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具有无贪等三及身语七断)。
467、 在何界何趣中怎样以隐藏或明现的方式具足十不善业?
答:地狱:
绮语、粗语、害心:明暗两种方式。(绮语:哀叫;粗语:恶言相骂;害心:相互嗔恨。)
贪心与邪见:隐藏方式。(贪心:无有所贪之物故不显;邪见:业果现前而相信业果故邪见不显。)
没有杀生:业力未尽杀不会死。
没有不予取与邪淫:没有执为我所之财物与女人。
没有妄语:无有必要故。
没有离间语:相互之间本来已分裂故。
北俱卢洲:
意三业:以隐藏方式存在,无所贪物及执为我所之女人,相续调柔;
没有杀生:寿命决定千年故;
没有邪淫及不予取:没有所贪物及执为我所的女人;
没有妄语:因为没有必要故;
没有离间语与粗语:彼众生相续调柔故;
绮语明现不存在,有以贪欲引发而歌唱的情况。
除地狱、北俱卢洲以外的其他欲界中十不善业均有,其中天界亦有杀生。
468、 在何界何趣中怎样以隐藏或明现的方式具足十善业?
答:意三业:无贪、无嗔、无痴,在一切趣中都以隐蔽与现行二种方式存在;
无色界圣者无漏戒摄身语七断善业,以隐蔽方式存在而无现行,无色故;
无想天众生禅定戒摄身语七断,亦以隐蔽方式存在,无现行,无心故;
余处通二种(即隐蔽与现行二种):余处指地狱、北俱卢洲外之余处,人、天具有戒所摄善(人具三戒,欲、色天唯具二戒);
旁生、饿鬼:唯具中戒所摄善。
469、 举例说明杀生、偷盗、妄语成熟的三果(等流、异熟、增上果)。
答:杀生:
异熟果:上品堕地狱;中品转旁生;下品投饿鬼。
等流果:短寿。
增上果:转生环境恶劣之地。
偷盗:
异熟果:上品堕地狱;中品转旁生;下品投饿鬼。
等流果:受用贫乏。
增上果:生于多害环境中。
妄语:
异熟果:上品堕地狱;中品转旁生;下品投饿鬼。
等流果:常遭诽谤,受人欺诳。
增上果:农作、行船等事业不兴,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多诸怖畏恐惧因缘。
470、 做善业和不善业为什么有三果?
答:以杀生为例:于杀生时令他有情受苦、断命、失威。
杀生加行使对方受苦,故感受异熟果堕地狱受苦;
杀生正行断绝对方命根,故感等流果来生于人中寿命短促;
杀生后行使对方失去威严,故感增上果其环境中外物鲜少光泽。
余业道可同理推之。
471、 此论为何单独宣说邪命?什么是邪业与邪语?
答:单独宣说邪命,是为了明确邪命难以尽除,由于欢喜趋入而其很难离开心相续。再说,僧众的生活是倚赖他众,因此单独宣说邪命。
邪语、邪业:嗔心和痴心所生的身语业是邪业、邪语。
472、 若出家人边享用信财,边看电视录像等,是邪命吗?为什么?
答:是邪命。邪命就是以贪心引发的身语二业。《戒蕴经》中云:“比丘受用信士供养后若去观看斗象等,为邪命。”由经中义可知,出家人边享用信财,边看电视录像等,是邪命。
473、 有漏断道、无漏断道以及其他有漏善不善业、无漏善业、无记法等各有多少种果?
答:一、有漏断道具五果:(有漏断道即世间修道之无间道)
(1)具异熟果:有漏善业定感异熟故;
(2)具士用果:以此道力无间生起断除所断及解脱道;
(3)具增上果:不是在它前面产生的有为法是增上果;
(4)具等流果:后面所有同类是等流果;
(5)具离系果:由此无间道远离下地烦恼而证择灭无为。
二、无漏断道具四果:除异熟果,无漏业无异熟。
三、其他有漏善不善业具四果:除离系果,非断道故,不能断惑证择灭。(除断道有漏善之外,余有漏善恶业)
四、其他无漏善业具三果: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
除离系果,非断道故不能断惑证择灭无为;
除异熟果,无漏业无异熟故。
五、无记法具三果: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
除离系果,不能断惑;
除异熟果,无记无异熟果。
474、 善、不善、无记业,各产生善、不善、无记法(果)时各有多少种?
答:善业生善、不善、无记法之果(有四、二、三果)。
(1)善业生善法之果有四果:除异熟果,果是善,非异熟生。
(2)善业生不善法果有二果:士用、增上二果。
除异熟:果是不善,非异熟生。
除等流:善、不善非同类。
除离系果:不善果非择灭无为。
(3)善业生无记法有三果:士用、增上、异熟果。
不善业生善、不善、无记法之果(有二、三、四果)。
(1)不善业生善法之果有二果:士用、增上二果;
(2)不善业生不善法之果有三果:士用、增上、等流;
(3)不善业生无记法有四果:士用、增上、等流、异熟,除离系。
(有等流果,因为不善遍行因能产生坏聚见、边执见的有覆无记法。)
无记法生善、不善、无记法之果(有二、三、三果)。
(1)无记法生善法有二果:士用、增上;
(2)无记法生不善法有三果:士用、增上、等流;
(有等流果,因为坏聚见、边执见能生苦谛见断的不善果。)
(3)无记法生无记法有三果:士用、增上、等流。
475、 自地、他地、有学业、无学业分别各可产生多少果?
答:一、自地业产生自地法有四果,除离系果,不为地摄故。
二、他地业产生他地之果:
可能有三果:如依无漏一禅生无漏二禅有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九地之道互为同类因);无异熟果,无漏业不引异熟;无离系果,因离系果不为地摄。
可能有二果:如有漏二禅生有漏三禅有增上果、士用果(以前之因力而生后果);无异熟,非自地故;无等流,有漏非自地非为同类因;无离系果,不为地摄故。
三、有学业生有学法、无学法,非有学非无学法各有三果。
(1)生有学法三果:士用、增上、等流果;无离系果,有学法中无抉择灭;无异熟果,有学为无漏法无异熟。
(2)生无学法三果:士用、增上、等流果;无离系果,有学法中无抉择灭;无异熟果:无学法无漏;无异熟。
(3)生非有学非无学法三果:士用、增上、离系果,有离系果,因为抉择灭属非学非无学法;无异熟,有学法无漏,无异熟;无等流,有学业无漏,非学非无学 法无为有漏。
四、无学业生有学法、无学法、非学非无学法各有一、三、二果。
(1)生有学法一果:指阿罗汉退失说,唯增上果,不障有学法生,有学法是增上果;无士用果,并非以无学无漏法为因,而有力能引起有学无漏法;无等流果,无漏法等胜为因,无学法胜,有学法劣,无学不可为有学同类因。无异熟,无离系。
(2)生无学法三果:增上、士用、等流;无异熟;无离系。
(3)生非学非无学法二果:增上、士用;无离系,无学不再断惑,无有无间道;无等流;无异熟。
五、非学非无学生有学法、无学法、非学非无学法,各有二、二、五果。
(1)生有学法二果:士用、增上;无离系;无异熟;无等流。
(2)生无学法二果:士用、增上;无离系;无异熟;无等流。
(3)生非学非无学:五果。
476、 见断、修断、非所断各产生各果时,各有多少果?
答:一、见断业生:见断、修断、非所断,各三、四、一果。
(1)见断生见断三果:士用、等流、增上果。
无异熟:异熟是无覆无记,非见所断。
无离系:无为法非见所断。
(2)见断生修断四果:增上、士用、等流、异熟。无离系果,因为抉择灭非修断。
(3)见断生非所断一果:增上果。
二、修断业生见断、修断、非所断,各二、四、三果。
(1)修断生见断二果:士用、增上。
无异熟:见断无无覆无记之异熟;
无等流:修断无遍行能缘见断惑为因;
无离系:见断是随眠,非无为抉择灭。
(2)修断生修断四果:除离系外其余四果。
(3)修断生非所断法三果:离系、士用、增上。无异熟,无等流。
三、非所断业生见断、修断、非所断,各一、二、四果。
(1)非所断业生见断一果:增上果;
(2)非所断业生修断二果:士用、增上;
(3)非所断业生非所断四果:除异熟。
477、 什么是合理业,非合理业和非二者业?
答:合理业是指善业;非合理业是指染污性的自性罪不善与有覆无记业,因为由非理作意所生之故。另外有上师说:从佛制罪的衣食住行等世间共称仪轨中退失,相违而行亦非理业,非二指除上二者。
478、 什么叫做引业和满业?请举例说明引业和满业的差别,并以有部、经部观点分析富楼那供养缘觉的公案。
答:引业:以宿世之业引有情至今生而为人等,此宿世之业即引业。
满业:生而为人等,直至最后死亡,招感其中种种苦乐之业是满业。
喻:画家先素描,可喻引业;他人以各种颜料填满可喻满业。
公案:富楼那尊者曾为一割草人,见缘觉便以顶上鲜花作供养。以此业而于三十三天转生七次,转轮王转生七次,后于佛教法下证果。
关于此公案有部认为:并非是一引业引多世。而是以其供养之业令尊者转生于第一个天界,然后其回忆前世之业的功德又造善业,以此而第二次转生天界,乃至造第七次转生之业。另外也有说于供养时所同时具有的净信心、恭敬心、欢喜心等而生多业,以此等业而引多世异熟果报。
而俱舍论自宗同意经部:一引业可以引很多世,如上尊者一次供养之业可引多世善果,一引业引多世,多引业引一世,多业引多世都成立。
479、 请说明关于引业和满业,善不善方面的四类。
答:(1)引业善,满业不善:如欲界中具痛苦的人、天(引业善,人天为善趣;满业不善,具痛苦)。
(2)引业不善,满业善:如阎罗法王(属饿鬼界)及财丰龙王之子(恶趣;受用丰富)。
(3)引业善,满业善:如帝释天王等(善趣;受用圆满快乐)。
(4)引业不善,满业不善:如地狱众生(恶趣;恒受痛苦)。
480、 一个业能否引多世?以及多业能否引一世?对于引业、满业,有部、经部…
《俱舍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