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在我们心里有痛苦、快乐等情绪,贪嗔痴等烦恼,以及信心、慈悲心等善念的任何时候,如来藏或自然本智却如如不动、坚不可摧。既然《华严经》都这样说,密宗就更不用说了,故而说“自性不灭”。
可惜的是,即使心的本性中有光明如来藏,但如果不修行,对上师、对法没有信心,那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自然本智。
“智慧五光”,五光象征佛的五种智慧。实际上,在我们心里,本身就具备佛的五种智慧。
之后观想法王如意宝的时候,首先应从自己的本性清净当中观想。
其实,不仅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时应该这样,无论观想任何本尊、任何佛菩萨都应该这样——把自己心的本性如来藏观想为佛,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佛本来就是光明如来藏的显像。光明如来藏好比大海,佛菩萨及坛城有如大海的波浪。
“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观想本尊形象为我们唯一的怙主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其本体,为具德文殊金刚尊,也即文殊菩萨。法王如意宝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可以说也是一切佛菩萨的化身。
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有两种观想方法: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里的上师瑜伽,是本体观想为自己的根本上师,相貌观想为本尊莲花生大师。但在这个修法中,则是本体观想为文殊菩萨,形象为法王如意宝。上师长什么样子就观想什么样子。
对上师非常有信心的人,比较适合第二种观想;如果对自己上师的信心不太强烈,就适合第一种观想方式。当然,如果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根本没有信心,那就没有必要修上师瑜伽了,修了也没有用。
修此上师瑜伽的时候,无需观想其他人,就观想法王如意宝。如果对其他上师有信心,无论十个、二十个一百个,都可以观想与法王如意宝为一体。这样观想的原理,佛经里面是有记载的。因为此处修的,是传承上师,所以即使没有见过法王如意宝,也一样能得到加持。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观想上师的面容为洁白、鲜明、美好的庄严之相,身着班智达的衣饰,手结善知识说法时结的说法手印,并执持宝剑与经函。
(现有的法王如意宝唐卡中法王穿的衣服,是藏传佛教的衣服,与班智达的衣服稍有不同,班智达的衣服应该是一件蓝色的短袖,其他的袈裟等等是一样的,但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依照唐卡的样子观想也可以。)
右边的宝剑,代表慈悲心,它不是针对任何众生,而是针对烦恼,针对无明。象征以慈悲的宝剑断除众生的无明;左边的莲花上面,是代表智慧的一本般若经函。宝剑与经函的结合,象征智慧和方便双运。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两腿双盘结金刚跏趺座,并发出无边无量的光芒。
“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自现”是指自己所感知的现相,包括看到的物体、听到的声音等等。本来自己所感知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自现也就是自己的现象。在修此法的时候,要将自己的现象观为清净、光明的法王如意宝。
(二)祈祷
前面是观想部分,之后就开始祈祷。祈祷的时候,要念诵法王如意宝的祈祷文:
自大胜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
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
“自大胜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 ”法王如意宝当年朝拜五台山时,在五台山的善财洞中闭关二十一天,在禅定境界中见到文殊菩萨,并示现文殊菩萨的加持入于心间。
本来法王如意宝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并不需要文殊菩萨的加持。他这样示现,就是告诉我们:如果真心真意地修任何本尊法,是可以得到加持的。
“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祈祷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之莲足,让我们通过意传加持,得到法王如意宝的证悟境界。
意传加持是可以得到的,但得到加持的方式,不像电脑拷贝那样轻而易举,而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并结合对上师的信心,就可以证悟到与法王无二无别的境界,这叫做意传。
观想、祈祷的同时,要对上师发起强烈的信心,最好能激动到眼泪直流、汗毛竖立的程度。如果实在对上师生不起信心,就要去了解上师的功德,看上师的传记,并从中获知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等,这样就能生起强烈的信心。
之后,就念诵上师祈祷文,念诵的数量没有规定,当然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念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
(三)受灌顶
灌顶有三种: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
今生前所未有的第一次灌顶,叫做基灌顶。基灌顶一定要找一位具德上师赐予;
以后的灌顶,叫做道灌顶。道灌顶不一定需要上师赐授,自己也可以观想灌顶,如果能清楚地观想,效果完全一样。比如说,如果犯了密乘戒,就先需要忏悔,忏悔之后还需要重新受戒。在这个时候,通过观想的方法也一样能得到密乘戒,这叫做道灌顶。
在十地末尾最后得到佛果时,十方诸佛会赐予灌顶,就叫做果灌顶。
此处的灌顶,属于道灌顶。
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观想上师化为五种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的光或明点,从自己头顶发旋处进入身体,经过中脉融入心间,之后观想自己的心,与诸佛智慧之总集——法王如意宝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获得与上师如意宝一样的加持与功德,并安住在此境界当中。
如果已经证悟大圆满或证悟了禅宗的开悟境界,就在此时进入大圆满或开悟的境界中安住;如果根本没有开悟,就观想自己的心融入上师的智慧之后,什么也不想,只是安住即可。不思维任何事情,既不迎接未来、追究过去,也不观察当下。静下来,在这个状态当中,一切都像虚空一样是平等、清净的。这样安住的结果,就有可能证悟——找到胜义谛的上师。
本来上师的心,就是光明如来藏,我们的心融入上师的心,也即我们的所有念头都消失于法界光明如来藏当中,最后只剩下光明如来藏,这实际上也是佛菩萨证悟的境界,第一次证悟大圆满的时候,也是类似的状态。
其实,如果把上师和自己看做两个人,则两个人的心永远不可能变成一体,但上师的心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我们的心的本性不仅是上师的智慧,而且也是诸佛菩萨的坛城,包括寂静本尊与忿怒本尊的坛城。
此处要注意的是,当心静下来以后,很多人比较容易找到一种很舒服、很透明、很清静、没有任何杂念的感觉。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这就是证悟空性,这是阿赖耶识,与解脱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证悟的境界,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也叫做胜义谛的上师。
给我们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是世俗谛的上师;胜义谛的上师,就在我们心中。胜义谛的上师,是我们最终的、真正的上师。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一直都跟我们在一起的,但我们却看不见。通过世俗谛上师教言的引导,就能看见胜义谛的上师。我们平时见到的所有上师,都是世俗谛的上师,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上师。同样,当年很多人看到的示现出家形象的释迦牟尼佛,也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种形象。真正的佛,是光明如来藏,也即佛的法身与报身。
佛在《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些人认为,看到释迦牟尼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色身,就是见到了佛;有些人认为,佛是具有声、香、味、触,或受、想、行、识等等的,但佛告诉我们,如果以为色相、声音是我,就是在行持邪道,永远见不到佛。
但世俗谛当中的佛菩萨、善知识还是需要的,因为只有这些世俗谛的显现,才能度化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譬如,要度化畜生,就要示现畜生的形象,才能与它们沟通、对话,并引导它们修行,走解脱道。如果示现为言语不通的人类,就只能给它们念佛号了。虽然佛菩萨已经超越了世俗谛,不再有血肉的身体,但为了度化我们,还是会示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身体。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度我们,清净现象当中的普贤王如来,佛的报身、法身虽然殊胜,但也没有办法度我们,因为我们之间无法沟通,所以世俗谛的上师是非常重要的。
世俗谛的上师,我们已经有了,但胜义谛的上师我们究竟找到没有,就只有问自己了。胜义谛的上师不需要到别的地方去找,就往自己的心里去找。如果没有找到胜义谛的上师,就没有达到世俗谛的上师的目标,所以我们还需努力。
如是离意法身中入定。
就这样在远离所有杂念的法身境界中入定。这样的修行,也可以叫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或禅宗的禅定。
如果这样认认真真地修了,还是没有证悟,那就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上师的信心不足;二是业障深重。排除这两个问题的方法,第一要增长对上师的信心,第二是修金刚萨埵修法。这样就没有理由不证悟。
当安住几秒钟或者一两分钟以后,又可能会生起杂念。这时候就设法重新安住。
彼中起座时,观诸现有即师本性,而行平常威仪也。之后是回向、出定。
从定中起座的时候,观修“现”器世界,“有”有情世界,也可以说万事万物皆为上师之本性。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坐车、上班、忙碌、清闲等任何时候,都应把所有现象观想为清净的上师本性之显现。
万物怎么可能是上师呢?
山河大地在显现上虽然不是上师,我们的上师不可能是一条河或一座山,但山河大地的本体是佛的清净坛城。心的本性是胜义谛的根本上师,所有一切现象均为上师的本性。
很多还没有正式听到大圆满的人,会对大圆满很向往、很羡慕、很期盼,但假如有一天我们真正有机会听到大圆满,大圆满的具体修法就是寥寥的一两句话,就像《六祖坛经》所讲的核心文字也只有几句话而已。
这么简单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证悟呢?最重要的助缘,就是修加行,让我们的根基成熟,然后再加上上师的加持,就万事俱备,只欠证悟了。
上师瑜伽非常重要,以后修任何法,首先都应该修一遍上师瑜伽,然后在与上师无二无别之境界中安住,生起杂念以后,再去修日常的修法,之后回向。这样一定能找到胜义谛的上师。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藏音) (汉意)
皈依、发心
桑吉丘当措杰巧南拉 诸佛正法贤胜三宝尊
向却瓦德达呢嘉森且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达给因所吉波所南吉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卓拉潘协桑吉哲巴效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三遍)
啊 啊
克迪秋更嘎达如波昂 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
让当玛格义西喔尼龙 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
喔吾华单加毕多吉拉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
南巴加吉义新洛布尼 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
嘎萨则争班智达义其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
秋恰夏吉日阿支拿瓦南木 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
夏尼吉中喔热莫美卓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
让朗达毕坚得拉美萨 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
祈祷者:
涅庆日喔赛内香更思 自大胜境五台山
jia华头吉新拉义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代布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随力念诵后:
塔尼喇嘛喔内头耐吉 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
让格协喔涅修酿为腾 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嘉更义西玖地喇嘛当 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
嘎瓦娘波新拉托巴萨 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如是离意法身中入定,彼中起座时观诸现有即师本性,而行平常威仪也。
《慧灯之光八 上师瑜伽的修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