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萨修「舍」

  

菩萨修「舍」

  

梁乃崇教授

  

  《华严经》<十回向品>所讲的内容很值得我们细细思索,前几品菩萨回向的东西全是十分珍贵的宝物,不过那些都还是身外之物;而这一品菩萨布施的却是连着头皮的顶髻、眼睛、耳朵、鼻子、牙齿、舌头、手脚、骨髓、血肉,甚至头颅,这已经是自己的身体和性命了。经文这样的安排究竟有何用意呢?

  

  〈十回向品〉所安排的各个段落是在告诉我们菩萨如何修「舍」,自己最好的东西全都可以舍掉,目的就是要修「舍无量」。这是一个非常严苛的过程,要真的做到,必须是什么状况呢?要真的体会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在的繁华世界、你的身体、你的识心,凡是会生灭的、被知的,都可以舍,因为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是你怎么舍都舍不掉的呢?是「纯粹的能知」,那个部份的心就是佛菩萨了;如果还有什么舍不掉,就无法成佛。舍、舍、舍……舍到极致、舍到彻底,自然会回到「不舍」,也就是达到了「是名」的状态。真的做到,就能够「心无动乱、寂静清净,能生万法」。

  

  菩萨的「舍」,就是去布施;但也有人的「舍」偏空,像唐朝的庞居士,他为了不受后有,于是断绝一切别人回报的可能,将自己所有的家产宝物全部沈入江底。菩萨并不会担心这类的问题,他已经超越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他和宇宙融为一体,也就是自性与法性合一时,舍出去的,全部又都回来了——「舍了,等于没舍」,这样就是做到「是名舍」了。如果还有一点点不舍,就没有做到。(摘录整理自20050110《华严经》讲座)(莉华、满妹整理)

  

  关键字:华严经 十回向品 舍 是名舍

✿ 继续阅读 ▪ 持咒即是号令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