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述淨土信願行 四、名號具萬德 稱念必往生

  四、名號具萬德 稱念必往生

  信願勝心萌發,則念佛行持若決江河,沛然莫禦。淨宗念佛複有多門,概有四種:一、實相念佛,二、觀像念佛,叁、觀想念佛,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是專念自性天真佛,真如實相雖然本具,而衆生障重,解悟者稀。觀像念佛,注目聖像觀視,然像在可修,離像則難,淨因易斷,相續甚艱。觀想念佛,凡夫心粗,淨土境細,妙觀難成。唯持名念佛,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故稱爲徑中之徑。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界至上不可思議之音聲,至簡約至玄妙之勝法。六字洪名赅攝諸佛如來無盡的奧藏秘髓,具足度盡一切衆生的威德力用。其殊功妙德,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非吾輩凡夫心意識所能擬議。茲謹依淨宗聖言量與祖師法語開示,從四方面予以闡述:一、因地立名,普度群萌;二、名號光明,秘訣神丹;叁、諸佛護念,福慧骈臻;四、念佛方法,惟誠惟專。敷陳如下。

  (一)因地立名,普度群萌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是法藏菩薩無量劫來修因證果的悲智結晶,得來甚不易。過去久遠無央數劫前,世饒王棄國捐王,行作沙門,高才勇哲,慈悲廣大,初詣世自在王佛所,即禀陳莊嚴佛刹度盡法界衆生的願心:“所有無邊世界中,輪回諸趣衆生類,速生我刹受快樂,不久俱成無上道。願我精進恒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衆生,所發弘誓永不斷。”[53]可見法藏菩薩初發願心,就以莊嚴刹土、平等普度法界衆生(尤其是劇苦衆生)爲主題。其五劫的思惟選擇肇願,無量劫的積功累德,即是兌現因地之願心主題。在肇立大願的過程中,法藏菩薩得預立一種能令九法界衆生悉得往生淨土的方法。法藏菩薩考察他方淨土,或以持戒清淨爲往生條件,或以禅定功深爲往生條件,或以般若慧觀爲往生條件,或以博聞廣見爲往生條件,或以供養修福爲往生條件……種種往生行業雖不無殊勝,然終局一隅,不能平等普使一切衆生往生。法藏菩薩考察甄別十方衆生的根機樂欲,寂爾醞釀,終于從同體大慈悲心中湧出一個守約而施博的方法。法藏菩薩自禀:“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衆生聞此號,俱來我刹中。”[54]法藏菩薩揀舍六度萬行種種往生行業(因所被根機狹而不廣故),最終選擇建立名號度衆生的方法。阿彌陀佛具有與諸佛如來度化衆生的共法,諸如顯現佛身相好、放光加持、講經說法、大顯神通等。于以上諸種共法外,阿彌陀佛特別建立以名號接引衆生的不共之法。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但凡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收機極廣,下手最易;如天普蓋,似地均擎,大造之中,不遺一物。如是方遂法藏菩薩平等普度一切衆生之願心。

  無量壽名號可內在地演繹爲南無阿彌陀佛。梵文阿彌陀佛,意爲無量覺,在佛的無量功德中有兩個核心功德,即無量壽與無量光。無量壽是豎窮叁際、湛寂常恒的心體,無量光是橫遍十方、靈明洞徹的妙用。舉無量壽即含攝無量光,光壽交融,寂照不二,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攝受調熟一切衆生,俾令十方衆生生起南無的信心。是故無量壽叁字展開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有禮拜、恭敬、歸命等多義(多義不譯,故存梵音)。六字洪名中,從主格來看,南無表達念佛行人無我的全身心交托(歸命)的信心,阿彌陀佛是所交托的慈母。是故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生佛互即、子母相逢的欣慰。從賓格來看,南無是衆生能感之機,阿彌陀佛是所應之法,是故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津渡衆生的船筏。

  法藏菩薩本據普度衆生的悲願,啓立無量壽(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故六字洪名與十方衆生關聯甚密。吾輩凡夫本具無量光壽性德,只因煩惱執著的遮蔽,無由顯發。法藏菩薩從無量光壽性德興起修德,無量劫積功累德,斷惑證真,將本具的無量光壽性德圓滿彰顯,自致而成阿彌陀佛。繼而酬願,將果地無量光壽功德蘊攝在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中,經由音聲光明之媒介,投入吾輩凡夫衆生的心內,俾令光壽果覺引發吾人本具的光壽性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信願持名,往生淨土,圓成佛果。證知,六字洪名與吾人法身慧命具有深層次的耦合。蕅益大師開示:“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55]證知沒有凡夫衆生本具的無量光壽性德,便沒有阿彌陀佛名號的依托之所;而沒有阿彌陀佛名號,凡夫衆生無以彰顯本具的無量光壽之心。彌陀名號與衆生心性,相依並存。托彼名號,顯我自心;衆生度盡,名號方止。吾人信願持名時,阿彌陀佛的悲智願力即在心性中顯示,念佛人全攝佛功德爲自功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由信願持名故,業力凡夫必定往生淨土,由彌陀正覺住持力故,諸往生者畢竟圓證無上菩提。阿彌陀佛因地立名普度群萌的願心,獲得真實不虛的兌現。

   十方諸佛見證到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故伸廣長舌,贊歎證誠,殷勤勸勉衆生信受奉持,千經萬論,處處廣贊念佛功德。善導大師慧眼獨具,揭示淨土叁經不二之綱宗:“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指《觀經》——注)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善導大師對淨土叁經宗要綱領的把握,深契佛心。普門捷徑,拯濟群萌,持名念佛乃淨宗諸經究竟結穴歸根處。大師注疏《觀經》,結雲:“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56]善導大師的卓見亦得到印祖的贊許:“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57]祖師慧見,千裏同風;冥切佛心,妙贊持名。吾人應仰遵佛言祖語的教敕,堅信持名念佛超勝諸行,如是方不負彌陀古佛因地立名、果地酬願拯濟我等衆生的悲心。

  (二)名號光明,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內具深廣幽邃的義蘊境界,外顯不可思議之威神力用。淨業行人宜如實體悟彌陀名號的兩種內涵。其一,彌陀名號是實相身。實相之體乃真實智慧無爲法身。真實智慧即是無量光、自性照;無爲法身即是無量壽、自性寂;光壽交融,寂照不二,即是阿彌陀佛。是故阿彌陀佛名號即是實相,具攝彌陀叁身、四智、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名號之體亦與衆生一念無量光壽之心同構對應,阿彌陀佛全體即是當人自性。名號即法性,是故彌陀名號有著名具萬德、名召萬德的特質。其二,彌陀名號是爲物身。法藏菩薩立名無量壽,正欲十方一切衆生速生安樂刹。當法藏菩薩大願圓滿,自致而成阿彌陀佛時,彌陀名號即具足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神通、智慧、福德、說法、淨土妙嚴等濟度衆生的一切功德。自證自利的實相身當下即是利他的爲物身。淨業行人信知阿彌陀佛名號的實相爲物二身功德,至誠稱念,應和名號所具義理德用去念,方能與萬德洪名交感共鳴,如實修行,如願往生。

  阿彌陀乃佛法界的內在神妙音聲,是實相妙心的音聲化。阿字是宇宙開辟、萬有生命生發的根本音,表法界體相空義。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總持),自一切陀羅尼出生一切佛。在生理效應上,持念阿音可以打開人體內髒的脈結,清理髒腑之間的諸種宿疾。華嚴四十二字母中,阿字亦居首位。彌字表一心平等無我大我義;陀字表含攝一切法藏之究竟處。證知阿彌陀乃法界妙陀羅,是法界大神咒、大明咒、無等等咒。總一切義,持無量法。《阿彌陀秘釋》雲:“是故唱阿彌陀叁字,滅無始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如帝網一珠,頓現無盡寶珠;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也。”佛言祖語盛贊阿彌陀叁字功德,吾人應如教領納。

  阿彌陀佛以名號作佛事,亦以光明作佛事,名號光明,相資並用。阿彌陀佛光明中內具無盡的功德,釋尊于中撷取與娑婆衆生關聯甚密的十二光德予以介紹。經雲:“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58]此十二光德(由此廣開無量光明妙德)悉凝聚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淨業行人通過稱念阿彌陀佛的有相名號,即可領納到阿彌陀佛的無相妙光。稱念佛名即是依阿彌陀佛光明智相修行,念佛人直接以阿彌陀佛作大導師,菩提道上,得佛護念,不遭障難,一帆風順。正是由于名號光明的同源性,遍照十方世界的彌陀光明,唯對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名號光明即是溝通凡夫衆生與阿彌陀佛的媒介。經雲:“若有衆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59]聞信阿彌陀佛光明妙德,方肯稱念佛號;執持名號即是稱揚贊歎彌陀光明。稱名者身心領受彌陀光明加持,獲致即得往生的大安樂。

  淨宗念佛法門乃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凡夫衆生的厭欣心亦難以激揚。阿彌陀佛因地遂將令衆生厭離穢土、欣求極樂的功能滲入名號光明中。阿彌陀佛名號如金剛種子,投入凡夫無明暗冥心中;阿彌陀佛光明如慈母,孕育這顆出世的善根種子,令其生根發芽,破土成長,終成菩提信果。以此表喻彌陀名號能滋培念佛人的信根,彌陀光明能激發增上念佛人的信力。阿彌陀佛悲智雙運,以名號光明攝化十方衆生,可謂善巧中第一善巧,了義中最上了義,圓頓中至極圓頓。

  稱念佛名下手易,功效高。凡夫衆生妄想雜念,如急流水,心猿意馬,從未暫息。今此持名,以一遣雜,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漸至一心不亂,體悟本…

《略述淨土信願行 四、名號具萬德 稱念必往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