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隐元东渡和日本黄檗宗▪P7

  ..续本文上一页界和民众有很大吸引力。隐元后继弟子中有很多人善诗文、书画、篆刻。他们的作品受到日本各界人士和僧俗信众的欢迎,对江户时代日本文化艺术产生很大影响。在木庵性瑫住持黄檗寺期间,曾设立授三坛大戒的道场,登坛受戒者竟达5千余人。黄檗寺第五代住持高泉性潡(1633-1695)是明僧,爱好文史,曾协助南源性派编撰《普照国师年谱》二卷,在传法之余搜集大量日本佛教史料加以整理,仿照中国佛教史书体例编撰出《扶桑禅林僧宝传》十卷、《东国高僧传》十卷、《东渡诸祖传》二卷及《续扶桑僧宝传》三卷等,至今对了解和研究日本佛教史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日僧铁眼道光(1630-1682),先后从隐元、木庵受法,为改变日本没有雕刻大藏经的历史,发誓在有生之年雕刻大藏经,先后用十三年时间从事讲经化募和各种准备,最后以隐元带到日本的明代万历版大藏经(《嘉兴藏》)为底本刻印出日本第一部大藏经,称《黄檗版大藏经》或《铁眼版大藏经》(《续日本高僧传》卷十〈道光传〉),收佛典1618部7334卷,至今版木仍存宇治黄檗山万福寺。

   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在第二十二代以后皆为日本僧,此后教势逐渐衰微。

   注释:

   〔1〕隐元的生平事迹,凡不注明出处者,皆据《行实》和《普照年谱》。

   〔2〕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明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出仕后曾上书反对由宦官把持的掠夺工商业者的矿监、税监等弊政,万历三十五年(1607)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宰相),四十二年(1614)辞职,天启元年(1621)再出任首辅,后被魏忠贤等排挤去官。死后,崇祯皇帝赐谥“文忠”。著有《苍霞集》、《说类》等。《明史》卷二百四十有传。

   〔3〕参《隐元语录》卷十六〈中天祖福善堂香灯碑记〉、1922年重刻本《黄檗山寺志》。

   〔4〕参考《密云禅师语录》卷十二《行状》及后附《天童密云年谱》等。

   〔5〕隐元等编《费隐禅师语录》后附行观等编《福严费隐禅师纪年录》及《五灯严统》卷二十四載〈费隐通容传〉等。

   〔6〕石头希迁的法系,后世从药山惟俨——云岩昙晟的一支形成曹洞宗,从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的一支形成云门宗和法眼宗。宋代临济宗的觉范慧洪(1071-128)在其《林间录》卷上,据所谓唐丘玄素为“天王道悟”所撰碑文(《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载此碑文),提出当初在荆州另有天王寺道悟,嗣法于马祖,龙潭崇信是他的法嗣,因此云门、法眼二宗自应属于南岳怀让——马祖的法系。费隐通容所撰《五灯严统》,内容虽袭《五灯会元》,但却把青原行思——石头法系的云门、法眼二宗置于南岳的法系,又贬斥当时的曹洞宗僧,引起禅宗内部的激烈争论。详见陈垣《清初僧诤记》卷一。

   〔7〕何龄修编《清初福建军事政治大事记》,載陈志超、韦祖辉、何龄修编,中华全国图书文献完全缩微复制中心1995年出版《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的〈附录〉及《清史稿·郑成功传》、淸闽海郑亦邹撰《郑成功传》(載《台湾文献丛刊》)等。

   〔8〕《隐元全集》卷十三載海口、龙江修“水陆普度”两则法语,卷十五載有〈龙江修水陆普度夜怀〉五首。

   〔9〕详见上引《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所載陈志超之序。

   〔10〕以上除注明出处外,主要据《普照年谱》和《行实》。

   〔11〕逸然及信众的“请启”书信及最后同意东渡的复书,见《黄檗和尚扶桑录》卷一(載《隐元全集》第四册);最初婉绝东渡之请的信见《隐元禅师语录》卷十二(載《隐元全集》第二册)。

   〔12〕详见《黄檗和尚扶桑语录》卷一、二(载《隐元全集》第四册)。

   〔13〕以上除注出出处者外,尚参考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六章之二和竹贯元胜著、大藏出版社1989年出版《日本禅宗史》六之4、竹贯元胜著、妙心寺灵云院2004年出版《妙心寺散步》第五章之八。

   〔14〕二人在《普照年谱》中分别称为酒井空印阁下、稻叶美浓守阁下。

   〔15〕详见《黄檗和尚太和集》卷一。

   〔16〕主要据《普照年谱》。

   〔17〕原文名字皆三字(前二字是字,后是法名的后一个字),此参阅其他资料补全。

   〔18〕禅宗南宗自六祖慧能以后虽也标榜“单传直指”,然而嗣法弟子不限一个,弟子皆可称嗣法弟子。在隐元门下,也许将得到隐元授予“源流”(法系源流图)及嗣书或嗣法偈的弟子称“嗣法门人”、“嗣法弟子”,其他虽可称弟子,但不冠以“嗣法”二字。

   〔19〕《大正藏》卷82第780页下—781页上。

   〔20〕以上除注明出处外,主要参考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六章之二和竹贯元胜著、大藏出版社1989年出版《日本禅宗史》六之4。

   〔21〕《大正藏》卷82,第760页中下。

   〔22〕《大正藏》卷82,第752页上。

   〔23〕《大正藏》卷82,第756页上。

   〔24〕分别载《大正藏》卷82,第764页下、765页中。

   〔25〕以上分别载《大正藏》卷82,第762页上、756页中、761页中下、761页上中。

   〔26〕《大正藏》卷82,第742页下。

   〔27〕《大正藏》卷9,第465页下至466页上。

   〔28〕元代宗宝本《六祖坛经·决疑品》载慧能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疑是畜生。”

   〔29〕《大正藏》卷82,第759页下。

   〔30〕 以上分别载《大正藏》卷82,第763页上、763页中、762页中、762页下、765页上。

   〔31〕 《大正藏》卷82,第759页上。

   〔32〕 《大正藏》卷82,第769页中。

   〔33〕此间引自日本竹贯元胜著、大藏出版社1989年出版《日本禅宗史》六之6。

   〔34〕分别载《大正藏》卷82,第753页中、759页下。

   〔35〕分别载《大正藏》卷82,第742页中、764页上。

   〔36〕分别载《大正藏》卷82,第753页中、742页中、743页下。

   〔37〕《大正藏》卷82,第740页下。

  

《隐元东渡和日本黄檗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