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问答▪P13

  ..续本文上一页

  b、有漏善法;

  c、无漏善法(除初刹那)。

  (4)初圣者无漏第一刹那。

  善  (3)b余法   异熟 (2)异熟生果

  工巧

  威仪 (3)a余法

  化心

  有覆无记

  不善   (1)烦恼业果

  无漏(善)法 (3)c余法,(4)初刹那

  217、 六因何时执果与生果?

  答:执果:即因能成为生后面果的种子或具有能力,叫做执果。

  能作因以外的五因只在现在位执果。

  生果:因给果的力量,令入现在,叫生果。

  俱有因、相应因:唯于现在位生果

  同类因、遍行因:于现在、过去生果

  异熟因:唯于过去位生果

  另外,能作因,于现在执果,于过去、现在生果。

  218、 相应心、心所法之中四种果法各有几因产生?

  答:(1)烦恼性(果):由五因生,除异熟,因为异熟因生之果唯是无记。

  (2)异熟生(果):由五因生,除遍行因,因为遍行因唯生烦恼性果。

  (3)余法:由四因生,除异熟因与遍行因。此余法中有善法与无覆无记(除异熟):

  a、其中善法(有漏与无漏)不由异熟遍行二因所生;

  b、无覆无记中之工巧、威仪、化心非为异熟因生,所以余法(果)之因中除去异熟与遍行。

  (4)初圣者无漏第一刹那:

  由三因生(除异熟因、遍行因、同类因)。

  a、初圣者刹那为善法,故非异熟、遍行因生;

  b、无漏刹那为无漏法,世胜法位下为有漏,其前非同类,故非同类因生。

  219、 无情法即色与不相应行法分四类由几因产生?

  答:色法:

  (1)烦恼性,即恶戒无表色:由四因生,除异熟、相应因;

  (2)异熟色法,即眼等五根:由四因生,除遍行、相应因;

  (3)余色法即余无漏戒(除无漏戒第一刹那)及禅定戒等一切善色,以及工巧、威仪通果色:由三因生。除异熟、遍行、相应因;

  (4)初无漏戒即苦法忍上无漏戒:由二因生,除异熟、遍行、同类、相应因。

  不相应法,即与心心所等法俱生的得绳、四相等法。可以类推之。

  220、 佛经中所说四种缘是哪些?法相、事相分别为何?

  答:四种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1)因缘之法相:指除去能作因以外五因的任何一种。

  因缘之事相:一切有为法。

  (2)等无间缘之法相:前后平等,故为等;同类未被他法阻断,故无间;又因是外缘,称为缘,由此故名为等无间缘。

  等无间缘事相:一切已生心、心所法。

  (3)所缘缘法相:为心识所缘之对境,故名所缘缘。

  所缘缘事相:一切法。

  (4)增上缘法相:能作因。

  增上缘事相:一切法。

  221、 为什么色法非等无间缘?

  答:(1)因果不等:

  a、因小果大:如阿秀嘎种小而果大;

  b、因大果小:如烧稻稗,大聚而成灰。

  (2)色法一个未灭,第二个又生。

  (3)同时生二色:

  a、如欲界色无间生欲、色二无表色(受别解脱戒时,入色界定,即欲界别解脱戒与色戒禅定戒同时生);

  b、或如欲界无间生欲界、无漏二无表色。

  由此而说色法非等无间缘。

  222、 一切已生之心、心所皆等无间缘吗?

  答:阿罗汉之最后心、心所非等无间缘。

  223、 等无间缘与其果能否被隔断?

  答:有部说特殊情况下可以,如于灭尽定中,其入定心是出定心之等无间缘,而于定中其被隔断。

  224、 增上缘与所缘缘的差别为何?

  答:(1)同时非同时:

  增上缘同时:一切法可以同时为增上缘;

  所缘缘非同时:所缘诸法不同时产生(如观无我前后念)。

  (2)有缘无缘:

  增上缘:一法生,不作障之一切法皆可为增上缘;

  所缘缘:(有缘)是所缘法,则为所缘缘;

  (无缘)非所缘法,则非所缘缘。

  由上可知增上缘较所缘缘体广。

  225、 缘何时对果起作用?

  答:(因有执果与生果;缘唯生果。)

  一、因缘:

  (1)俱有相应二因:对正灭的现在之果起作用(生果);(正灭位是现在,此二因,因与果同时,因生果时唯在现在。)

  (2)同类、遍行、异熟因:对正生法起作用。

  a、同类、遍行无间断而生果;

  b、异熟因:异熟因已成过去,其果要生时,因与果力,令果入现在。

  二、等无间缘:对未来生果起作用;

  三、所缘缘:对正灭之现在之果起作用。

  226、 何法由几缘产生?

  答:一、一切心、心所法由四缘生:

  (1)因缘:能作因以外任一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相应因,俱有因皆可为心、心所之因;

  (2)等无间缘:前心、心所是后面同类的等无间缘;

  (3)所缘缘:五境或一切法可以作为心、心所生起之境;

  (4)增上缘:即能作因,心、心所生时不作障碍立为增上缘。

  二、二定由三缘产生(除所缘缘):

  (1)等无间缘:于加行入定时依赖心,定前之心是等无间缘;(二定本体非等无间缘,但入定前之心、心所是等无间缘。)

  (2)无所缘缘:二定无心、心所故无所缘之境。

  三、除心、心所法与二定以外的其他不相应行以及一切色法:皆由因缘与增上缘二缘生。

  227、 万法是否一因而生?

  答:外道承许大自在天等一因生论不应理。

  因为:(1)万法次第而生,若许由大自在天生,则万法当一时全部生起,然而并非如此,故说非一因生;

  (2)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故非一因生。

  所以,没有其他如大自在天等造物者,一因生不合理。

  228、 大种作为大种之因有几种?

  答:大种作为大种之因有二种:俱有、同类。

  (1)俱有因:大种作为与自己同时大种之俱有因,即地水火风与其群体中之地水火风互起作用;

  (2)同类因:前大种作为后大种之同类因,地产生地,水产生水,同类因生同类果。

  非遍行因:非烦恼性故;

  非异熟因:非善不善故;

  非相应因:是无情法故。

  这二者是大种作大种生之因缘,另外,增上缘必定具有。

  229、 大种作大种造之因有几种?

  答:大种产生大种造,其作因缘无需观察,其作增上缘时有五种因:

  (1)生因:大种新生大种造;

  (2)住因:大种使大种造不间断;

  (3)相同因:大种所造随着大种增减而增减(即大种与大种造同);

  (4)所依因:大种所造依靠其大种;

  (5)增上因:大种使大种所造愈加增上。

  230、 大种所造生大种所造之因有几种?

  答:大种所造生大种所造增上缘必定具足,其因缘中三种因:

  (1)俱有因:禅定戒无漏戒(无表色)之七断 互相为因;

  (2)同类因:色法所摄前后同类善法等;

  (3)异熟因:如以有表无表有漏善法、不善法分别产生善恶趣之眼等身体。

  231、 大种造作为大种之因有几种?

  答:大种造生大种增上缘(能作因)是必定的,其为因缘中有一种因:异熟因,如即生中善不善有表色产生后世异熟生之根群体中存在的大种。

  232、 心有多少种?

  答:心有十二种:

  欲界: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色界: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有漏心十个

  无色界: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无漏:有学、无学    无漏心二个

  233、 哪一心后面立即产生具等无间缘之心?

  答:以八时了知何心无间生生何心:

  一、相续时:同类的前心生后心,如善心生善心;

  二、同地时:心之种类不同,地相同,能生其他心,如善心生恶心、无记心等;

  三、结生时:

  (1)死心:即从死有结生到中有;

  a、俱生善(非加行善):除去二无漏、加行善、工巧、化心,诸如十大善地法;

  b、不善法:如坏聚见;

  c、有覆无记法:诸如根识;

  d、无覆无记法:威仪。

  (2)生心:即从中有结生到生有,是所生的那一地的烦恼性心(不善或有覆);

  (3)上下地转生:

  下界生上界:死心为俱生善与无覆无记;

  生心为有覆无记(烦恼性)。

  上界生下界:死心为善、有覆无记以及不包括工巧化心的无覆无记心;

  生心为烦恼性(或不善或有覆)。

  自地生自地:死心是善,生心为烦恼性。

  有学无学二无漏心无有生死二心。

  四、入定时:必以善心(加行善)入定,下界生上界。

  欲界善心  生  色界善心与二无漏心;

  色界善心  生  无色界善心与二无漏心;

  无色界善心 生  二无漏心。

  (欲界善心不会产生无色界善心,有四种远故,所依、所缘、形相、对治四个方面皆远故。)

  五、出定时:上界善心生下界善心(生自界地时由相续时包括。)

  二无漏心产生无色界之加行善心;

  无色界善心与无漏心生色界加行善;

  色界善心与二无漏心产生欲界的善心(俱生或加行)。

  六、染污定所逼恼时:于定时生慢等,则成染污定。

  上界的有覆无记法(即染污定)产生下界善心:无色界的染污定(即具有贪、痴、慢之定)产生色界善心;色界的染污定产生欲界善心。

  七、入化心时:于定中起定心中无间可入化心。

  色界加行善之后会出现欲界与色界的两种无覆无记化心。

  八、出化心时:出化心位无间入于定心。

  欲界、色界化心中产生色界的加行善心。

  234、 欲界心分别生几心,并由几心中生?

  答:一、欲界善心:生九心,从八心生。

  (1)作等无间缘,产生九心:

  相续时:生欲界善心;

  同地时:生欲界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

  入定时:生色界加行善心;有学、无学二无漏心。

  结生时:色、无色界二有覆无记心。

  (2)作等无间缘之果,由八心中产生:

  相续时:由欲界善心生;

  同地时:由欲界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生;

  出定时:由色界之加行善心生;由二无漏心生;

  染污定逼恼时:由色界有覆无记心生。

  二、欲界不善心:从十心生,生四心。

  (1)作等无间缘果,由十心产生:

  相续时:由不善心生;

  同地时:由善心、有覆、无覆无记心生;

  结生时:色界:由善心、有覆、无覆心生;

  无色界:由善心、有覆、无覆心生。

  (2)作等无间缘,而生四心:

  相续时:欲界不善心…

《俱舍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遣疑明炬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