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修,就把你内心的约制,那些你心里面莫名其妙种进去的一些认定,一个一个拿掉,等那些东西拿掉了,才觉得心空啊!然后还要做到心不起了,时间都没有了,整个世间给你的感受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心不同了嘛,这个世界也就换了。就像我刚才讲的,只是让两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相交与不相交,就只是这样的差别,就创造了欧氏几何跟非欧氏几何。那我换得更厉害啊,我把这个平行线都丢了!
问:我常常在办公室里感觉到,为什么有一些同事或长官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成败优劣,看得很了不起,有时候把人家做的一点小错看得太严重,可是我看这些事情,总感觉错是可以修正的,对也不一定代表完美啊!我感觉在看这些事情时的心境,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我感觉自己比较好一点。
师:这个不表示你无住,只是表示你住的状况跟他们住的状况不同。
问:我是感觉无住的人应该看得更开,也许我讲不准,我没那个经验,老师比我准多了。可是我感觉人至少应该看得开一点,心应该广一点,对整个环境是很好很舒服的事情。
师:对!对!是这样子的,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是金刚经里面最深的一句话。六祖也是听到这个地方才大彻大悟。
问: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才无住生心?
师:我不知道。
问:那件事情开始?
师:我不晓得。
问:在您的经验里面,有没有让您感觉最明显的无住而生心?
师:我不晓得。
问:刚才明兄讲的那件事情,您说这样是住的心不同,那请老师以无住之心来看这件事情,那会是什么样子?
师:没有,没有看法。
问:没有答案?
师:我没有玩啊!所以我不知道。
问:那您现在谈的这个有学无学,就是属于您的原创性喔?不知您能不能谈一谈世间这种普通逻辑思考的辨证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假设一个证道的人,他证到无学或无住这种心的时候,等于是他的原创性、直觉较强,那么他的分析、思考、观察力应该也更强吧?
师:对的,是啊!但是那个逻辑思考是有住生心。并不是说懂得无住生心了,于是这个逻辑思考就不会了,照样会的,甚至还更清楚。
问:您今天这篇讲词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怎么想出来的?好!什么事情刺激我去想到这个事情,是因为P公司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人就做了一些决定,当他们提出来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从中发现了有学无学的问题。他们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是有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但是根据这些专业知识所定下来的决策,我一看就知道是错的,但是我没有这个专业知识,那时我就很苦恼,到底是我这个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对呢?还是那个有专业知识的人对?我以前碰到这样的问题时都没把握,只是用建议的方式提出我的见解,我会说:「恐怕这样子不对喔,要换一个样子才比较好。」因为我不敢做决策,我觉得我不懂。那么他们听我的建议了吗?没有,他们听不进去,他们觉得我的建议恐怕不对,我又不是这方面的专业,而且一点训练都没有,所以他们也不怎么愿意听我的。但是这样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发生,时间久了以后,就发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的决定是对的。我非常纳闷,怎么会是这个状况呢?我就去找原因,才发现原来他们这些所谓的专业知识,都是有学的部份,就像一个战争的统帅,他要有很多人去执行他的战术,要由经过有学训练的专业人士去做;但是那个统帅则一定要具有战略能力,而这是无学的。上述这些专业人士都可以花钱请,只要去找有经验、接受过教育训练,具备专业能力、战术能力的人,他们是有价钱的;至于那个具备战略能力的统帅,则是无价的,没办法花钱请到,是天生就有这个能耐,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像我在这方面不是专业,这个有学的部分我没学,但是我有一个天生的无学的本事,放到那里都行,根本没有限制的。当我发现了这件事情,我就更知道怎么用人,怎么去选择人才。我把整件事串连来想,就成为今天的讲词,我并不是先去想有学无学,而是因P公司引发的困惑之后才去想的。我发现把一个战术很强的人,放去做战略的话,是一个大错;而懂战略的这个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登广告就可以招揽来的。所以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你是一个战术人才,却期望自己去做统帅、做老板,一旦错放位置就会做得一塌糊涂,一生都会很痛苦的!何况这个世间可以做将帅的人并不多啊!
(梁乃崇教授于八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下午假新竹明星诺那精舍讲述「有学与无学」,文稿由陈家宜记录,丘英美整理。)
《有学和无学》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