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述淨土信願行 叁、彌陀大願慈力 至誠感通即攝▪P2

  ..續本文上一頁語)阿彌陀佛的光明即是般若智慧,能除凡夫衆生的愚癡暗冥,執持名號即是與佛光溝通,能消業障、開智慧。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十方一切衆生心想中。彌陀名號稱念之處,即是彌陀光明赫奕之處。阿彌陀佛以光明開悟衆生,加持衆生信願持名,成辦往生,可謂善作佛事。

  阿彌陀佛從因至果,複本心源,徹證自性無量壽之心體,稱體起用,光明無量。所以,光明無量願亦含攝著壽命無量願。無量光壽即是清淨智慧無爲法身,乃阿彌陀佛內證之德。阿彌陀佛由無量光壽二願衍生一切願。無量光壽即是衆生的寂照心體(佛性),是故阿彌陀佛的大願,以及彌陀名號,與吾人的心性同體相契,吾人應如是領悟阿彌陀佛光明無量願的本質內蘊。

  3、諸佛稱歎願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36]。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悉皆稱揚贊歎我的名號功德,如果此願不兌現,我終不成佛。

  此願亦是阿彌陀佛攝法身願之一,是實施普度衆生操作過程的重要一環。阿彌陀佛以大願大行,成就了超勝諸佛的淨土。西方淨土就像優質産品,如果缺乏宣傳營銷善巧,十方衆生未聞不知,那麼,西方淨土再莊嚴勝妙,念佛法門再方便究竟,也等同虛設。阿彌陀佛深知廣而告之的重要性,在因地便預啓此願,發動十方諸佛來弘傳淨宗法門,使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名播法界,普令十方衆生信願持名,往生彼刹,究竟成佛。阿彌陀佛因地之願,在果地充分顯彰。諸多淨宗經典記載十方諸佛伸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稱揚贊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勸令一切衆生往生彼土。由于十方諸佛過去已稱歎,現在正稱歎,盡未來際還繼續稱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功德,所以,彌陀淨土在法界中的知名度最高,阿彌陀佛名號在十方衆生內心的積澱也最深厚。社會生活中的男女老幼各色人等,無論信佛與否,于歡喜時、憂悲時、恐懼時、贊美時,常會沖口而出阿彌陀佛名號;而對娑婆本土教主釋迦牟尼佛,所知者反而不多;他方刹土的佛名,更鮮爲人知。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正是阿彌陀佛諸佛稱歎願的不可思議的願力所致。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名稱由大悲願心所緣起,故能開悟衆生的心性,覺動滋培衆生的信根。十方衆生有緣聽聞安樂淨土彌陀名號,便種下了永不磨滅的菩提善根,直至時節因緣成熟,信願稱名,往生成佛。天親菩薩贊雲:“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37]吾輩淨業行人得聞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名號,既有多生多劫善根福德之因,亦端賴釋迦本師多次慈悲宣說爲增上緣,究實全仗阿彌陀佛此願之恩德。吾人應珍惜這一聞名生信之殊勝機緣,深體佛心,自尊自肯,撩衣便行,成辦淨業。

  4、十念必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38]。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衆生,聽聞到安樂淨土彌陀名號功德,便生起至誠至信之心,歡喜踴躍,願生我國,所念佛號乃至只有十聲,即得往生。若信願持名十聲者不得往生的話,我終不成佛。唯有犯五逆重罪而又誹謗正法的衆生,不爲此願所攝。

  此願是阿彌陀佛攝衆生願的核心,被尊爲本願之王。阿彌陀佛大願肇立西方妙淨刹土,欲令九界衆生悉得往生,獲致成佛之真實大利。然十方衆生種類繁多,根機各別,如何能令所有衆生悉皆成就往生淨土呢?這實在是一件煞費周章的大難題。阿彌陀佛因地五劫的思維醞釀,終于從悲智願心中流現出這勝異方便的十念必生願。十方衆生若聖若凡,若利根若鈍根,只要信願持念彌陀名號十聲,阿彌陀佛即以威神願力予以攝受,接引往生淨土。此願是阿彌陀佛平等普度九界衆生的至極悲智的結晶,是阿彌陀佛無條件拯救凡夫衆生的一大創舉,體現出淨宗不共之勝妙。吾輩淨業行人如能突破小我情見,站在阿彌陀佛的同體大慈悲心與不可思議的威神願力的層面,如實領解接納認同此願的真實義,將會當下獲得大安心、大安樂,即得往生。念佛法門自古以來便稱爲安樂法門,如果吾人修持淨業若幹年,尚未獲得安心之樂,種種憂慮自卑憧憧于胸,實則是信心未立、慧根淺陋所致。須知往生西方淨土,全仗彌陀願力,無須計較自己修行的功夫、煩惱業障的厚薄。當知阿彌陀佛爲接引我等衆生,令離生死苦海,于無量劫中已立大願,預垂救度。爲度我故,種種善巧方便。垂臂待我,已曆十劫,念念不舍,過于慈親。我若回心向佛,如子戀母,則不逾當念,便得往生。善導大師勖勉吾人常作得生想,昙鸾大師自肯業事成辦,可謂深契彌陀願心。

  此願攝受的對象將造作五逆重罪同時又誹謗正法的複罪衆生排除在外。《觀經》下品下生章中五逆十惡衆生,臨終地獄相現前,遇善知識開示阿彌陀佛光明名號威神功德,生起信心,忏悔念佛十聲,仗佛威神慈力,變地獄火爲淨土蓮華,成就往生。證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然既造五逆重罪又誹謗正法的衆生,卻不能往生。何以故?若誹謗正法,否認佛菩薩的存在與佛法的真理性,具有如此邪見的衆生,對超情離見的念佛法門決難生信,由是阿彌陀佛十念必生的慈悲願力,這類複罪衆生無緣納受。證知造作五逆加謗法二罪,是一切罪業中最深重的罪業,直入阿鼻地獄,長劫苦報,無由得出。釋尊但恐衆生造斯二罪,乃從抑止預防處建言,不得往生;並不是說阿彌陀佛厭舍此類衆生。如果此等複罪衆生能忏悔念佛求生,阿彌陀佛亦平等攝受往生。(如阿阇世王子)

  由此可見,十念必生願凝聚著阿彌陀佛普度九界衆生的無盡悲心,尤其對常沒罪苦衆生,心偏愍念;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是吾輩罪惡生死凡夫唯一橫渡生死急流的舟筏,伏冀淨業行人深體佛願,死盡偷心,絕諸戲論,緊系佛號,如溺水之人緊緊抓牢救生圈,如是方不負彌陀古佛爲我等末法下劣凡夫所施設的究竟方便。

  5、臨終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衆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衆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39]。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時,十方衆生,發起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菩提心,修持六度萬行種種功德,以此功德至誠回向發願欲生我國,此人臨壽終時,我即與淨土菩薩聖衆,環繞此念佛人前,接引往生。如果此願不兌現,我終不成佛。

  此願亦是阿彌陀佛攝衆生願之一,表達著阿彌陀佛對衆生如慈母般的護佑。具縛凡夫臨命終時,第六意識不行,第八阿賴耶識中煩惱習氣亂發,一生所作善惡,乃至多生多劫的善惡業種,俱時頓現。爾時業障凡夫多有顛倒,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系念妻兒財物,或迷悶發狂,種種惡相,障礙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因地愍念凡夫臨終顛倒散亂之苦,特發臨終接引願,慈悲攝受衆生。淨業行人臨終蒙佛光注照,淨土聖衆蓮臺接引,心神安隱,如入禅定,神識離體之際,頓現阿彌陀佛與諸聖衆蓮臺接引的景相,垂終自見坐金蓮華身已是淨土生陰。所謂文成(淨土蓮華化生身成)印壞(娑婆五蘊業報身壞),臨終在定之心,即是西方淨土七寶池受生之時,何其直捷穩當!吾輩下劣凡夫若無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靠自力決定難出生死業力網。阿彌陀佛對十方衆生的臨終關懷,可謂慈悲周全之至。由對死亡的恐懼轉化爲對法身慧命往生的歡欣,乃是一切衆生最勝妙的臨終關懷。

  綜上所述,阿彌陀佛的核心五願,對娑婆淨業行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價值。這五願亦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住定證滅願是阿彌陀佛肇興大願、圓成淨土的終極目標,欲令十方一切衆生往生安養,速疾成佛。爲了實現普度衆生的目標,阿彌陀佛廣修福慧,莊嚴自身,以光明無量願令悲智願力遍及法界,調熟攝護十方衆生;以諸佛稱歎願,提高淨土佛號的知名度,俾令衆生聞名生信。十方衆生蒙光照觸,知曉阿彌陀佛安樂世界,油生仰慕願往生心。爲了平等普度一切衆生,阿彌陀佛以十念必生願普攝一切衆生便捷穩當地往生淨土。而臨終接引願護持念佛人,遮除凡夫衆生臨終之際可能出現的障難,爲成就往生更加上一層保險。可見,阿彌陀佛以自證功德——光明無量、諸佛稱歎,垂以十方衆生以至極善巧方便——十念必生、臨終接引,而令諸往生者直趨至極圓滿的目標——住定證滅。此核心五願乃阿彌陀佛大願之精髓,吾輩淨業行人應如是信解,用以作爲吾人發願的參照坐標。

  (叁)生佛感應道交的原理

  吾人所處的宇宙空間彌散著諸多的能量輻射,地球與地外星體之間亦存在著縱橫交錯的能量互滲。在法界虛空,阿彌陀佛的願力即是一個巨能磁場,向法界無量刹土衍射光慈場力。阿彌陀佛因地之願在果地上成就爲不可思議的力,誠如昙鸾大師所雲:“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40]願力表證著修因證果的互動關聯,誓願圓成必然産生力用;力用彰顯正昭示誓無虛發。阿彌陀佛五劫的發願,無量劫的踐行,圓滿大願,便産生出彌散法界的大願慈力,加持十方衆生令得往生。《阿彌陀經》雲:“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十方衆生願往生心與阿彌陀佛攝生之願感應道交,即時成辦往生大業。剋實而論,十劫前法藏菩薩自致而成阿彌陀佛之時,十方衆生往生淨土已竟。何以故?因爲法藏菩薩的成佛,是以十方衆生能往生爲條件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文,昭示:設若十方衆生不能往生淨土的話,我(法藏菩薩自稱)終不成佛。現在法藏菩薩已經成爲阿彌陀佛,那麼十方凡夫衆生也就決定能夠…

《略述淨土信願行 叁、彌陀大願慈力 至誠感通即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