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抢夺威严,以此原因会有上述三种果报出现。
承许所有不善业道均产生异熟果、等流果与增上果三种,因士用果可包括于此三果中,故未单独宣说。不善业可分上中下三品,其他讲义中说,上中下三品根据时间来判定,若某一不善业经常做、再再串习、现行无对治,具足此三条件即为上品不善业,具足其中两个条件就是中品不善业,若仅具足一个条件为下品不善业。或者以发心意乐为标准,若意乐非常强烈即为上品,意乐中等为中品,意乐下等就是下品。那造不善业会感受何种异熟果呢?若所造不善业属上品,则所感异熟果是堕入地狱,中品转为旁生,下品投生饿鬼,此处说法与《大圆满前行》的说法相同,但《入中论自释》、《经庄严论》以及《瑜伽师地论》中都说造中品不善业转生为饿鬼,下品则会转为旁生。所感等流果是杀生者短寿,不予取者受用贫乏,邪淫者夫妻不合,以粗语所感而多传恶名等。窍诀书中说,等流果分感受等流果和同行等流果两种,同行等流果指前世喜造恶业,即生中仍然喜欢造恶业,前世喜欢善法今生也愿意行持善法;感受等流果,如以前喜欢杀生则即生中寿命很短,以前经常殴打众生,那即生会多病。
是什么原因会产生三种果呢?以杀生为例,以刀子刺在牦牛身上或用绳子捆住牦牛的嘴巴使之闭气,此时的牦牛特别痛苦,以此果报感受异熟果;正行时,牦牛失去自己可贵的生命,以此感受等流果;对牦牛进行剥皮、割肉等后行时,已经使之完全失去了威严,令人见而生畏,以此感受增上果。杀盗淫妄等十种不善业均可依此类推。反过来,十种善业也可如此类推。
丁二、单说邪命之原因:
贪心所生身语业,邪命难净故另说,
设若贪图资具引,与经违故非如是。
贪心所生身语之业即为邪命,因其难以清净,故于此特别宣说。假设认为以贪图资具所引发的属于邪命而其他不属于邪命,则并非如此,因与佛经相违之故。
佛经中说,以嗔心、痴心所引发的身业属于邪业,语业为邪语,而以贪心所引生的身语之业则为邪命。也就是说,邪命必定由身语造作,而身语所作之业不一定是邪命。那此处为何单独宣说邪命呢?平时所说的五种邪命与此处所讲邪命有点差别,这里的邪命很难清净,属于欢喜的对境,难以断除,《自释》中说:“谓贪能夺诸有情心,彼所起业难可禁护。为于正命令重修故,佛离前别说为一。如有颂曰:俗邪见难除,由恒执异见,道邪命难护,由资具属他。”
有些人认为:以贪图资具所引发的身语之业属于邪命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娱乐做的身语之业应该不属于邪命。这种说法与《戒蕴经》相违,经中云:“比丘受用信士供养后若去观看斗象等,为邪命。”戒律中也是如此宣说的。一般的凡夫人都会有一些好奇心,但作为出家人和修行人来讲,这样做很不庄严,会令他人生起邪见,而且对自相续也无有利益并且已经成为堕入恶趣之因。
丁三、何业具几果:
断道有漏业五果,无漏业则具四果,
余有漏善不善四,无漏余无记具三。
断道分有漏、无漏两种,其中断道有漏具足五种果,断道无漏具足除异熟果以外的四果;除断道有漏以外,其余的有漏善业、不善业皆具足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无漏断道以外的其余无漏和无记业,具有除异熟果、离系果以外的三种果。
以何业会产生几果呢?首先说明断道之业所具之果。断道也即无间道,是指每一地断除其违品的道。断道分有漏、无漏两种,有漏断道即通过世间道修行而断除其违品,如获得一禅未至定时,欲界烦恼全部断除,此时无有任何障碍的无间道即称为断道;无漏断道是通过出世间道修行断除违品。有漏的世间断道会产生五种果,也即因属有漏善业而具异熟果,如一禅未至定时所产生的一禅之果;以此断除所断的力量,无间生起后后之果,即为士用果;其他任何有为法生果不起障碍,即为增上果;断道后刹那刹那的同类因产生同类果属于等流果。以世间道断除下界烦恼而获得了抉择灭,因此称为离系果。无漏断道具有四果,因为属于无漏之故,不具足有漏异熟果;无漏法的前一刹那产生后一刹那,因而具足等流果;无间产生后面之果,故士用果具足;增上果必定具足;通过无漏智慧断除下下的违品,以此获得抉择灭,所以离系果也具足。
有漏断道以外的有漏善、不善业均具四果。因无有断除违品而获得的抉择灭,故不具足离系果;不具有产生后果的障碍,因而具有增上果;以前前同类因产生后后同类之果,所以具足等流果;依前前之力产生后后之果,因此具足士用果;造善业可以得善果,造恶业会成熟恶果,此即异熟果。
除无漏断道以外的加行道、解脱道、胜进道,以及有覆无记业和无覆无记业具有三个果。无漏法中不具足离系果,因加行道时无有断除违品而获得的抉择灭,而解脱道、胜进道时违品已经断除,所以不具足离系果;异熟果也不具足,因为是无漏法的缘故,不会产生异熟果;具有产生后果的能力,故而具足士用果;可以产生后面同类的法故有等流果;增上果也具足。无记法也无有抉择灭的离系果;异熟果必定从善业或恶业中产生,因此无记业中不会产生异熟果;无记法可产生无记法的同类因具足,所以等流果存在;增上果、士用果全部具足。
此颂从果的角度作了说明,下面从因、果两个角度来说明何业具何果。
善业之果为善等,次第有四二三果,
不善业生善法等,依次具二三四果,
无记业生善法等,彼等具二三三果。
善业产生善等分别有除异熟果以外的四果,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异熟果、增上果、士用果三果;不善业产生善等时,依次有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三果,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无记业产生善时有增上果、士用果二果,产生不善、无记时均具有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三果。
善业之果为善时具有四果,因其可以成为异熟因但不会具足异熟果;离系果可以具足,如通过无间道方式断除下品烦恼,可以获得抉择灭;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全部具足。善业产生不善果,有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无有等流果,因、果不是同类之故;果的本体为不善法,所以没有异熟果;离系果属于胜义善法,因此无有离系果。善业产生无记法有异熟果、增上果与士用果三果,因果非同类之故,无有等流果;离系果也不具足,理由与上相同。
不善业产生善果具有士用果与增上果;等流果与异熟果无有,理由与前相同;离系果也无有,因为是由不善业产生之故。不善业产生不善果,有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三者。不善业产生无记法具足四果,因离系果属于抉择灭,故无有离系果。为什么具足等流果呢?通过不善的遍行因可以产生坏聚见、边执见两个无覆无记法,无覆无记法会遮障解脱,属于见断,不善遍行也是一种烦恼性,从烦恼的角度来讲,可以称为等流果。
无记法产生善法有增上果与士用果。无记法产生不善果,具足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三者。为什么具足等流果呢?欲界众生缘五蕴假合错认为我,以此产生痛苦,以这种坏聚见缘苦的不善业,也即无覆无记法所产生的不善果,因此说具足等流果。无记法产生无记法,有士用果、增上果与等流果。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从何时产生何时分别具足几果呢?
过去一切具四果,现业未来亦复然。
现业二果未生业,果未来则为三果。
过去的有漏法产生过去、现在、未来各具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现在有漏法产生未来亦具四果,现在产生未来则具足士用果与增上果二果;未来产生未来具足不包括等流果与离系果的三果。
过去如何产生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呢?举例来说,今天也即现在,昨天、前天就是过去,明天、后天就是未来,那么前天造的业——过去法,昨天成熟叫做过去的过去果;今天成熟叫做过去的现在果;明天成熟叫做过去的未来果。过去产生过去、现在、未来分别具足四果,无有离系果,因其属于抉择灭,不为三界、三时所摄,所以离系果不具足。
现在的业产生未来法也同样具有四个果。现在的业若产生现在法则有士用果与增上果两个果,有部宗认为因果可以同时存在,如一切有为法的法相——生、住、灭三者可以同时存在,并且互相起作用。或者,同一心所群体中可以同时存在思维与感受,也即思、受二者同时存在,从不起障碍的角度来说属于增上果,从互相起作用的角度来说是士用果。随理经部不承认这种观点,但有部认为,现在的法不能产生过去法。
若未来之业产生未来果,则只具足三果,也即不包括等流果、离系果二者。为什么没有等流果呢?有部认为,未生法无有前后次第。实际从道理上来推,过去法产生现在、现在法产生未来都具足等流果,那未来法产生未来也应该具足等流果。但有部认为,未来法分有生法和未生法两种,未来的法属于未生法之中,由于未生法的相续还未成立,因此同类因不存在,所以无有等流果。那未来的因为什么不产生现在果呢?未来的法属于未生法,若未生法产生现在果,则因还未产生,果已经存在,这显然不合理。
自地之业果为四,他地则为三与二。
有学有学等三果,无学业果有学等,
次第有一三二果,余有学等二二五。
自地之业产生自地果具足除离系果以外的四果,他地产生他地具足三果或二果。有学业产生有学等时,分别具足三种果;无学业产生有学等分别有一果、三果、二果;其他业产生有学等时,分别具有二果、二果、五果。
除色界、无色界以外,所有的有漏无漏业产生果时,均有几果具足呢?
若是自地的业产生自地的法,因离系果不为地所摄,故只有四果。若他地之业产生他地之果则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具足三果,如依靠无漏一禅生起无漏二禅,增上果是一定具足的;依前面的力量产生后面的果之故,可以具足士用果;由于无漏法不分地界,从一地到有顶之间的无漏法从自本体的角度可以互相作为因,所以等流果具足。也有具足二果的情况,如以有漏二…
《俱舍论讲记 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