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融入生活▪P3

  ..续本文上一页肉该如何圆融呢?

  五肉、五甘露,是从普通人公认的肮脏物中选出来的肮脏物的代表。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没有人会吃这五种肉,大家一致认为,这五种肉是很肮脏的。

  密宗修行人为什么要接受最肮脏的东西呢?

  密宗修行人分为初、中、后三种。

  初期修行的人,密宗也不允许他们去接受五肉、五甘露,因为他们没有接受的能力,所以不需要接受。即使接受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与普通人吃肉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初期修行的人如何护持誓言呢?

  密宗绝大多数的戒律,都建立在清净观之上。只要有了清净观,就不成问题。就像只要有 “我要为度化一切众生而成佛”的愿菩提心,菩萨戒也不会从根本上失毁一样。密法认为,这种人只要在吃饭、吃菜的时候,将饭菜观想成五肉、五甘露,或承认“从胜义谛的角度去看,五肉、五甘露等万事万物都是佛的坛城。在佛的坛城当中,没有不清净的东西。不清净只是自心的显现,因为自己还有业障,所以看到的都是不清净的。如果是佛来看五肉、五甘露,就是清净的。因为佛断除了所有的业障,所以能看到物质的本来面目。”只要不反对这个观点,密宗绝大多数的誓言也不可能彻底失坏。

  密法后期的修行人,境界已经非常高了,在他们眼里,五肉、五甘露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清净,五肉、五甘露不能成为不清净的代表物,所以他们不需要去接受五肉、五甘露。

  需要接受的人,就是中间阶段的修行人。他们虽然已经证悟到一定境界,但还没有抵达境界的巅峰,他们的智慧还有可发展、可成长的余地。这个阶段的人在证悟的境界中去接受五肉、五甘露,不但对他们没有影响,而且能促进他们的修行——可以从中深深地体会到,原来凡夫所谓的清净和不清净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有这个境界,有这样的修行能力,所以能体会平等。他们吃肉、喝酒,不是为了贪图酒肉的味感,也不是把五肉当成食品来吃,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而把五肉当作一种“誓言物”来接受。

  所谓“誓言物”,也即为了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一切清净和不清净实际上是平等的境界,而暂时借助的某些物质。

  这就像一个人在梦中梦到自己来到一个深不可测的悬崖峭壁前面,即使他知道自己在做梦,但因为自私心、“爱我执”太强烈,所以即使在梦里,我执也会影响做梦者的心态,所以他还是会有一点恐惧感,只是没有现实生活中那么强烈而已。

  为了彻底断除这种恐惧感,他干脆故意在梦里从很高的悬崖上跳入深渊,因为他知道这是在做梦,所以落到地上也不会真正受伤,甚至不会有任何疼痛感。在跳下悬崖的时候,他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梦就是这样,我不必对梦里的悬崖生起恐惧感。这样亲身体会以后,剩下来的一点点恐惧也就彻底化为乌有了。

  当然,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则即使在梦里,也有可能摔到地上就摔死了,或者是残废了、受伤了,各种各样的情形都有可能梦到。能彻底消除梦中的恐惧感的,唯有了知自己在做梦的人。因为知道是在做梦,所以也不会受伤。

  《黑蛇总义》(见《慧灯之光》)当中也讲过,小乘佛教对五肉、五甘露,以及贪嗔痴等烦恼的态度,与大乘,特别是密宗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永远是坏的,在任何时机、任何地点,都不能杀、盗、淫、妄,这没有任何余地可留,只要一碰它们,就会堕恶趣。这是小乘佛教非常狭隘的观点。他们的见解非常保守,所以他们的行为也不可能开放。他们永远想不到,即使是烦恼,也可以转化为道用,更想不到烦恼与不净物本来就是清净的。

  大乘显宗的见解,就要高一个层次了。他们认为,烦恼与不净物可以转为道用,但他们也没有想到,烦恼与不净物本来就是清净的。

  密宗,尤其是无上密宗却认为,烦恼与不净物不但可以转化为道用,而且它的本体就是清净的。

  密宗中间阶段的修行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和清净观,不会有太大的清净和不清净的分别。但毕竟还会有一些残存的分别念。为了彻底打破这些观念,促进自己的修行快速成长,在保证不伤害任何众生身心的情况下,他们会故意接受五肉、五甘露。这是密法的一个特殊训练方式,就像现在说的“魔鬼式”的训练一样。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这种修行人已经真正证悟了一切是清净的,是如幻如梦的,那他是不是就可以随意地杀、盗、淫、妄了呢?

  当然不是!对众生有利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以行持。对众生有害的行为,即使是密宗瑜伽士,也绝不允许。

  密乘戒的基础是菩萨戒,菩萨戒的基础是别解脱戒。其实学密者的戒条,应该比小乘和大乘显宗的更多。比如说,小乘的居士,只需守持居士戒;而受了菩萨戒的大乘居士,就需要守持居士戒与菩萨戒;假如是灌了顶的居士,就还要在此基础上,多守持十四条密乘誓言。所以,任何修行人,都应该如理如法地取舍。

  很多人不懂密法的真正含义,只是因为看到密宗的双身像,以及忿怒金刚的面孔,听到有接受五肉、五甘露的誓言等等,就不经闻思与研究,不负责任地大肆诽谤,不仅四处张扬,还在网上发各种各样的帖子,从而导致其他人对密法产生邪见,这会让很多众生堕入地狱,同时自己也有很大的罪业。

  密宗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会保密。但保密也不是永久性的,只是有一个过程。当观察到对方已经根机成熟,可以接受密宗的这些行为以后,才会给对方宣讲与之相应的法门。

  不仅是密法,包括第二转*轮的《般若波罗蜜多经》里面也说过:对刚刚进入大乘佛门的菩萨,不能讲空性。他们虽然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但因为他还没有经过闻思,智慧与法器还不够成熟,提前给他们讲空性,对方有可能接受不了——认为万事万法绝对存在的,不可能是空性——从而对空性产生邪见,这样就会造业。

  这都是佛陀慈悲与智慧的表现。佛陀不会因为自己证悟了清净与空性,就四处炫耀、八方宣传,让别人认为自己很伟大、很了不起。而会根据众生的承受能力,因材施教、应机传法,逐步地引导众生。

  (十四)吃饭

  1、上等的方法

  吃饭转为道用的最佳方法,是把所有的食品当作会供品,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佛的坛城。安住在这种境界中,以清净的食物供养清净的佛的坛城,同时念一个简单的会供仪轨。这样所有的食品都变成供品,这样每吃一顿饭,都变成了会供。会供也是积累资粮、清净密乘誓言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如果没有清净观,只是买了很多食品堆在一起,然后念一个仪轨,之后大家把食物分而食之,这实际上不是会供。依我们目前的境界,还不能把会供、火供做得很标准,所以还不如用念佛、供佛来暂时代替会供。当我们对密法的认识有所提高的时候,才可以做会供。

  这是吃饭转为道用的最佳方法,但前提条件,是需要有清净观。

  清净观的最低限度,是通过闻思,从理论上完全能接受一切万法是佛的坛城,虽然没有证悟的体会,只是从理论上通达了,麦彭仁波切认为,也算作清净观。

  2、中等的方法

  中等的方法,显宗也经常在用。每次吃饭的时候,做一些专用的神馐和下施品,或者在没有享用之前,把一部分饭菜单独放在一个小盆里面做供品。然后念诵:嗡啊吽。

  通过念诵此咒,就能将食品转化为甘露。

  念完以后,首先是供上师,念诵咒语:革日班杂尔涅吾底阿吽;然后供养三宝,念诵咒语:热那班杂尔涅吾底阿吽;然后供养本尊观世音菩萨,念诵咒语:罗格修日阿班杂尔涅吾底阿吽;然后供养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念诵咒语:嗡啊吽班杂尔格热得哇扎哥呢班杂尔涅吾底阿吽。

  之后是下施。首先供养护法,这是出家人的律经当中出现的一种特定的护法,念诵咒语:吽哈惹德班杂大阿康梭哈;第二是布施给护法的眷属,念诵咒语:吽哈惹德班吱阿康梭哈;第三是布施给其他各种各样的护法,念诵咒语:嗡阿扎班吱阿斯呗梭哈。

  上供下施完了以后,也有念诵《随念三宝经》的传统,但如果没有这么多时间,也可以省略。之后才开始吃饭。

  这样每次吃饭的时候,既有上供,也有下施。故而可以圆满我们的资粮,所以也很有用。这是中等的吃饭转为道用的方法。

  3、下等的方法

  最后是最简单、最下等的方法

  如果没有清净观,无法做会供;上供下施也不会做。最简单的方法,是对自己身上的寄生虫发慈悲心,然后发愿:我暂时用食品来维持它们的生命,希望未来我能通过传法,给它们指一条解脱之路,让它们得到无上的安乐。

  人体内有成千上万的寄生虫,寄生虫是真正的众生,他们也要靠人体来生存。人不吃饭会死掉,寄生虫也会死掉。这是最下等的吃饭转为道用的方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一顿饭间,圆满上、中、下三种方法。

  另外,身体的所有排泄物,也可以布施给饿鬼道众生。《白色不动佛续》当中讲道:

  (十五)吐痰

  吐口水、吐痰的时候,念诵咒语:嗡阿西啊哈日呗梭哈。这样痰液、口水也可以变成饿鬼道众生的食物。对饿鬼道众生来说,要得到这样的东西都很不容易。

  就像一个饿鬼给哲达日阿阇黎说的一样,他说:“我流浪到这里虽然已十二年了,但只有一次一位清净的比丘丢弃鼻涕时,我们这么多饿鬼集聚争夺才获得一点点,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且我自己在争抢鼻涕时,还被其他饿鬼打得遍体鳞伤。”

  饿鬼的罪业非常严重,所以连人的排泄物这样的东西都得不到,但念诵咒语以后,因为佛菩萨的加持与咒语的力量,它们就可以得到干净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它们眼里,都会变成美食,所以念诵咒语是很有用的。

  (十六)擤鼻涕

  擤鼻涕的时候,念诵咒语:嗡嗓噶那啊哈日呗梭哈,这样鼻涕就变成了饿鬼眼中的美味。

  (十七)其他排泄物

  排出身体上的任何一种排泄物,比如流汗等等的时候,可…

《佛法融入生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