我终不成佛。

  此愿亦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之一,表达着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护佑。具缚凡夫临命终时,第六意识不行,第八阿赖耶识中烦恼习气乱发,一生所作善恶,乃至多生多劫的善恶业种,俱时顿现。尔时业障凡夫多有颠倒,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系念妻儿财物,或迷闷发狂,种种恶相,障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因地愍念凡夫临终颠倒散乱之苦,特发临终接引愿,慈悲摄受众生。净业行人临终蒙佛光注照,净土圣众莲台接引,心神安隐,如入禅定,神识离体之际,顿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莲台接引的景相,垂终自见坐金莲华身已是净土生阴。所谓文成(净土莲华化生身成)印坏(娑婆五蕴业报身坏),临终在定之心,即是西方净土七宝池受生之时,何其直捷稳当!吾辈下劣凡夫若无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靠自力决定难出生死业力网。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临终关怀,可谓慈悲周全之至。由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法身慧命往生的欢欣,乃是一切众生最胜妙的临终关怀。

  综上所述,阿弥陀佛的核心五愿,对娑婆净业行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价值。这五愿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住定证灭愿是阿弥陀佛肇兴大愿、圆成净土的终极目标,欲令十方一切众生往生安养,速疾成佛。为了实现普度众生的目标,阿弥陀佛广修福慧,庄严自身,以光明无量愿令悲智愿力遍及法界,调熟摄护十方众生;以诸佛称叹愿,提高净土佛号的知名度,俾令众生闻名生信。十方众生蒙光照触,知晓阿弥陀佛安乐世界,油生仰慕愿往生心。为了平等普度一切众生,阿弥陀佛以十念必生愿普摄一切众生便捷稳当地往生净土。而临终接引愿护持念佛人,遮除凡夫众生临终之际可能出现的障难,为成就往生更加上一层保险。可见,阿弥陀佛以自证功德——光明无量、诸佛称叹,垂以十方众生以至极善巧方便——十念必生、临终接引,而令诸往生者直趋至极圆满的目标——住定证灭。此核心五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之精髓,吾辈净业行人应如是信解,用以作为吾人发愿的参照坐标。

  (三)生佛感应道交的原理

  吾人所处的宇宙空间弥散着诸多的能量辐射,地球与地外星体之间亦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能量互渗。在法界虚空,阿弥陀佛的愿力即是一个巨能磁场,向法界无量刹土衍射光慈场力。阿弥陀佛因地之愿在果地上成就为不可思议的力,诚如昙鸾大师所云:“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40]愿力表证着修因证果的互动关联,誓愿圆成必然产生力用;力用彰显正昭示誓无虚发。阿弥陀佛五劫的发愿,无量劫的践行,圆满大愿,便产生出弥散法界的大愿慈力,加持十方众生令得往生。《阿弥陀经》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十方众生愿往生心与阿弥陀佛摄生之愿感应道交,即时成办往生大业。剋实而论,十劫前法藏菩萨自致而成阿弥陀佛之时,十方众生往生净土已竟。何以故?因为法藏菩萨的成佛,是以十方众生能往生为条件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文,昭示:设若十方众生不能往生净土的话,我(法藏菩萨自称)终不成佛。现在法藏菩萨已经成为阿弥陀佛,那么十方凡夫众生也就决定能够…

《略述净土信愿行 三、弥陀大愿慈力 至诚感通即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