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小时后,他发现自己迷路了。刚好有个农夫在照料路旁的田地,商人驱车向前问道:“请问这儿离芝加哥有多远?”
“我不清楚。”农夫回答。
“那离纽约有多远呢?”商人又问。
“我也不清楚。”农夫还是一样的答案。
“那至少可以告诉我回到公路的方向吧?”失去耐性的商人不死心的继续问。
“不,我不知道。”农夫老实的说。
恼羞成怒的商人冲口而出 :“你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笨蛋!”
“是啊!但至少我没有迷路。”农夫平静的回答商人。
—现代寓言
◎人一生气,他就在地狱的境界中。无嗔的心是清凉、新鲜和理智的,是真正快乐、同情与爱的基础。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与烦扰,是一种恶习。使心灵向著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且没有理性的行动。
◎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怒,就得到两种胜利—战胜自己、战胜他人。
◎幽默的本身就是一种禅趣,因为“禅”是活泼生动又充满智慧的,唯有如此,才能随时引发出幽默,使人的生活充满著「禅趣”与“自在”。
羽毛与说出口的话
木拉.那斯鲁下的家附近,住了一个以说闲话出名的人—阿奇斯。
无论白天或晚上,你都会看见那个人在市场或茶室里,和人说著镇上最新、最不确实的消息。他就这么一边批评,一边散布谣言,在大家心中播下不和谐的种子,有时他说的话再传回耳中时,连他自己都觉得离谱,不过他就是戒不掉这个坏毛病。
最后,他的朋友决定请镇上最聪明的人—那斯鲁丁—来帮他。
那斯鲁丁对阿奇斯说:“到市场替我买只鸡,而且要快,还有,一定要确定所有的羽毛部拔干净了,一根也不能剩。”
阿奇斯到了市场买好鸡,却等不及老板把羽毛拔光,便抓起鸡一边赶路、一边自己拔著剩下的羽毛。但当他把一根羽毛也不剩的鸡交给那斯鲁丁时,那斯鲁丁却放下鸡,要阿奇斯回市场把拔下的羽毛全部带回来。
“不可能!”阿奇斯大叫:“那些羽毛部散在路上了!”
“你说的话就像被风吹散的羽毛,”那斯鲁丁劝诫著:“随意乱说的话弥漫整个镇上,再也难收回,所以,你要注意脱口而出的羽毛,别让它们散布在空中。”
—回教故事
◎传播是非者,就如同制造是非者。
◎爱自己的人,就会谨言慎行的保护自己,并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深切反省自己。
呵欠与祷告
沙迪说当他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晚和父亲以及其他人一同作晚祷,不久,其他人便纷纷打呵欠睡著了。
小沙迪对父亲说:“这些睡著的人之中,没有一个张开眼或抬起头来祷告,若别人看到了,还以为他们全都死了。”
沙迪的父亲却说:“我亲爱的儿子,我宁愿你也像他们一样睡著,而不是醒著中伤别人。”
—回教故事
◎慈悲是一种感受、一种力量,除了帮助别人外,更能包容别人;不要看不起别人,不要轻率批评别人。
◎真正的爱,是一种过程、一种付出、一种奉献、一种服务,这裹面没有批评、不接纳或怨恨。对方如何对不起我们,我们只是更同情他 ;对方对我们好时,我们要更爱他、更关怀他。
◎不要论断别人,就不被论断: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 ;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要毅然伸出爱心的手,拥抱仇敌。
包容的天使
曾经有几位强盗闯入修道院内,其中一位对年老的神父说:“我们要将你放在密室中的每件东西都带走。”
神父回答:“孩子们!想要的都带走吧!”于是,这群强盗把看得见的物品搜括一空后,转身离去。
但是,在密室里藏有一小包东西没被他们发现,神父拎起来,随后追出去,大声喊著 :“孩子们,拿去吧!你们忘了这包东西。”
这些强盗被神父包容的心感动,于是将刚才带走的每件东西都还给神父,并且向他告解。
他们说:“您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荒漠神父
◎宽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愤怒有如刀的两刃,能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而爱心、宽容,如香水能够自香,亦能使人常闻到香味。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能宽恕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誉。
◎能够宽恕别人,将可以化解心中的痛苦 ;接受别人的宽恕,更可以反省自己的过错。
我有的是时间
许多动物在一起集会讨论,抱怨人类总是从它们的身上掠夺。
母牛说:“他们取走了我的牛奶。”
母鸡说:“他们把我生的蛋都拿走了。”
小猪说:“他们利用我做腌熏猪肉。”
鲸鱼说:“他们猎杀我是想夺取我身上的油脂。”
最后,蜗牛说:“如果他们拿得走,我身上的确有一样宝藏。这是人类最想要的东西—我有的是时间。”
—回教苏菲教派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将拥有更多的财富。懒惰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
◎时间是实现理想最根本的资源,要好好把握与利用。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生命意义”的智慧者。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吵不起来
有两个老年人共同生活了很多年,从未发生争执。
其中一位老人提议:“让我们吵一次架好吗?就像别人一样。”
他的同伴听后回答:“我不知道要怎样开始吵架。”
第一位提议的老人说:“放一块砖头在我们之间,然后我开始说这是我的,而你要争论这是你的,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吵起来了。”说完,他摆了一块砖头在两人之间。
其中一位开始说:“这是我的。”
另一位 :“不,这应该是我的。”
“的确,那是你的东西,你就拿去吧!”他们两人始终无法发生争执。
—荒漠神父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吵架是弱者的武器。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饰。
月亮礼物
一位禅宗宗师住在一座山脚下的小茅屋内,过著简朴的生活。
有一天,一名小偷来光顾禅宗宗师的茅屋,但却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偷。
宗师回到住处,和小偷碰个正著,宗师对他说:“你大概是千里迢迢来此拜访我的吧!实在不该让你空手而回,请拿走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就当作是见面礼吧!”
小偷感到手足无措,拿了衣服就离开。
宗师全身赤裸的坐在茅屋内,望著窗外一轮皎洁的明月,惋惜道:“可怜的家伙,真希望我能送他一轮美丽的明月。”
—禅宗故事
◎无私的爱是最美的礼物。
◎接触生命中每一时刻的喜悦。把微笑、爱的眼神、快乐带给生命中每一位我们碰见的人。发挥你的才华,找出快乐,带给你自己和他人。禅观的喜悦能滋育正念、理解爱。试著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深刻快乐。我立誓,要在早上将喜悦带给一个人,要在下午解除另外一个人的苦难。问你自己:“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这就是制造快乐的艺术。
起死回生
在佛陀的时代里,有一位历经沧桑的年轻女子,名叫“琦莎.米占特”,她的丈夫和亲人相继离世,留下她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不久,儿子也因为生病而死了。
在悲痛万分、难以接受事实的情况下,她抱著儿子的遗体四处求助,希望有人能让他起死回生。当然,她只有失望的份了。
最后,有人指点她到附近的树林中请教佛陀。当她见到佛陀时,悲伤的放声大哭:“伟大的名师、先生,请帮帮忙,让我的儿子复活。”
佛陀回答她:“好,我会救你的儿子。但是,琦莎.米古特,你要答应我一些事,你必须先到附近的村里收集一碗芥子(印度最常见的种子),我才能用芥子做药材,救回你的儿子。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这些芥子必须来自一个从未有人过世的人家,这个家庭必须从未经历过亲人、父子、配偶或是朋友的丧事。”
琦莎于是到附近的村子,恳求人家赐些芥子给她。村民们都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不吝施舍芥子,但是,当琦莎问道:“贵户以前曾经有人过世吗?无论父母、孩子或亲戚。”他们回答:“有,有位亲戚就在去年去世。”
琦莎只好再到别户人家乞求,当他们给琦莎芥子时,她又问:“请问贵户曾有亲人过世吗?”这次对方回答他们的大婶刚过世不久。于是她再前往另一户人家,对方回答他们曾经有位女儿去世了。一户一户询问后,竟没有一户人家不曾有人去世。
最后,琦莎伤心的坐下来,忽然明白自己遭遇的一切和儿子的死,如同每个人家中免不了有亲人亡故。每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但最后都会离开。她抱著儿子的遗体回到佛陀的住处,佛陀依照当地的礼俗将遗体埋了。
她鞠躬致意后,向佛陀求智慧,希望能顿悟生死之道,于是虚心学习、虔心修行,不久之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瑜伽修行者,一位智慧高深的女人。
—早期佛教故事
◎心,常想要抗拒改变、抗拒无常。
◎我们应当周喜悦的心情,共面对生命中无常的变化 ;抱持乐观的心情,去面对随时可能遭遇的挫折。要从顺逆中觉醒过来,无常是生命的真相,放下是最好的依靠。
◎佛陀在衪的教诲中,提供了我们道德行为的准则,他认为人们虽然生活在无常的痛苦中,然而只要我们学会了认清自我,并且依循佛法去自我持守,便能体会到实质的幸福、喜乐。
…
《慈爱手册 ~爱与智慧的心灵小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