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无量心之3:悲天悯人可消苦

  

四无量心之3

  

悲天悯人可消苦

  

梁乃崇教授

  

「悲天悯人可消苦」这句话可以引发我们无量的悲心。

  

我们暂且先不讲「悲无量」,就讲「悲心」好了。

  

什么是「悲心」?你不能停留在「悲」这个文字上,而要去体会「悲」的感觉,你心里面哪一种感觉是属于「悲心」?悲心就是恻隐之心,就是可怜别人的心,我们看到别人或自己在受苦的时候,心里面会有一种同情、怜悯的心出来,这个心就是属于「悲心」。

  

但是这样的悲悯、同情、不忍,还没有达到「悲无量」;要达到「悲无量」,悲心就要达到极致才是。

  

面对痛苦的时候,悲心会生出来,会生出可怜的心、恻隐的心,而不光只是感觉到怜悯、不忍而已;而当悲心生出来以后,它会想办法要把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对方的痛苦)消除,所以悲心是可以消苦的。「悲天悯人可消苦」,这就是悲心。

  

悲心也不只是用在对方有痛苦或软弱的情况下,有时候我们看见对方的言行举止很不妥当,会想要用严厉的、批判的、霹雳的方式加以制止,这样的手段不是不可以,但还是要从慈心、悲心出发。不论是对待小孩或是对待部属,你如果是用慈悲的心情去打他、处罚他,他知道的,他不会觉得你不慈悲。所以是可以用霹雳的手段,但还是要从慈悲心出发。重点不在于你做出来的方式如何,而在于你的心态是什么?

  

我们要讲心,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灵状态、态度是什么?重点就在这里。

  

(摘录整理自2005年1月2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悲无量 悲心 感觉 心灵状态 态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