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戒论颂▪P2

  ..续本文上一页等圣地,

  为诸大乘种姓者,宣说无边广三藏。

  文殊结集龙树释,寂天弘扬深见派,

  弥勒菩萨作结集,无著世亲作诠示,

  阿底峡弘广行派,莲师自宗同龙猛。

  本体慈悲润相续,以及为利他众生,

  欲求获得菩提故,断除三门罪之心。

  分类龙树无著二,每一一至六各二,

  一类空性大悲藏,二资胜义世俗二,

  三类戒定慧三学,资粮加行信解行,

  不净七地胜意乐,三清净地异熟心,

  大悲断除一切障,即是佛地发心四,

  观待五道五发心,对应六度分六类。

  地金月火等廿二,以地界分十地间。

  全摄愿行二发心,彼亦愿心思利众,

  行心则为实行持,犹如欲行与正行。

  初未得戒得受法,持戒善知识面前,

  大乘法器之信徒,七支供已愿行心,

  一次性受自他喜,此乃龙树之观点。

  无著承许受愿心,无需别解脱戒律,

  然正受前受七戒,上师询问其违缘,

  弟子承诺学处等,以愿行各仪轨受。

  佛像前可二派同,得戒界限三诵末。

  胜义依轨而得受,此乃密宗之观点,

  显宗若有如是说,仅是立宗修力生。

  中说得不失护法,即是三种菩萨戒,

  严禁恶行摄善法,以及饶益有情戒。

  第一掠夺三宝财,舍法惩具破戒者,

  令还俗等造无间,邪见国王五定罪。

  亦毁宅村乡镇城,都市大臣五定罪。

  于未修者说空性,令其慕求声闻乘,

  退佛果发小乘心,舍别解脱学大乘,

  声闻乘不断贪等,退彼不得彼之果,

  以妒赞自而毁他,为求利养炫耀己,

  令惩比丘行贿赂,修者受用施诵者,

  使弃寂止之修法,乃平凡人八定罪。

  彼彼易犯而安立,然而一切均可造,

  名称十八实十四,舍愿行心根本罪。

  支分八十恶作等,细故未说阅学集。

  无著观点愿学处,不舍众生念功德,

  勤积资修菩提心,取舍黑白愿心戒。

  欺骗应供令生悔,诽谤圣者谄诳行。

  即四黑法当断除,相反四白法皆行。

  赞自毁他贪名利,吝啬不施财与法。

  以嗔恨心损他众,他人忏悔不接受,

  愚信伪法而宣说,四根本罪行学处。

  细微恶作四十六,当于他论而了知。

  摄善法戒修六度。为除贫困三布施,

  以断心持三戒律,当忍怨害苦深法,

  擐甲摄善与利他,即行此三之精进,

  修世出世之静虑,行深闻思修智慧。

  饶益有情戒四摄,初以布施摄所化,

  以爱语引令起信,九乘次第传利行,

  为能引导彼等众,自己亦行即同事。

  学诸同品断违品。恒依知念不放逸。

  行住坐卧威仪中,遵照清净之品行,

  任何所作所为中,言相合语且发愿。

  全知龙钦绕降言,愿心学处四无量,

  行心学处行六度,归纳取舍黑白法。

  利乐现世皆当行,不利今生害后世,

  一切行为均应断,二轨学处无不摄。

  生戒所依天与龙,罗刹女等罪业者,

  亦能生戒龙树宗,无著则说彼所依,

  需具别解脱戒者。总之信仰佛与法,

  亦信无上菩提果,信奉如海佛子行,

  则能生起菩萨戒,此乃宝灯经中云。

  末说失而恢复法,何者不察理非理,

  行止抑或处等舍,为大舍小罪形像,

  无能为力皆无罪,无力勤行无罪像。

  利他身语七不善,有开许时实为善,

  越时失毁黎明时,祈祷圣者虚空藏,

  梦中堕罪得忏净,余罪昼夜诵三遍,

  三聚经而得清净,此乃龙树之观点。

  行四黑法舍众生,则已舍弃愿心戒,

  不间断行无惭愧,以此喜悦视为德,

  乃大束缚毁戒律,称为他胜小中非。

  犯他胜罪重受戒,中等者于三人前,

  下等者于一人前,以说罪体而忏悔,

  无相合者意念戒,广大行派无伦比。

  若为菩提心摄持,眠等放逸亦不断,

  生福德力成佛子,三七卅三劫成佛。

  

第四品 密乘戒

  

本师普贤金刚持,密严刹中说续部,

  后于米积等重说,问者金刚手结集,

  八位大成就者等,印藏智者作诠示,

  共称前译派教藏,以及新派之宗轨,

  虽不可量然于此,宣说续部总誓言。

  本体三门由方便,智摄戒条依各宗。

  事行瑜伽无上四,十四堕罪各数定。

  参阅时轮金刚说,无上之宗廿五戒,

  十四根本五部戒,粗堕与大圆满轨。

  初说未得得戒法,彩粉密处之坛城,

  世俗胜义菩提心,如是四种坛城中,

  瓶密智慧四灌顶,次第赐与具相徒。

  净醒梦酣睡双运,所生三门所知垢,

  生次绝火喻义智,修得三身具能力,

  初三处观三金刚,最终四灌圆满时,

  获得持明密戒后,承诺精勤守誓言。

  中说不失守护法,初禁行戒时轮云,

  断除杀盗淫妄酒,所断五种根本戒。

  禁止牌棋非法食,口出恶语修魔法,

  及学非法五近罪。杀牛孩童与男女,

  佛塔共称五杀罪。嗔恨善友主尊佛,

  僧众上师五怨恨。不贪色声香味触,

  眼耳鼻舌身五根,即二十五禁行戒。

  五部共同五誓言:学愿行心三律仪,

  如来瑜伽部誓言;受持铃杵手印师,

  乃金刚部之誓言;财法无畏与慈施,

  即珍宝部之誓言;受持内外密之乘,

  为莲花部之誓言;供食业次业部誓。

  特殊杀生金刚部,十大应诛风分别,

  珍宝部誓不予取,财女大乘甚深法,

  念成自他利益说,莲花部业法誓言,

  大手印说依女人,事业部誓说妄语,

  不缘自他示无实,如来部依酒五肉,

  诸境次第不失行,内外密乘无上宗。

  宣说十四根本戒:存心诋毁三恩师,

  轻侮扰乱其内心,一切罪中最严重,

  是故此条首先说;于示取舍如来教,

  上师教言自明知,轻视违行违教二;

  于总远近密道友,嗔怀恨嫉侮等三;

  心想众生离诸乐,诚心舍慈第四条;

  以贪非时故出精,舍菩提心第五条;

  诋毁寻道入外道,声缘大道乘宗六;

  非器未作仪轨者,未圆满与失毁者,

  畏惧深法五者前,泄露秘密第七条;

  于五蕴即五佛陀,轻侮诋毁摧残八;

  于基道果清净性,疑为引导第九条;

  本具能力不降慈,十大应诛第十条;

  离名等执实无实,寻思衡量十一条。

  不利具三信心众,不护心欺第十二;

  合适资具誓言物,应时不依十三条。

  观待总别智慧母,明暗满足谤十四。

  今说支分之粗堕,灌顶誓言未成熟,

  依止明妃会供时,身体语言相诤斗,

  于未宣说之明妃,以自之力取甘露,

  不为法器说密法,信士提问说他法。

  住声闻内满七日,不具瑜伽与智慧,

  自己诩为密咒师,于非器说八粗堕。

  未曾依修等而行,灌顶开光事业等,

  于信外法示身印,于具二戒佛制者,

  说无必要令违越,此等粗堕有多种,

  然而谓此罪轻微,乃为时轮金刚说。

  尤其前译大圆满,根本誓师身语意,

  各分九类二十七,支分誓言二十五。

  杀生邪淫不予取,妄语绮语五应行。

  贪嗔痴慢嫉妒五,即是五种不舍誓。

  大小香精人血肉,此乃五种应取誓。

  五蕴五大五境根,五色天尊五应知。

  如来金刚宝莲花,及事业部五应修,

  结合应时之行为,是故取受诸密意。

  彼等誓言多种理,无有不摄于此处,

  根本支分誓言中,归纳如若知自身,

  为身语意三金刚,则集万亿密誓言。

  生依每日杀梵志,造五无间等一切。

  末说失而恢复法,不知罪界不敬师,

  放逸而行惑多四,犯罪四门无著许。

  彼之对治修学处,敬众恒依正知念,

  精勤对治大烦恼,如是应当修学彼。

  四种所断基础上,复加忘失念不明,

  称为失誓之六因,吉祥戒续有明说。

  诸境意乐加行竟,或等起惑知对境,

  正行越时身语做,无误而行无悔心,

  超越忏界称他胜,正行如若未具全,

  称越时罪如僧残。次第而下粗单堕,

  恶作罪像皆当知。病失自由为他事,

  大利无生稳必要,获力开许与吩咐,

  遇生命难则无罪,精华庄严续中说。

  如是昼夜六座中,勤观取舍誓言处。

  超过六时称越时,越一日月一二年,

  分称违失越毁誓,诚心诚意作忏悔,

  则可恢复后渐重,若越三年不能复。

  获七灌顶造每尊,念咒三万六千净,

  得瓶密灌行事净,后入坛城受四灌,

  获得智慧句灌顶,若失除以生次第,

  及无改戒圆次第,加持自续外不净。

  违誓会供而酬补,失誓则以财酬补,

  越誓子妻珠宝等,毁誓以自命恢复。

  精严续说还净轨:福田前忏之咒印,

  沐浴次第绝火焚,无缘修持受四灌,

  请求众会所依前,悲泣供养曼茶罗,

  建造佛塔作火施,供施食子诵密咒,

  甚深禅定及放生,诵经依师及自入,

  吉日念佛百字明,以及读诵三聚经,

  观修金刚萨埵师,细微明点瑜伽净。

  大象妙力续中说,瑜伽总沐浴悔净,

  除根忏悔无不净,是故应当实地修。

  犯罪倘若未忏悔,今生之中遭不幸,

  后世转生金刚狱,痛若无与伦比处。

  未失最久十六世,若速即生临终时,

  获得共同八成就,以及八种自在德,

  和合七支胜悉地,是故任运成二利。

  

第五品 三戒圆融

  

三戒一人相续中,自体不混遮需圆,

  本体转依德上具,应时主行要不违。

  受戒对境心仪轨,定故自体不混杂。

  所遮烦恼需不缚,各自道方皆圆满。

  断除转变与道用,均断惑相智者同。

  别解若以发心摄,即谓严禁恶行戒,

  获灌顶成密乘戒,故称本体转依也,

  此以五十万续部,教证明显而成立。

  世人行者瑜伽士,胜心上上有害下,

  是故上具下功德,如此能胜伏下戒。

  依靠三想而行淫,彼瑜伽士不具足,

  对境意乐行究竟,如梦要点不相违。

  恶业以及大众中,主行下者离贪欲,

  行时静处行密宗,内不相违无杂护,

  违量遮需智者许,初学瑜伽成就者,

  以及遍知何行为,需结合时时轮说。

  功德基础别解脱,随力引发菩提心,

  乃是密宗之分支,获能成熟之灌顶,

  守护三戒如眼目,修知三相尊生次,

  有相无相圆次第,近因行为渐相合,

  即生临终中阴界,自性化身刹成佛。

  今多未修胡言者,自智尘许未证悟,

  杜撰仪轨满愚心,思此感伤泪盈盈。

  显密诸道为众生,完整无误道佛说。

  雪域彼等执一方,虽欲圆融成名相。

  依成就者之善说,聚精会神撰著故,

  思无罪垢以此善,愿众速得普贤果。

  此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是雪山环绕的藏地南方出生具有出离心的阿里班智达班玛旺革撰著,愿于十方三时成为广弘无上大圆满法之因。

  

  

《三戒论颂》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